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济南市南部山区“旅游菌业”之我见*

2017-01-13袁长波付龙云徐延熙曹德宾

中国食用菌 2017年5期
关键词:游人食用菌山区

袁长波,付龙云,杨 光,徐延熙,曹德宾**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黄淮海重点实验室,省面源污染实验室济南250100;2.济南市农业环境保护站济南 250100)

打造济南市南部山区“旅游菌业”之我见*

袁长波1,付龙云1,杨 光1,徐延熙2,曹德宾1**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黄淮海重点实验室,省面源污染实验室济南250100;2.济南市农业环境保护站济南 250100)

济南市南部山区坐拥十万亩国有林场,其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绿化造林比例较大,林区内的郁闭度大多在0.5以上,是济南市民节假日休闲近郊游的首选之地,并以盛产核桃、板栗等山地干果而闻名。在组建“南部山区管理区”后,实质上就是划出了新的旅游区,我们立足旅游、站在食用菌的角度来考察南部山区,联想到“旅游菌业”的思路,以“采蘑菇”为主题的近郊游创意,对于发展南部山区春夏秋三季为主,以本地乃至省内游人为主的密集型、多次重复的生态旅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部山区;旅游菌业;生态旅游;林下培菌;新污染源;齐鲁晚报

济南市南部山区,由于属地政府和国有林场的养护得当,森林覆盖率高,基本保持了山水林木的本真状态,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被视为济南的“南部大公园”,是济南市民节假日休闲近郊游的首选之地。2016年,济南市在以原历城区的仲宫等乡镇的基础上,与章丘区、长清区的部分乡镇(村)共同组合为“南部山区管理区”,实质上就是划出1个新的旅游区,说明市政府保护环境、发展旅游的思路,深得人心。参考国内如山东青岛市某地的小珠山旅游菌业设计[1]、河北承德市的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菌业的实施等先例,在进行初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济南市南部山区“旅游菌业[1]”的新思路,为南部山区和济南市的决策提供相应的参考,在加快农林经济实际发展的同时,实现食用菌产业“上山”,并借此增加1个旅游产品和同步提高旅游质量,赢得更多消费者。

1 旅游菌业的设计背景

1.1 生态旅游的概念

旅游业中“生态旅游”的概念,指的是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1种以自然和谐生态为基础的人文体验、教育、感知、认识,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这里特别强调的就是生态的和谐,游者在获得身心放松的前提下,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该地的生态人文体验,具有回味无穷的妙处,并自然地产生“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思维,由此传播开来,感染或影响他人。

1.2 旅游菌业的雏形

2005年,我们偕同业内朋友,对山东境内的五莲山、大珠山等地进行了数次考察,在山中发现了赤芝、正红菇、板菇(子囊菌)、牛肝菌(子囊菌)、松蘑(子囊菌)等资源,联想到旅游资源及其特色等旅游的周边问题,总结出来“旅游菌业”的概念,就是以野生和半野生食用菌为特色主题,以自由采摘蘑菇为宣传基调,令游人自然产生休闲和认识、美食又教子、学习加摄影的参与意识,积极投身其中,使该地的旅游一举褪掉普通大山名川的旅游俗套。全新旅游产品的诞生,意味着本地的旅游发展和旅游经济的自然上升。

1.3 旅游菌业的异地实施

2013年,通过与河北省某林业部门的技术合作,在当地的国家森林公园实施了一系列相关项目,如林下培菌的富硒平菇采摘、富硒香菇采摘等,游人在欣赏之后,自己动手满足采蘑菇的兴趣,现场非常热闹,央视七台曾现场(2014年8月) 采访后并播出(2014年11月)。

1.4 济南旅游菌业的设想

2008年,与历城区有关人士一起,在南部山区的柳埠林场等处进行了林下培菌等试验,并邀请了区市有关领导进行现场考察,得到高度认可,并给予相应的立项经费;后因主要人员因病离去等原因,该项目只做了2个批次即告中止。2016年,南部山区管区成立后,因工作关系,在济南南部山区考察了几个地方,经与本地有关人员座谈,并交流想法等,再次产生发展济南南部山区旅游菌业的设想。

2 旅游菌业的设想

2.1 旅游菌业的设计框架

保护野生蘑菇资源,使之自然扩大面积;对部分野生蘑菇品种进行半野生栽培;选择适应性强、观赏性强、便于携带(或加工后适合做礼品及适应常规消费)的品种,进行遍布式“点栽”,消费者可漫山寻找,既获得收获的喜悦,又同时锻炼了身体,尤其在茂密的林下做该种自由活动,将有氧运动和心神愉悦置于无形,堪称旅游设计之典范。

点栽:又称穴栽,基本含义是每个栽培穴只投入1个或0.5个菌棒(柱),栽培穴间距1 m左右。实践证明,点栽可方便工作人员分散式操作,也适合劳动量考核,游人采摘的热情更高,尤其“发现”的惊喜是很令人振奋和极有成就感的。

2.2 设施条件要安全和方便

主要包括游览路线、采摘引导、林区小路、休憩座位以及少量小商品和食品供应等。时机成熟时,经过科学论证,可在不妨碍游览、不影响观瞻的前提下,于较为隐蔽处修建小木屋以供游人休息甚至过夜。建议游览路线以自然石板硬化道路为主,林区采摘小路则以“草路”为主,充分体现原生态、野味等风范,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雕琢印象。

草路:长满草又不妨碍行走的人行小道,“草路”的草,鲁南山区地方称之为“黄根子”,匍匐型、硬节状,紧贴地面而生,多茎而少叶,根系活力较强,日晒至大半干时,仍旧可以落地生根,土层中的根系很发达,牢牢护住路面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具有不畏踩踏、不惧严寒、特耐脊薄和干旱等特点。

2.3 技术培训切实到位

对在乡和返乡人员进行无缝技术培训,内容主要集中于了解各品种的生物学特点,掌握林下培菌操作、培菌中保护植被的技巧、出菇管理的方法以及采后管理等,切忌那种“照本宣科”式的单纯理论培训、儿童背书式的讲课,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实际感知、实际操作培训为主,使村民掌握实用技术为落脚点。

2.4 选拔1支管理队伍

职责是提前上山观察出菇状态,提出管理意见,指导游客采摘并负责安全等管理。

2.5 组建1支庞大的生产队伍

第一任务是进行培菌,第二是及时采摘易老化的食用菌,如草菇、鸡腿菇等,并及时将产品运往加工点,第三则是处理游人采摘后的菌穴现场,或填平,或清理等。

2.6 打造野生菌资源品牌

南部山区野生品种主要有灵芝、松蘑等多个品种,应设专门机构挖掘现有野生资源,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察记录、观察分析、分离驯化,对暂时不能进行人工商品栽培的野生品种,应在登记造册的基础上,分离菌种并投入到原生地,参照南方地区“半野生松茸”的方法进行较大面积的培植,使游人在正常的季节里能够很方便地采摘,并达到适当比率的满意度为佳。

2.7 培植适应性强、价值高的食用菌品种

利用南部山区的山高、水高(半山腰多有常年流水)、树多、郁闭度高等特点,选择具有传奇色彩和传统消费习惯的食用菌品种进行林下栽培。

2.7.1 灵芝

应选择灵芝菌株,如泰赤、韩芝、黑芝等,对药用价值不高的鹿角芝、薄片芝等少选或不选,进入到6月份以后陆续出芝,举行“游客寻宝”活动,让游人满山寻找并采摘,乐趣多,在屡有收获中得到更多高价值的猎物,由此对某座山头甚至某棵树产生自然的亲近感。

2.7.2 香菇

中高低3种温型的菌株均可选择,但以中高温型为主,收获季节集中在3月~10月,大山深处11月肯定会有干菇,或仍可采到少量鲜品,但是,该季节游人稀少,故不要多选低温型菌株。

2.7.3草菇

以选择大型菌株为佳,如V23、V35、V42等均可,主要采摘时间集中在6月~8月底。该品种的耐储性很差,应以村民自行采摘、加工为主。

2.7.4 鸡腿菇

菌株以选择大型为主,如长腿鸡腿菇、CC258等,采取与草菇相同的管理方法。

2.7.5 杏鲍菇

选择棒状菌株,由于林地出菇的子实体个头硕大、菌肉紧实,较之普通市售品口感好、营养高,所以,受到游人的热捧。

2.7.6 平菇

该品种具有适应基质多样化[2]、适应温度范围宽以及食用方法多、消费群体大等特点,尤其自3月至11月林下出菇,具有传统栽培无可比拟的优势,诸如出菇片大、菌肉紧实、生物学效率高于传统生产等。通过2008年及其以后的多年林下培菌试验证明,其食用口感较之传统产品明显提高。

3 旅游菌业的可行性分析

借鉴近年兴起的“农家乐、采摘”等活动,并参考河北等地的香菇旅游采摘,基本采摘价格约为普通市售价格的3倍~4倍,即便按2倍计算,单纯蘑菇采摘的利润指数一般应在1.5左右,即较之传统生产和市场,可以增加50%左右的利润,该数字不包括游人的其它消费、菌糠废料就地被树根或植被吸收的营养、培肥土壤以及增加土壤储水能力、大量管理人员进山后对于林区防火增加的安全性等难以计算的效益。

借此“旅游菌业”可以大幅度增加传统食用菌生产的产量,用于分装礼盒、加工产品等,游客顺便带走是预料之内的常规消费行为,并借此可以进入市内大小超市,无形中增加宣传。

借此“旅游菌业”可以大量消化其它林业产品,如传统的板栗、核桃、柿子以及茶叶等,并可在诸如“有机、绿色”等食品安全概念框架下,大幅度提高其价值,对于发展林下经济和提高林下经济,无疑是一个长期且有效的途径。

借此“旅游菌业”,对于近年的精准扶贫,无疑可以起到迅速脱贫,而且可以达到全面致富的效果。

4 结语

2010年至今,济南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食用菌市场进入了“冬季”,偏低或极低的价格,使得各地的食用菌工厂化产品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也迫使很多技术相对落后的散户改做他行。2016年的香菇,价格低于平菇30%以上,令很多业内人士大呼“看不懂”;2017年4月份,济南(历城) 大润发超市平菇零售价每3元·kg-1,散户生产几无利润,企业生产赔本。食用菌如何走出市场的低谷,如何在一个区级范围内大幅度提高食用菌产销量,如何让该区域内的劳动力超过半数来做食用菌产销,如何在旅游业中植入蘑菇并大打菌业牌,菌业旅游无疑给出了很圆满的答案。

济南的南部山区,素以山清水秀闻名,是济南市民节假日休闲近郊游的首选之地,并以盛产核桃等山地林果产品闻名。但是,随着核桃栽培数量的大幅增加,核桃青皮业已成为1种危害环境、影响旅游的新污染源,2016年9月17日《齐鲁晚报》首次曝光该问题。我们随后率先利用核桃青皮进行了栽培平菇试验,并取得了生物学效率116%的试验结果,希望该区内尽快将核桃青皮进行处理和利用,将之作为1种资源而不再是污染源,并且该区内不再产生任何废料,在旅游周边业务的共同保障下,确保旅游业的长盛不衰、新意不断。

旅游菌业,以旅游为主,以蘑菇促进旅游,以旅游带动菌业,相互依托和促进,相互依存和发展,希望该设想和做法成为国内旅游的新模式,并举一反三,拓展到其它行业。

但是,针对近年来云南、杭州等地旅游业中曝出的各种不和谐音符,希望济南南部山区的旅游菌业中不会出现该类事件,并因绿色旅游、和谐管理、生态式发展而成为济南乃至山东的一面旗帜。

[1]曹德宾.试论胶南市发展“旅游菌业”及食用菌产业的可行性[J].食用菌,2006,28(6):5.

[2]曹德宾.平菇生产技术咨询精选[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11.

S646.9

A

1003-8310(2017)05-0090-03

10.13629/j.cnki.53-1054.2017.05.024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2016YQN38)。

袁长波(1980-),男,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E-mail:594911775@qq.com

**通信作者:曹德宾(1956-),男,高中,农艺师,主要从事富硒食用菌、林下培菌等方面的研究。E-mail:cdb761227@163.com

2017-07-06

猜你喜欢

游人食用菌山区
地铁上的九座城
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登神农顶
山区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
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