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技特派员扶贫工作对甘蔗“双高”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以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为例

2017-01-13王泽平,许焕明,陆志林

中国糖料 2017年4期
关键词:特派员双高甘蔗

基于科技特派员扶贫工作对甘蔗“双高”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以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为例

王泽平1,许焕明2,陆志林2,许云科2,农树法2,邓宇驰1*

(1.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2.广西崇左市大新县科学技术局,广西崇左532300)

通过笔者近三年科技特派员扶贫工作,以大新县为实例来剖析广西甘蔗“双高”基地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总结“双高”基地建设的意义,探讨科技特派员在广西区甘蔗“双高”基地建设中的服务方式,并且就“二次创业”时期下如何发挥多方联动作用提出“科技支撑、政府引导、糖企投入、蔗农自助、资本参与”的几点意见供同行参考。

甘蔗;科技特派员;“双高”基地;“二次创业”

正值全国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和广西甘蔗“双高”基地建设如火如荼之际,笔者从解决扶贫点大新县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就科技特派员如何发挥自身作用展开探讨,并提出若干意见供同行参考。

1 广西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

1.1 服务内容及进展

广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32号)精神,结合实际,自2003年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以来,全区先后派出12000多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企业,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深入合作,并根据各类作物特色成立贫困县科技特派员专群和贫困村科技服务团(QQ群),实现科技与农村农业有机结合,在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支撑水平、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以及加快推动农村科技创业和科技精准扶贫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有力支撑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1]。

1.2 扶贫点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情况

本团队在区科技厅和广西农业科学院统一指导下,负责提供广西崇左市大新县甘蔗产业相关问题的科技服务。在现场考察过程中,重点调查了硕龙镇、恩城乡及雷平镇等所辖多个贫困村及甘蔗“双高”基地示范点,发现得益于蔗价上涨和“双高”基地工作的推广,春耕生产工作开展良好,蔗农种蔗情绪高涨。此外,在当地科技局大力协助下,针对蔗区品种单一化严重、新品种宣传力度不够及蔗种供应不足等问题开展了春耕送种活动以及桂糖系列新品种生产示范基地和三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筹备工作,并就良种引进和现场观摩会举办等事宜提出具体方案。

1.3 扶贫工作中发现的若干问题

蔗区甘蔗品种五花八门,有的品种在当地虽已种植多年但对其亲本特性却一无所知,有些村屯还种有产量高抗性好、但含糖量极低、制糖企业不愿收购的劣势品种,如民间俗称“懒人蔗”、“青皮蔗”等;有些科技特派员受自身专业背景的限制,尚不能识别甘蔗所有品种(系);贫困村多处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山多地少、地块零散、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山区,导致信息闭塞,物资运输不便、农业生产科学化水平低下,这是贫困村致贫的主要原因;产业扶贫针对性不强,有些地方出现一涌而上、随大流走或者等别人成功后再跟着走等现象,直接影响贫困村脱贫步伐;蔗区品种更新非常缓慢,大新县1999年开始推广新台糖22号,经过10多年的连续种植,该品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宿根性变差、宿根产量低、抗性降低、易感锈病和黑穗病等,但目前仍是该县主要栽培品种;参与甘蔗“双高”基地建设成员单位有农业、糖业、财政、水利、国土、科技等,涉及甘蔗“双高”建设项目多但资金分散零散未形成合力,导致项目建设重复但没能达到理想预期效果。

2 广西区甘蔗“双高”基地建设与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建设

2.1 广西区甘蔗“双高”基地建设

2.1.1 建设内容及进展2014年国务院批复广西和云南糖料蔗主产区蔗糖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发改委已将甘蔗收获机、大功率拖拉机等甘蔗机械纳入2015年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范围;科技部将广西甘蔗机械研发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优先启动重点任务;财政部、农业部对甘蔗种苗给予1.9亿元补贴资金;中国保监会将广西糖料蔗目标价格指数保险纳入国家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2]。2015年,分解成的1286个片区已落实实施主体960个,实施土地整治面积65.63万亩(4.38万hm2),已经具备县级初验或具备初验条件的有300个片区38.1万亩(2.54万hm2);水利化项目建设完成19.93万亩(1.33万hm2);按1.2m等行距或宽窄行种植良种64.06万亩(4.27万hm2);机械化种植面积4.91万亩(3273hm2)、收获面积3.17万亩(2113hm2);2014年50万亩(3.33万hm2)“双高”基地及2015年80万亩(5.33万hm2)“双高”已完成验收[3]。

当前“双高”基地建设政策逐步深入人心,各级政府、制糖企业、种植公司、农户参与建设积极性越来越高,“双高”基地建设明显加快。特别是2015年春节后,糖价企稳回升的迹象表现明显,广西糖价从2014/2015年榨季开榨初期的4300元/t左右逐步上扬,4月份南宁站台价稳定在5500元/t左右,为推进“双高”基地建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随着国家支持政策进一步落地,国内食糖市场进一步回暖,成功经验不断累积,各方积极性稳步提高,“双高”基地建设将从艰难摸索期向稳步推进期迈进。

2.1.2 崇左市及大新县建设情况蔗糖业是崇左市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优势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发展到400万亩(26.67万hm2),年产糖量约占广西1/3、全国1/5,连续13个榨季产蔗量居全国地级市之首。根据区“双高”建设要求[4],到2020年,崇左市要完成300万亩(20万hm2)。统计显示2014—2016年,全市“双高”基地建设实际完成80.6万亩(5.37万hm2),2017年建设任务为40万亩(2.67万hm2)。“双高”示范基地建设走在全区前列,但最终要完成300万亩(20万hm2)目标任务任重道远[5]。

从县政府官网了解到,大新县2014年和2015年的基地建设目标已顺利完成,现正处于验收阶段;2016年完成66个片区共计36279.08亩(2418.6hm2)的建设任务,各项指标尚在完善阶段;2017年102个重点片区“双高”基地建设任务包括:(1)5月底前全面完成2014、2015年基地土地整治和水利化建设、验收,以及专项资金应支出部分的全部支出;(2)5月底前全面完成2016年基地土地整治和水利化建设专项资金80%支出率;(3)大力实施4.5万亩(3000hm2)建设任务:于2月底前,完成地块甘蔗砍运、“小块并大块”、土地平整和水利化项目水源工程建设工作;于3月底前,完成糖料蔗种植和水利化项目田间工程建设工作,并完成红线图上报;于10月底前完善基地各项设施建设;于12月底前完成“双高”基地建设的“四化”建设内容县级初验工作。当前,全县正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以农民合作社经营为主导,借鉴“扶绥县渠芦模式”的成功经验,探索推行统一整地、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分红的合作化经验[6],大力推进专业合作社创建,促进全县“双高”基地的顺利建设。

2.1.3 大新县“双高”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受限于地理条件,全程机械化推广有难度,制糖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主栽品种单一化严重,相邻蔗区缺乏交流,良种良法引进多却推而不广,良种示范及繁育基地建设滞后;先进施肥技术配套衔接不到位,应用面小,节水灌溉技术受制于水利条件;受天气影响建设进度迟缓,清明节后部分蔗地还处于翻地整地阶段,蔗种存放时间过长等。

2.2 “双高”基地建设过程中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建设

2.2.1 科技特派员的自身定位作为蔗区科技特派员,首先要明晰甘蔗科技扶贫行动与科技扶贫责任以及精准扶贫实践的辩证关系。在强大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下,科技特派员必须与时俱进,苦练基本功,掌握主栽品种特性及其良法栽培技术,了解甘蔗培护常用机型,熟悉常用农资品牌使用方法和优劣性,掌握与良种相适应的推广技术、知识产权、市场经济、综合营销、法律法规等知识,以更加专业的角度给蔗农和糖企提供优质服务,并因地因时制宜开展高产高糖、抗逆生产、低氮高效、地力培肥改良、农田残膜回收及防风抗倒伏等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在甘蔗良种流通销售环节积极充当二传手角色,让基地或蔗农产品变成“商品”,进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2.2 服务方式创新目前科技特派员服务方式主要以“点对点”对接和“点对面”帮扶方式为主,即在县级科技部门参与下,科技特派员与固定企业或区域共同签订“三方”服务协议,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包括解读政策、培训新技术、灌输新理念、出谋划策等。在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及蔗糖“二次创业”背景下,迫切需要更多的甘蔗科技人员投身基层、服务基层、创业基层,也对如何选准、如何培养、如何因地制宜发挥个人优势提出了新的要求。

借鉴其他成功经验[7-8],笔者提出“甘蔗科技特派员团队+农户(基地)”以及“甘蔗科技特派员+糖厂+合作社+农户(基地)”两种模式供同行参考。前者模式要求团队成员的技术特长基本覆盖甘蔗产业全链条,组建以良种选育、推广、栽培、植保及工艺科技特派员为主体技术力量的专家团队,在产业园区、研究基地、示范基础、科技示范户、科技型龙头企业等载体上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精准扶贫行动。该种模式下,团队可以技术入股、资金入股、技术承包的方式参与基地运作。后者模式要求选派创业型科技特派员参与糖企或合作社的生产,驻村帮扶,开展创业服务、关键技术研发,重在提高产业发展科技水平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依靠科技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糖企可以外聘方式对科技特派员进行补贴或奖励。

3 “双高”基地建设过程中应发挥多方联动作用

3.1 科技支撑

以广西市场为导向,强调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作为全国甘蔗育种单位的主体作用,整合力量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将科技攻关项目和学术关注焦点集中于“双高”基地,集思广益,对症下药;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强化农机农艺相结合甘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需要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大规模的推广示范,各单位,特别是农业、科技、糖办、农机等部门,除了完成政府下达的培训任务外,还应相互联合,有针对性地引进、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研究条件,并予以激励奖励,培养本土专家。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区内外专家进行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甘蔗“双高”基地的种植技术水平。

3.2 政府引导

强化广西糖业发展办公室队伍,细化其各项职能,充分发挥其主体引导作用,组织协调全区财政、国土、农机、农业、科技等部门和乡镇政府,落实责任,加强对“双高”基地建设的指导;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现有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创建互助合作经营模式,调动群众主动接受甘蔗种植规模化、水利化、机械化,不断减少种植成本,提升农民效益;加强与各制糖企业的合作,借助制糖企业的优势资源和力量,共同打造“双高”基地,夯实糖业发展基础;帮助进驻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及时开展基地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抢抓农时,确保群众受益,企业增效,实现“双赢”;注重整合甘蔗科技特派员技术力量,建立甘蔗“双高”基地建设培训基地,为基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3 糖企投入

糖企应将自身视为甘蔗“双高”基地建设的最终受益者,自觉体现其在建设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应利用其属地优势和蔗农信任关系主动承担土地流转工作,坚持走糖蔗一体化道路,开展建设自有的原料蔗生产基地,确保原料自给自足;推广“双加双带”模式经验[9],主导种植地块,与合作社、种植公司或大户签订甘蔗生产协议,并利用其雄厚实力主动解决种植企业资金周转难题;重视良种良法推广,促进同品种选育单位交流,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科技培训,利用甘蔗科技特派员这一载体,充分发挥其媒介作用。

3.4 蔗农自助

蔗农应充分认识到通过“双高”基地建设,其可以“十得”,即:得到一块较大的地块(小块并大块);得到一条机耕道路(每块地块都通路);得到一条水管(水利化建设,引水到地头);得到能满足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设施;得到土地增值的机会;得到一次甘蔗良种更换的机会;得到一次科技培训,提升种蔗水平的机会;得到产业扶贫、生产效率提高、持续增收的机会;得到一次思想观念大转变,成为新时期新型农民、专业农民、职业农民的机会;以及谁种地谁的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得到解决。因此,蔗农作为直接受益方,应解放思想,丢下包袱,打破田垄界线,积极投身于甘蔗生产专业合作社创建活动与“双高”基地建设。

3.5 资本参与

进行“双高”基地建设,推广产业化经营模式,势必要打破小家庭个体种植管理传统生产形式,要进行大片连种连管,统一生产,统一经销,让农业生产逐步向企业化经营方向靠近。因此,在争取国家、自治区财政支持的同时,应多方面、多形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蔗区开展现代化改造。当然,鼓励企业采取租地、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参与甘蔗“双高”基地建设的同时,也要未雨绸缪,总结崇左天业、来宾海友、睛雨、云马泰缘等公司的失败经验教训[10],力争每一项用于“双高”基地建设的投资都能获得双赢或多赢。

4 结语

总之,在全区甘蔗“双高”基地如火如荼建设过程中,要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科技特派员开展创业式扶贫服务”的决策部署,结合广西“双高”建设需求和蔗农、糖企需要创造性地落实好执行好,动员组织科技特派员深入贫困乡村以实地指导、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为农民传授甘蔗种植管理知识、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发挥多方联动机制,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壮大科技扶贫队伍,一体推进、一起发力,重振“甜蜜产业”。

[1]广西:选派1000名以上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扶贫”[J].吉林农业,2016(6):42.

[2]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关于印发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Z].发改农经[2015]1101号.

[3]广西今年再建80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EB/OL].http://www.gx.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5-05/06/c_1115200850.htm.

[4]刘有明:奋力完成40万亩“双高”基地建设任务[EB/OL].http://www.gxcznews.com.cn/xwzx/czyw/2016/12/499298.shtml.

[5]周爱芳.崇左市甘蔗“双高”基地建设问题与建议[J].南方园艺,2016,27(2):27-29.

[6]石钖.让蔗农心比蜜甜——广西扶绥县建设“双高”糖料蔗基地推进产业扶贫观察[J].南方国土资源,2016(5):61-63.

[7]李清福,孙辉.对科技特派员创业创新工作的思考[J].新疆农垦科技,2016(4):76-78.

[8]袁晓斌.科技特派员在农村工作中的服务模式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36):59-60.

[9]刘全跃,周海涛.创建甘蔗现代农场示范园,探索蔗糖一体化新途径——广西扶南东亚糖业有限公司“双高”基地建设的调研报告[J].广西糖业,2015(5):45-46.

[10]莫勇武.新常态下广西制糖企业的发展与思考[J].中国糖料,2016,38(5):66-68,72.

S566.1

B

1007-2624(2017)04-0068-03

10.13570/j.cnki.scc.2017.04.022

2017-04-19

广西科技特派员服务专项资金;广西农科院专项基金(桂农科2017YM01)。

王泽平(1983-),男,广西资源人,博士,从事甘蔗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E-mail:yaheng830619@163.com

邓宇驰(1984-),男,助理研究员,从事甘蔗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工作,E-mail:745784546@qq.com

猜你喜欢

特派员双高甘蔗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甘蔗的问题
甜甜的甘蔗
黑熊吃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