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区域大豆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2017-01-12杨婷婷张海生古晓红李方舟
杨婷婷,张海生,古晓红,王 军,李方舟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1)
不同区域大豆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杨婷婷,张海生,古晓红,王 军,李方舟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1)
大豆属对光线强度以及温度高低敏感型作物,跨区域种植可能会导致产量降低。为明确国内不同区域大豆种植技术,改善大豆种植情况,对北方春大豆区、黄淮海夏大豆区、南方多作大豆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方春大豆区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提升机械化水平、轮作倒茬与保护性耕作提高大豆产量;黄淮海夏大豆区可以通过抗倒伏品种、前茬深松、研发推广免耕精量播种技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提高大豆产量;南方多作大豆区可以通过发展红黄壤地区大豆生产、套作、简化生产环节等提高大豆产量。本文通过对不同区域大豆种植情况的研究,以期能够为改善大豆种植现状,提高大豆产量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大豆;跨区域种植;种植情况;产量
1 北方春大豆区
1.1 通过土地流转,扩大大豆生产规模
通过适度土地流转,形成一定的大豆生产规模,不仅有利于大豆机械的使用,而且便于选用适宜品种,推进测土配方科学施肥,及时有效防治病虫害,提升田间设施标准化、栽培模式化、服务规范化水平,保证技术到位率,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在新的层次上提升大豆生产力水平,有效解决单个农户“办”不了、集体“统”不了、政府“包”不了的事情,实现劳动力、资金、技术、土地、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整合,提高农业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管理水平,推动现代化大豆生产的快速发展。
1.2 提升大豆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技术到位率及抵御自然风险能力
目前,东北农村地区由于缺乏大型农机具,耕地缺少深翻基础,秋整地多数是用旋耕机旋一遍,耕整地质量不高,达不到作业标准,影响大豆生产[1]。年复一年的旋耕作业使犁底层变浅加厚,耕层变薄。播种后如遇春旱,播种层内的土壤水分很快就会被蒸发散失掉,往往造成芽干;遇春涝,水分又容易积存在薄薄的耕层内,土壤水分大、温度低,常造成烂种,导致出苗不匀、缺苗断条,影响大豆产量。
另外,小马力拖拉机作业次数过多,造成表土黏实、通透性差,土壤温度回升慢,不保水,易形成土表径流,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利用、借鉴农垦系统的机械、技术力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业标准及技术到位率,增强大豆生产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是实现大豆高产、稳产的有效途径[2]。
1.3 实现轮作倒茬与保护性耕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耕作栽培技术体系
大豆不仅可共生氮,而且根茬落叶多且较易腐解,是良好的养地作物。农业部公主岭黑土监测试验站30年的定位试验表明,在玉米—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增加了0.15%,较玉米连作提高13%,玉米产量较连作条件增加11.2%。另据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海伦综合试验站21年的定位试验结果,大豆—玉米轮作比连作玉米土壤有机质高15.6%,大豆茬比玉米茬土壤水分含量提高21.5%,速磷含量提高16.3%。如果以连作玉米的产量为100%,大豆和玉米两区连作可使玉米增产8.8%;玉米—大豆—小麦三区种植,玉米增产14.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18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玉米连作时,大豆单产比连作2年的高26.52%,比连作15年的高21.21%。
近10余年来,由于片面追求高产,上述轮作制度在一些地方受到破坏,在东北地区出现长期连作玉米的局面,导致土壤肥力不断下降,病虫害发生明显加重,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种植效益逐步下降,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恢复和改进粮豆轮作制度是调整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实现“一增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议在东北北部地区实行大豆—禾谷类作物隔年轮作;在东北中部和南部地区每种植2年或3年玉米轮作一次豆类;三江平原稻作区定期实行稻豆水旱轮作[3]。
2 黄淮海夏大豆区
2.1 选用抗倒伏品种,增加大豆生产稳产性
黄淮海地区夏大豆苗期高温多雨,往往造成徒长,同时由于播种质量较差,植株扎推现象严重,造成大豆植株细弱。
另外,因为耕层较浅,造成根系无法下扎,在犁底层上面横向生长,降低了对植株的支撑能力。在大豆生育后期,一遇暴风骤雨,就造成大豆成片倒伏,严重影响了大豆产量和种植效益。在生产上,应特别注意选择抗倒伏品种,增加大豆生产的稳产性[4]。
2.2 通过前茬深松,提高抵御旱涝灾害能力
黄淮海夏大豆由于农时及天气原因,一般为贴茬播种,无法或较少进行土壤耕作。在前茬冬小麦播种前,应该进行深松作业,加深土壤耕层,逐渐打破犁底层,增加大豆根系分布范围及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大豆抗倒伏能力及抵御旱涝等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大豆产量及效益。
2.3 着力研发、推广免耕精量播种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黄淮海夏大豆产区为冬小麦—大豆一年两熟地区,冬小麦收获后灭茬直播是最为常见的播种方式。由于田间麦秸、麦茬量大,播种困难且播种质量较差,缺苗断垄、疙瘩苗现象普遍严重,严重影响质量,常需要人工间苗、定苗以改善群体结构。
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减少、用工价格上升,人工间苗较难实行。采用机械灭茬时,由于机车需要进地1~2次,反复碾压造成土壤紧实,影响大豆生长,同时增加成本。
2.4 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大豆生产支撑能力
黄淮海地区在6月上中旬出现高温、干旱天气的概率较高。由于土壤墒情无法保证,往往造成大豆迟播;后期暴雨较多,田间积水严重,易造成大幅度减产。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原来集体农田的基础设施破坏严重,没有配套的排灌等水利设施,造成“旱不能灌,涝不能排”,不能有效解决大豆生产期间的旱涝问题,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5]。今后应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不断提高大豆生产的物质支撑能力。
3 南方多作大豆区
3.1 发展红黄壤地区大豆生产
我国南方红黄壤地区土壤资源丰富,面积达0.2亿hm2,还有很多地区有待开垦。红黄壤具有酸、瘠、瘦的特点,而大豆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使红黄壤上表现出比较强的增产能力,一般产量可达100 kg/667 m2以上,较过去农家品种可增产30~40 kg/667 m2,更重要的是种植这类新品种,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农民开发红黄壤的积极性,为发展南方地区红黄壤大豆生产创造了基本条件。
3.2 发展大豆与其他作物间套作
据测算,南方地区通过间作套种,可增加大豆种植面积150万hm2左右,其中玉米间作套种大豆46.7万hm2,甘蔗间作套种大豆40万hm2,木薯间作套种大豆33.3万hm2左右,果茶园套作种植大豆16.7万hm2,杂交棉套种大豆约13.3万hm2。
预计5年内,南方大豆种植面积有望超过150万hm2,总产超过310万t,可基本满足南方地区豆制品加工需要。
3.3 简化大豆生产环节
目前,随着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多是老人、妇女,一些费工、劳动强度大的种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村形势。
而大豆由于耐瘠薄、适应性广、投入少,一般只施用少量的农家肥,种植后和开花前各喷1次农药;种子可以自留,不需要整、耙地,可以自己收获,整个生产过程用工5~6个/667 m2,是所有作物中用工最少的,而且劳动强度小。
四川等地“麦/玉/薯”模式,因为栽种红薯需要起垄、挖红薯等,劳动强度太大,近年迅速改为用工少、劳动强度低的“麦/玉/豆”模式[6]。随着玉米、甘蔗、木薯等需肥量大的作物生产成本的增加,大豆在间套作体系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1]罗庆明.不同生态区域套作大豆生长势、产量和品质的比较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
[2]何英彬,姚艳敏,李建平,等.大豆种植适宜性精细评价及种植合理性分析——以东北三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02):11-17.
[3]潘文华,许世卫.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困境与差异化发展战略[J].农业经济问题,2014(02):26-33.
[4]宋雯雯.中国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精细划分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大学,2016.
[5]李二玲,位书华,胥亚男.中国大豆种植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J].经济经纬,2016,33(03):37-42.
[6]董非非,刘爱民,封志明,等.大豆传统产区种植结构变化及影响因素的定量化评价——以黑龙江省嫩江县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7,32(01):40-49.
1005-2690(2017)12-0051-02
S565.1
B
国家星火项目“高蛋白鲜食大豆晋科4号配套技术示范与推广(2015GA630002)”;院育种工程“优质、高抗专用大豆新品种选育(16YZGC03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汾阳市大豆、小豆高产配套技术示范推广(2016CGZH31)”;山西省财政支农项目“鲜食大豆晋科4号及配套及栽培技术示范推广(LSWC2015-03)”;山西省农科院种业发展专项“优质、高效专用大豆种质创制与新品种选育(2016ZYZX32)”;山西省特色农业技术攻关项目“特用大豆种质资源创制及应用研究(YGG17120)”;山西省生物育种工程项目“优质、多抗专用大豆新品种选育(17YZGC089)”;山西省农科院作物所青年基金“干旱胁迫下大豆节水性研究与抗旱种质筛选(ZQ1704)”。
杨婷婷(1986—),女,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育种。
*通讯作者:张海生,男,研究员,研究方向:大豆遗传育种。
2017-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