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品种伟科96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7-01-13李明超

种子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叶斑病夏玉米粉剂

李明超

(宜阳县种子公司,河南洛阳471600)

玉米品种伟科96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明超

(宜阳县种子公司,河南洛阳471600)

伟科966玉米品种具有抗病、抗倒及活秆成熟等特点,根据其特征特性,浅析高产栽培技术。

伟科966;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伟科966是郑州伟科作物育种科技有限公司用WK3958和WK898作亲本选育的常规玉米品种。2015年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15013。在大田生产中表现良好。

1 特征特性

伟科966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4 d,与郑单958相当。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61 cm,穗位高110 cm,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7.4 cm,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1.7 g。

2 产量表现

2013—2014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681.5 kg/667 m2,比对照增产4.5%;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683.1 kg/667 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9%。2012年河北省夏播高密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91.4 kg/667 m2。2013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666.6 kg/667 m2。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620.0 kg/667 m2。

3 品质表现

经有关机构检测∶籽粒容重744 g/L,粗蛋白含量10.04%,粗脂肪含量3.34%,粗淀粉含量73.71%,赖氨酸含量0.28%。

4 综合抗性

经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中抗穗腐病,感弯孢叶斑病和茎腐病,高感瘤黑粉病和粗缩病,抗倒性表现良好。

5 适种地区

北京、天津、河北保定及以南地区、山西南部、河南、山东、江苏淮北、安徽淮北、陕西关中灌区夏播种植。

6 高产栽培技术

6.1 玉米种植地选择

伟科966品种根系发达、抗倒性强、生产潜力大,因此,在种植地块的选择上要求土壤层较为深厚,土壤状况良好,土壤肥沃,这样才能够保证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秋季上茬作物收获之后,要及时平茬,以便于播种。

6.2 玉米种子处理

6.2.1 晒种

在晴天进行晒种,连续2~3 d,利于提高发芽率,提早出苗,减轻丝黑穗病。

6.2.2 浸种

浸种可以采用以下3种方法:一是水浸种,可采用冷水浸种12~24 h或者50℃(二开一凉)温水浸泡6~12 h。二是用50%的发酵尿液分别浸泡6~8 h。三是50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浸泡8~12 h。浸种可促进种子发芽整齐、出苗快且整齐,应注意的是,浸过的种子要及时播种。

6.2.3 药剂拌种

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0~600 g拌100 kg种子防玉米丝黑穗病,也可用50%辛硫磷50 mL兑水3 kg拌种20 kg,堆闷4 h后播种,也可种衣剂拌种。

6.3 播种

6.3.1 强时播种

早播对夏玉米的增产非常关键,播得越早越好,在麦收后,抢时用硬茬播种机一次完成施肥、播种,力争于6月10日前结束播种。

6.3.2 合理密植

伟科966玉米品种最佳的播种密度为4 000~4 500株,密度过低或过高玉米的产量都上不去。

6.3.3 播种量

播种量为2~2.5 kg/667 m2,播种深度3~5 cm,播种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出苗。

6.4 田间管理

6.4.1 查苗间定苗

出苗后即可查苗,在同行或相邻行就近留双株,以备及早补苗。3叶期间苗,5~6片可见叶(4~5片展开叶)时定苗,去除弱苗、病苗和虫苗,留壮苗、匀苗和齐苗,提高群体整齐度。伟科966适宜留苗密度为4 000~4 500株/667 m2为宜。

6.4.2 科学施肥

氮肥应坚持轻施苗肥、重施大喇叭口肥、补追花粒肥的原则。拔节期沿行间开沟15~20 cm,深施5~10 kg/667 m2尿素及全部磷钾肥,以促根壮苗;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0~15 kg/667 m2,以促穗大粒多;籽粒灌浆期,追施尿素5~10 kg/667 m2,以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加粒重。

6.4.3 化学除草

在土壤墒情较好的情况下,直接喷施40%乙阿合剂200~250 mL/667 m2,进行封闭式喷雾;对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块,可于玉米幼苗3~5叶、杂草2~5叶期每667 m2用4%玉农乐悬浮剂(烟嘧磺隆)100 mL兑水50 L进行喷雾,也可结合中耕进行除草。

6.4.4 病虫害防治

伟科966品种在做好黏虫、玉米螟、丝黑穗病、大小叶斑病等主要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同时,重点防治孢霉菌叶斑病和茎腐病。

6.4.4.1 玉米孢霉菌叶斑病防治

玉米弯孢霉菌叶斑病是继玉米大小斑病之后的又一种新的叶部病害,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叶鞘、苞叶。该病可选用40%新星乳油10 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2.5%特普唑(速保利)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58%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施药方法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灌心,喷雾法效果较好,且容易操作。如采用喷雾法可掌握在病株率达10%左右喷第1次药,隔15~20 d再喷1~2次。

6.4.4.2 玉米茎腐病防治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它是由多种真菌和细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的。分为真菌性茎腐病和细菌型茎腐病两种。可用甲霜灵4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喷根茎或灌根,每隔7~10 d喷1次,连治2~3次,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1005-2690(2017)08-0060-02

S513

B

2017-07-10)

猜你喜欢

叶斑病夏玉米粉剂
番茄糖转运蛋白SlSTP2在防御细菌性叶斑病中的功能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二月兰叶斑病菌甘蓝链格孢生物学特性观察实验”的教学设计
粉剂灭巢法毒杀红火蚁
巴西2020—2021年度夏玉米产量预计减少17.7%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
小麦收割之后 如何种植夏玉米才能高产
菩提树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