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邦《谐谑曲(Op.20 No.1)》作品分析

2017-01-12张雅南

东方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肖邦

张雅南

摘要:肖邦一生创作了四首谐谑曲,本文就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肖邦的生平,及对曲式结构的分析,加之自己的演奏心得,对这首作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浪漫主义音乐;肖邦;谐谑曲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一生的创作几乎都献给了钢琴,同时他又是一位爱国的音乐家,他将自己对祖国家乡的思念,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都融入进他的音乐创作中,尤其是他的谐谑曲,风格多变曲式结构复杂,且充满了伟大的爱国情怀。是堪舆他的四首叙事曲比肩的作品

一、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

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受到社会经济及政治发展的影响,一种新的乐派逐渐兴起,它就是流行于十九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它发生在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期,当时整个欧洲陷入一片动乱,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由于受到大革命的影响,对整个欧洲艺术流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诗歌及音乐作品都展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充满幻想与传奇的爱情故事成为浪漫主义的常用素材。

浪漫主义音乐最初是继承于古典乐派,但它的内容却与古典主义成为对立。浪漫主义音乐不在是单一的艺术形式,而是融合了诗歌,戏剧及绘画的艺术特色,作品内容都具有幻想性,都是人的自我感受,以个人主义和个人崇拜作为信条;重视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

二、肖邦生平及音乐风格

肖邦出生于1810年,由于俄国侵略势力不断扩张,波兰正处于政局动荡的动乱时期波兰命运岌岌可危。然而却是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造就了肖邦独具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的性格及创作。肖邦的妈妈和姐姐在他很小时就开始教授他音乐知识,并开始让他学习钢琴。《g小调波兰舞曲》是他7岁时写的,展现出了自己惊人的音乐天赋。8岁肖邦第一次登台演出,大获成功。1822年,肖邦开始正规学习作曲,并一直延续到他考入音乐学院正式成为埃尔斯纳的学生。1829年,肖邦结束了音乐学院的学习并前往维也纳,这是他第一次离开自己的祖国。在维也纳他举办了自己的独奏音乐会,与此同时,他也发表了自己根据莫扎特歌剧改变的《唐·乔望尼变奏曲》(Op.2),从此肖邦声名鹊起,也渐渐奠定了他作曲家的地位。肖邦正式作曲就是在音乐学院学习开始的,自己祖国被侵略让肖邦产生了强烈的爱国心,这种情绪也融入了他的作品中。1831年,由于祖国局势动荡,为了让肖邦远离动乱,亲友们再次安排肖邦出国,前往他父亲的祖国,法国巴黎。在巴黎定居后,肖邦开始教授一些私人的学生,并且继续发展他的作曲和演奏生涯,当时的他,很受各类社会名流的欣赏,也结识到许多当时非常知名的作曲家和诗人,包括李斯特、舒曼、柏辽兹、门德尔松、希勒、海涅等。在这期间,肖邦也逐渐树立起了他在乐坛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时期,也是肖邦创作的成熟期,他把自己对祖国的关怀写进作品,在他离开祖国的途中,他得知自己的祖国人民正在深受苦难,人民起义遭到镇压,悲怆之余便创作了后人称之为《革命练习曲》的《C大调钢琴练习曲》。后来在他逗留于维也纳时,由于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外来侵略者的愤懑是肖邦创作了这首包含他复杂内心活动的作品《b小调第一谐谑曲》。1837年独身一人的肖邦遇见了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并与她展开了长达八年的恋爱生活。也是在这一时期,肖邦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既包含他满腔的爱国热情,又富于肖邦独具创新的艺术形式。他的这些作品几乎涵盖了所有钢琴曲的创作体裁,包括练习曲、前奏曲、夜曲、圆舞曲、即兴曲、玛祖卡舞曲、波罗乃兹舞曲,也包括结构更为复杂的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等等。这段时期也可以称为肖邦创作的鼎盛时期。直到1849年10月17日,由于患有肺结核病,身体一直虚弱的肖邦于巴黎逝世,年仅39岁。著名音乐评论家,作曲家舒曼称肖邦的音乐是象征波兰民族起义的一尊大炮,而别林斯基曾在他的论文中也这样说过,一个诗人的伟大不是因为他的个人情绪,而是他的一切 苦难与幸福都与祖国的命运相连。从肖邦所有的作品来看,他是极少数以一种乐器写作成名的作曲家之一。钢琴在他的生命中早已不再作为一种单纯的乐器而存在,钢琴是他替代的语言,是他延伸的肢体,钢琴亦是他的朋友,情人,他将自己的思绪倾诉于钢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祖国命运的感慨,所有的情绪都融入钢琴,俄罗斯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就曾赞美肖邦是钢琴的灵魂,他说钢琴与肖邦原是一体的。”

三、谐谑曲及肖邦谐谑曲风格特点

肖邦创作的四首谐谑曲与他创作的四首叙事曲的地位是相同的。

谐谑曲又叫诙谐曲,这种音乐体裁早在巴赫之前就已经出现,而诙谐则是指一种幽默,讽刺,戏谑的情趣。他的节奏强烈,并且速度很快,一般为三拍子,突强和突弱是比较明显的特点,进过贝多芬的改良,谐谑曲又变成某一乐章填充于大型作品中。最后,直到肖邦将它单独抽离出来,使之成为一种独立的体裁应用于钢琴的创作。这可以说是音乐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创举,是一次成功的突破。肖邦的谐谑曲依然保留了谐谑曲本身三拍子的特征,轻快地的速度,以及活跃的节奏,依旧赋予了音乐飞奔疾驰的性质,突发性的强弱对比也依然作为谐谑曲的最大特点,由于肖邦过于深刻复杂的思想情感,早时简单的谐谑曲体裁已经不足与表达他丰富的情感,因此他的钢琴谐谑曲的结构不在限于古典交响乐中三部结构的简单形式,肖邦不仅在结构上给予充实,在内容上也让它更为丰富。肖邦的谐谑曲主要部分通常有两个对比性较为明显的主题,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发展变化,在经过数次的反复循环后进入中段部分,那是一个包含着幻想,抒情歌唱性的段落,而尾声,肖邦则通常以激烈异常,如巨浪狂飙的情绪作为结尾。李斯特也曾这样形容过肖邦的作品,他说肖邦的作品充满了抑郁与讽刺,但这与肖邦本身彬彬有礼的性格却是极为不符的,由此可见肖邦的谐谑曲更多的是在诉说他内心的复杂情感。尤其是他的《b小调第一谐谑曲》,更是将肖邦离开祖国后所有的思念,抑郁,担忧的复杂情绪淋漓尽致的在乐曲中表达出来,在这首作品中,有他对侵略者的愤恨,也有对爱国者的歌颂,更充满了对祖国家乡的回忆,以及对亲人朋友的思念。这些复杂矛盾的感情在肖邦的内心交织融合,最终幻化成了一首悲壮激昂的凯歌《b小调第一谐谑曲》。

四、作品分析及演奏体会

《谐谑曲(Op.20 No.1)》为复三步曲式。结构是引子+A+B+A+结尾

这首作品大胆的以两个不协和和弦为引子作为开始,这两个和弦分别在钢琴的高音区和低音区以最强音奏出,似一种激人奋进的号角声,象征着战争的打响,这两个和弦是强烈的,不和谐,又像是一种困兽之斗的嘶吼声,有一种要冲破牢笼,迫切追求自由的感觉,也象征着波兰人民坚强的品格。而在演奏者弹奏这两个ff和弦时,首先应该注意手臂的支撑,要求全身的力量通过手臂的传导落到指尖,坚定的弹下,声音应有足够的张力,音量饱满,特别是要突出高音部的音量,这就更要求演奏者小指的力度。

接着,是连续向上的弹奏作为A部分的开始。似乎是一种焦躁不安的情绪的体现,这些音符不停地奔腾起伏,使整个音乐的情绪紧张不安,陷入动荡。到了乐曲的44小结,连续向上的音符变成了和弦,整个情绪渐渐缓和,却又陷入一种忧郁的低潮,悲哀的氛围随着左右手和弦的交替铺陈开来,就像肖邦对祖国命运的一声声哀叹。紧接着是又一连串向上冲击的音调,象征着新主题的开始,与之前的主题相比,情绪向前推进,左右手交替上行,并加之频繁的转调和离调,更展现出肖邦矛盾不安,郁闷焦虑的心情。在弹奏这段主题时,一定要抓住本段的旋律主线,不能左右手混为一谈,左手更强调低音部的分量,以尽可能的低沉清晰为主,而右手,则更突出小指的音量,将小指所弹奏的旋律表达清楚。整个手指要积极敏捷,不可拖沓,指尖触键,声音要求干净,具有颗粒性。在不断的上行时,随着情绪的激动,指尖的力度也要向前推进。

第一部分以最后一个弱音结束后,整个情绪开始舒缓,全曲进入第二部分,调性发生改变,由原来紧张阴暗的小调转为舒缓明朗的大调性,音型跳动幅度增大,左手低沉,而右手弹奏需要轻盈,舒缓,整个旋律线跳进而连贯,忽强忽弱,仿佛把听众带入一个童话般的梦幻世界,这段旋律加入了肖邦家乡的民族特色,其主旋律是《睡吧,圣婴耶稣》中的片段,在弹奏这一旋律时,应注意中部的旋律线,弹奏要注意连贯性和指尖的控制力。接着,是新的主题D的出现,这一段弹奏者应把握肖邦用钢琴来模仿声乐旋律的创作特点,旋律线的不断延展,和声功能的不断丰富,使整个音乐的情绪越来越激烈,这是一种肖邦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渴望,是一种充满无限向往的感慨之情。但是,在这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中又掺杂着些许的失望与无奈,现实依旧是残酷的。这段主题虽然短小,但却是肖邦复杂情绪的集中体现,因此在我们的演奏过程中,对这段主题情绪的把控要更为细腻,尤其在弹奏过程中要注意品味音色明暗的细微差别。已表现出这段音乐的复杂矛盾的情绪。整个中部的主题为CDCDC交替进行,由于C部大反复出现,有时会给人以反复无聊的听觉疲劳,因此在我弹奏的过程中会更注意C段情绪的细微区别,三次C段的出现应该有不同的情绪转换,第一次的出现,我会更突出中部旋律,将人拉进现实,讲述对祖国亲人的怀念之情。而第二次C段出现,我会注意控制中部的音量,使整个音乐的氛围陷入一种遥远的思念,高音部若隐若现,似在空中回荡,使人陷入想象:年幼的肖邦在母亲轻轻摇摆的怀抱中安详熟睡,家乡的景色故乡的亲人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使人陷入沉思。C主题第三次出现,音量转为pp,左手和声发生改变,情绪渐渐变得不安,似乎像暴风雨即将来临似的紧张,突然,一个不和协的和弦如惊雷般炸响,摇篮曲的音调似乎还在隐隐进行,但战争却不可抑制的爆发,又是一声“惊雷”,所有的美好和安逸瞬间被瓦解。

又是一连串动荡不安的音调,这是再现部的出现,音乐主题以ABA的方式再次重复,将人们拉回了无情的现实中来。直到第三部分的结束,这种持续动荡的情绪还未消失,而且似乎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激烈的感情再次爆发,由一个尖锐的不协和和弦引向高潮,这个和弦不可思议的连续重复了九次,将肖邦所有的无奈与愤恨之情倾泄而出,这似乎不仅是肖邦一人的呐喊,而是全波兰民族的呐喊声,其后双手整齐的半音阶飞速向高音区冲击,此时要求弹奏者不但情绪上达到饱满,在手指的力度上要求更高,整个手掌支撑在键盘上,每个音都要清晰明朗,充满力度。

最后,全曲在激烈的和声中结束,象征着波兰人民不屈不挠英勇反抗的民族精神。

五、结束语

通过对肖邦《b小调第一谐谑曲》的演奏,学习,及分析,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音乐演奏所包含的内容,它不仅是对演奏技巧的掌握,更是对音乐本身的理解和体会,每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作曲家所经历的的生活感悟,而演奏者,更像是一个传播者,我们在演奏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技巧能力来演奏,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体会作曲家的精神,音乐不是单纯的听觉感受,他对人的触动不是因为音乐本身的旋律,而是它所蕴含的感情与欣赏者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参考文献:

[1]A.索洛夫磋夫,《肖邦的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第138~139页。

[2]鲁宁,《钢琴名作赏析》,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5,第80~82页。

[3]《西洋百首名曲详解》,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12,第281页。

[4]许钟荣,《浪漫派的旗手》,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第10~51页。

猜你喜欢

肖邦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再见,未见
肖邦的魔法
增肥
肖邦的魔法
肖邦的故事
在肖邦心脏前脱帽
小狗圆舞曲
肖邦诞辰200周年庆典明年在全世界范围展开
一夜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