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北方地区樟子松造林技术与抚育管理

2017-01-12吕国民陈艾龙

种子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北方地区樟子松整地

吕国民,陈艾龙

(张家口市老掌沟林场,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浅谈北方地区樟子松造林技术与抚育管理

吕国民,陈艾龙

(张家口市老掌沟林场,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樟子松是一种产于黑龙江大兴安岭山地及海拉尔以西的生命力非常顽强的乔木,生长高度可达25 m,即使在贫瘠的土壤或沙土中甚至在山地石砾沙土上都能长成茂密的树林,其一直是我国北方地区营造防护林和城乡绿化的重要树种。对其造林技术与抚育管理情况作一简单介绍,供参考。

北方地区;樟子松;造林技术;抚育管理

有不少树种都适用于我国的沙地造林,但是在冬季气候严寒、地处高纬度地带而且沙地居多的广大北方地区,樟子松由于具有极强的耐寒性而更适合这个地区进行植树造林。樟子松对温度的要求不高,它可以在-50~-40℃的低温或更低的温度下很好地生存。樟子松属于阳性树种,喜光,四季常青,生长速度快,能够抵御严寒和风沙,而且对土壤的要求很低,属于在贫土旱生的条件下都可以生长的树种。虽然其主根不发达但是侧根特别发达,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很少有风倒问题的产生。樟子松根部分枝状和团状的菌根,能够充分利用大气降水和表土中的养分,非常有利于根部吸收无机盐类以及有机物质,并以此发育出非常强大的根系网。

1 选择造林地

湿润的中等肥力土壤且排水良好的地方比较适合樟子松的栽植。因此樟子松造林时最好选择在河岸沙地、山地石砾质沙土、粗骨骼土以及其他土层瘠薄的地方。如果是在滇动沙丘或半固定沙丘地区造林,就一定要固沙造林,而且要保证松树避免被风蚀危害、沙割和沙埋。

2 整地造林

樟子松在林区的森林更新中大多采取块状的大面积整地方法。目前有一种带状整地的方式,具体方法是根据草的繁茂状态,设置带宽为50~70 cm。为避免发生土壤侵蚀的状况,在整地的时候应该垂直于风向。还有环山机械开沟整地和穴状整地方式,具体方法是选择在雨季,气温在18℃以下的区域,顺着等高线的坡度,用开沟犁完成整地,沟底的宽度是45 cm,深40 cm左右,等到第2年回土,然后再耙1次,必须将沟内的土耙细、压实,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集中连片造林。整地时要适当保留原有的土层,以作为保护物来保护樟子松的生长。

3 樟子松的造林方法

3.1 运苗以及苗木的包装

选好樟子松苗木,将其苗梢向外,苗根用草帘以100株为单位捆成一捆。然后给苗木浇上足够的水,如果运输距离较远,为确保苗木根系的湿润,要多次浇水。

3.2 苗木的处理与保护

樟子松属于针叶树种,其顶芽如果遭到破坏,就很难长成树干通直的木材,而且其地上部分的再生能力也非常脆弱,因此苗木的保护便显得尤为重要。在起苗时必须确保苗木根系的完整和湿润,而且由于其地下的根系极其纤细,稍不留心便会折断、干枯,大大影响存活率。因此,选苗、掘苗、栽苗、运苗都是极其关键的环节。

在选苗、掘苗假植、包装、运输的时候,最好要缩短时间,防止根系被风吹日晒。要选择根系发达、茎干粗壮、顶芽饱满、没有被病虫害感染、没有双顶芽的苗木进行造林,以便于随栽植、随掘苗、随包装、随运输。

3.3 裸根苗栽植法

裸根苗栽植法一般在大范围造林时选用,大致分成两种,即缝植与穴植。穴植是指在已挖好的植树穴内栽苗。而缝植就是指在已整好的造林地中,用镐或锹挖开土层,然后把苗木放入缝内,苗根便被土壤紧紧包裹,再填上土并压实。在比较干燥的北方营造樟子松裸根苗,为达到防寒的效果,则应提前两年在秋季时把苗木埋在土中,下一年再进行撤土。

3.4 新工艺法

我国于1985年开始推广樟子松造林的新工艺。这种新工艺分为移苗桶移植苗和容器苗两种造林方法。采用移苗桶移植苗,在造林后便不用再进行铲趟抚育、培土防寒工作,还可以用稀植替换原来的密植,大大简化了育苗工序,做到一次成林。容器苗造林不用缓苗,而且不受季节因素的限制。春季将第2年的生苗起下,放好后用土将袋间的缝隙填满,并且灌入充足的水。然后将幼苗放进装满土的塑料袋里,将其蹲实。再把已装好的苗木放进长12 m、宽1 m的平底槽形的低床里,要特别重视苗木的紧密度。这样培育1~3年,按照标准让苗木出圃造林,造林最好是在雨季。

在假植苗以及运苗时,要对弄散土坨引起高度重视,以防止苗根土太少而损伤到苗根。把树苗直立放进栽植坑,取下塑料袋,然后培土踩实。在栽植期间要留出蓄水坑,以方便蓄水保活。用移苗桶移植时,应当依据移植苗木的大小选择移植桶。通常情况下,4~5年才能生苗,最好选择高为30 cm、上口直径为45 cm左右的移植桶。移苗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先把移植苗木的四周套上移植桶,将苗干放于移植桶的中间,再贴着移植桶壁用锨向下挖到30~40 cm深度的土,在移植桶上口与土坨一个高度时再往深挖,之后轻轻地将苗移出坑。移植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土坨完整且不散不裂。

4 造林后的抚育管理

在造林当年秋季,对所植苗木进行检查,对幼株死亡不均匀及成活率在85%以下的地段,要在第2年春季选择比原来幼树稍大的壮苗,按原来栽植的株行距进行补植。如果在贫瘠地区植松,在最开始的2年内,除每年必须除草2~3次外,在冬季还要采取埋土越冬措施,以保护树苗,防止幼苗被动物危害及风沙抽打。

综上所述,林业发展离不开树木,只有提高树木的质量和产量,才能促进林业的快速发展。在气候严寒干燥的北方地区要重点做好樟子松的育苗和造林工作,加强对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的研究,以提高樟子松的造林工作质量。在造林工作中,合理运用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能大大提高樟子松的成活率,促进樟子松更好地生长,提高广大北方地区的森林覆盖率。

1005-2690(2017)12-0104-02

S791.253

A

2017-11-15)

猜你喜欢

北方地区樟子松整地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固沙树种樟子松的造林技术要点探究
陕北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引种造林综合分析
北方地区农村环境整治措施探讨——以东北某村为例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北方地区格宾生态护岸结构形式选择及质量控制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樟子松造林成活率质量研究
北方地区草鱼网箱生态养殖技术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