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重点专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机制探索
2017-01-12潘姗姗周文超汤庆丰殷佩浩
潘姗姗,周文超,汤庆丰,蔡 杰,殷佩浩,彭 文
医学重点专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机制探索
潘姗姗,周文超,汤庆丰,蔡 杰,殷佩浩,彭 文
医学重点专科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在科技创新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 以上海为例,机构和相关制度、技术、人员等方面的不完善成为制约的主要因素。 医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机制在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过程中的探索,将对医学科技创新发挥重要作用。
医学重点专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机制
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自 1996 年首次出现“转化医学”这个名词以来,医学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已经成为反映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其目的主要在于打破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治疗应用的快速转换,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快速为临床医学服务。
1 背景
2016 年 4 月 21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强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意义[1];9 月 30 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关于加强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加强科技创新和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
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中央与地方、不同部门、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可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与加强。医学重点专科建设作为医学发展的现有平台,将成果的转移转化作为考核指标之一,以平台的建设来加强医学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促进医学科技创新的发展。
以上海为例,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3],而上海卫生事业是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是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组成部分。学科建设是医院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医院发挥医疗、教学、科研 3大功能的基本平台,是医院内涵建设的根本,是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实力的象征[4]。
按照“重在临床、强化预防、突出社区、加强与扶持并举”的原则,以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为重点,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 2012 年开展了为期 3 年的医学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最终确定 63个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计划项目。经过3年的建设,医学重点专科建设总体绩效较好,等级评价为一般、良好、优秀的分别占 33.33%、52.38%、14.29%。
2 医学重点专科建设现状
医学重点专科的评估指标包括专科基础、技术队伍、服务能力、医疗质量、科研教学等[5],经过建设,医疗质量得到提高、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学科和研究实力得到提升、医院综合影响力不断扩大[6]。但是,经过分析发现,医学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这一指标在医学重点专科考核指标中占的比重很小,甚至不作为评价标准。 有学者曾对北京 21家市属医院承担过任意科研项目的研究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进行调查,发现在 587 项科技成果中,已完成转化的仅 20 项,转化率为 6.7%[7-8]。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建设的医学重点专科经过 3 年的发展,在组织管理、资金管理、梯队建设、医疗水平、学术水平、教学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产出方面主要以论文发表为主,统计显示在建设期间 63个医学重点专科总共发表论文 2 057 篇, 其 中 《 科 学 引 文 索 引》 论 文 562 篇(27.32%)、核心期刊1 321篇(64.22%)、其他期刊174 篇(8.46%)。
但是,在 63 个医学重点专科承担的 989 项科研项目中,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却较少,科研成果与临床脱节现象普遍存在。 有研究报道,发达国家医学科研成果平均转化率为 80%,而中国不足 15%、实现产业化不足 5%[9]。 医学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的滞后造成了医学重点专科建设的不均衡发展,成为阻碍医学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最终将影响科技创新中心的整体建设。
3 医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的制约因素
国内转化医学起步相对较晚,虽发展较为迅速,但整体转化率低,这与国家和社会对医学领域巨大的科技投入形成强烈对比,总结医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的制约因素,主要存在体制机制、人员结构、政策导向等深层次问题。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未建立健全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和相关制度。制度的不健全,不能给医学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提供有效的保障;机构的缺失,不能提供有效的平台;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大量的医学科研成果得不到有效保护。 有调查显示,上海市卫生系统知识产权现存问题的关键因素是“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齐”[10]。
二是专科缺乏与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开发,产—学—研—医的合作模式尚未建立。虽然自行投产模式、市场交易模式、产学研联合模式、直接多层次推广模式等已经存在。 但是,医院和企业缺乏有效的结合,在人员、技术、方法、信息和管理方面的整合度较低,导致专利成果转化过程中困难重重。
三是缺少一支高水平的技术转化队伍,研发人员缺乏知识产权意识。 有研究报道,关于《上海市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调查与对策探讨》中,认为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意识是强或较强仅有 35.2%[11]。 专业转化人员的缺乏和低水平的转化技术人员成为制约医学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因素。
四是缺少成果转移转化的专项资金支持,专利创新源头资金不足。 我国在研究开发、中试、成果商品化的经费投入比例仅为 1 ∶1.1 ∶1.5[12],相较于发达国家的 1 ∶10 ∶100,资金的投入不足,成果转移转化的整个过程都缺乏动力,直接制约了医院的医学转化速度。
五是医学科技成果的自身特点。 一般来说,医学科技成果不同于其他领域的科技成果,其自身具有独特的特点:①投资通常很大,例如一个新药的开发费用平均需要数亿美元;②风险大,在已有的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案例中,一般不到 1/10 的能获得成功;③周期长,通常开发一种新药需要 10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医学科技成果的自身特点成为医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科技专家深入基层单位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成果转移转化推广活动不够,对成果转移转化的绩效评估体系和政策环境的不完善等也都同样制约着医学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4 医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机制探索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对于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具有重要意义。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在机制创新之前,应将原有机制尽可能地完善。
因此,在新一轮建设周期中,医学重点专科的科技创新需要坚持市场为导向、强化政府为引导、加强纵横联动、鼓励机制创新的原则,积极推动成果转移转化,实现科技成果的资本化、产业化,为上海医学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注入新动力。
4.1 成立机构,构建联盟 在条件成熟的单位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条件尚不具备的单位构建协同研究网络,加快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明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知识产权管理的职责,加强市场化运营能力。鼓励重点专科科研人员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同开展研究开发、成果应用与推广、标准研究与制定等,并探索联合攻关、利益共享、知识产权运营的有效机制和模式。 美国已建立 60余家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机构,英国也已经成立了 16 个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我国已相继成立了 129 家转化医学中心,而学科则是基础和平台。
4.2 建立队伍,面向基层 医学重点专科依托单位,推动部分科研人员参加科技成果转化相关课程,或直接引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人员,或与国际技术转移组织联合培养的方式,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技术转化人才队伍。 在服务本单位的同时,组织高层次专家队伍参与服务基层行动计划,深入基层一线单位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科技攻关、成果推广等科技转移转化活动。
4.3 拓宽渠道,引入资金 利用政府和单位资金设立科技创新引导、成果转移转化、知识产权运营等专项基金,同时吸引多元化的社会资本投入,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撑。医学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是一个系统性运转过程,需要全方位的资金运用,单纯的政府和单位资金投入太过薄弱,只有广泛地吸收社会资金才能保证转化的持续运转。
4.4 加强保障,引导示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相关政策措施,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评估体系,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情况作为科技创新评价指标,推动和完善职称评定、岗位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加强重点专科发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薄弱学科的成果转移转化,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良好氛围。
4.5 机制创新,引领突破 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特点与文化背景,在政策引领下的医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与道路。上海某医院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人才方面进行引智创新,依靠大学实行科研人员双聘制;管理方面设立专项资金启动科技创新联合工作室项目等[13]。 经过几年的建设,该医院在医学科研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建设成我国第一家由政府资助的转化医学平台。
5 发展与展望
医学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是医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为寻求医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举措,在我国转化医学发展的二十多年里,一方面学习先进的转化经验,另一方面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转化途径。 在看到制约因素的同时,转移转化的迅速发展也不容忽视,毕竟转化医学的观念引进我国的时间有限。而为了进一步推进转化医学研究在国内发展,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认识到理念的重要性。一定要不断加强转化医学意识的形成,提高科技成果管理转化理念,充分利用国内丰富的临床资源[14],积极为基础和临床研究构建交流和沟通的平台,通过平台及相关管理机构的共同努力,加快基础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的步伐。
二是明确平台建设的必然性。医学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顺应国家政策号召的同时,需制订转化医学研究的长期计划,不能仅仅满足低水平的转化,推动构建新药临床和转化研究全方位服务平台,使医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为一个高水平的长期链条。
三是紧随时代发展的科技潮流。医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如建立转化医学专业网站,促进转化医学的交流与传播,为转化医学提供学术平台[15];还可以建立转化医学学术联络网,如建立转化医学学会,为转化医学在中国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 移 转 化 行 动 方 案 的 通 知 [EB/OL].(2016-05-09) [2016-11-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5/09/content_5071536.htm.
[2]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16-10-12)[2016-11-10].http://www.gov.cn/xinwen/2016-10/ 12/content_5117948.htm.
[3] 科技部.上海: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EB/OL].(2015-01-10) [2016-11-15].http://www.most.gov.cn/ztzl/qgkjgzhy/ 2015/2015jlcl/2015jldf/201501/t20150109_117562.htm.
[4] 阚全程.加强大型公立医院内涵建设的思路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6):64-66.
[5] 苟正先,陈启勋,蒲川,等.成都市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现状评估及建设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 (17):151-156.
[6] 闫秀丽,徐邦杰,刘堃杰.以重点专科建设助推医院可持续发展[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6,23(5):40-42.
[7] 陈钧.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成立[J].中国信息界:e 医疗,2011(8):20.
[8] 潘苏彦,魏一鸣,潘军华.北京 21 家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调查[J].北京医学,2014,36(12):1058-1060.
[9] 徐国兴.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3(6):27-33.
[10] 徐继承,张勘,沈昭在,等.上海市卫生系统知识产权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卫生资源,2014,17(1): 17-19.
[11] 顾文君,张勘,王剑萍,等.医学转化中医院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5,28 (2):173-179.
[12] 田瑞.医科大学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35(3):59-62.
[13] 钱成琳,徐增光,郑亮,等.转化医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浅谈上海市东方医院转化医学实践[J].转化医学杂志,2015,4(4):202-204.
[14] 王辰.临床研究是医生的天职天命[J].转化医学杂志,2015,4(2):65-68.
[15] 王乐,王晓英,姜小明.某综合医院转化医学的探索与实践[J].医疗管理,2013,30(5):31-33.
Exploration on the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key medical specialties
PAN Shanshan, ZHOU Wenchao, TANG Qingfeng, CAI Jie, YIN Peihao, PENG Wen
(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Putuo Hospit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062, China)
The transfer and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medical special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in Shanghai, the imperfect of institutional,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other aspects as the main constraint.The transformation of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into innovative mechanisms in the key disciplines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Medical specialties;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novation mechanism
R197.1
A
2095-3097(2017)01-0039-04
10.3969/j.issn.2095-3097.2017.01.011
2016-12-20 本文编辑:张在文)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研究课题(201605009)
200062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科研科(潘姗姗,周文超,汤庆丰,蔡 杰,殷佩浩,彭 文)
殷佩浩,E-mail:yinpeihao1975@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