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海油的中游变局

2017-01-12徐沛宇

能源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海油壳牌惠州

徐沛宇

曾经依赖上游油气开发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称“中海油”),如今正在加紧弥补其中游的短板。从2015年年底开始,中海油推动了炼化产业改革重组,至今已实施一年。在这“短板”建设的关键时期,其炼化板块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和势头?

11 月 1 日,《能源》杂志记者来到广东惠州石化园区时,恰逢中海油向中海壳牌公司移交在建的乙烯裂解装置,以及其它衍生品生产装置等化工资产。中海壳牌公司是中海油与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各持股 50%组成的合资企业。

中海油惠州炼化公司总经理赵岩是此次移交工作的中方代表之一。“今天的交接活动从我一睁眼一直安排到晚上九、十点。”赵岩带着歉意地对记者说,“事情太多了,连跟媒体详细介绍情况的时间都没有了,真是不好意思。”

其实,让赵岩更忙的事情或许还在后面。此次移交的石化联合体邻近中海壳牌现有位于惠州大亚湾的石化联合体,每年可提升其乙烯裂解生产能力 120 万吨。而与之相连的,则是中海油独资扩建的惠州炼油二期项目,该项目正处于最后的安装作业冲刺期,预计明年3月末开始投料试生产。

在国际油价长期走低的情况下,惠州炼油项目在中海油的利润贡献版图里,从并不显眼的位置,已跃升到了支撑中海油利润水平的重要角色。正在建设中的惠州炼油二期项目,以及与壳牌合资的化工项目,也就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海油的重要盈利来源。

惠炼二期的背后

中海油惠州炼化一期是中海油中游板块体量最大、最重要的项目,总投资178亿元,年原油加工能力1200万吨,生产15大类1150万吨产品。惠州炼化二期项目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在建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总投资达466亿元,新建炼油生产装置15套、化工生产装置12套、煤气化制氢及动力站联合装置等。

由于国际油价的走低,惠州炼化一期在中海油利润版图中的地位已经发生明显变化。今年1到10月,惠州炼化一期项目利润超过30亿元,预计到年底的利润总额将超过35亿元,创下该项目2009年投产以来的纪录。在此情况下,中海油对即将建成的二期项目期许自然较高。

赵岩介绍说,惠炼二期项目准备明年3月末开始投料,5月末全面投产。明年计划安排二期项目550万吨的原油加工量。

惠炼二期项目不仅仅是对一期规模上的扩大,它的建成还将使得一期项目的原油加工品种和市场渠道都发生改变。一期项目主要加工高酸重质原油,今年1-9月其加工的原油62%为国内海洋原油,38%为进口原油。

二期建成后,“各种油源我们就都可以加工了,产品结构和装置结构将得到完善。”赵岩说,届时,2200万吨炼油项目支撑着120万吨乙烯,整个产业链比较完整,可以更好地发挥炼油化工一体化的优势。

在销售渠道方面,惠炼一期项目今年1-9月份生产产品910万吨,其中园区内隔墙供应和定点直供占36%,来料加工复出口占17%,通过销售公司外销量占47%。

由于国内成品油过剩矛盾突出,而且惠州炼化所在的华南地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因此,扩展国外市场可算是惠州炼化销量增长的主要手段。目前,其出口的汽柴油、煤油以东南亚、澳洲为主。待二期项目建成后,惠州炼化或将成为国内出口油品比重最高的炼油项目。

“我们是中国离东南亚自由贸易区最近的炼油项目,利用自己的地理位置优势,我们今年已开始出口更多的产品。”赵岩说,“二期投产后,整个惠州炼化一二期整体有1400万吨成品油产量,必须有50%以上出口,否则在国内很难消化。我们已经规划好未来市场渠道,来料加工,也就是出口的比例将高达到50%,主要出口东南亚和澳洲。剩下的30%隔墙供应到惠州石化园区,另外20%则销售在国内华南市场。”

炼化板块的变革

惠州炼油项目的扩建是中海油炼化板块改革的重头戏,而其炼化板块的变革并不仅于此。

2015年10月30日,中海油总公司党组批准《炼化产业改革实施方案》。2016年伊始,中海油开始实施炼化产业改革重组。按照“1+4”的改革方案,实现油气利用整合、炼化销售体系整合、炼化科技体系整合、惠州炼化一体化基地组建四位一体的改革重组,形成新的炼化公司。

至于改革的具体细节,《能源》杂志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中海油新成立的炼化公司,整合了其原有的油气利用公司、原炼化公司、大榭石化、销售公司、山东海化这几家企业。中海油原炼化公司共有9家三级单位资产531亿元,员工7500人;组建的新炼化公司则有1083亿资产,1700亿元收入,30000余员工。

在组建炼化公司作为顶层管理机构的基础上,中海油还设立了华南、华东、华北三大区销售公司。按照三包干的原则,即“资源包干、市场包干、效益包干”,使的三大区销售公司与所在区域生产企业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

赵岩对此项改革感受明显。“现在我们炼化公司的生产和销售结合得更紧密了,有多少库存、走了多少销量,这些信息都是实时共享。”他举例说,“今年初到9月份,柴油价格一直很低,我们就调整组分,多生产国外需求大、税费低的航煤,9月份之后,柴油经济效益变好后,我们又多生产一些柴油。”

经过这一年的实践,中海油方面认为此次改革已经释放了红利。中海油总经理助理、炼化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董孝利对《能源》杂志记者表示,这次改革使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均归属于炼化公司,为产销利益最大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整合已经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今年1-9月份,新组建的炼化公司实现利润总额54.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4%,较去年同期增长174.37% 。

不过,在惠炼二期投产后,“十三五”期间,中海油炼化公司其他炼厂并没有扩产的计划,原油加工能力保持在4700万吨左右。中海油的乙烯化工业务除了在惠州的基地外,在其他地区也没有新布点的规划。董孝利说,在没有大型化炼厂支持的情况,不适宜在其他地点布局化工板块业务,惠州地区化工板块业务的发展原则是以中海壳牌为投资主体。从长期来看,未来将根据国家炼油产能和市场需求情况,考虑惠炼和大榭石化的改扩建计划,争取建成国际一流和国内领先的两个石化基地。

那么,从长期来看,炼化公司在中海油整个产业链的总体定位将是什么?董孝利表示,炼化产业在中海油集团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是建立与上游资源相匹配的炼化产业,保障上游油气主业平稳生产和油气价格的实现;二是按照效益优先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完善产业链和价值链,在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同时为总公司贡献利润。

猜你喜欢

中海油壳牌惠州
奔跑惠州
壳牌煤气化积灰堵渣原因及处理
惠州一绝
BIM技术在深圳中海油大厦项目中的应用
力控华康中海油透平数据远传项目
壳牌气化炉循环气压缩机(K1301)联锁优化
“健康惠州”助力幸福惠州
“健康惠州”助力幸福惠州
中控签约中海油粤东LNG接收站项目
壳牌EO反应器焊接制造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