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策略

2017-01-13杨灿明

种子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农村土地产业化土地

杨灿明

(南充市嘉陵区石楼乡农业服务中心,四川 南充 637994)

探讨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策略

杨灿明

(南充市嘉陵区石楼乡农业服务中心,四川 南充 63799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历来就是我国政府关注的焦点,而土地问题又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当前我国正在实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推动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扩大规模经营、建立生产基地以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助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体策略,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促进我国农业的高效发展。

三农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土地流转;策略

1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述

农村土地流转,就是要坚持土地所有权和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前提,把土地使用权从土地承包权中分离出去,转移给其他农户或农业经营者,从而实行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种植和一体化管理,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综合收益的增加,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引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1]。

农村土地流转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流转的只是土地使用权。坚持和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土地制度,不但不能变,而且应该长期坚持,但土地是市场经济中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只有土地的合理流动,才能提高其自身价值,才会适应市场配置资源的需求。二是农村土地流转不能改变农业用地的性质。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土地资源非常宝贵,流转后的土地必须要用于农业生产,严禁挪作他用。三是土地的流转必须要有一定的利益联结。农村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其生存的根本,为了保障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土地的合理流转必须要以利益联结为基础。

2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与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现状

2.1 农民想要出租的土地没有形成有效供应

近些年来,很多农村人开始外出务工,再加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农村出现了很多富余的土地,但是这些土地非常分散,不集中连片,无法满足企业规模化开发的需要,从而造成了农户有意出租土地、企业也有租入土地的需求,但土地却不能实现流转的局面。

2.2 城乡二元体制,市场缺乏有效竞争

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各种资源要素无法进行流动,市场也缺乏公平性和有序性,资源配置效率很差。户籍与土地制度制约着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社会保障系统在城乡之间也有很大的差距,致使农民只能把土地当作生存的保障,不利于土地流转的开展。因此,城乡二元体制是城乡各要素自由流动的“隐性门槛”,阻碍了农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2.3 缺少为土地流转服务的机构

土地流转的关键就是要坚持公平、合理及效益的原则。目前我国还没有成立一个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的专业组织机构,农民不清楚自己土地流转后的亏盈状况,也担心能否收回土地,因此为了保险宁可把土地闲置也不流转。此外,土地流转的价格也需要反复考虑市场上的行情,不可能只是与一个企业进行协商后就能达成的,毕竟这是关系到农民根本利益的大事。可见,就需要相关的土地流转机构对农户进行指导,对分散的闲置土地进行整合,使之变为有效的、可流转的土地。

2.4 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

当前虽然已经有很多农户与农业产业化企业建立了合同契约,或者是实行股份合作制形式,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助协助”的合作机制。但是,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松散,他们之间的利益很不稳定,违约的行为也是经常出现。此外,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提高自身政绩,把希望寄托在了这些龙头企业上,在没有调和好二者间关系的情况下就强加干涉,造成了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利益摩擦加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2]。

3 农村土地流转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体策略

3.1 创新和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建设

我国要努力探索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加快土地经营权市场化,建立规范的土地交易市场,形成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标准;要鼓励和培育各种为土地流转提供服务的中介组织机构;建立土地流转调节机制,调节土地流转时可能出现的垄断或者侵权行为;加强相关的立法保障,处理好利益分配及土地管理等纠纷问题。

3.2 充分发挥政府和村集体的职能

政府要对土地流转进行宏观调控,完善产权登记制度,科学合理地评估农村土地价值;政府要准确扮演在推进土地流转中的角色,不能运用行政手段过分干预,要保持土地供需总量的动态平衡;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土地流转的好处深入民心;土地流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3.3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政府的扶持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为其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从而促使企业解决很多经营上的问题。首先,政府应该改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加大对其的信贷融资力度,提供各种便捷的融资渠道,政府资金也要在这方面继续给予倾斜。其次,要在税收方面实行相应的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最后,还要为其营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引导各企业进行良性竞争。

3.4 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深入分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进行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要想实现土地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最紧迫的任务。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以人口迁徙自由为根本宗旨,让人口进行自由的流动,预防“流动人口不流动”的现象;另一方面,要实行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和保护制度,毫不动摇地坚持1.2亿hm2耕地的红线。

3.5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构农超对接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

要想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优势,就要努力降低交易费用和流通成本,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或是建立农超对接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广泛覆盖通信和网络信号,运用网络订单来实现更多、更广的销货渠道,而且还能更清晰地掌握市场发展动态,密切与相关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要加强超市与农户的对接,确保供货稳定,可以进行大量的批发,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双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要建设对接平台,组织开展洽谈会等各种形式的对接推广活动,吸引并倡导更多的超市与专业合作者参与其中;二是要培育对接主体,加强对农业企业的培训学习和指导,运用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经营和管理,提升农超对接水平;三是要加强监督和规范农超对接行为,特别是要严格把握农产品进超的标准[3]。

4 小结

总而言之,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农业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有利于形成优质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区域,有助于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从而改变我国农业一直以来弱质低效的不良发展局面,转变为集约化的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开展。

[1]杜青林.论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J].改革,2010(8):5-11.

[2]张丽华,林善浪,霍佳震.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11(3):83-91.

[3]黄景章.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1(3):20-21.

1005-2690(2017)04-0023-02

:F321.1

:A

2017-03-05)

杨灿明(1968-),男,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农村土地产业化土地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土地如何突破“细碎化”?——“三农”干部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经营创新
我爱这土地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强化承包经营合同管理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广电媒体产业化前景的三种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