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的数控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7-01-12焦红卫冯文彬龚东军
焦红卫 冯文彬 龚东军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430205)
校企合作的数控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焦红卫 冯文彬 龚东军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430205)
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为例,探讨通过校企共同制定数控维修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立“基于工作过程、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共建实训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措施,来提升数控专业建设水平和数控维修人才培养质量,为高职院校创建专业特色提供借鉴。
校企合作;数控维修;人才培养
目前,国家骨干院校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近年来紧抓国家骨干院校建设的历史契机,紧密联系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光谷”核心圈、武汉都市圈、“1+8”城市圈内的重大装备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中、小型制造企业,持续深化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重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完善实训体系和保障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形成“课岗对接、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全面推行具有我校特色的“厂中校、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引厂联企、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升了专业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1]。在此背景下,学校的机械工程学院积极推进“校中厂+厂中校”的数控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 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数控维修人才培养方案
在学校合作办学理事会的领导下,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了省、市机械行业协会、二区(东湖开发区、武汉开发区)制造企业及学院三方合作的校企合作办学管委会。在校企合作办学管委会的指导下,与东风楚凯、华中数控、星忆机械厂、中原电子集团、中国长江动力集团、富士康等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建设"校中厂、厂中校",组建数控技术专业共建委员会。
专业共建委员会在数控维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积极开展工作:根据学生就业区域走向,调查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在各区域的主要从业岗位以及职业能力要求;跟踪毕业生工作岗位,了解学生的主要从业岗位和职业岗位异动趋势,为学生拓展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召开典型企业实践专家座谈会,邀请机床本体制造厂家、数控系统制造厂家、伺服驱动装置制造厂家、数控机床使用厂家等涵盖数控技术专业主要岗位群、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专家共同制定和论证人才培养方案。
数控维修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光谷”核心圈、武汉都市圈,服务机械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机电行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数控加工工艺、数控加工程序编制、CAD/CAM软件应用和数控机床的维护与维修系统基础知识,具备数控加工编程、工艺设计、数控设备装调及技术管理等能力,且计算机辅助制造技能突出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数控维修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的实施带动关联知识模块的教学,把工学结合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促进教学做一体化,由此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
2 校企合作,共同确立“基于工作过程、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
数控技术专业共建委员会根据武汉地区汽车零件制造、装备零件制造企业的设备和技术要求,对接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在职业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审定通过了2014级数控维修方向“基于工作过程、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见图1[2]。
根据就业岗位核心能力、职业素质要求和学生就业发展潜力以及企业技术工艺发展趋势,学院教师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了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和实践环节课程,确立《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机械CAD/CAM(UG)》、《数控机床结构装配与调试》、《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控制技术》五门课程为数控维修方向核心课程。同时,依据行业发展现状,引入《多轴加工技术》作为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适当调减授课总学时至2900左右。
图1 “基于工作过程、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
数控维修方向课程体系建设按照“课程设置与岗位工作对接”的思路,结合专家、行业、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专业核心能力需要,选取了典型工作任务,融入企业技术标准、生产标准、管理标准等,由学院教师与合作企业共同完成了课程标准的编写并在教学中实施。
3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2014-2015年,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迎来新发展,学院与20多家新增企业签订了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合作协议,积极推进“校中厂”与“厂中校”的建设。在东风楚凯汽车零件有限公司从学校整体搬迁后,学校及时引进洪山区星忆机械厂共建“校中厂”。双方约定洪山区星亿机械厂以联合办学方式有偿使用学校厂房,同时承担机械工程学院的数控加工及机械制造实训任务,校企共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实训和安全组织工作由学院负责,实训岗位由企业负责,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为指导教师,原则上1名指导教师指导1-3名学生。学校负责提供生产及办公用房,为洪山区星亿机械厂经营生产提供基本条件[3-4]。双方约定合作内容如下:
(1)共建实训基地。学校以校内实训工厂厂房与星亿机械厂投入的设备及后期拟投入的设备和相关实物资产为基础双方合作共建生产基地,在用于星亿机械厂生产的同时,需承担学院机械制造相应的实训任务,工作日内同时实训规模40人(一个自然班),全年实训完成5000人次。
(2)共同制定实训方案和实训项目。学校负责承担学生的实训组织以及安全管理工作,企业承担生产性实训指导工作,并利用生产资源为学生实训提供技术及安全指导、师资服务及耗材支持和便利。
(3)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利用学校设施设备、教育管理、师资和企业实训场所、技术指导等优势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4)学校教师可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双方支援体系,互惠互利,互相支持,获取企业对学校设备设施及实习耗材的支持和帮助。
(5)为确保生产与实训双重任务的完成,校企双方共同成立生产与实训协调委员会,统筹安排生产与实训任务,协调解决生产与实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同时,学院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室的建设。继与上海厚载公司合作,将十台小型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安装与调试,分别建设成数控车削一体化、数控铣削一体化教室后,又与浙江亚龙公司合作,引进亚龙YL-569A型FANUC 0i mate TD数控车床实训设备、亚龙YL-569型FANUC 0i mate MD数控铣床实训设备、亚龙YL-552型十字滑台实训设备、亚龙YL-557B型数控铣床机械实训设备各1套及亚龙YL-569A型FANUC 0i mate TD数控车床实训设备副柜10套,组建了数控维修一体化教室,为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创建了良好的教改条件。
4 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数控维修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了订单培养模式。通过成立华中数控学院,学校领导与武汉华中数控公司董事长陈吉红教授及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沟通协商,双方就“订单式”人才培养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该班主要为华中数控公司定向培养生产、调试及售后服务的专业技术员[5]。
订单班按学生自愿报名的原则在数控技术专业大二年级学生中选拔40人组建,班级命名为“华中数控订单班”。订单班的教学计划与武汉华中数控公司的用工需求紧密对接,核心内容是数控机床安装调试及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专业技能。订单班的主要课程由华中数控专业培训人员讲授,教材选用武汉华中数控公司内部培训资料、产品说明书及技术图纸等。订单班的实习实训场地在大二期间主要在学院实训室,由华中数控专业培训师到学院实训室进行授课;大三上学期则主要安排在华中数控培训中心,按照企业员工培训方式实施。大三上学期期末,学生通过考核进入武汉华中数控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并与华中数控公司签订就业协议。
5 结束语
通过探讨与东风楚凯、华中数控、星忆机械厂、中原电子集团、中国长江动力集团、富士康等企业深度合作建设“校中厂”和“厂中校”并组建数控技术专业共建委员会,校企共同制定数控维修才培养方案,共同确立“基于工作过程、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和实践环节课程并编写课程标准,实施订单培养模式等措施来提升数控专业建设水平和数控维修人才培养质量,为高职院校创建专业特色提供借鉴。校企合作办学必将成为今后高职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1] 张红卫,刘小宁.深化高职校企合作的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5(1):58-61.
[2] 焦红卫.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1):104-106.
[3] 胡成龙,焦红卫,刘小宁.高职“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4):43-46.
[4] 胡成龙,焦红卫.以特色创品牌,强化专业内涵建设[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1):89-93.
[5] 龚东军,胡成龙,焦红卫,等.基于“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践的校企深度合作之思考[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6):18-20.
(责任编辑:游 涛)
Reform and Practic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s NC Maintenance Talents Training Model
Jiao Hongwei Feng Wenbin Gong Dongjun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Wu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oftware and Engineering, Wuhan 430205,Hubei)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the quality of NC maintenance talents based on the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 Wu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oftware and Engineering, which included working out the talents training program, the realization of “based on work process, dual certificates integration” course system, training base and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 through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t provided a beneficial reference to creat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NC maintenance; talents training
2016-08-29
武汉市市属高校教研一般课题《数控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探究》(2014145)
焦红卫(1975~),男,硕士研究生,副教授,高级工程师.E-mail:jiaohongweiemail@sina.com
G718.5
A
1671-3524(2016)04-00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