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富强与师夷长技*
——纪念福建船政创办150周年

2017-01-12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陈清彬

海峡科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船政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陈清彬

国家富强与师夷长技*
——纪念福建船政创办150周年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陈清彬

2016年是福建船政创办150周年。该文从闭关锁国、反思与办学、船政工业成果、船政西学和船政的海权意识等角度,缅怀船政一代英豪们的丰功伟绩,以史为鉴,弘扬船政精神,继往开来。

福建船政 船政西学 爱国 强国

1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曾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1716年康熙在畅春园内提出对贸易的禁运,到2016年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历史的车轮已转过300年,在这300年间,中国历史,刚好走过从强盛—衰弱—强盛的历程。今年是福建船政创办150周年,刚好处于中国近三百年的中轴,1866年,左宗棠上奏朝廷创办福建船政。在沈葆桢主持下,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派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活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诞生与发展,并在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留下了丰硕的思想文化成果[1]。这说明爱国、开放、师夷长技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基本条件。

2 闭关锁国

1716年,康熙在畅春园内提出了禁海问题,阐明了禁海的理由和原则,10月25日及26日对大臣们作了与此相关的指示。25日讲到吕宋(指菲律宾)、噶喇吧(指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藏匿的盗贼很多。内地老百姓希图获利,往往载米带去,并卖船而回,甚至有人就留在那里。26日,康熙对大臣们提出禁止去海外贸易有关的内容:海防是今日之要务;造船出洋贸易者有把船悉卖在海外,速宜禁绝;东洋(日本)可以贸易,商船不可去南洋等。并令广东、福建的将军、总督来京,和大臣们共同商议具体实施办法。

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大臣们和地方大吏按康熙旨意制定出了具体办法,得到康熙帝的恩准。其主要内容有三:一是不准中国人去南洋,去东洋(主要指日本)照旧,依旧准许外国船来华贸易;二是如将船卖给外国,造船人及卖船人皆斩首;三是不准出海之人留在外国,否则,同去的知情人枷号三月,行文国外,将留下之人追回斩首。从此中国脱离了世界,脱离了系统,中国走向衰弱。

闭关锁国的后果极为严重,其恶果至少有三:一是切断了中国人对世界了解的渠道;二是妨碍了中国的国力发展;三是妨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后来,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此后的洋务运动,武昌起义,新中国的成立,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的繁荣富强,说明爱国、开放才能强国。

3 反思与办学

鸦片战争期间,面对西方列强先进的武器装备,清政府中的一些进步人士逐渐认识到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落后。魏源受林则徐嘱托而编著的《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以及其他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主张,使中国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也成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变化的主流。

1866年,是人类近代化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意大利与奥地利两国在利萨海战中,首次上演装甲舰船之间的大规模海战;英国成功铺设跨越大西洋的电报电缆,人类首次进入洲际通信时代;瑞典人诺贝尔发明硝酸甘油黄色炸药,威猛巨大;日本国内推翻旧幕府制度的“四境战争”取得胜利,已经站在明治维新的大门口。

1866年,端午节刚过,一封奏折快马传递进京,奏折的印鉴署名是时任闽浙总督的清朝封疆大吏左宗棠。“窃惟东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陆”,“臣愚以为,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建造轮船不可。” 左宗棠心里明白明清以来,朝廷三番五次的闭关禁海政策,已经使得中国这个曾经的海洋巨人昏睡,眼下倘若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造船成军显然是天方夜谭。于是在1866年6月的这份筹办海军的著名奏折中,左宗棠特别强调“求实”和“虚心”为当前首要态度,“中国之睿智运于虚,外国之聪明寄于实,中国以义理为本,艺事为末,外国以艺事为重,义理为轻”,“谓我之长不如外国,藉外国导其先,可也”,之所以在奏本中明确提出借助外国之力走务实之路。

奏折很快就有了回复,上谕说“闽浙总督左宗棠要在闽省择地设厂,购买机器,募雇洋匠,试造火轮船只之事,实系当今应办急务”,其所需经费,可“在闽海关税内酌量提用”,着左宗棠速速“拣派妥员,认真讲求”,务必全盘掌握洋人的造船和驾驶技术,拣派妥员就是寻找最合适的人组建工作班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待办的船政包括了自主造船、学习驾驶、测绘、天文等内容。

船政是唯一一所为强国而建立的学校(师夷长技以制夷)。清华大学成立于1911年,前身是清华学堂,是清朝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是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同时兼任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黄埔军校,成立于1924年,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培养的好多人才,但内战不断。

4 船政工业成果

船政师夷长技,大胆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迅速形成远东规模最大的近代造船工业基地,在造舰船、造机器、造设备,以及后来的造飞机等领域,在利用当代科学技术等方面,独领风骚数十年。成为近代中国折射西方工业的重要窗口,推动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发展。

船政造船工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木船时期(1869—1875年),以法国工程师监造为主;第二阶段是合构时期(1876—1886年),以中国工程师监造为主;第三阶段是钢船时期(1887—1907年),主要由中国工程师监造,部分由法国工程师监造。

木船时期,船政共造舰船19艘,除了第一艘“万年清”外,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当数“安澜”号、“杨武”号和“艺新”号。“安澜”号上使用的往复式二汽缸蒸汽机,是由船政也即中国自行仿造的第一台实用蒸汽机。它在我国造船史乃至机械制造史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扬武”舰为巡洋舰,1871年7月开工,1872年4月下水,船长63.33米,宽11.99米,型深6.99米,排水量1560吨,实际功率1130马力,是船政生产的木壳舰船中排水量、功率最大者。1876年2月5日,“扬武”舰访问东洋,震动了日本国。

1875年,船政学堂制造专业学生吴德章、罗臻禄、游学诗、汪乔年等“献所自绘五十匹马力船身机器船图,禀请试造”舰船“艺新”号。从1875年6月4日安上龙骨至1876年3月28日下水,前后不到1年时间。“艺新”长18.88米,宽5.67米,型深4.37米,排水量245吨,号称功率50马力(实际功率200马力)。“艺新”舰的下水在中国造船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沈葆桢称之“实中华发创之始”。

铁、木合构(铁胁)时期,船政共造舰船9艘, 其代表作为“威远”、“开济”两舰。“威远”舰长72.37米,宽11.17米,型深5.93米,排水量1268吨,首次配置新式康邦卧机,实际功率750马力。

铁胁巡海快船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船政的巡海快船于1881年开始动建。我国第一艘铁胁巡洋舰“开济”号于1881年11月开工,1883年1月下水,由留学生杨廉臣、李寿田、魏瀚监造。舰长87.86米,宽11.99米,型深8.43米,排水量2200吨,实际功率2400马力,是船政所造舰船中排水量最大者之一。

钢船时期,船政共造12艘舰船(1艘为铁胁舰),其中“龙威”、“广乙”号代表了19世纪80年代中国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

“龙威”号于1886年12月开工,1888年1月下水,舰身长65.07米,宽13.17米,型深7.08米,两重钢底,排水量2100吨,实际功率2400马力。“龙威”舰入北洋海军改名“平远”,是北洋海军“八大远”主力战舰中唯一国产舰。该钢甲舰的制造,“不用一洋员洋匠,脱手自造”,标志着中国造船技术水平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因而博得了外国技术专家的称赞。

“广乙”号是一艘新式穹甲巡洋舰,1889年8月下水,舰身长76.43米,宽9.13米,型深6.20米,排水量1030吨,实际功率2400马力,是魏瀚、陈兆翱、吴德章、李寿田、郑清廉、杨廉臣设计监造的。

船政造船情况详见表1。

表1 船政造船一览表

5 船政西学

1877年,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官方组织向欧洲派遣留学生。根据事先的安排,30名船政留学生被分为两拨,一拨12人前往英国,另一拨18人留学法国。

前往英国的同学被送到英国皇家海军学院,船政学生尽管无法和英国本国学生享受共同的待遇,但他们仍然满怀求知欲,踏进眼前这个陌生的领域,严复在留欧期间对西方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极大兴趣,并积极阅读思想名著。满怀救国之志的严复回到国内,面对甲午海战的溃败,他深感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愤而翻译西方的思想名著,以期通过介绍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启蒙更多的国人。正是他的努力,为中国近代的思想界打开了新的视野。

前往法国的同学,他们被送到了法国中部、西北部、东南部的各种高级技术院校,陆续完成学业后,日意格还将他们中几位优秀的学生送到欧洲其它船厂或者兵工厂,学习考察新式船体、轮机、军工设备和全新的生产方式,这些学生被送到船厂、兵工厂去实地了解大型工厂的运作方式,并和工厂里的工人一道工作,他们必须亲自动手,每半年换一个地方工作,所以这些中国学生在法国得到的培养,不仅在造船上,也在工业的方方面面上。魏瀚在学习造船的同时,还以浓厚的兴趣攻读了法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欧洲法学博士。陈季同精通法语、文采过人,留学监督日意格特意给他安排一个特殊的身份——文案,也正是如此,陈季同到法国后没有学习造船和轮机,而是来到巴黎自由政治学堂研读公法律例。在他之前,中国使馆形同虚设,仅仅充当一个梳着长辫子、身穿蓝袍、头皮光光的大人物的住宅,从外交的角度,坦率地说,因为有了这个年轻翻译的活动,中国才开始在欧洲崭露头角。

船政学堂陆续派出了111人出国留学深造,其中不少人留学两个以上国家。学生们留欧期间涉猎范围已经远远超出计划,触及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各个领域。一位英国海军军官这样评价船政学子的留学生涯:这事已经办了,我们不久就会看到成果,因为一个巨大的变化正发生在眼前。当这些青年带着旷达的眼光和丰富的学问回到中国时,一掬酵母将在中国广大的人群中发生作用,这对于整个人类将不能没有影响[2]。

6 偏僻乡野古祠的一副对联

在红色土地古田,毛泽东在这里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古田会议,会议在万源古祠举行,万源古祠始建于1848年,是小四合院式平房建筑。1898年戊戌变法后,资产阶级维新图强的思想得到传播,廖氏宗祠于1917年大修后改为古田第一所小学——和声小学。祠堂外一副对联耐人寻味: “学术仿西欧开弟子新智识”,“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横批是“北郭风清”。1915年袁世凯卖国求荣,与日本签订了《民四条约》。于是,各种救国理论纷纷出台,而“文教救国”则是呼声较高的一种。既不能放弃传统文化,又要学习西洋文明,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廖氏宗祠被创办成“和声小学”,从而身具祀祖和教育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宗祠与学校的统一。如此对联出自20世纪之初封建遗风浓烈的偏僻乡野,彰显中国人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及先知先觉的开放意识。这副对联对当时毛泽东的影响有多大,目前还无法考究。

7 两个皇帝的区别

沙皇彼得大帝有一句名言:“给我20年,我还给你一个崭新的俄罗斯。”今天在普京总统办公室就挂着彼得大帝的画像。俄罗斯在彼得大帝手上,走上了崛起之路。彼得大帝有一个谋臣叫弗兰茨·列福尔特,他对彼得大帝说,“陛下,欧洲远远走在我们前面了,我建议陛下到欧洲去访问一下,亲自看一看,实地看一看。”当时他提了个点子,就是你要去的话,不能以陛下,沙皇的名义去,那人家有的真东西看不到,微服私访,彼得大帝接受了他这个意见,就是在1698年到1699年,彼得大帝到欧洲寻访了一年半,看得非常仔细,当年彼得大帝到荷兰的时候,曾经在一个造船厂的木工车间工作了半年。一个皇帝微服私访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深入考察,结果彼得大帝一年半访问之后,改革开放。走出去,请进来,引进外国的技术、人才、资金,俄罗斯在他手上建设起来了,现在的圣彼得堡就是彼得大帝建立一个城市。这时的中国皇帝还在夜郎自大,固步自封。

8 船政的海权意识

1907年8月,一个叫西泽吉次的日本商人,乘轮船驶向东沙岛。把东沙岛命名为“西泽岛”,把东沙礁改名为“西泽礁”。1909年元月,广东水师提督萨镇冰派船政毕业生黄钟瑛率“飞鹰”舰抵达东沙岛调查。核实东沙岛被侵占的事实。同年2月26日,中国政府向日本领事提出照会:“东沙一岛,向为闽粤各港”。日领事以海岛上庙被拆,墓已毁为理由,使谈判无果而终。萨镇冰命令搜索文献和图籍依据,找到船政毕业生陈寿彭译著的《中国江海险要图志》、正之春的《国图柔远记》以及英国和中国出版的地图有记载此岛属广东管辖。在收集众多确凿证据后,再次与日本驻粤领事交涉,日本领事最终承认东沙岛为中国属岛[3]。

1909年5月,两艘悬挂着大清龙旗的军舰,出现在中国南海的广袤水域,经萨镇冰整编的广东水师巡海编队,由福建船政局建造的“伏波”号,“琛航”号蒸汽舰组成,此次南中国海巡航,率队的水师提督李凖,为西沙群岛的15座中国传统岛屿,逐一造册命名,并勒石为记,申明主权,其中包括以旗舰“伏波”号命名的“伏波岛”和以“琛航”舰命名的“琛航岛”。以国产军舰名为中国所属岛屿命名,在中国近代史上当属首次。

[1] 徐红, 贾鸿雁. 基于RMP分析的福州旅游形象再定位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S1):33-36.

[2] 孙原.船政学堂[DB/OL].(2014-07-01)[2016-09-25]. http://tv.cntv.cn/video/ VSET100197889642/95a784f1acb745339d8ff128af107907.

[3] 朱寿榕. 福建船政对维护南海主权的贡献[DB/OL].(2013-11-07) [2016-09-25]. http:// www.fjsen.com/yhzh/2013-11/07/content_12923260_all.htm.

2013年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机关调研课题“福建船政文化体系研究和职业教育发展”。

猜你喜欢

船政
筹海图强
船政文化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问题探究*
船政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价值
后疫情时期闽台船政文旅产业共同体建构思考
论事易,做事难,创业维艰
——读《船政史》有感
海洋强国战略下船政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探讨
“一带一路”背景下闽台船政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探究*
船政文化对现代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与实践探索
马尾船政文化体育圈的构建及推进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