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节本增效的平菇种植方法

2017-01-13新县原种场黄本良胡臣学

河南农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砌墙菇农杂菌

新县原种场 黄本良 胡臣学

一种节本增效的平菇种植方法

新县原种场 黄本良 胡臣学

平菇种植技术已为大家所熟知,其生产经营活动已为广大种植户带来很好的收益。新县在豫南鄂北山区有数百万亩板栗园,每年修剪整枝产出的枝桠达百万吨。同时,山区盛产杂木和玉米棒心,是最方便易取且廉价高效的平菇培养料。种植户就地取材降低了成本,同时采用新的后期培植方法,取得了更好的效益。

每年秋天树木落叶即开始收集栗木杂木树枝(以小径为好,切不可毁林。松、杉、泡、柳、槐除外),堆积阴干,玉米棒心收晒晾干储备。翌年入秋后分别粉碎成屑(稍细),等比例混合后,按4:1的大致比例加入细麦麸,最后加入1%的生石灰(也可不加或掺些碱性细黏土),拌匀后加水翻堆,边加边翻,致手捏料指缝间渗水而不滴为度。拌好的培养料建堆发酵。建堆时应插入粗竹竿留好纵横交错的气孔,以保证堆内培养料能充分发酵产生高温,建堆后覆膜保温保湿。3~5 d后,手探入料堆深处感觉发烫,并有少量白色放线菌丝时进行翻堆。翻堆要彻底,翻堆后的做法如第一次建堆。反复翻堆3~5次后,杂菌就基本灭掉了。发酵灭菌阶段要注意产生和保持高温的关键点,不是以时间衡量,而是以开始产生放线菌丝来参照杂菌是否死亡而直观衡量。所以,要经常以手探测,并扒开观看。

这种配方的培养料因质地密、吸水较强,拌料时一定要慢加水,宁少勿过,加水稍多即影响菌丝发育,造成养菌期发菌慢局部不产菌丝。装袋接种和养菌丝过程与其他培养料无大区别,只要前期注意通风,避免高温烧菌就成功了大半。实践证明,这种配方的培养料秋天宜偏早接种,8月下旬即可开始培养,赶在12月以前出2茬菇。12月以后气温渐低,发育放缓,应移入温棚培养。

受这种配方实践成功的启发,我们用香菇废弃培养料试验(前期被杂菌感染料),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方法是将被侵染的料袋打开,晒干培养料,再加入2%的生石灰,拌匀充分发酵,装袋接种培养。缺点是前期发菌稍慢,产量低一些。这也为香菇栽培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找到了利用途径。

后期提高出菇量的方法是:木质化程度高的培养料,3茬菇只消耗了部分营养。但是,由于后期水分供应难掌握,出菇不整齐,菇形、品相都不好,所以大部分菇农在平菇出过3茬后就放弃培养了,这其实是错误的。为解决这个问题,有菇农采取入土栽培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建棚成本高,菇体易沾泥土,不利于棚内湿度管理。从入土法得到启示,结合平菇指引出菇的特性,探索出“砌墙法”出菇管理模式(图1),既解决了培养料利用率的问题,又克服了用地难、建棚大、难补水、沾泥土的问题,深受菇农喜爱。具体做法如下:

图1 砌墙法种植平菇

待料袋收菇3茬后,在菇棚附近备稀泥(软而不流),竹木,捆扎绳。剪开料袋的一端,将料袋开口对开口两两对齐,视棚的大小宽窄,留足通道。或30~40袋为一组,或20~30袋为一组,以砌墙方式平排两直排,两排之间留3~4 cm间隙,袋袋之间挨紧,并在袋间排间填满稀泥,面上堆1 cm多厚稀泥抹平。用竹木按略窄略短于袋层长宽绑扎框架压入泥层(粗竹须劈开,否则太厚)牵筋。按每层递减一对的数量,袋袋挨紧,层层固定,填实泥巴,整齐砌码,可根据种植量的多少,砌6~8层。两边溢出的泥浆待稍干后清理,两头斜坡面用稍硬的泥浆填抹1 cm厚并收面抹光,顶部填平泥浆后用硬泥起3~4 cm深的畦,便于经常补水。之后清理墙四周地面泥块杂物,进入后期管理,主要是管好水和湿度。要经常查看,畦面和两端泥面发硬干裂,则应在畦内注水,分多次缓注,防止淌泥和倒垛。两端可喷雾补水,要湿而不淌。出菇后和摘菇前均不可对墙两边喷水,若要提高棚内湿度,可对空对地喷雾。畦面补水时可在水中按0.5%~1%的比例加入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对淘米水、菇根煮水都是增加营养的好办法。

实践证明,后期砌墙法补水栽培,可以多出3~4茬菇(图2),大部分于4月下旬仍在出菇,有些5月上旬还在出菇。而且,培养料木质成分越高,出菇后劲越足,产量可比正常栽培提高70%~100%。

图2 砌墙法出菇后

猜你喜欢

砌墙菇农杂菌
砌墙的石头
菇农装袋忙
资源禀赋、技术认知与农户技术选择偏好
——基于10省700份菇农的调查数据
三个砌墙工
绿色发展战略视野下菇农法律援助工作的对策探索*
不同规模菇农经济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三个砌墙的工人
熟料生产双孢蘑菇基质培育过程中杂菌防控措施
砌墙工人的命运
三种常见杀菌剂对白僵菌纯化以及生产中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