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森林虫害生物防治新技术的应用

2017-01-12于保刚

种子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化学防治生物农药生物防治

于保刚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林业学校,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探讨森林虫害生物防治新技术的应用

于保刚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林业学校,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生物技术应用于森林虫害防治中,能够进一步避免化学防治带来的危害,其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都十分可观。首先阐述了森林虫害生物防治新技术的特点,接着对生物技术应用于森林虫害防治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生物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具体应用,以期对我国生物技术以及森林虫害防治工作的发展有所助益。

生物技术;森林资源;虫害;应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现如今,我国物质生活不断提升、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但是相对应地也面临着资源的枯竭和不可再生。森林虫害是森林资源保护中的一大难题,我国相关部门和个人在森林虫害防治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果,这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森林虫害生物防治新技术的特点

1.1 低成本性

在以前的森林虫害防治工作中,通常运用的是化学防治技术,这项技术中有较多有害物质,对水质和环境都造成了不利影响,并且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化学防治技术中的部分化学物质十分少见,有的还是较为珍贵的化学资源,所以传统的森林虫害化学防治技术所需要的成本较高。但是生物技术中所需要的生物资源在自然环境中很容易找寻,因此,将生物技术应用于森林虫害的防治中具有低成本性的特点。

1.2 环保性

传统森林虫害化学防治技术中使用的化学农药等有害物质,虽然能够缓解森林虫害问题,但与此同时也破坏了森林环境,并且还会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因此化学防治技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森林虫害,治标不治本。而生物防治新技术的原理是运用生物方法对森林虫害进行防控,因此其环保性不言而喻。

2 生物技术应用于森林虫害防治的优势

生物防治技术与化学防治技术相比较,其污染相对来说要小很多,并且不会造成有害物质的残留,能够使森林动物以及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生物防治新技术就是利用生物间的克制关系以及生物的代谢产物,以此达成森林虫害的防治目标。在森林虫害防治中运用生物技术,不仅不会使虫害出现抗体,并且能够保证森林环境不会受到破坏。因此,森林虫害生物防治新技术中所使用的材料都能够在自然环境中找到,资源十分丰富,并且节省了大量的成本[1]。

3 生物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3.1 生物农药防治

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较,可使虫害永久地消除。在森林虫害防治中使用生物农药,因为其中没有化学物质,因此不会对动物和人类造成危害,对森林环境的影响也不大。生物农药运用的具体方式就是对虫害的天敌进行保护,通过其天敌来彻底消灭虫害。

3.1.1 昆虫病原细菌

昆虫在进行繁殖时,因为微生物感染病的问题会造成其每代80%的死亡率,有的甚至能够达到100%。但是因为细菌所引起的微生物感染病会在不同的环境中对昆虫种群的数量进行适当的调节。所以,在研究生物防治新技术时,将出发点放在引发微生物感染病的细菌上面,通过克隆或者人工培育的方式,进而研究出微生物杀虫剂,并且使其在森林虫害防治工作中得以应用。

3.1.2 昆虫病原病毒

昆虫病原病毒防治在生物防治技术中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通过研究对害虫具有致命作用的病毒,将其彻底消灭。使用昆虫病原病毒所构成的杀虫剂,产生的效果十分理想,并且能够保障动物和人类的健康,也未出现病毒残留的情况,可以称之为“绿色农药”[2]。

3.2 鸟类防治

在进行森林虫害防治工作时,可以利用鸟类达到虫害防治的目的,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实际运用中,应该对受害林区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科学合理地引入以此林区害虫为食的鸟类。并且还应该帮助鸟类在森林中能够健康迅速地生长和繁衍,通过捕食消灭害虫。运用鸟类防治的方式,能够对森林虫害进行合理的控制,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森林的生态平衡。

3.3 生物酶防治

大部分的生物体内都具有一定含量的蛋白酶抑制剂,其主要作用就是确保生物正常的新陈代谢水平,从而对外来蛋白水解酶给生物体带来的危害进行有效的抑制。在生物技术的发展之下,对于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也在持续推进。蛋白酶抑制剂指的就是利用昆虫内部的蛋白活性作用来破坏其消化系统,使昆虫体内严重缺乏生长所需的氨基酸,抑制其发育,最终导致昆虫的死亡。生物酶在森林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杀虫效果,并且植物的生长状况也十分良好,因此应该将其广泛应用于森林虫害的防治中[3]。

4 结语

我国森林资源目前已经十分珍贵,因此必须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并且合理有效地利用生物新技术,严格控制害虫对森林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森林虫害防治工作中,最重要的应该是预防,并利用科学合理的防治方式来达到虫害防治的目的,与此同时,还应注意保护森林动物以及周边居民的健康。在森林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对生物种群动态以及森林环境进行全面的衡量,以此提升森林虫害防治的效果。

[1]程英芬.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和措施研究[J/OL].河南农业,2017,(11):1(2017-07-2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1.1171.S.20170729.0955.134.html.DOI:10.15904/j.cnki.hnny.2017.11.028.

[2]卜力强.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6(01):138-139.

[3]张家富.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森林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4,34(01):61.

1005-2690(2017)12-0117-02

S763

A

于保刚(1981-),男,汉族,黑龙江讷河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动物学。

2017-11-13)

猜你喜欢

化学防治生物农药生物防治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蔬菜病虫害的高效技术简析
生物防治活性物质在欧洲农药法规(EC)No.1107/2009框架下的发展
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规模将达到95亿美金
首届国际生物防治大会在北京举行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上海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技术展览会
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物农药畅销品牌产品
首部林业行业标准化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