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类高校公共英语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7-01-13杨冯
杨 冯
(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
关于艺术类高校公共英语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
杨 冯
本文是作者对就职的国内某艺术类高校公共英语课程现状,通过诸多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是一份基于客观实际的研究报告。本文重点是调查过程,同时也分析和思考了解决方法。
艺术类高校公共英语教学 现状调查
笔者身为一名艺术类高校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师,以所在院校为调查载体,通过问卷、访谈、材料分析以及软件开发等方法,多方位立体地调查该课程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旨在对现有状况开展改革、使得该课程有效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发展。
一、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以笔者所在某艺术院校全体大二学生(400人)为调查对象(以大二学生为调查对象是因为,大二学生已经完成了一年级阶段的学习,对大学英语的学习形成了完整了理解与认识;并且大二年级学生对于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依然保持较大的热情。)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91份;以学院共同课教学部英语教师(3人)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份。每份问卷20个问题,每个问题的回答范围分为“非常合理——比较合理——合理——不太合理——不合理”或“非常有帮助——比较有帮助——有帮助——不太有帮助——无帮助”等五种相对客观的维度。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如下。
从这几项的调查结果来看,师生们对于目前的课时安排、班级划分、教材选用均满意度较低。师生们对于目前《大学英语》课程具体教学中听力和口语的安排满意度较高,并且也认为对专业学习有帮助;由于教学中听力和口语内容主要靠教师选材和把握,这部分较高的满意度主要需要感谢几位任课教师的付出。但有接近一半的人认为目前以课堂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对专业学习“不太有帮助”或“无帮助”,有四分之一的人认为课程学习反馈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不太合理”或“不合理”。
对于可能“将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课时安排调整为每周两次、每次两课时”、“将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安排调整为按专业分班”、“将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安排调整为按专业选取教材”、“将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的听力练习中加大对专业材料的侧重”以及“将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的口语练习中加大对专业材料的侧重”等反方面,受调查的师生均给出了较高的支持度。
对于“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选择与老师/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大家青睐的方式依次是“智能手机APP”、“电子邮件”、“当面直接沟通”、“打电话或网络视频”。对于沟通方式的选择上,体现了社会生活大环境下的特征,同时也要求教师考虑将高科技、跨时空因素注入教学实践中。
对于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反馈方式上,“可能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口试”,超过60%比例的受调查者认为“合理”、“非常合理”甚至“非常合理”。支持的比例没有很高,主要还是受限于部分同学原本英语水平基础比较薄弱,甚至到不敢开口的程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这一情况,运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口头使用英语语言。对于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反馈方式上,“可能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将学生参加国际专业交流纳入其中”,受调查者支持程度并不高,其原因可能是在目前情况下,学生参加国际性的专业交流活动尚未非常普及。
二、个别访谈
笔者为了在研究上获取更丰富、更具主观性的材料和观点,对学院个别学生和教师开展了个人访谈。
受访者甲,学院出版与展示设计专业三年级学生。“我自己觉得英语蛮重要的。而且我自己是出版展示专业,以后毕业工作了,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从事展示类的工作,接触英语、要用到英语是肯定的了。现在在学校上英语课,我觉得我也挺认真的,基本坐在前面位置,老师讲的内容,我当时也能明白,但课后自己不知道该怎么用,渐渐地又把这些给忘了……有时候自己也背单词,但是效果不怎么好。有一次,在人民广场附近,有个老外向我问路,我当时结结巴巴几乎说不出来,好丢脸啊!还有就是,我们从课本书上学的这些,好像很难用到和专业有关的东西上,感觉再这样下去自己的英语要越来越差了……我们现在用的课本,感觉好难,起码对我们来说好难,最近这个单元,讲英语的历史、英语里有很多词是其他国家语言带进去的,这种内容我们很难感兴趣,觉得离我们太远了,课文又枯燥,加上因为要赶专业课作业,睡眠不足,上课大家忍不住要睡了。如果,英语课能上和我们专业有关的东西,大家可能更感兴趣吧。”
受访者乙,学院公共艺术设计专业二年级学生。“英语课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字,难;两个字,很难。我高考英语成绩正好过线考进学校的,高考正好过线也是因为高考前拼命做题、背题,高考的时候连蒙带猜才刚刚过线。现在英语课,我基本听不大懂,感觉也跟不上。听的跟不上,自己更加不敢说。老师叫我回答问题,基本上答不出,很丢人。当然,主要因为我底子太差,老师也不能等我一个人、不可能为我一个人上课。我怕我以后期末考试要挂科,也怕三级考不出,最后影响毕业。我想老师多帮帮我……我们专业和英语,嗯,英语要是好的话,就能去听更多讲座,在上海,和艺术、和设计有关的讲座挺多的,英语好的话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还有很多展览、讲座都有外国有名的设计师,英语好的话就能直接和他们说上话了……我也想能和老外设计师交流啊,我英语太差,不敢开口,他们说的,没有翻译也听不懂。”
受访者丙,学院服装与染织设计专业四年级学生。“大四这一年,学校是没有再排英语课了,但是因为我毕业后要出国读研,我自己一直在学英语,尤其大四第一学期,要考雅思,我觉得学得还是很辛苦的。之前因为专业上的比赛,又参加了国际性的比赛,对英语的感触特别深。英语真的太重要了,从报名介绍自己之前的作品,到后来比赛的时候和外国评委沟通,设计修改比赛作品,到处都要用到英语。英语已经是,对于要成为设计师的人来说,与人沟通交流的很重要的工具了,否则,你设计做得再好,没办法让别人理解,会走很多弯路。我们系之前有开过专业英语课,好像主要是讲了一些专业术语,可能在和专业的结合上最好能再深入一点……怎么学好英语,呵呵,我自己主要是定了目标,就很认真在学,包括学雅思。但是,如果学校英语课上能给我们一些引导,一些和专业有关的引导,可能自己学起来就不会这么辛苦了。”
受访者丁,学院共同课教学部英语教师。“作为教公共英语课的一线教师,我个人觉得很多因素限制了这门课发挥它的作用。虽然教师授课时,会自己补充很多资料,特别是找尽量和设计和艺术有关的资料来进行听力和口语的训练,但围绕课本开展的教学还是占了主要部分,这套教材是不考虑专业特征的通识教材,与艺术与设计脱节太多,不适合我们学院学生。还有就是,目前混专业、大班化教学,给老师补充专业素材又增加了难度。每个班,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基础好的同学会觉得内容太简单,基础薄弱的同学又觉得跟不上进度。另外,目前的教学依然还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授课、老师授课为主的模式上,没能与飞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相契合。盼望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
三、对比分析——以具体材料为例的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使本研究更具体化,我们以课堂实践中使用的一些具体材料为例,展现不同的教学效果。
在教材第三册第八单元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What happens is an informed and consenting woman donates an egg and we remove her genetic material from the egg…… That argument makes sense to me,but it doesn’t make sense to me to look at an embryo in a lab and give it all the rights of a human life.这段文字主要介绍无性繁殖的克隆技术,其中出现“胚胎”、“移植”、“移入”、“干细胞序列”等生物学领域的专业词汇,与艺术生的知识结构相去甚远,难以引起学生们的共鸣。这段文字句子结构运用之复杂,可能除了撰写专业论文,学生们极少需要使用如此复杂的表达,这也与艺术生运用英语的基本需求不相匹配。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分析此篇文章时,学生大多感到迷惘而困惑,对文字本身的理解多过对主题的思考,并且对学习英语的热忱下降了不少。
类似上例的内容在目前学院公共英语课程采用的教材中层出不穷,极大地束缚了该课程作用的发挥,孤立了英语语言与艺术设计专业之间的相关性。
然而,转换授课资料就可以出现完全不同的效果。在某次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在给平面设计专业学生授课时,补充了多段关于会展广告的情景对话,摘录其中一段对话,内容如下:
“Mr.Wang,the graphic designer,is getting information on advertisements from Miss Zhang.
M: Miss Zhang,I want to know the advertising arrangements for this exhibition,so that we can get prepared accordingly.
W: This year we will provide a full page advertisement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four times.Furthermore,we will also make a brochure of all the participants and a participant index.
M: How about the outdoor advertisements?
W: For outdoor advertising,we will prepare a large-scale balloon,color flags,billboards,and banners,etc.But outdoor advertisements will be an additional charge.”
此类对话贴近学生专业语境,并且教师鼓励学生们开展“角色扮演”,学生在感受情境的过程中,自主地运用了英语语言表达专业内容。
在面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时,运用对他们来说敏锐度较高的色彩与图片元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运用下图作为补充材料,让学生们轻松了解了“mass”、“void”、“comparison”、“illustration”、“proportion”、“dimension”等等表达的准确意义,并明白如何运用到专业作品的介绍上。
图1
图2
通过运用不同的授课材料,观察教学效果,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教材改革的紧迫性,尝试与探索也随之展开,期冀于能对学生专业学习起到辅助作用。
四、软件的开发
当今世界,互联网技术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也为拓展课堂教学、师生开展“无障碍、跨时空”沟通交流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也初步探讨相关软件开发可以起到的作用,利用网络构建课堂学习的延伸——“虚拟课堂”。
(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