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高职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对策分析*

2017-01-13王玉洁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职生体系院校

王玉洁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心理教研室,广东 广州510300)

完善高职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对策分析*

王玉洁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心理教研室,广东 广州510300)

学习质量评价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客观指标,通过完善高职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升。首先回顾了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概念与意义;其次,对当前高职生学习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做了客观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高职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对策建议,包括建立量化性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加大高职教育研究的资源投入等。

学习质量;评价;对策;高职院校

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有助于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不仅推动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还促使了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发展也逐渐步入大众化阶段。但是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招生规模与数量的逐渐增大,教育质量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毕业生素质下降、就业困难等,这可能与当前高职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有关[1]。评价一所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离不开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评价,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质量是检验学校课程质量、管理质量与教学质量的最佳指标。因此,构建高职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于唤醒教师的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地去研究教育方法和策略,因为高职教师只有研究自己的工作才会发现教学是一件非常有乐趣的职业。其次,学习质量评价还具有目标导向功能。学习质量评价不仅要评估学生在职业技能、职业知识等方面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与态度、能否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等,因此,评价学生的学习方法、态度、兴趣和时间分配等均具有引导作用。最后,评价体系的构建还具有信息反馈作用,通过教学成效的反馈,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现状,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差异,对于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具有重要作用。虽然高职院校以往也非常重视教学评价,但由于高职生长期习惯于被评价、被考核,缺乏学习主动性,而通过学习质量评价能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的转变。可见,在高职院校开展学习质量评价可有效实施教学环节的监控,促进教学质量和满意度的提升。

基于此,通过构建一套科学规范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包括计划、调节、指引、约束、激励与促进等方面的学习支持,不仅可以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进程。

1 学习质量评价的内涵

所谓评价是指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按照设定好的程序,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一项活动。就高职院校而言,学生的学习质量包含两层含义:(1) 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即学生在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以及品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水平;(2) 学生获得可测的学习结果过程中所付出的各种代价以及学生对教育服务的满意程度,包括学习时间、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等[2]。

学习质量评价是一种狭义的教育评价,是指对学校学习质量进行评价,主要以学生为对象,涉及到个性形成、思想品德、知识掌握以及智能发展和身体发育等方面[3]。有研究者认为,高职生的学习质量评价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活动,它应该成为一个学校长期存在的制度化教育实践活动[4]。高职教育除了课程教学以外,实践性教学也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将实践性教学纳入评价体系对形成具有发展特色的高职教育评价体系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高职生学习质量评价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客观指标,是指根据培养目标,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高职生某一阶段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效果、课程设置和结果评价等方面。通过对学习质量进行评价,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而引导学生走向一条合理且正确的道路。

2 学习质量评价的基本模式

2.1 泰勒模式

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教育学家泰勒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体系完整的教育评估模式,即“泰勒模式”。该模式从教育目标出发,并以此为依据来评估学生学习达到的目标程度,进而根据反馈信息来调整目标,最终改善实际的教学情况。但这一目标导向型的评价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一,该模式在评价中重视终结性的效果评价,忽略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其二,该模式目标设定的单一性,容易导致无法针对学生个体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阻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2 斯塔佛尔比姆的CIPP模式

CIPP模式是基于目标导向模式所提出的,它主要包括四个评价阶段(如图1所示):背景评价(C)、输入评价(I)、过程评价(P)、成果评价(P)。这四种评价可同时为教育者决策的不同方面提供信息,故CIPP模式也被称为“决策导向型评价模式”。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模式具有评价的全程性、过程性和反馈性等特征,但对各评价环节的内容和应用还有待更多的思考。

图1 CIPP模式图

3 高职生学习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3.1 存在的问题

(1) 学习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重视教育评价,但对于建立完善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意识较为缺乏,特别是在学习质量评价的方式上较为单一。以往大多关于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仅关注到学生理论知识的评价,往往忽略了实践技能的评价。此外,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扰,关于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定性结果较多,而量化指标较少。

(2) 学习质量评价缺乏多方参与。目前,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是由校方统一领导下的任课教师在个体主观标准的衡量下,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操作能力的完成情况。但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过于单一,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和能力结构的把握不同。学生的考试成绩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职业能力水平,更何况没有用人单位参与,其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也会受到影响。

(3) 监督机制不够健全。虽然高职院校都建立了符合本校特色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但在学习质量评价的监控管理上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务处和各院系在学生学习质量评价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监控作用,这很容易导致各专业教研室和任课教师无法及时对学生学习质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警和防范。

3.2 原因分析

(1) 学校的重视力度不足。无论是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还是有效地落实、执行,都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但当前很多高校管理者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并认为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仅作为考察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考核方式。由此所产生的认知偏差容易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错误的引导,无法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引到职业素养和技能的提升上。

(2) 科研投入力度薄弱。寻找科学、有效、合理的高职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离不开强大的科研力量做后盾,然而相比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在科研方面的力量相对薄弱,而且参与高职教育研究的专职人员就更少了。而且我国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远不如本科教育,这也是造成高职院校研究力量薄弱的原因,使得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得不到充分的研究,其中高职生学习质量体系的不完善与高职院校的科研力量不足有关。

4 完善高职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议

4.1 建立量化性的评价体系

针对当前高职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不够量化的缺憾,当务之急应该建立能够量化的评价指标。本文认为高职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应包括学习准备、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三个一级指标,其权重可根据不同学校的要求来确定。

(1) 学习准备评价包含知识准备和能力准备两个方面,主要采用新生入学成绩及各方面的能力特长作为观察指标。

(2) 学习过程评价包括获取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提出见解的能力、综合实践三个方面,分别采用课程考试、问题解决是否具有创新性、实验报告或职业技能考试等作为评价学习过程的测量指标。

(3) 学习结果评价包括就业专业对口情况、用人单位评价和满意度三个方面,其中用人单位评价包括工作态度、协作水平、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和绩效等方面;而满意度的评价则包括学生对学校、老师、同学和专业等各方面的满意度。

4.2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构建高职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应遵循多元化的原则,体现在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和评价环境的多样化方面[5]。

(1)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习质量包括知识和能力、课程教学和生产实践、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因此评价主体应该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以及外部企业单位领导、家长等,由此形成一种全面性的评价环境。

(2)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除了采取传统的考试作为评价方式外,对高职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方式还可以根据学习、生活和实践等各个环节的特点,采用诸如行为观察、情境测验、生活评价、演讲等多种评价方式。

(3) 评价环境的多元化:高职生学习质量评价除了在课堂教学环境和生产实践环境中进行评价外,教师还可将评价环境扩展到课外生活环境乃至家庭生活。

4.3 提升高职教育改革的支持力度

建立完善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提高监控管理的效率,需要从教师队伍、教学资源和相关配套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进而提供与评价体系相适应的保障[6]。具体而言:

(1) 教学资源:扩大用于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计算机软件以及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等。

(2) 实训基地: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高职生在校期间离不开实训,因此,学校可与外部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形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环境。

5 结论

构建高职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在改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个人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泰勒模式、CIPP模式在评价学习质量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上存在许多不足,本文从建立量化性、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和加大高职教育研究的资源投入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完善当前的高职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

[1] 冯宁.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探究[J]. 教育与职业, 2013, (2): 179-180.

[2] 施良方. 学习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5.

[3] 刘中正. 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基于教育管理的视角[D]. 上海:华东政法大学, 2012.

[4] 汪标. 分层化职业能力框架下高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J]. 机械职业教育, 2013, (9): 3-5.

[5] 张芝萍, 曹燕华, 郑栋, 俞扬. 基于AHP应用的多元化、开放式高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6(6): 114-119.

[6] 邹伟.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思考[J]. 辽宁高职学报, 2010, 12(10): 1-3.

A Countermeasure to Improve Learning Quality Assessment Dur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ANG Yujie

(Teaching Office of Psychology, Guangdong Industry Polytechnic, Guangzhou510300, China)

Learning quality assessment is the objective indicator of teaching quality. It is an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 to promot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earning quality through improving assessment system of learning quality. Firstly, the study reviewed the concept and meaning of learning quality assessment. Further more, the existing problem and reasons had made objective analysis. In the end, we proposed some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to improve learning quality assessment dur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hich includes establish a quantitative and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and increased investment in the resourc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etc.

learning quality; assessment; countermeasur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2016-09-28

2016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6GZQN27);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教学改革项目(JG201514);2016年度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2016GZYB40)

王玉洁(1990—),女,讲师,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G652

A

1672-1950(2016)04-0059-04

猜你喜欢

高职生体系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高职生学习投入状况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