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闻

2017-01-13

种业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联合体粮食种子

要闻

市场监管和品种保护双管齐下

近日,农业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种子市场监管和品种保护工作的通知》。旨在为贯彻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维护种子市场秩序,保护品种创新,确保良种供应,满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四年来,农业部会同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连续组织开展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专项行动。经各方通力合作,严查严打,种子市场秩序得到明显好转,尤其是2016年在基地开展的转基因排查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严厉打击了非法生产转基因玉米种子行为。但是,在一些地区无证生产经营、未审先推、套牌侵权、制假售假、非法生产经营转基因玉米种子等违法行为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现代种业发展,大力整治势在必行。

2017年是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配套规章的关键之年,通知强调,各地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切实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盯防重点区域,持续做好区域性制假售假治理工作;切实把好基地生产关,全面加强源头治理。

科技创新对于种业发展至关重要,而维护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保护种业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是种业良性可持续发展重要基础之一。通知指出,各地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相关要求,切实做好品种权保护工作。一是全面核查已授权和审定品种标准样品。农业部将组织有关省进一步完善标准样品库,对所有标准样品进行核查清理,确保品种权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二是严格审核已受理品种。充分利用分子检测技术,做好近似品种选择,严格组织DUS测试。三是加大对市场套牌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赋予了县级农业主管部门侵权案件查处权,各地务必履行好相关职责,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挖掘线索,加强辖区内生产基地和市场的管理,发现侵权行为从严从速查处。

(中国农业新闻网)

2017 年“有市场”作物种子

粮食作物种子:尽管将继续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但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主导地位不会动摇,卖粮食作物种子自然还是最保险的。一号文件要求:粮食作物要稳定水稻、小麦生产,重点发展优质稻米和强筋弱筋小麦,确保口粮绝对安全。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科学合理划定稻谷、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经济作物种子:经济作物品类繁多,品种多样,市场波动也是瞬息万变。因此对经济作物种子,一定要选择优质优势品种,才能保证安全,实现最大效益。一号文件中说:经济作物要优化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巩固主产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促进园艺作物增值增效。

专用品种种子: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产业体系的优化、整合都为青贮玉米、苜蓿等饲用品种以及加工专用品种经营提供了广阔前景。一号文件指出:饲料作物要扩大种植面积,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牧草,大力培育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深入推进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重点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和节本降耗、循环利用技术模式。

(农民日报)

河南省农科院农经信息所与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7年1月,河南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与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院副院长房卫平、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鲁启明出席签约仪式。

双方表示,将本着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宗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整合优势资源,围绕遥感技术农业保险应用竭诚合作,共同探索出一条基于遥感技术的农业保险新模式,推动遥感技术在农业保险管理中的深入应用,充分发挥河南省农业保险支农惠农的社会管理职能,提高全省农业承保和理赔精度与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河南省农科院网)

河北省认定首批102个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日前,河北省认定宽城板栗产业化联合体(核心企业承德神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滦平华都禽肉加工联合体(核心企业河北滦平华都食品有限公司)等102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首批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基础、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通过股份合作、订单生产等利益联结形式,形成的关联紧密、分工明确、链条完整、利益共享的紧密型组织联盟。

今后,河北省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支持力度,各级各类涉农财政支持资金重点向联合体倾斜。现有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展的相关涉农项目资金,重点支持联合体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河北日报)

2017 年有“卖点”种子

优质: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高产优质的品种自然会愈加受到市场认可。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增加优质食用大豆、薯类、杂粮杂豆等,坚持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绿色:随着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的不断深入推进、农业节水工程的实施、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种植结构调整试点的开展,多抗广适、节水抗旱、高肥效、低重金属吸附的“绿色”品种将越来越受欢迎。

特色:小品类也可以形成大产业,小作物也可以书写大文章,随着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特色品种将获得不小的发展空间。在这方面,一号文件要求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杂粮杂豆、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此外,在一二三产业深入融合、农业产业链不断拓展的背景下,适宜机械化操作的轻简化品种、既好看又好吃的兼用品种等也将迎来春天。 (农民日报)

2016 年辽宁粮食总产量超210亿公斤实现“十三连丰”

日前,从辽宁省农委获悉,2016年辽宁省粮食总产量达到210.06亿公斤,实现粮食生产“十三连丰”,进一步巩固了全国粮食主产省的地位。

2016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为323.14万公顷,比2015年减少6.6万公顷,降幅仅为2%,确保了粮食播种面积的稳定。与往年相比,辽宁省2016年粮食总产量仅次于历史最高的2013年,成为历史第二高产年,比2015年增加9.81亿公斤,增幅达4.9%,连续两年实现恢复性增长,对稳定和提振全省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辽宁省也被农业部评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优秀省份。

面对种植结构调整,辽宁省遵循保压有序的原则,适度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面积13.33万公顷,调增优质水稻、杂粮、大豆、薯类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超过6.67万公顷。同时,辽宁省抓住有利气象条件,多方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全省粮食作物单产排全国第三位。辽宁省用占全国2.86%的播种面积生产了全国3.41%的粮食。

2017年,辽宁省粮食产量任务指标与2016年保持一致,即在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省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90亿公斤以上。

(辽宁日报)

2017 年甘肃省将确保粮食总产超1000万吨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2017年全省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提出,2017年甘肃省将确保全省粮食面积稳定在4 100万亩以上,全省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

其中,小麦稳定在1150万亩,玉米稳定在1450万亩,马铃薯稳定在1052万亩。全省将稳定陇东等小麦主产区面积,适当调减天水、陇南条锈病核心越夏区、中部浅山干旱区等非优势区小麦面积,抓住关键环节,落实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措施,确保夏粮总产稳定在250万吨左右。重点发展优质小麦,促进我省夏粮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适当调减河西和沿黄灌区水地玉米。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提高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关键增产技术应用水平,力争秋粮产量稳定在750万吨以上。 (甘肃经济日报)

猜你喜欢

联合体粮食种子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对于联合体EPC总承包模式下成本控制的得与失
桃种子
我的粮食梦
幸运的小种子
可怜的种子
创新思维——打造智库联合体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