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2017-01-12刘秋雨
张 盼,刘 雯,刘秋雨
(1.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感染科,河南 洛阳 471009;2.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张 盼1,刘 雯1,刘秋雨2
(1.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感染科,河南 洛阳 471009;2.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骨髓检查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5岁,以“反复发热1月余”为主诉于2013年3月12日入我院。患者于2013年2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自觉发热,伴右上腹疼痛、乏力,全身酸困。口服感冒药物,症状稍好转。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在外院反复抗感染治疗,症状无改善,体温最高38.5 ℃。查上腹部MRI提示肝脾大,腹腔积液。转入我院,门诊以“发热待查”收住院。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不佳,纳少,大小便可,体质量减轻约5 kg。入院查体:体温38.4 ℃,心率100次/min,呼吸频率24次/min,血压110/70 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躯干部皮肤可见红色丘疹,压之褪色。颈部、双侧腋窝下、腹股沟处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直径约1.5 cm,可活动,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肝肋下三横指,脾肋下三横指可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胸片提示双肺纹理增粗。上腹部MRI示:1)肝脏体积增大;2)脾大,脾脏外缘多发异常信号,考虑脾梗死可能。初步诊断:发热待查。
入院后检查:上腹部增强MRI提示:肝大、脾大,门静脉周围、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脾脏多发异常信号,考虑脾梗死,腹腔少量积液。心脏彩超提示心包积液(少量)。化验结果回示:血常规:白细胞8.04×109·L-1、中性粒细胞80.3%、红细胞2.65×1012·L-1、血红蛋白85 g·L-1、血小板83×109·L-1;肝功能:谷丙转氨酶25 u·L-1、谷草转氨酶31 u·L-1、白蛋白19.1 g·L-1、总胆红素29.7 μmol·L-1、胆碱酯酶1 574 u·L-1;肾功能:肌酐186 μmol·L-1、尿素氮18.51 mmol·L-1,血沉113 mm·h-1,血培养阴性。骨髓涂片提示粒系占 78.5%,中性中、晚幼粒细胞比例高。粒细胞细胞质颗粒明显增多,可见核质发育不平衡,空泡样变。偶见双核、畸形核粒细胞。
在给予左氧氟沙星针及替硝唑针联合抗感染,并保肝、补充白蛋白及对症支持治疗的情况下,患者仍反复发热,皮疹较前增多,伴瘙痒。停用抗感染药物,予对症治疗。2013年3月17日开始间断腹泻,血生化指标检测示,降钙素原2.52 ng·mL-1、总胆红素36.7 mol·L-1、碱性磷酸酶149 u·L-1、白蛋白34.2 g·L-1;血常规:白细胞10.24×109·L-1、中性粒细胞80.6%、血红蛋白65 g·L-1、血小板24×109·L-1,加用莫西沙星及复方甘草酸苷口服,腹泻好转,患者仍间断发热,腹胀明显,纳差,极度乏力。皮疹反复出现,肝脾逐渐增大。于2013年3月21日行右侧颈部淋巴结活检术。镜下描述:淋巴结,可见被膜下窦,滤泡结构不明显,可见朗格汉斯细胞样组织细胞,结节状分布,部分可见核沟,周围淋巴细胞、浆细胞增生,散在少许嗜酸性粒细胞,散在转化大细胞;免疫组化示组织细胞样细胞CD1a(+)、S-100(+)、CD68散在(+)、CD163散在(+)、Ki-67(30%+)、CD2(-)、CD43(-)、HMB45(-)、CD15(- )、 CD30(-),淋巴细胞CD3(+)、CD20(+)、CD45RO(+)、 PAX-5部分(+),CD23可见滤泡树突状细胞网破坏,浆细胞CD138(+)、EMA部分(+),转化大细胞CD30(+)。最终病理诊断: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4月10日头颅正侧位片示额顶枕部骨质密度减低,考虑额顶部骨质破坏。转入血液内科,给予CTOP方案化疗:环磷酰胺0.6 g,d1;长春新碱2 mg,d1;表柔比星60 mg,d1;强的松60 mg,d1~7,同时给予水化、碱化、止吐等药物应用,患者体温渐降至正常,症状稍好转。由于经济原因出院。1个月后随访,患者已经死亡。
2 讨论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是朗格汉斯细胞克隆性增生性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儿童;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少见,发病率为(1~2)/100万[1]。病变可为孤立或弥漫浸润,以骨、肺、肝、脾、淋巴结、皮肤、胸腺、垂体、脑膜、小肠等富有组织细胞的器官最容易受累[2]。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表现多样,可表现为单系统、单灶性病变,也可表现为骨组织、皮肤、淋巴结、肺和肝脏等多个系统累及。儿童患者多系统受累多见,为33%~71%,以往报道成人多系统受累少见,但是一项大样本量的病例回顾性研究显示68.6%的成人患者为多系统受累。不过,这些最终多系统受累的患者,绝大多数起病时仅为单一病灶受累[3]。此例患者为成人,发病1个月入我院时即出现了淋巴结、颅骨、肝、脾、皮肤的损害,为多系统受累,较为少见。
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常常被误诊、漏诊,有研究[3]显示从初发症状到最终确诊的中位间隔时间为37(1~124)个月。病理组织细胞检查是确诊的重要依据。病理形态学主要特点是朗格汉斯细胞肿瘤性增生,肿瘤细胞有核沟、折叠、凹陷或分叶状,染色质细腻,有不太清晰的核仁,核膜薄,细胞质通常中等丰富;同时具有特征性的背景,即包括数量不等的嗜酸性粒细胞、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小淋巴细胞;病变晚期可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淋巴结受累时最先出现在窦内,继而出现在副皮质区。免疫组化特征性表达CD1a、S-100。根据疾病累及的范围和临床表现的不同程度,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随访观察、手术、局部放疗、全身治疗(含皮质激素或者联合化疗)等,因为病情差异较大,目前难以形成治疗共识[4]。多数单一病灶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预后较好,而2个或2个以上部位受累的患者生存率会明显下降,出现肝、脾、肺及骨髓等器官受累时提示预后较差[5]。
[1] HATEMI I,BAYSAL B,SENTURK H,et al.Adult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and sclerosing cholangitis: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Hepatol Int,2010,4(3):653-658.
[2]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574-2575.
[3] FEUILLET S,GIROUX-LEPRIEUR B,TAZI A.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in adults[J].Presse Med,2010,39(1):107-115.
[4] 段明辉,韩潇,李剑,等.17例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34(6):482-484.
[5] 葛荣,殷宪刚,刘创,等.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学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 2012,92(42):2995-2997.
张盼(1987-),女,硕士,主要从事发热待查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工作。E-mail:zhangpanzzu2011@163.com
刘雯(1981-),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及肝病防治工作。E-mail:1340056150@qq.com
10.3969/j.issn.1673-5412.2017.03.034
R725.5
D
1673-5412(2017)03-0272-02
2016-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