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绘民国时期戏曲研究思想地图
——《民国时期戏曲研究学谱》之二十四

2017-01-12赵兴勤

关键词:戏曲学术研究

赵兴勤,赵 韡

(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重绘民国时期戏曲研究思想地图
——《民国时期戏曲研究学谱》之二十四

赵兴勤,赵 韡

(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对既有研究成果的继承、辨析与深化,戏曲研究也是如此。而当前研究者的目光,多集中于王国维、吴梅这样的巨擘(核心圈学人),或长期在高校(科研院所)执教的名家(主流圈学人),一定程度地忽略了其他戏曲研究学者之成果的挖掘和整理。在戏曲研究史上,20世纪上半叶活跃着一批不容忽视却久为忽略的“失踪者”,他们曾在戏曲的不同研究方向上开风气之先,领一时风云,然而由于各种复杂的历史原因,目前已少为人知,以致有学者将因袭误认作原创。这种学术史地位与研究史现状之间的悖论,说明目前的学术研究史版图还远远称不上丰富和完整。在这个意义上,“泛主流圈”和“辐射圈”的戏曲研究人物,就是一座少为人关注的学术富矿。重绘民国时期戏曲研究的思想地图,离不开对这一批学人研究成果的全面了解和把握。为他们建档立传,既是学统之赓续,也是释放那湮没已久的“边缘的活力”。

民国时期;戏曲研究;学谱;思想地图

21世纪以来,随着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杨义学术讲演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通释》(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文学地图与文化还原——从叙事学、诗学到诸子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文学地理学会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等一系列著作的出版,“重绘中国文学地图”这一学术命题,引起越来越大的反响,得到越来越多的响应。其实,需要重绘的不光是中国文学地图,学术地图同样存在着绘制的缺陷,既不够深入,更缺乏完整性。以戏曲研究史为例,20世纪上半叶活跃着一批不容忽视的学人,如冯叔鸾、徐嘉瑞、顾随、翦伯赞、朱谦之、佟晶心、冯沅君、徐调孚、台静农、贺昌群、浦江清、邵茗生、徐筱汀、庄一拂、杜颖陶、傅东华、叶德均、景孤血、韩非木、华连圃、徐凌霄、王古鲁、陈汝衡、严敦易等。他们在当时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均不容小觑,然而在学术研究史上却未能得到与其地位相称的尊重,有的久被忽视,近乎“失踪”,甚至连只言片语的评价都乏见。这种学术史地位与研究史现状之间的失衡,恰说明目前的学术研究史版图还远远称不上丰富和完整。

一、 问题的缘起

目前民国时期的戏曲研究史,尚不能绘出完整的学术思想地图,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对文献史料掌握的全面性、挖掘的主动性、整理的及时性以及思考的深刻性,均显现出不足。如果按照目前被关注程度而论列,似乎可以把20世纪上半叶的戏曲研究者划分为“核心圈”“主流圈”“泛主流圈”和“辐射圈”四个层级。本文所称“核心圈”学者,是指研究史上有着完整的现代意义上的学术精神、创辟戏曲研究的一二巨擘;“主流圈”学者,是指各有专攻,在某一个或几个研究领域取得过非凡影响且开枝散叶、瓜瓞延绵、追随者众多的少数大咖;“泛主流圈”学者,是指确曾有功于学术发展,足以开宗立派,但被各种历史原因埋没的些许人物;“辐射圈”学者,是指主攻方向并非戏曲,然学识渊博,偶尔“跨界”便能一鸣惊人的少数通儒。当然,这里的分级并非是藉此以判高下,而意在说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某些学人的影响力也存在上挪或下移的现象。

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说,王国维、吴梅这样的“核心圈”学者广为人知,并已上升为一种文化符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学研究的巅峰。陈钟凡、任中敏、钱南扬、冯沅君、周贻白、赵景深、王季思、董每戡、张庚、郭汉城等“主流圈”学人,或长期执教于知名高校,或执掌戏曲研究机构多年,其学术兴趣与研究旨趣,影响一大批及门弟子及追随者,以致形成相应的研究群落。群落中的很多人,已成为目前国内戏曲研究界的中坚力量。而“泛主流圈”和“辐射圈”的学者,由于衣钵无人承继或光芒为其主业所遮蔽,则较少为人所关注,没有得到与其学术贡献对等的公正评价。这一批近于落寞的研究者,虽然稍逊“核心圈”、“主流圈”学人的学术地位,但知识背景广阔,所选取的视角往往比较新颖,能够突破视野的局限,打破门户的藩篱,提出或超前、或别致的迥异于俗常的看法,见解每新人耳目,彰显出一种难得的“边缘的活力”。

先师钱南扬教授曾谓:“做学问,‘拓荒补阙’才有意义。”[2]对这些不为一般人所留意而确有实实在在学术成绩的学人的研究,正是“拓荒补阙”的具体实施。对这座少为人所关注的学术富矿进行采掘,每进一步,那些历史的脉动就愈加清晰;每深一层,那些真实的影像就愈加鲜活,令学术作业者感到无比的亢奋和按捺不住的激动。更何况,“对那些创造现代学术的先辈予以推崇,作为学术的典范,这不仅是对于学术的尊重,而且是对学术传统的延续,这本身就是学术研究前赴后继的分内事”[1]。

二、 基于研究现状的思考

对于民国时期戏曲研究学人的研究,不少学者已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不菲的成绩。

宏观论述中,康保成、黄仕忠、董上德的《戏曲研究:倘徉于文学与艺术之间》(《文学遗产》1999年第1期),对古代戏曲文学研究的百年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学术前景作了展望。齐森华的《加强20世纪戏曲学术史研究》(《中国文化报》2001年2月13日),认为“一大批学术前辈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为我们留下了十分丰硕的学术成果。只是我们以往的研究,对此缺少系统的梳理与全面的总结”,同时建议“把加强20世纪戏曲学术史的研究,提到研究日程上来”,“这不只是为了总结先驱者业绩,更是为了启后来者薪传”[3]。汪超红的《20世纪戏曲研究论略》(浙江大学2001年博士论文),就王国维、吴梅、齐如山、青木正儿等人的成就与不足进行了重点评述。刘祯等人的《百年之蜕:现代学术视野下的戏曲研究》(《戏曲研究》第五十八、五十九辑,2002年),列“20 世纪上半叶戏曲研究小史”专节,结合代表性人物梳理此一时段戏曲研究的学术方法与主要成就,评述允当。陈平原的《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中山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认为“王国维的文字之美与考证之功,吴梅的声韵之美与体味之深,齐如山、周贻白、董每戡的剧场之美与实践之力,典型地代表着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三种路向各有擅场,却又充满着‘文学性’和‘演剧性’的张力”[4]。苗怀明的《中国戏曲研究学科的建立与现代学人群体的形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指出“在20世纪中国戏曲研究学科的创建过程中,现代学人群体的形成无疑是一个至为关键的因素”[5]。

微观论述中,朱万曙的《王国维的“戏曲意境”说》(《文艺研究》1993年第3期)、黄天骥等人的《董每戡先生的古代戏曲研究》(《文学遗产》1999年第6期)、吴新雷的《曲学大师吴梅的治学特点》(《文史知识》2002年第5期)、郭英德的《论傅惜华戏曲目录著作的史学价值》(《戏曲研究》第七十六辑,2008年)、刘相雨的《大音希声——叶德均先生的古代戏曲、小说研究》(《文学遗产》2008年第3期)、叶长海的《徐沁君先生的曲牌例话》(《扬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苗怀明的《既欲求真实 宁复计辛苦》(《读书》2016年第11期),对论题中诸家的学术成就与特点进行了细致归纳和科学总结。尤其是苗怀明的专著《从传统文人到现代学者——戏曲研究十四家》(中华书局2013年版),对姚华、王国维、齐如山、吴梅、任中敏、郑振铎、孙楷第、钱南扬、冯沅君、周贻白、赵景深、卢前、王季思、傅惜华诸戏曲研究大家的学术贡献进行了全面阐释和科学梳理,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上述研究多具创新性和开拓性,但与笔者撰著之《民国时期戏曲研究学谱》(以下简称《学谱》),在论域上亦有所不同,学术出发点和归结点也存有很大差异。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呈现出两“多”两“少”的趋向:

第一,人们熟知的主流人物“多”,而少为人知然确有贡献的非主流人物“少”。王国维、吴梅等少数巨擘被反复研究,而“泛主流圈”的戏曲研究学者,虽然在当时赫赫有名,成果众多,然由于生活地域(多非长期身处京、沪、宁等发达地区)、学术身份(多无显赫学术出身,且后继乏人)、个人历史(有的名节有亏)、研究对象(非古代戏曲史,而是京剧等)、研究成果形式(报纸短论多,论文少)等多种复杂原因,已湮没不彰,少为人所提及。“泛主流圈”和“辐射圈”学者的戏曲研究成果,大多流布不广,不为一般人所知。对于前者,或只闻其书,不知其人;对于后者,或只知其人,鲜窥其书。相较“核心圈”和“主流圈”人物,明显处在弱势地位。

第二,浮光掠影的点评式研究“多”,而专题性质的学谱式研究“少”。多数学者是在对戏曲研究史的宏观把握中涉及民国时期戏曲研究学人的,很难顾及非主流层面。因而,对这些学人的研究实绩、治学特色、学术路径以及学科贡献,就难以作出准确定位和全面评价。如佟晶心的专著《新旧戏曲之研究》,曾被誉为“革命式的书”,在当时,学术观点得到一大批著名学人及名伶程砚秋等人的关注。翦伯赞的“曲论文字,既有‘疏凿手’的开阖大度、运斤成风,又能若女红针黹般穿引材料,行文熨帖绵密。其文采之流丽,文情之渊然、文心之炽烈,为同一时期戏曲研究人物所少有”[6]。徐嘉瑞写出了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地方戏曲的专著——《云南农村戏曲史》。他“对诸多戏曲研究难点予以关注,并在王国维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如大曲、队舞等。对戏曲与中外交通的关系问题,尤多思考。在多面性方面,他的戏曲研究涉及历史地理学、训诂学、考古学、文化学等多个领域,并对海外汉学家尤其是日本学者的研究观点相当熟稔,在材料使用的广度上超出同时代一般学者”[7]。而时至今日,总结这批学人学术成就的专论却极为少见。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一位学人在学界名声的显与隐并不总是与其学术成就成正比,一些学术之外的因素比如政治权力、意识形态、信息缺失等往往会对其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探讨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学术史,常常会遇到这一问题。”[8]

《学谱》一书,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就在于欲改变以上两“多”两“少”的学术格局,把研究重心放在“泛主流圈”和“辐射圈”戏曲研究学者身上,并兼及“主流圈”里学界论述仍不够深入的钱南扬、冯沅君、台静农等人,全面总结以上学人戏曲研究的学术方法、特色、贡献、价值,客观公允论述其可能存在的疏漏、舛误与不足,订讹正误。

继发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系统性血管炎的肥厚性硬脊膜炎1例报告 ……………………………………………………… 陈竹林,黄光,徐斌,等 124

三、 目标之设定与难点的攻克

笔者借助“学谱”的形式,对民国时期颇有影响但今之学界论述不够充分的戏曲研究学人,采用多点透视的方式,进行分析和诠解,旨在阐发这批学人的精神面貌与学术追求,发掘、整理他们留下的学术遗产,弘扬他们身上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术精神内涵。由于民国学人学术研究涉猎甚广,非专于一,所以,《学谱》之研究对象,分主攻戏曲者、兼攻戏曲者两类。对主攻戏曲者,有两个努力的方向:一是发现目前研究缺项之处,使戏曲研究史上的“失踪者”再次现身;二是他人反复言及的论点少谈或不谈,走“差异化”学术研究之路。对兼攻戏曲者,重点探考他在主攻领域所采取的学术策略、方法对研治戏曲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这批学者的戏曲研究成果与主攻戏曲者论著的异同。研究过程中,为体现“学谱”的功能与性质,对入选的研究对象,并不完全局限于民国(1912—1949)这一时段,也可能根据情况适当下延,以完整考察其戏曲研究的方法路径与全面贡献,厘清学术思想之变化。

预定的学术目标主要包括:一是全面盘点学术家底不清的入选学人之戏曲研究成果,并代为辑目;二是为生卒不详者考订生卒,事迹不详者则尽力追踪其行迹,订正各家辞书、论著记载之舛误,以便在知人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学术判断;三是发掘学人与学人之间的横向联系,尤其是曲学交游情况,了解学术“朋友圈”对他们学术兴趣的萌发、学术路径的选择、学术方法的形成及治学精神的推崇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四是回顾研究对象与戏曲相关的各类往事,勾稽其戏曲活动,尽力还原一个生动、立体的历史场景;五是归纳学术方法、总结学术贡献、提炼学术精神,为当今之戏曲研究提供有益之参照;六是贯通民国与当今的戏曲研究,厘清其中一以贯之的学术传统。

在研究过程中,客观存在着诸多难点:

一是斟酌人选难。选人之难,识者自知。诚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学术贡献、学术影响、学术个性不仅要突出,而且应为百年学术发展过程所不可或缺。即学案要能够为立得起、站得住之现代学人‘昭传’。”[9]入选本课题研究对象的学人,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在民国时期即以戏曲研究成名或戏曲研究成果的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民国阶段;二是戏曲研究成果丰硕或数量虽不多但能自成格局、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为学界公认的突破性进展;三是凭借学术业绩完全有资格在戏曲研究学术史上留名,但实际上却成为“隐身者”甚或“失踪者”。严格甄选研究对象,把好“入口关”,不人云亦云,不为一般看法所左右,是《学谱》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难点。

二是资料搜集难。如徐筱汀、邵茗生等人,均无戏曲著作传世,成果散见于民国时期的各种报刊,如《戏剧月刊》《半月戏剧》《宇宙风》《戏剧春秋》《东方杂志》《上海游艺》《平剧旬刊》《新中华》《文讯》《立言画刊》《申报》《大公报》《益世报》《公言报》《晶报》《游艺周报》《民国日报》《梨园公报》《北平晚报》等,其中不少刊物只有到京、沪、宁等地的大型图书馆才能查看原件或微缩胶卷,且查阅价格不菲。因此,想将以上诸人的戏曲研究成果搜罗齐全,相当不易。也正因为这批学者的成果乏人整理,学术影响力的延伸受到很大限制,才逐渐被冷落。话说回来,即便是主流圈学者,要想窥其著作之全貌,也是相当困难。如15卷本的《陆侃如冯沅君合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两位编者都是资深教授,用了十余年方编就。而著作等身的赵景深先生,目前文集却仅有全二册的《赵景深文存》(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问世。

三是成果参考难。作为本课题研究对象的不少学人,有的几乎没有进入过研究视阈,可供参考的研究成果极少。在目前收录论文最全的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上,以若干研究对象的名字进行标题检索,很容易印证以上判断。如关于冯叔鸾的专题研究论文仅有4篇,其中由笔者撰写的有2篇;徐筱汀的专题研究论文2篇,笔者撰写1篇;而佟晶心、邵茗生、杜颖陶的专题研究论文,均只有尴尬的1篇,全部由笔者撰写。当然,既往的研究缺失,也是未来研究价值之所在。

四是公允评价难。民国时期是学术研究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肇始。那时的戏曲研究,像其它学科门类一样,在新学与旧学的交织与较量、排斥与融合中砥砺成长。由于戏曲场上表演的特殊性以及在传播领域的巨大影响,使它始终站在新、旧文化交锋的前台,受到很多著名学者的关注。目前,民国学术声誉日隆,以致形成所谓“民国学术热”。而部分文章落入两个极端,或对民国学者所取得的成绩视而不见,置若罔闻,人为割裂学术发展的自然脉络;或极力称道所谓民国风骨、“民国范儿”,忽视历史进步,盲目贬低当下,认为今不如昔。而笔者之研究,旨在通过个案与宏观的结合,亦考亦论,努力揭示民国时期戏曲研究学者多元交融的治学方法,对其学术贡献进行客观评价,是其是,非其非,力求客观公允,不偏不倚。不光有赞美,也客观指出存在的种种不足。如认为“邵茗生对戏曲研究的新的路径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若干局限,难以给人留下整体的印象和深刻的回味,这也是他较少为戏曲主流研究视野所关注的原因”[10],而贺昌群的代表作《元曲概论》,客观存在着“因袭较重,创建不多”[11]、“简单粗略,精审不足”[11]的毛病。

四、 创新之处及社会影响

概括来讲,《学谱》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端:

首先,是学术思想的提炼。晚清至民国初期,各种戏曲的演出空前活跃,各家媒体、知识阶层、社会名流,均出现狂热捧角的现象,普通民众也乐于参与,以致形成一种波及甚广的社会风习。当时,戏曲研究的转型与文化的变革、思想的变革如影随形。一方面,戏曲热直接催生了戏曲研究热;另一方面,众多著名知识分子的参与,使戏曲的文体地位得以迅速提升。与此同时,戏曲研究亦吸引了大量一般知识分子,使戏曲成为一个充满讨论性和议题张力的公共性话题。雅俗共赏,论争不已,民国时期学术思想上的深刻变化,为戏曲研究充实了力量,带来了勃勃的发展生机。而不少学者中、西学根底均深厚,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亦主动与现代学术进行对接。如王国维“学无中西”的主张,即代表了一代之学术趋向。虽然一些人在具体的学术争论中不无偏激之词,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他们试图广泛汲取思想资源,尝试对不同的学术理路进行调和。民国时期的戏曲研究,已不再是旧学封闭的自循环系统,而是具有相当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其次,是研究视阈的拓展。任何学术创新都应是前人基础之上的创新,舍此,创新则无从谈起;而只见前人,因循守旧,创新也无从谈起。正如清代大儒戴震所讲的那样,不管是“掊击前人以自表襮”[12],还是“依傍昔儒以附骥尾”[12],都不是学者应有的做派。目前学界以民国时期戏曲研究学者为对象作整体观照的著作,除前文提及的苗怀明《从传统文人到现代学者——戏曲研究十四家》(中华书局2013年版)外,尚乏见,本成果旨在总结彼一时期戏曲研究学人的总体成就,并以“学谱”的形式对“失踪”的重要学人之学术贡献逐一进行发掘、探究,以有益于当下文化的建设。如对冯叔鸾、徐筱汀、杜颖陶、佟晶心、邵茗生等人学术研究的思考,均实现了研究视阈的拓展。

第三,是研究方法的运用。方法是手段不是目的,不在于“多”与“新”,而在于妥善加以利用。《学谱》紧密立足于文献,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指导下综合使用文献法和比较法:一是重视基础文献的搜集、整理。“清人学术,远迈前贤。惟目曲学为小技,经史百家而外,国学大师所不屑道”[13]。而民国时期,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戏曲研究学人及其成果猛增,一改这一局面。这些研究成果,所凝聚的不仅是民国学人的心血和智慧,更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扬的硕果。对其中的重要学术资料进行清理和盘点,是重写戏曲研究史的一大前提。二是全面了解与入选研究对象相关的各类史实,在“知人”的基础上“论学”。因此,在资料的使用上不仅限于学术著作,更涉及书信、诗文、日记及口述资料等,力图较为全面论述他们湮没不彰的戏曲活动、戏曲主张、治曲特色、曲家交游及戏曲研究贡献。三是就学人与学人间进行横向对比研究,同中见异,异中求同,总结他们戏曲研究中路径、方法的规律性问题和特色。

第四,是学术观点的创新。一是史实考订获得新进展。如考订冯叔鸾之生平,“对各家记载予以纠谬,认为冯氏生于1884年,卒年当在1944年以后,或即1946年,并对他的戏曲活动予以钩沉”[14]。对邵茗生的生平作了补叙,并考订其卒年当为1966年,补《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浙江古今人物大辞典》(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0世纪中华人物名字号辞典》(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诸辞书之未逮。二是还原学术史之真相。如指出早在20世纪20年代,徐嘉瑞“就倡导音乐文学研究,和朱谦之一起,开时代风气之先”[7],具有导向性。而浦江清亦是这一学术方法的践行者。此外,冯叔鸾“率先对新、旧剧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研究,早于佟晶心《新旧戏曲之研究》十数年”[15]。三是对学者所使用的学术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如徐嘉瑞戏曲研究的音乐文学、“以曲释曲”、田野考察方法,冯沅君戏曲研究的文献学、文化学、社会学方法,均呈现出比较鲜明的研究特色。四是在学科史研究上取得新突破。认为冯叔鸾首次提出“戏学”这一概念,“将戏曲纳入科学范畴予以考量。这种自觉的学科意识,比王国维、梁启超更早,客观上提高了戏曲的研究地位”[15]。

近年,笔者把学术研究的重心转回戏曲研究。在这一领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代表作《中国早期戏曲生成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获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6)。而《学谱》,更是本人最为重要的学术选题之一。除《清代散见戏曲史料汇编》(已出四编十册)、《两汉伎艺传承史论》《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补正》等大部头的著作外,大部分精力都放置于此。所以,短短数年间,已在《戏曲研究》《东南大学学报》《中华艺术论丛》《书品》《中国社会科学报》、台湾“中央”大学《戏曲研究通讯》、澳门《澳门文献信息学刊》等海峡两岸学术刊物发表专题论文二十余篇,以此,《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开设了专栏(在该刊发表6篇)。而于《社会科学论坛》发表的9篇论文,标题均作为“本期要目”登上杂志封面。南京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傅谨教授在致笔者的电邮中称:“有关民国戏曲批评的系列论文,这是项开拓性的工作,你做得极有成就,令人佩服。”

系列论文中的《台静农戏曲小说研究的多维视野与质实学风》,引起台静农亲属及有关研究者的关注,给予高度评价,并将此文存放于台静农纪念馆进行展示;《朱谦之戏曲研究的音乐文学方法及学术史意义》于2011年12月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颁发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大会文学、历史学专场优秀论文二等奖”;《钱南扬戏曲研究的学术进路与治学精神》,被平湖钱南扬研究会及纪念馆收藏。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主任葛云波编审读到笔者的《曲家卢前的新文学著述及其他》一文后,主动来函谓:“近又翻《书品》二○一○第六期,伏念述论卢前大文,以为所见既广,非仅限古典者,开人眼界不少。末段文字醇美无加,情深意长,味之再三乃不厌,却将流泪矣,直叹为真文字,冀野九泉有知,亦必潸然矣。”而《冯沅君戏曲研究的方法、特点及镜鉴意义》《翦伯赞戏曲研究的学术方法及当下启示》等论文,更被多个学科的学者广泛征引,如郭英德《朴学、史学与美学的珠联璧合》(《励耘学刊(文学卷)》2012年第2期)、杨华丽《抗战时期冯沅君在三台的个性书写》(《新文学评论》2014年第2期)、黄文丽《历史与文学——以翦伯赞著述为中心的探讨》(山东大学2015年中国近现代史博士论文)等。

五、 余论

20世纪上半叶,一大批学人、文人对于戏曲的热爱,现在看来,已成为一个时代风流蕴藉的背影。如郑振铎、俞平伯、浦江清、唐兰、陆侃如、宋云彬、罗常培、游国恩、姜亮夫、陈钟凡、郭绍虞、顾随、沈从文、老舍、梁实秋、吴晓铃、谭其骧等,皆雅好戏曲,他们借轻歌曼唱,陶情养性,而其中有趣的故事亦良多。风雅如红学大家俞平伯,他与夫人喜欢带上笛师,租船到颐和园的后湖上去唱;严谨如出版家张元济,他是徐园的常客,听昆曲总要带着《集成曲谱》,边听边读;博览如数学家许宝騄,他会唱的昆曲竟超过三百齣;洒脱如著名学者胡小石,他在中央大学任教时,曾与黄季刚合买数十座,邀门生弟子观苏州班之演出[16]。至于叶圣陶,虽然认为“昆曲恐将不免于淘汰”[17]130,但他对这种“回肠荡气儿时味”[18]其实是难以割舍的,所以,也会跑到上海“大千世界”的“仙霓社”去看演出,“消磨一个下午”[17]128。这一点,朋友都知道。如朱自清《我所见的叶圣陶》一文谓:“他本来喜欢看看电影,现在又喜欢听听昆曲了。”[19]叶氏曾斥180元巨资购买最贵的唱机,只为听名伶俞振飞新灌的唱片《长生殿·小宴》[20]。更有甚者,他甚至一度产生过当演员的念头,在写给顾颉刚的信中曾说:“苟献身舞台,或亦不失为名伶也。”[21]

这种热爱,以及“朋友圈”的相互影响,也加剧了戏曲研究和创作的热度。有的研究者同时也是戏曲的创作者。就《学谱》涉及的学人而论,如庄一拂参加过赓春、平声、啸社等著名曲社,退职后专事昆曲演唱活动,袍笏登场,闻名一时。他创作的《鸣笳记》虽未见刊刻,但却引起日本学者的热切关注。庄氏的“作者自道”剧《十年记》以及据当地之事创作的《鸳湖冢》,亦颇有影响,被誉为“笔端变幻无穷,极文章之能事”。而“以我自写我剧”[22]的“苦水词人”顾随,共撰有6部杂剧,他的剧作与其戏剧观(文艺观)也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统一性。

陈平原认为:“所谓学术史研究,说简单点,不外‘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通过评判高下、辨别良莠、叙述师承、剖析潮流,让后学了解一代学术发展的脉络与走向,鼓励和引导其尽快进入某一学术传统,免去许多暗中摸索的工夫——此乃学术史的基本功用。”[23]撰著《学谱》,发掘学界往事,追述曲家交往,总结学术方法,梳理学术进路,剖析学术取径,发掘内在理路,乃是对尘封已久的研究文献作鉴赏式的回味与咀嚼,掌握戏曲研究史潜伏于历史表象之下“草蛇灰线”般的发展印辙与演进规律,并从中汲取有助于当下治学的营养,以求明原委而正尊尚,而决非抱残守缺,厚古薄今。正像叶德均批评的那样:“现代人自有现代的歌曲戏剧可供歌唱、制谱、表演乃至制作,不必再去迷恋昆曲的残骸”,“假使还想藉着作曲、度曲来延长昆曲的命,和幻想一个‘曲学昌明’的时代,事实上终是不可能的。”[24]揆之戏曲研究,理亦一也。

相较过去,当下学术的进步毋庸置疑。然而,这也并不意味着前人的研究都是过时的、落后的、粗浅的、不值一哂的。老辈学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在学术共性上,他们几乎都具备敏锐独到的学术目光、善疑求真的探索精神、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并对当下戏曲生存现状表现出一种真诚的眷顾。强烈的问题意识、科学的证明方法以及独立的治学精神,是他们共同的属性。在学术个性上,他们或强调文学本位,或对戏曲表演特重;或精于文本细读,或密于理论阐析。在研究方法的创新上,如台静农以汉画像石等出土资料与既有文献参互比较,印证发明,给人以启迪;在研究路径的探索上,邵茗生的中国戏剧早期形态研究、历代女乐研究以及戏曲口述史料的整理,均引领风气;在学术视阈的拓展上,佟晶心、孙楷第的傀儡剧、影戏研究、民间伎艺和说唱文学研究、清末民初戏曲生态研究、戏曲起源研究等,颇具创新意义。而“冯沅君的古代戏曲多层面研究,或开风气之先,或标独树之帜,或补前贤时彦研究之不足,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材料的发现,部分观点有待商榷,但她戏曲研究文本与演出并重的观念与研究方法上注重吸收西方学者治学之路径,都对当代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意义不断凸显”[25]。

当然,一部著作,不管是对历史语码的解读还是对心灵悸动的捕捉,都无法避免主观上的影响,自会带有作者的印痕,“当你努力体贴、描述和评判某一学术进程时,已有意无意地凸显了自家的文化理想及学术追求”[23]。在笔者眼中,《学谱》的最大价值在于弘扬并传承前辈们的学术精神。他们谨严质实的端正学风,善待学术批评的宽广胸襟,不仅凭珍本秘籍做文章的洒脱风格,拓荒补阙、攻坚克难的学术勇气,专心向学、心无旁骛的精神追求,心存稽古、用乃随时的创新品质,断不会为历史的烟尘所湮没,亦不可能“曲终人散”、缺少了隔代的知音!

[1] 乐爱国.“民国学术热”意味着什么?[N].光明日报,2015-01-13(14).

[2] 王琼娥.忆南扬[C]//南戏学会,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民间文艺家协会.钱南扬先生纪念集(自印本),1989:18.

[3] 齐森华.加强20世纪戏曲学术史研究[M]//吴敢,杨胜生.古代戏曲论坛.澳门:澳门文星出版社,2003:100.

[4] 陈平原.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J].中山大学学报,2010(3):1.

[5] 苗怀明.中国戏曲研究学科的建立与现代学人群体的形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3(3):77.

[6] 赵兴勤,赵韡.翦伯赞戏曲研究的学术方法及当下启示[J].社会科学论坛,2010(21):168.

[7] 赵兴勤,赵韡.徐嘉瑞戏曲研究的方法构建与内在理路[J].社会科学论坛,2014(10):160.

[8] 苗怀明.既欲求真实 宁复计辛苦[J].读书,2016(11):82.

[9] 高淮生.现代学案述要[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3.

[10] 赵兴勤,赵韡.邵茗生史实考述及其戏曲研究的路径探索[J].社会科学论坛,2014(1):193.

[11] 赵兴勤,赵韡.贺昌群及其《元曲概论》的曲学贡献与学理不足[J].澳门文献信息学刊, 2012(6):96.

[12] 戴震.答郑丈用牧书[G]//戴东原集.四部丛刊景经韵楼本.

[13] 钱南扬.《西厢五剧注》序[G]//钱南扬.汉上宦文存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09:99.

[14] 赵兴勤,赵韡.冯叔鸾生平考述及其戏曲研究的学术价值[J].社会科学论坛,2015(3):178.

[15] 赵兴勤,赵韡.冯叔鸾“戏学”的丰富内蕴及文化旨归[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77.

[16] 谢建华.胡小石先生年表[M]//周勋初.胡小石文史论丛.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254.

[17] 叶圣陶.昆曲[G]//乐齐,郁华.叶圣陶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130.

[18] 叶圣陶.踏莎行·北方昆曲剧院成立[G]//叶圣陶集:第8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35.

[19] 朱自清.朱自清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127.

[20] 叶至善.父亲长长的一生[G]//叶圣陶集:第26卷.传略和索引.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17-118.

[21] 叶圣陶.叶圣陶集:第1卷[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02.

[22] 顾随.《祝英台》跋[G]//顾随全集:第1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222.

[23] 陈平原.“学术史丛书”总序[G]//学术随感录.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17.

[24] 叶德均.吴梅的霜厓曲跋[M]//戏曲小说丛考:上卷.北京:中华书局,1979:181.

[25] 赵兴勤,赵韡.冯沅君戏曲研究的方法、特点及镜鉴意义[J].戏曲研究(第八十四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361-362.

2017 - 02 - 20

赵兴勤(1949—),男,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戏剧戏曲学。

J809(2)=6

A

1009-105X(2017)03-0083-07

* 本系列已有《学术,需要一种奉献——写在傅惜华先生诞辰百年之际》《钱南扬先生集外文摭谈》《庄一拂戏曲活动稽考》《傅东华及其戏曲活动谈略》《曲家卢前的新文学著述及其他》《翦伯赞戏曲研究的学术方法及当下启示》《浦江清曲事征略》《朱谦之戏曲研究的音乐文学方法及学术史意义》《台静农戏曲小说研究的多维视野与质实学风》《贺昌群及其〈元曲概论〉的曲学贡献与学理不足》《冯沅君戏曲研究的方法、特点及镜鉴意义》《曲家顾随》《顾随研究》《杜颖陶戏曲研究的学术路径与启示意义》《邵茗生史实考述及其戏曲研究的路径探索》《徐筱汀戏曲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学术贡献》《徐嘉瑞戏曲研究的方法构建与内在理路》《佟晶心戏曲研究的学术取径与创新意义》《冯叔鸾生平考述及其戏曲研究的学术价值》《冯叔鸾“戏学”的丰富内蕴及文化旨归》《徐调孚戏曲活动述论》《钱南扬学谱简编》《钱南扬戏曲研究的学术进路与治学精神》等多篇文章发表于海峡两岸学术刊物。附题标注“之二十四”系以写作时间为序。

猜你喜欢

戏曲学术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戏曲从哪里来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学术动态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