APP下载

区域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

2017-01-13杨波李佩

财政监督 2016年11期
关键词:协整差距湖北省

●杨波 李佩

区域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

●杨波 李佩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贫富差距成为困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城乡收入差距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从金融的角度研究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在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湖北省1981-2013年相关数据开展协整检验,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作出了详细判定。分析结果显示:湖北省金融规模和效率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反向变动关系。最后,根据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城乡收入差距恶化的有效建议。

区域金融 收入差距 协整检验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奇迹般地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代表着全体人民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富人和穷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在进一步加剧。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但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急剧扩大,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也随之增加,缩小贫富差距已成为了中国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另一方面,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核心,它作为一个地区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否认。金融业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支撑,发挥着资金融通的枢纽作用,并通过对资金流向的控制而间接影响居民的收入增长水平。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别显著,金融发展在不同区域内对城乡收入差距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而有必要从金融发展角度对区域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实证分析。

自古以来,湖北省都是经济、文化大省,农业发展水平和受教育水平较高,并且处于有利的交通地理位置,这些都为改革开放后湖北省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和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湖北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农业人口比重相对较大、城市化水平不高等。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湖北省经济也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81年的219.75亿元迅速增长到2013年的24668.49亿元,增长了112倍,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贫富差距的问题。资料显示,湖北省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平均可支配收入比例在短短几十年间不断地扩大,从1981年的1.9倍扩大到2013年的2.9倍。纵观学者的研究,极少有人从金融因素角度去解释或说明城乡收入差距,而主流经济学家就二者关系的研究也没有定论。因此,本文结合湖北省的实际情况,从实证方面深入研究与分析二者关系,这对促进城乡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国外经济学家中,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是最早开始研究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二者关系的,他们提出倒U型关系论。该观点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金融的交易成本较高,金融机构会有选择地对富人提供服务,富人因为享有服务而提高了投资收益,此时金融发展会扩大收入差距。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金融相对成熟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这时候金融发展会对收入差距起到缩小作用。Clark等人(2003)选取了全球91个国家1960-196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会使收入的不平等减小,金融发展产生的降低贫困效应会带来收入差距减小的结果,即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同样的,Pierluigi Murro(2013)将意大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同的方法对面板数据进行了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果。当地银行业发展的情况会明显影响收入分配,在银行发达的区域,衡量收入差距的标准基尼系数相对较低,即二者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此之后,Maurer N(2007)通过研究认为,金融发展并没有使金融资源和相关服务流向穷人,农村的利益并没有受到影响,最终使穷人更加贫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Thomas Lagoarde-Seget (2011)运用面板贝叶斯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全球49个国家1994-200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经验证据显示,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是由金融业的发展特点而非金融发展规模导致的。Xuelong Wang(2012)运用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如果信贷只是为富人服务,那么将会扩大收入分配差距。一旦将信贷服务的覆盖面扩宽,使穷人也能享受到金融服务,那么可能有助于减小收入的不平等。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章奇等(2003)首次对中国各省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金融发展水平用银行信贷额占GDP的百分比重来替代,得出金融发展会显著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结论。姚耀军(2005)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中国1978-2002年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会加剧城乡收入差距,而产生这种关系的原因是由于中国金融系统在分配金融资源上严重偏向城市。与此同时,金融发展效率提高会减小城乡收入差距,金融效率的提升使银行存款转为贷款的速度增强,只要贷款流向贫困的农村,就会带来十分显著的经济影响,相应地会减小城乡收入不平衡。夏传文(2011)运用1978-2008年各经济和社会因素指标共同构建VAR计量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减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农村企业长期以来没有享受到金融支持,这将不利于乡镇企业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也有学者认为我国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并没有明确的正负相关关系,比如:陈刚(2006)认为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并不是具有相同阶数的单整变量,即它们之间并不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

近年来,从金融发展角度对城乡收入差距做实证研究的文献更多的是以整个国家为着力点,很少有以局部区域为单位,更没有单独以湖北省为对象来进行研究。从已有的研究结果看,由于他们选取了不同的样本对象、替代指标和研究方法,导致分析结论有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的地方。正如冉光和等(2006)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关系因区域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关于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应该对不同的地区采用相应的实证分析来反映该地区的真实情况,进而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战略政策,达到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目标。

三、实证分析方法、数据和指标说明

本文对1981-2013年间湖北省区域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来探讨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是否存在着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其中,所有数据均来源于《湖北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1981-2013年)、湖北省统计信息网;数据样本区间为1981-2013年;使用的计量软件为EViews5.0。

(一)实证分析方法和数据说明

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现象,并且考虑到单方程模型对模型选取和函数形式的敏感性,本文采用具有更高可靠性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首先利用ADF检验法来对变量的时间序列做单位根检验,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都是单整的且单整阶数相同,则它们的线性组合能构成平稳的时间序列,则称这些非平稳时间序列是协整的(Engle和Granger,1987),从而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由于本文是对多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所以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而不是EG两步检验法。选择有截距项、无趋势项的协整检验方程对非平稳的一阶单整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得出协整检验的结果以后,如果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协整分析得出的经验方程只表示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并不能说明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需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来验证。本文将根据Granger定理,通过引入VEC模型,判断变量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

(二)指标选取

1、城乡收入差距指标(TE)。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X1代表城市居民总收入(城市居民总收入X1=城市人均收入×城市人口);X2代表农村居民总收入(农村居民总收入X2=农村人均收入×农村人口);X代表湖北省总收入(X=X1+X2);Y1、Y2、Y分别代表湖北省城市人口、农村人口和总人口。

2、金融发展规模指标(FD)。其计算公式为:

由于在国内的金融市场,银行发挥着最重要的功能,所以本文在实证检验中,金融发展规模指标(FD)用银行业金融机构年底贷款余额与当期GDP的比率来表示。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1988年前(包括1988年)的湖北省金融机构年底贷款余额用全国国有银行贷款总额除以全国人口数得到全国人均贷款额,然后乘以湖北省当年人口总数计算得出。

3、金融发展效率指标(FE)。其计算公式为:

在一定程度上,将存款有效地转化成为贷款反映了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FE值越大,表明金融发展效率越高。

4、城市化指标(CI)。其计算公式为:

城市化指标(CI)在本文实证分析中是象征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控制变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城市化水平会因为实际城镇人口统计问题而被低估,但目前还没有别的更合适的指标可以代替(姚耀军,2005)。

四、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现代计量经济学认为,几乎所有水平形式的宏观经济变量都是非平稳序列。但由于讨论序列协整关系的前提是每个序列都是平稳时间序列,因此需要对模型中的各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即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是检测时间序列平稳性常见的方式,本文亦采用该种方法。各序列滞后阶数依照AIC准则和SC准则检测来决定,结果见表1:

表1 相关变量的单位根检验(ADF)结果

上述序列TE、FD、FE和CI均为非平稳序列,即存在着单位根。对它们均进行一阶差分后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零假设(拒绝存在单位根),各序列指标变成平稳时间序列。基于此,本文可将全部序列视作一阶单整的时间序列,即可以进行协整检验和因果检验分析。

(二)协整检验

从上述单位根检验中得到,各时间序列的单整阶数是一样的,接着研究它们之间有无平稳的线性组合关系,即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对变量进行协整关系检验主要有EG两步法和Johansen检验两种方法。EG两步法主要是用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但是本文是对多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故选择Johansen检验。在检验之前,本文先建立VAR模型(本文采用VEC模型,选择有截距项、无趋势项的协整检验方程)。对于VEC模型中的滞后期,根据测算,滞后4阶的AIC值为-16.3467,SC值为-13.3409,均为最小,而且此时的LR统计量为99.9882,其值最大,故确定模型为VEC(4)。应当留意的是,Johansen检验是渐进有效的,假如样本数量有限或是数值较小,那么该方法很容易得出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的结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本文将检验中的迹统计量乘以(T-nk)/T来对其进行调整①。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湖北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Johanson协整检验结果

根据Johanson协整检验结果可知,在5%显著性水平上,文中4个变量之间只有一个协整关系。这表明变量FD、FE、CI与TE之间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得到如下的协整方程:

括号内数字为T检验值。从长期发展来看,湖北省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均为负相关。具体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金融发展规模每增加1个单位,城乡收入差距会减小0.0736个单位,而金融发展效率每增加1个单位,城乡收入差距会减小0.0045个单位。同样,城市化水平也与城乡收入差距呈反向变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城乡收入差距缩小0.1794个单位。

(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以上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

紧密联系,接下来要进一步确认这种联系能否构成因果关系,比如:金融发展效率FE是否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TE的产生,还需要利用基于VEC(4)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来检测。检测结果见表3:

表3 湖北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表3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FD并不构成城乡收入差距TE的Granger原因,相反的,城乡收入差距指标TE也不能成为金融发展规模FD的Granger原因(基于5%的显著性水平);相同地,金融发展效率FE和城乡收入差距TE也互不为Granger原因。这可能是由于,湖北省的金融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相对于全国范围或者其他地区并没有特别明显,可能有其他更加重要的因素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例如城乡二元结构、财政对农业的投资等等。另外,由于0.1865<0.5018,所以,金融发展效率指标FE相对于金融发展规模FD来说,是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的程度更加明显。

五、结论及建议

(一)实证分析结论

以上分析表明,湖北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均衡的关系。从它们的协整方程中看,湖北省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均呈反向变动关系,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互不为Granger原因,但金融发展效率比金融发展规模更倾向于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湖北省抓住了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以及国家政策支持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金融业,使得金融业近年来整体运行平稳,实力进一步增强。就2013年而言,全省社会融资额6113.88亿元,全国排名第十,稳居中部地区首位,比2012年增长1273亿,实现同比增长率为26.3%的高速发展;新增加贷款额3001亿元,其中直接融资1021亿;全省金融业累计增加值1006.13亿元,同比增长15.6%,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4.08%,较上年提高0.17%,由此金融服务业已经成为湖北省第13个千亿产业。随着金融规模的扩大,民营企业能够充分利用银行借贷来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改善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进而缩小了整个湖北省的收入差距。

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近年来,湖北省政府致力于改善信贷结构,保持贷款增长速度高于GDP增幅,并且高于全国以及中部地区贷款的平均增长速度,实现了投入微小企业和“三农”贷款的增幅高于全部贷款增幅的目标。并且保证证券业平稳运行、深入拓展保险业,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正是因为农村地区的贷款投放数量增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作用,进而带动农民的收入明显提高。

尽管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都不是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但是由于金融发展效率指标相对于金融发展规模来说成为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的程度更加明显,因此政府在适当扩大金融规模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金融效率的提高来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二)建议

1、完善金融制度和组织体系,优化金融发展环境。一直以来,政府侧重发展城市金融的政策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农村金融发展。因此,破除制约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各种障碍、扭转农村金融作为资金供给渠道的定位是当前政策制定的重要内容。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前提下,积极对各类新型要素进行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此外,大力发展政策性投融资基础服务平台,多方位建设商业性金融服务方式,进一步健全金融中介服务体制;与此同时强化企业信用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金融风险管控机制,严厉打击金融传销、非法集资、内幕交易等非法金融活动,努力为区域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不断扩大区域融资规模。从实证分析结果看到,湖北省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展会减小城乡收入差距,因而在贯彻落实中央宏观经济政策的前提下,千方百计扩大社会融资规模。一方面,积极引进外资和全国性金融机构,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建设,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另一方面,推动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努力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由于农村金融业相对发展缓慢,为了有效提高农村收入水平,因而需要鼓励更多的金融服务机构进入农村。改变过去一直以来对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的偏见,政府通过给予适当的价格标准来吸引更多金融资源流入农村。此外,要深入了解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非政府组织等不同类型机构各自的优缺点,充分发挥它们的比较优势,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来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通过提供这种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逐步形成金融体系,合理利用金融资金,从而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3、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努力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在加大正规金融资源供给的同时,政府应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积极支持经济结构的调整,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清洁能源行业。并且积极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导金融机构改变过去投资高能耗部门的情况,将投资重点放到产品的更新换代上,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不断地鼓励管理革新,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从而遏制资金的外流。金融服务应该着重强调中间环节服务的质量,而不仅简单地以提高存贷款数额为目的,因此想要真正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就应该不断改革管理,提高服务的便利性,从而提高金融发展效率。

4、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大力支持和贯彻“三农”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政策,逐步完善银行和担保机构的合作制度,加大对涉农企业、小微企业以及一些特色农业的信贷投放,同时在投放信贷的过程中,注意审批流程以及简化手续。继续实施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五个一”工程,即扎实扶持一批金融机构、培植一批市场主体、推广一套融资模式、开展一次收费清理、建立一种考核机制,进一步提升县域金融服务水平,助推县域经济科学跨越发展。探索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将土地作为资产用于向银行申请贷款,这将大大盘活农村农民的资产,不断提升县域和“三农”服务质量。同时,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覆盖范围,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农业生产不因自然灾害而减少收入,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协调,多措并举,提高保险费用的国家财政补贴标准,全面健全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随着各项金融政策对农村支持力度的加大,农村经济发展获得支持,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商学院)

注释:

①其中T、n、k分别为样本容量、变量个数、VEC模型滞后阶数。

②括号内为迹统计量的调整值。

1.Clark G.,Xu L.C.,Zou H.F..2003.Finance and income inequality:test of alternative theories[R].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984.

2.Greenwood Jeremy,Jovanovic B..1990.Financial development,growth,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5).

3.Johansen S.,Jusdius K..1990.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and inference on cointegration:with application to demand for money[J].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52.

4.Maurcr N.,Haber S..2007.Bank Concentration,Related Lending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Mecico[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5.Pierluigi Murro.2013.Local banking development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across Italian provinces[R].Working Papers CASMEF.

6.Thomas Lagoarde-Seget.2011.A closer look at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come distribution[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35(7).

7.Xuelong Wang.2012.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Rural-Urban Inequality:Evidence from China[J].Economics Bulletin,32(2).

8.陈刚、尹希果.2008.中国金融中介增长与城乡二元对比系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5。

9.冉光和、李敬、熊德平、温涛.2006.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J].中国软科学,2。

10.徐远华.2014.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中部六省2000-201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学决策,3。

11.姚耀军.2005.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

12.章奇、刘明兴.2004.中国金融中介与城乡收入差距[J].中国金融学,1。

猜你喜欢

协整差距湖北省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欠发达地区R&D要素、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协整关系分析——以新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