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迁移

2017-01-12周利刚

黑河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

周利刚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难题。在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和教法的同时,教师要考虑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还应从教材编写、新旧知识的联系及文化氛围等多方面去研究,以此促进知识由旧到新、由内到外、由简到繁的顺向迁移,从而更好地实现英语语言的交际运用功能。

[关键词]英语;教学;正迁移

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叫正迁移;反之,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称为负迁移。迁移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凡是有学习的地方就存在着迁移,英语学习也不例外。英语教学的重要目地是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而学习的迁移则是检验教学是否达到这个目标的最可靠的指标。在英语教学中,正确利用迁移的规律,才能最终提高教学质量,达成教学目标。

一、运用英汉对比,促进正迁移

学习外语时,本族语的系统知识,特别是本族语同所学的另一种语言有相似之处时,会给学生一定的帮助。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对汉语中的部分词性,如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副词等的概念有所了解和掌握,对学习英语单词的词性和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会产生正迁移;对汉语的句子结构同英语简单句的结构进行比较,也可以产生正迁移。如“我爱我们的国家”,这句翻译成英语为“I love our country”,汉语和英语的句子结构完全一致,都采用“主语+谓语+(定语)+宾语”的结构。又如在初中英语教学阶段对This is a book,That isnt a pencil,He is a worker等基本句型的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英汉两种语言相同的语序所产生的正迁移作用,使学生轻松掌握这类句型,减少学习上的茫然。然而汉语对英语学习也有负面作用,因为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倘若运用不当,往往会产生负迁移(干扰和影响)作用。如汉语的动词没有人称、时态和语态的变化,而英语动词却有时态、语态及数的变化。简单的例子如:I like singing,We like singing,They(You)like singing,但换成He likes singing,He did it a moment ago,He is doing it now,或He has already done it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不一样。因此,初学者往往忘记英语人称、时态和语态方面的词形变化,常常犯一些错误,这是汉语学习所产生的负迁移作用。英汉句子的成分顺序虽基本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初学者在翻译“他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这一句时,常会译成He every morning six oclock gets up,很显然这是一个错句,应译成He gets up at six oclock every morning。教师在讲授时应该克服这些负迁移,进行汉英比较时,找出其普遍性,更要注意其特殊性,并针对这种特殊性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二、明确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正迁移

旧知识和新知识往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新知识的获得总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即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的迁移,经过分析、综合、抽象和概念等思维过程来实现。因此,为了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我们必须对新旧知识相关联的情形进行分析,利用教材的内在联系,从复习旧知识中引入新课题,抓住新知识内容的关键,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如在学习“过去进行时”时,可以先复习“现在进行时”的结构,并提醒学生注意两种时态的结构和用法差异。实践证明,与新知识有关联的旧知识或经验越多越丰富,迁移的效果就越大,学习就越容易进行。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迁移规律,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英语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标准得体的英语。实现语言的正迁移,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认识技能和运用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反复比较、积极思考,找出语言知识的本质特征,辩别语言差异,寻找实现正面迁移的主体关联内容,促进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引导学生将新知识纳入语言系统之中,弄清它的正确归属点,避免已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干扰。

教师要花费一定的功夫,在有可能发生负迁移的地方或时候,做好事前的启发诱导工作。创设适宜的实际或虚拟情景,让学生产生丰富联想,同时借助各种现代化教具,通过教师的形象描述,使学生进入英语环境中,把想象与思考交融在一起。

三、综合贯通,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推进正迁移

许多教材的内容彼此依赖,前面的知识学生尚未学会,后面的教学就不能顺利进行。学生要理解一种新的理论,必然要同已知的、熟悉的理论进行比较,使新旧知识可以辨别,这时,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横向联系。对新旧知识进行横向联系的对比,可以增加区分度,变负迁移为正迁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如教师要讲授There be句型时,要讲清和have/has的区别,前者注重表示存在,后者着重拥有。只有将知识进行横向的对比,才能使学生对新学习的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

四、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促进正迁移

语言有口头语和书面语之分,前者指以听说为主的言语,后者指以读写为主的言语。听说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听和说是口语,读和写是书面语。语言的原始形态就是口语,而书面语是口语的书面记录,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刚学英语时,教师应起示范作用,让学生听清楚发音,而后模仿,避免用相似的汉语语音代替英语语音。读是写的基础,读能促进写,应该在读的基础上加强写的训练。写又反过来促进学生对词形的辨认,从而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在英语教学中,听说尤为重要,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极大的正迁移作用。教师要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观念,明确“听”“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听”和“说”是言语交际活动的主要形式。听的言语交际活动属于理解和吸收信息的交际活动,由于新教材的使用及听力试题的出现而备受师生的注意和训练;而说话是属于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的言语交际活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创造性言语活动,也是一种高级神经系统智力认识活动。因此经常注意听说,不但能活用所学知识,而且能丰富联想,增强自信,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挥,从而对以后的学习起到正迁移的积极作用。

2.克服学生心理因素,鼓励大胆去说

由于中学生心理正处于发展黄金期,他们在说的时候往往担心顾忌别人的想法,害怕讲错,所以容易过度紧张,造成语无伦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当在情感上缩小和学生的距离,对学生多加鼓励和帮助,以消除学生紧张情绪。在课堂上多为学生创设说的情景条件,在活动中激发他们说英语的兴趣。只有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克服害羞心理,才能让他们感受自己的进步,享受成功的喜悦,才能让师生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互相畅谈交流,更好地反馈教与学的信息。

五、改革整合教材内容,促进正迁移

奥苏泊尔指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好的教材结构可以简化知识,可以产生新知识,有利于知识的运用。英语教材明确了英语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强调学习外国语有助于思想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发展智力,开阔视野和提高文化素养,教材突出了英语的社会交际功能。听说读写是手段,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初步交际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教材的概括性。英语教学强调通过大量的语言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英语的结构,获得基本技能,最终将基本技能发展为能力,以达到运用语言于交际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英语教学原则,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中精讲基础知识,加强基本训练,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努力创造英语环境,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总之,要在教学中形成正迁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语言情景,调动学生学习思维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作用,解决旧知识和新知识的矛盾,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洁,张昭苑.汉语与英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2]姜建平.从复合句中抽出定语从句——精析定语从句的一种方法[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1999(04).

[3]王雯.浅谈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母语迁移现象[J].中学时代,2013(10).

[4]周晓婷.初中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12).

[5]马伟,杨斌.母语迁移促进中学英语语法教学[J].宜春学院学报,2011(01).

[6]潘妤.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J].时代教育,2014(05).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