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煤炭产业开发布局分析*

2017-01-12徐会军李瑞峰刘运辉申万

中国煤炭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一次能源煤炭资源煤炭

徐会军 李瑞峰 刘运辉 申万

(1.神华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北京市东城区,100011;2.神华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昌平区,102211)

★ 世界煤炭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煤炭产业开发布局分析*

徐会军1李瑞峰2刘运辉2申万2

(1.神华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北京市东城区,100011;2.神华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昌平区,102211)

“一带一路”战略是新时期煤炭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一带一路”区域连接东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以及广大腹地国家,可以帮助国内煤炭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发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作用,推动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市场竞争力,开拓国际煤炭市场。选取“一带一路”沿线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尼、越南、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及澳大利亚11个国家,在分析其煤炭资源概况、能源结构现状等的基础上,对11个国家未来的煤炭及相关产业做出投资开发布局分析,为国内煤炭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提供参考。

一带一路 煤炭 对外投资 走出去

1 研究背景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015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成为“一带一路”地区合作、规划对接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方面加强合作,宣告 “一带一路”战略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帮助国内煤炭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发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作用,推动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市场竞争力,开拓国际煤炭市场,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进国家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选取“一带一路”沿线11个国家,包括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印尼、越南)、中东亚(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欧洲(俄罗斯、乌克兰)及澳大利亚,对其煤炭产业开发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煤炭产业基本情况

2.1 印度

印度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606亿t,其中,无烟煤和烟煤561亿t,次烟煤和褐煤45亿t,占世界煤炭资源总量的6.80%,储采比为94。2014年,印度煤炭产量为6.44亿t,占世界总产量的6.2%;消费煤炭9.24亿t,到全球总消费量的9.3%,成为继中国(50.6%)、美国(11.7%)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煤炭消费国。印度能源一次消费结构如图1所示,煤炭占56.5%,远高于原油的28.3%和天然气的7.1%。

图1 2014年印度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2.2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煤炭资源探明储量约为20.7亿t。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信德省,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99.5%,主要是褐煤。2014年,巴基斯坦煤炭产量为322万t,其中,动力煤产量为211万t,褐煤产量为121万t;消费量为811万t,主要用在水泥业、砖窑制砖、制糖业、生产无烟煤饼和发电。过去50年中,煤炭在巴基斯坦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大幅下降,从1948年的68%到1958年的35%,2014年时只有6.6%,如图2所示。

2.3 孟加拉国

孟加拉国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23.92亿t,约占全球煤炭总探明储量的0.4%,基本为中低灰、特低硫、中高挥发分、高发热量的烟煤。2014年,孟加拉国煤炭产量为85.5万t,消费量为184.3万t,全部为动力煤。孟加拉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如图3所示,以天然气为主,辅之以石油,2014年两者分别占孟加拉国一次能源消费的75.2%和20.2%,煤炭占3.5%,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各占0.4%。孟加拉国主要依靠火力发电,占全部发电比重的97.35%,发电过分依靠天然气,占全部发电能源的67.11%。

图2 2014年巴基斯坦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图3 2014年孟加拉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2.4 印尼

印尼煤炭资源较丰富。截至2014年底,煤炭资源探明储量约为280亿t,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3.1%,储采比为61。煤炭的变质级别为中低级别,煤种齐全。煤种主要是褐煤(低阶煤)、次烟煤、烟煤和无烟煤。煤质具有高水分、低灰分(通常小于10%)、低硫分(通常小于1%)、高挥发的特性。2014年,印尼煤炭产量为4.71亿t,国内煤炭消费量为6170万t。印尼一次能源消费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为主。如图4所示,2014年,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可再生能源分别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34.8%、42.3%、19.7%、1.9%、1.3%。

图4 2014年印尼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2.5 越南

越南煤炭资源探明储量约65亿t,主要包括硬煤、褐煤和泥煤三类。在硬煤资源中,无烟煤最为丰富,烟煤次之。2014年,越南煤炭产量位3577万t,基本为动力煤,煤炭消费量为3068万t,23%的电力由燃煤提供。越南一次能源消费以煤炭、石油为主,因为水资源丰富,水力发电也较多。2014年,煤炭、石油、天然气在越南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最多,如图5所示,分别为32.2%、31.5%、15.5%。

图5 2014年越南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2.6 蒙古

蒙古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223亿t,其中包含20亿t焦煤。蒙古煤炭质量好,多数煤炭为低灰、低硫、低磷;煤层厚,一般露天煤矿的煤层厚度为30~50 m,有的可达160 m;普遍埋藏浅,具有良好的开采条件,是世界上最适合露天开采的资源地之一,目前在产矿井99%是露天开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蒙古煤炭产量一直在上升,2012年煤炭产量达到3360万t。蒙古国能源生产以煤为主,品种较为单一,如图6所示,2012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约为2618万t标准煤,以煤炭和石油为主,分别占比66%与29.5%。

图6 2012年蒙古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2.7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336亿t,占世界煤炭资源总量的3.8%,排在美国、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和乌克兰之后,位列全球第八,储产比为309,其中,烟煤和无烟煤探明可采储量为215亿t。2015年,哈萨克斯坦煤炭产量为1.07亿t,同比下滑6.4%;消费量为8700万t。煤炭工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关键位置,如图7所示,煤炭在一次能源中占比超过60%。全国78%的电力和100%的焦化工生产依靠煤炭,市政供暖和居民生活仍离不开煤炭。

图7 2015年哈萨克斯坦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2.8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煤炭资源探明储量约为19亿t,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0.2%,其中,次烟煤和褐煤为18.53亿t,无烟煤和烟煤为0.47亿t,储采比为432。整体而言,煤炭资源具有高水分、中高灰分、低发热量的特点。2014年,乌兹别克斯坦煤炭产量为440万t。乌兹别克斯坦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天然气占比最大达85.6%,石油和煤炭其次,各占6.0%和3.9%,水电占比4.7%,如图8所示。

图8 2015年乌兹别克斯坦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2.9 俄罗斯

俄罗斯煤碳储量为1570.1亿t,其中包括无烟煤和烟煤490.9亿t,亚烟煤和褐煤1079.2亿t。2014年煤炭产量为3.7亿t,仅次于中国、美国、印度和澳大利亚,位世界第五位。2014年,俄罗斯煤炭消费量为2.1亿t,在乌拉尔和欧洲部分地区的电站供应能源中所占比例居第二位。俄罗斯一次能源结构以天然气为主,煤炭占比12.5%,如图9所示。

图9 2014年俄罗斯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2.10 乌克兰

乌克兰煤炭资源探明储量约为339亿t,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3.8%,其中,无烟煤和烟煤154亿t、次烟煤和褐煤185亿t。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顿涅茨克州、卢甘斯克州、中部的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及西部的利沃夫、沃伦州。2014年,乌克兰原煤产量为6497.6万t,较2013年下降22.4%。从煤炭的消费结构上看,炼焦占比47%,发电占比33%,出口占比8%,煤炭企业使用占比4%,公共事业占比1%,其他占比7%。煤炭是乌克兰仍然是最重要和可靠的一次能源来源,占33%,如图10所示。燃煤发电和核能发电是电力主要来源。

图10 2014年乌克兰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2.11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黑煤(无烟煤和烟煤)储量为760亿t,占世界探明储量的8.6%。另有褐煤探明储量490亿t,约占全球的19%。2014年,商品煤产量为44420万t(不含约6600万t褐煤);煤炭消费量为12130万t(含约6600万t褐煤)。澳大利亚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35.6%,仅次于原油的37%,高于天然气的21.4%,是重要的基础性能源,如图11所示。

图11 2014年澳大利亚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煤炭及相关产业需求分析

基于各国的煤炭产业发展现状,本文对上述11个国家未来的煤炭及相关产业需求做出如下分析。

3.1 印度

印度煤炭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将是加大市场布局,积极进行资本布局。印度国内的人均能源消费量相较于世界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这表明印度未来在能源消费上仍然存在较大的潜力。世界人均成品钢材消费量为215 kg,中国达到了460 kg,而印度的人均成品钢消费量仅为55 kg。为了实现工业化,印度钢铁业仍有很大发展潜力,将带动印度国内煤炭特别是焦炭行业的发展。印度煤电造成的严重大气环境污染,使其十分关注煤炭转化利用和清洁发电方面的先进技术,这给我国超低排放火电技术的推广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3.2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两国大比例地依靠油气发电,致使电力结构严重不合理,而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需求增长,电力供应严重短缺,两国都有迫切改善电力供应现状的要求。未来发展方向:一是将其作为国际煤炭贸易的重要目标市场;二是作为输出技术和装备,参与当地的煤矿建设和煤电一体化经营的重要目标国。

3.3 印尼、越南

印尼、越南两国煤炭资源较丰富,煤种齐全,开采条件相对简单,煤炭开采技术和装备处于一般水平,煤矿规模普遍不大,煤炭出口主要面向东亚经济体。国内能源需求增长强劲,政府有计划增加煤炭消费比重,并重点发展燃煤发电。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印尼政府启动新一期电力发展规划,计划在未来5年内建设3500万kW的电站项目,并发展4万km的电网。这些,都为未来输出技术装备和服务,参与当地的煤矿建设和煤电一体化经营提供机会。

3.4 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煤炭产业技术装备均欠发达,资金支持面临严重短缺,煤炭产业现有投融资渠道有限。另外,哈萨克斯坦资源勘探能力有限,制约了该国煤炭产业发展。应通过输出我国成熟的开采装备,积极介入三国煤矿和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勘探服务,同时通过资本布局,以IPP投资、取得当地企业(矿山)部分(全部)股权、与当地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等多种形式布局当地煤炭企业,降低潜在投资风险。

3.5 俄罗斯

俄罗斯煤炭资源储量巨大,但国内对煤炭的需求相对不大,煤炭主要用于出口,开采权较集中。基于俄罗斯许多矿区都位于开发程度低的高寒地区,生产及运输成本高,加之我国能源企业以往对俄罗斯的投资经验和投资该国面临的实际政策风险,应谨慎布局,通过与西方能源企业合组开发体的形式进入当地市场。

3.6 乌克兰

乌克兰的煤炭资源及煤炭产业重点在第聂伯河以东。由于该国目前局势动荡,东部更为严峻,正处于美俄欧等全球角力的地缘政治焦点,且法律政策以及投资准则与国际规则、通行标准、国际惯例有较大差异,暂时不宜作为开发目标区域。

3.7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煤炭资源丰富且国家政局稳定,一直是世界重要的煤炭出口国,煤炭产业呈多头垄断格局,行业内并购交易活跃,技术装备水平处于国际一流水平。我国能源企业积极在该国布局稀缺煤种资源,做大煤炭贸易,通过澳大利亚发达、成熟的资本市场,积极开展资本运作,以多种形式布局该国煤炭产业。

4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煤炭产业开发布局思考

根据“一带一路”区域煤炭的储量、产量、消费量和进口量,以及加拿大佛雷泽研究所和世界经济论坛等相关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综合考虑研究目标国的煤炭资源禀赋情况和政治、经济、法律、环保、人文地理、基础设施、金融投融资环境等投资影响因素,提出以下4个布局思考。

4.1 资源开发布局

(1)通过购买煤炭资源、煤炭勘探权或开采权等方式加强澳大利亚等成熟国家煤炭开发力度,积极获取之前煤炭价格高企时难以获得的稀缺煤种资源。以澳大利亚的优质炼焦煤为例,以澳大利亚进口的煤炭占我国炼焦煤进口量的55%。(2)重点关注印尼、越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家。这些国家煤炭资源勘探开发程度低、煤炭开发需求大、煤炭产业装备与技术水平较低、相关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本国资金短缺且易于接受外来投资,可以通过风险勘探、投资建矿、技改扩能等方式控制并开发其煤炭资源。

4.2 工程服务与装备技术布局

结合我国煤炭装备制造优势和煤电技术优势,输出成熟、先进的工程服务、采掘装备机械和煤电技术,实现从产品的输出到人力、装备和技术的输出,提升中国煤炭装备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有率,逐步形成工程服务与装备技术的品牌优势。宜瞄准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越南、印尼、印度等煤炭开发需求大、煤炭产业正在转型升级、煤电等下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国家。

4.3 贸易与物流布局

由于目前国内供给基本饱和,海外获得的资源宜通过全球化布局参与全球煤炭市场贸易的分工体系,逐步扩大世界煤炭市场份额,力争在亚太煤炭市场中逐步建立主导权,并在亚太煤炭价格体系中不断增强话语权。印尼、澳大利亚开发的部分优质煤炭资源可以首选瞄准我国东南沿海的煤炭进口市场。从世界煤炭贸易格局来看,需要重点关注以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为代表的潜在煤炭需求增长国,将其作为未来国际煤炭贸易的主要目标市场。

4.4 资本运营布局

资本布局不以获取海外煤炭资源为直接目的,通过股权融合及业务合作等各种形式,在追求投资收益最大化的同时,间接影响公司的生产和经营决策,从而达到间接获取海外煤炭资源的目的。在“一带一路”区域国家中,澳大利亚是最具资本布局优势的国家。该国煤炭资源的并购相对活跃,容易在探矿权、采矿权二级市场或企业并购中获得煤炭资源。以印度、蒙古、印尼、越南和俄罗斯等国家为投资目标国,在经过充分调查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未来煤炭供需发展形势变化情况,进行投融资和股权交易等资本运作,通过参与当地煤炭企业经营来间接获取资源和市场。

综合上述分析,11个国家的开发布局如表1所示。

表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煤炭开发布局

5 结论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也是我国对外合作的重要倡议。我国煤炭企业“走出去”,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开发煤炭资源,是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煤炭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煤炭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选择。煤炭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树立国际化战略新观念。“走出去”具有投资风险大、融资难的特点。煤炭企业应通过分析开发目标国的国情和开发环境,建立“走出去”风险控制机构和各种风险防范机制,以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能存在的政治、经济和资源等风险,根据企业战略规划、海外投资计划等,制定合理的海外开发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煤炭市场的多元化融资结构,吸引国内外战略投资合作,降低海外开发的风险,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在海外市场获得竞争性优势。

[1]毛雅军.开滦集团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国煤炭,2016(7)

[2]牛楠,刘家顺,孙晔等. “一带一路”战略对煤炭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煤炭经济研究,2015(7)

[3]梁敦仕. “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煤炭产业发展机遇. 煤炭经济研究,2015(7)

[4]孙雪,王成新,郝兆印.“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煤炭行业转型发展探究. 煤炭经济研究,2015(7)

[5]林伯强.火电“走出去”应借“一带一路”东风. 中国证券报,2015-05-18(A13)

[6]范建. 当前形势下对煤炭行业调整转型的再认识. 煤炭经济研究,2014(7)

[7]张梅芬. 我国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煤炭技术,2013(7)

[8]陈丽新,吴尚昆. 我国煤炭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浅析.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7)

[9]管馨,李文臣. 我国煤炭行业经济效益下滑的原因分析.煤炭工程,2015(1)

[10]谢保峰. 后危机时代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企业导报,2013(3)

[11]黄盛初, 刘文革, 孙庆刚等. 中国煤炭企业国际化战略与海外煤炭投资方向分析,中国煤炭,2013(1)

[12]黄盛初,刘文革,徐亮.中国煤炭行业海外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煤炭,2010(7)

(责任编辑 张 梦)

Topological analysis on min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alo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Xu Huijun1, Li Ruifeng2, Liu Yunhui2, Shen Wan2

(1.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ing Department, Shenhua Group Co., Ltd., Dongcheng, Beijing 100011, China;2.Shenhua Science and Te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angping, Beijing 102211, China)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trategy is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of coal industry in the new perio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rea is connecting East Asia economic circle, European economic circle, and vast hinterland countries which can help domestic coal enterprises make full us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ources and markets, and promote domestic enterprise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enhanc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expand the international coal market. The authors selected 11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dia, Pakistan, Bangladesh, Indonesia, Vietnam, Mongolia, Kazakhstan, Uzbekistan, Russia, Ukraine and Australia, and analysed their coal resources and energy structure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the authors proposed investment strategy layout in the 11 countries, and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domestic coal enterprises for their step out.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oal, foreign investment, step out

国家种地那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227905)

TD951

A

徐会军(1970-),男,北京人,从事煤炭产业研究及科技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一次能源煤炭资源煤炭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石油与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中的地位
十五至十三五一次能源政策与消费演变的研究
关于分布式能源燃气供应的探析
关于分布式能源燃气供应的探析
煤炭
魏贤勇:煤炭资源高效利用的科学发展观
环境保护视域下的煤炭资源绿色开采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