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136例分析
2017-01-12刘长春
刘长春
山东省蒙阴县妇幼保健院,山东蒙阴 276200
肛周脓肿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136例分析
刘长春
山东省蒙阴县妇幼保健院,山东蒙阴 276200
目的研究肛周脓肿菌群分布和抗生素应用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中的136例行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结果大肠埃希菌97例,占培养总数69.29%(97/140),其他菌43例(肺炎克雷伯菌亚种15,金色葡萄球菌9,藤黄微球菌3,表皮葡萄球菌6,阴沟肠杆菌4,奇异变形杆菌5,结核杆菌1),两种菌株重叠12例,无细菌生长8例。大肠埃希菌对亚胺硫霉素药物敏感度最高,克雷伯菌对胺硫霉素、头孢亚吡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定等药物敏感度最高,金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苯唑西林、头孢西丁等药物敏感度最高;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复方新诺明等药物耐药率高,敏感度低。结论肛周脓肿多为混合感染,对大部分抗生素有耐药性,应严格掌握用药及手术引流时机。
肛周脓肿;脓液;细菌;耐药性
肠道菌在特定条件下成为致病菌,感染肛窦堵塞肛腺,使腺液不能流出引起肛腺感染,感染通过肌间隙、淋巴管蔓延至肛周间隙,最后形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对肛周脓肿的研究以往都是针对脓肿形成后的手术方式及药物治疗。本研究对我院3年来所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中136例脓液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肛周脓肿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金色葡萄球菌等,它们分别对亚胺硫霉素、头孢类、万古霉素等药物敏感;从而指导临床在肛周脓肿初期给予多种、足量、敏感的药物联合应用,患者是可以一次性治愈的,一旦脓肿形成,切开排脓、充分引流、足量敏感药物联合应用可以缩短病程。特别是深部脓肿者术后应根据脓液培养结果使用敏感抗生素,并对创面进行持续换药[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肛周脓肿患者218例,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136例。其中男107例(78.68%),女29例(21.32%)。年龄最大84岁,最小1岁,平均34.5岁。因肛周脓肿一般多行急症手术,手术时间与脓液留取接种时间有时冲突,故在所有肛周脓肿的患者中,有136例对其脓液进行留取行细菌培养以及药敏分析。
1.2 脓液留取以及培养
做好术前准备,严格消毒手术区皮肤,低位脓肿局麻,高位给予骶麻或腰俞穴麻醉[2],行切开引流术时在脓肿薄弱处用10mL注射器穿刺,抽取脓液2mL注入培养试管内,立即送细菌室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实验。
取脓液直接涂片进行革兰染色,接种于培养基上,将培养出的典型菌落进行涂片革兰染色并作生化检查,进行菌种鉴定以及相应的药敏实验。
2 结果
2.1 患者脓液性状
于穿刺部位切开脓肿,观察脓液的颜色及性状,脓液接弯盘中,以针管抽吸脓液测量数量多少。结果发现脓液颜色有黄、白、灰、灰白、灰褐、灰黄等不同的颜色,脓液稠厚者121例占89%,稀薄者25例占11%。脓液量最多100mL,最少1mL。气味浓淡不一,大部分恶臭,少部分气味较淡。
2.2 脓液细菌培养结果
表1 136例患者脓液细菌培养情况
由表1可见,大肠埃希菌97例,占培养总数的71.32%(97/136),其他菌种43例(肺炎克雷伯菌15,金色葡萄球菌9,表皮葡萄球菌6,藤黄微球菌3,阴沟肠杆菌4奇异变形杆菌5,结核杆菌1)两种重叠12例,无菌生长8例。
2.3 脓液荭敏试验结果
2.3.1 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 针对细菌培养培养出的97例大肠埃希菌用15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见表2。
由表2中可见脓培养大肠埃希菌对亚胺硫霉素药物敏感度最高,未见耐药菌株;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分别81.5%、69.05%。头孢唑啉耐药率在50.52%,左氧氟沙星耐药率56.70%。
2.3.2 克雷伯菌药敏试验结果 针对细菌培养培养出的15例克雷伯菌用14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见克雷伯菌对亚胺硫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等药物敏感度最高,对替卡西林、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药物敏感度低,耐药率分别达55.33%、55.33%、60.00%。
表2 97例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
表3 15例克雷伯菌药敏试验结果
2.3.3 金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 针对细菌培养培养出的9例金色葡萄球菌用13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见表4。
由表4可见,金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苯唑西林、头孢西丁等药物敏感度高,对红霉素、青霉素G等药物耐药率高,分别达77.78%、77.78%。
表4 9例金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肛管周围血运丰富,有对抗肠内细菌的特殊免疫机构[3],是不会感染形成肛周脓肿的。脓肿形成主要由肛腺堵塞感染引起的[4-5],另外还与某些全身性疾病导致的严重营养不良,全身虚弱抗感染能力低下等原因有关。1979年Shafik提出中央间隙感染学说,他认为炎症开始在中央间隙内形成中央脓肿,随后脓液沿中央间的纤维隔向各处扩散,形成各个不同部位的脓肿[6-7]。多见于20~40的男性,男女发病率之比3~4∶1[8]。其发展阶段可分为初期、酿脓期和溃脓期,早期症状一般不明显,因未成脓,仅有肛门局部的坠涨或有轻微疼痛,排便时可有少许黏液排出,这个时期应用足量敏感度高的抗生素治疗有很好的效果,高效足量用药可使体征缓解甚至消除。然而初期因临床症状不明显,患者一般不易察觉,而延误就诊时间。因为肛周脓肿是肛内存在内口的特殊脓肿,本病极易成脓,一般在患者感觉局部疼痛前来就诊就已经成脓,这时再应用抗生素治疗则效果不佳,抗生素虽然可以使脓肿暂时局限但很难消除,如病变范围小,反复应用抗生素后局部可形成局限性的炎性结节,此时接诊医师经验不足可引起漏诊、误诊,最终影响患者的预后。
引起肛周脓肿的致病菌有两类,一类有大肠埃希杆菌、克雷伯杆菌属、肠球菌、粪链球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结核杆菌及绿脓杆菌等需氧菌;另一类有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及梭状芽孢杆菌等较为脆弱的厌氧菌。本组未进行厌氧菌培养,其中有8例未培养出细菌,可能为厌氧菌感染。从我们培养结果来看大肠埃希菌为主要感染菌株,占大多数(69.29%)。大肠埃希氏菌在人和动物的粪便中大量存在,是人体肠道中的主要菌群,属于条件导致病菌,一般不致病,当侵入肠道外组织器官时,可引起感染。肛周脓肿分离的细菌中,大部分属于为人类体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只有当肛腺损伤,或计提免疫力低下时,这些菌群侵入肛周组织间隙中时方可致病。
因肛肠感染多为混合感染[9],故使脓液颜色性状呈现多样性。本组资料中,同样是大肠埃希氏杆菌为主的感染,脓液的质地,味道及颜色差异很大并非都是呈现灰白色。
由于抗生素在医疗机构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仍不规范、药店处方药管理还不到位,导致抗菌药滥用现象普遍存在[10],它是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近几年在畜禽、水产养殖中更是把抗生素当作生长促进剂广泛大量使用,动物的肠道正常菌群暴露于抗生素并产生耐药性,成为耐药菌库[11],这也是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不可忽视的一方面。我们培养结果显示,青霉素类的耐药率最高,头孢类有抗菌素敏感的,也有耐药率高的。艾中立[12]说,不要过于信赖抗生素的作用,抗生素可能通过对敏感细菌的杀灭暂时减缓炎症症状,但因耐药菌过度繁殖,感染极易复发并迁延不愈。
肛周脓肿成脓后多形成后遗肛痿,肛瘘形成的概率在70%左右[13],所以在其治疗中,急性期尽早进行手术切开引流或一次性根治手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案,以防感染加重形成多间隙感染,最后导致复杂性肛瘘[14],术中可用双氧水、洗必泰、生理盐水或稀释有抗生素的液体冲洗脓腔,术后可用硅胶管或碘仿纱布条引流,但纱布条不宜过多,既能减轻疼痛又能减少腹胀和尿潴留的发生[15]。故术中切底清理坏死组织,术后通畅引流脓液、多种敏感抗生素联合应用是治疗肛周脓肿的关键。
[1] 吴许雄,石荣.肛周脓肿治疗浅析[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9):130-131.
[2] 王伟雄,冯骏,汪普宁.小切口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较大急性肛周深部脓肿[J].广东医学,2010,20(3):363-364.
[3] 张东铭.肛肠外科解剖生理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04-205.
[4] 黄乃健.中国肛肠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09.
[5] 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15.
[6] 邓泽潭,赵海燕.加味龙肝泻肝汤治疗肛肠病80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1,7(5):343
[7] 刘金瑞.止痛如神汤在肛门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03,12(4):335.
[8] 丁义江.肛周脓肿和肛瘘的病因病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
[9] 李明辉,张祎,白晓刚.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3):183-184.
[10] 罗超兰,俞世万,徐征,等.肛周脓肿患者的细菌培养与药敏结果分析(附76例报告)[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3,19(2):96-98.
[11] 潘志明,焦新军,刘丽贤.鸡白痢沙门菌耐药性变化趋势[J].中国兽医预防杂志,1999,21(4):305-308.
[12] 艾中立.肛门周围脓肿的诊断与治疗原则[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11):649.
[13] 张有生,刘希家,王运来,等.一次根治术治疗瘘管性肛周脓肿的研究进展[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4,24(5):38-39.
[14] Eisenhammer S,Reilly JC.Theanorectal fistulous abscess and fistula[J].Dis Colon Rectum,1966,123(9):91.
[15] 王强,王元和.肛肠外科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1998:271.
Analysis report of culture and drug sensitive test results of bacterial anus week abscess on 136 cases
LIU Changchun
Mengyin Town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Mengyin 276200,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bacterial distribution in peritoneal abscess and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with antibiotics.MethodsGus culture and drug sensitivity test were carried out on 136 cases with patients with peritoneal absces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3 to June 2016.ResultsThere were 97 cases of Escherichia coli in, accounting for 69.29% of the total culture(97/140), 43 cases of other bacteria(Klebsiella 15, Golden staphylococcus 9, Micrococcus luteus 3,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6 , Enterobacter cloacae 4, Proteus mirabilis 5, tubercle bacillus 1). There were two strains in 12 cases, and no bacterial growth in 8 cases. Escherichia coli was the most sensitive to the drug sensitivity of the drug. Klebsiella was the most sensitive to amine of thienamycin ceftazidime, cefepime, sub ceftriaxone, ceftazidime and other drugs. Staphylococcus aureus was the most sensitive to vancomycin, oxacillin and cefoxitin and other drugs. They had high resistance rate to ampicillin, penicillin G and eotrimoxazole resistant, but low sensitivity.ConclusionThe anus week abscess is mostly mixed infections, and it has resistance to antibiotic. So doctors should strictly control medication and surgical drainage time.
Anus week abscess; Pus; Bacteria; Drug resistance
R659
B
2095-0616(2016)19-135-04
2016-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