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迎、气口脉法
2017-01-12周遵明钟国新赖新生指导
周遵明 钟国新 赖新生(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 510405
脉诊是中医主要诊法之一,“微妙在脉,不可不察”。《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里记载了大量有关人迎气口脉法的内容,可以认为是《内经》里最重要的脉法。笔者研读过程发现此脉法可以精确判断疾病性质,体现《内经》对疾病诊治的“微妙”且精准的思想。但是自古以来此脉法的人迎气口的位置等方面有着很多不同的解释,导致人迎气口脉法在临床工作中难以很好地应用。笔者根据自己查阅文献及临床体会,探索此脉法人迎气口的定位,以及诊治疾病的方法,使之更好地用于临床。
1 人迎、气口的定位
人迎、气口脉法之所以鲜有临床医生使用,首先在于其定位就有很多争议。现此脉法人迎气口的位置主要有以下认识:
1.1 人迎与气口脉均位于关前一分 王叔和[1]所撰《脉经》记载:“《脉法赞》云:“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诀断,两在关后。”记载了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亦称寸口、脉口)。后世不少医家赞同王叔和所记载,并用于临床。
1.2 人迎脉位于颈旁,气口位于寸口脉或趺阳脉口《灵枢·寒热病》:“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2]因《内经》明确指出人迎乃足阳明胃经穴位,故后世医家多认为此脉法的人迎脉位于足阳明胃经的人迎穴,而气口位于两手的肺经寸口脉。李国祥等通过对中医古籍脉诊称谓的整理以及脉诊的发展演变,认为人迎脉位于颈动脉处,寸口脉位于趺阳脉处[3]。但人迎若位于颈旁动脉则存在很多难以解释的疑问,给临床操作带来诸多不便。
1.3 人迎位于颈旁动脉存疑
1.3.1 对比疑问 人迎脉若是位于颈旁动脉,则如何分辨人迎和气口的大小,因人迎穴有两个,气口亦有两个,应该哪个人迎和气口相对比,这是不得不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学者提出病侧穴位对比[4],但临床上常常会同时出现两侧的寸口脉都有问题的情况,并且有时候会出现左右寸口相差非常大的情况,如此便难以选择。历史上认为此脉法的人迎位于颈旁动脉的学者并没有对这个问题作出好的解答。笔者认为这个两难的问题足以推翻此脉法的人迎位于颈旁动脉。
1.3.2 解剖常识 如果认真诊查颈动脉和桡动脉,从解剖管径大小、血流量大小、搏动强度等,颈动脉总是大于桡动脉,因此一般不会出现寸口大于人迎的情况。何梦瑶[5]在《医碥》中说:“再按结喉旁人迎脉,恒大于两手寸口脉,从无寸口反大于人迎者。”即是说,临床上不会出现寸口脉大于颈旁动脉的人迎脉,这符合现代医学解剖常识。
1.3.3 安全因素 颈旁动脉的人迎穴靠近颈动脉窦,刺激颈动脉窦可影响动脉血压、心率、心肌做功、心输出量、动脉阻力及静脉容量,产生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发生晕厥。如此危险的操作,相信古人不会提倡。
所以无论从基本解剖知识、操作简便性和安全性来说,当使用人迎与气口对比诊法时,人迎脉位于颈旁动脉处确实不符合临床实际。而人迎位于关前一分不会存在以上问题,更加符合临床实际,为古今医家所重视。
1.4“关前一分”为古今医家所重视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言:“察脉必以人迎、气口分内外伤之因者,乃学诊脉之要道也。所以《脉赞》云:关前一分,人迎主之。”[6]李东垣[6]在《内外伤辨惑论》说:“若外感风邪,则人迎脉缓,而大于气口一倍,或二倍、三倍。内伤饮食,则右寸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伤之重者,过在少阴则两倍,太阴则三倍,此内伤饮食之脉。”可知李东恒等名家均认为人迎气口脉位于关前一分位置,并且用于辨别内伤和外感,继承了《内经》判断内伤和外感的思想。清代周学霆[7]在《三指禅》:“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辗转思维,不得其解。乃今于天地营运而知之矣。天左旋,风寒为天之邪,人迎之而病,邪氛胁逼,畏风恶寒,亦见于左之上部;地无旋,地之气右旋,人身之气亦从右始,是以右之上部不名寸口而名气口。”现代王伟医生[8]44在《拨开迷雾学中医》认为王叔和《脉法赞》此段文字记载的人迎气口脉位于关前一分,用于临床诊治精准无比。笔者认为,大多数学者否定人迎脉位于关前一分,则一般是在文献研究后加以否定,并没有深入临床实践摸索,并且有《内经》原文的提示,所以不敢轻易违背经文。笔者认为李东垣等医家使用此脉法之前,可能也是进行过一番思想斗争和不断实践,就如周学霆思考过程的“辗转思维,不得其解”,最后经过实践得知关前一分确可代表人迎气口脉,并高效地用于临床。
2 人迎气口脉法的应用
2.1 判断病性和病位 《灵枢·终始》篇记载了大量的人迎气口脉法的使用方法,曰:“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可知可以通过人迎气口脉判断阴阳的有余不足。中医治病,笔者认为第一是知阴阳,不懂判断阴阳则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师。而人迎与气口的相比较是判断阴阳的有余和不足方法之一。既知阴阳,如何判断三阴三阳?经云:“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灵枢·经脉》篇:“肺手太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通过比较人迎和气口的大小来判断三阴三阳。至于气口与人迎是如何比较大小,古人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王伟医生[8]48临床反复验证,认为人迎气口的大小比较方法为:“先左右手关前一分比较,左手脉大为阳病,右手脉大为阴病。认为关脉的大小为标准的两盛,若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脉则为一盛,关前一分与关脉差不多大为二盛,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脉为三盛。”或者可以直接两手关前一分比较大小直接分出倍数关系。笔者认为这两种判断方法都符合临床实际。有人认为这种诊断方法太过简单,仅仅“病在一经”,不符合临床实际。殊不知《素问·示从容论篇》早已谈到:“一人之气,病在一脏也。若言三脏俱行,不在法也。”[9]也就是说并不是没有意识到临床疾病表现的复杂性,而是认为“病在一脏”,才更加符合法则,才能更加从容地诊治疾病,这是真正的至道在简。
2.2 得气的判断与治疗指导 人迎气口脉法不但可以快速判断病性和病位,更能高效指导临床。《灵枢·终始》:“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气和乃止。”非常简单明了,只要知道三阴三阳就知道如何给病人下针,判断是阳明病,则泄阳明经,补太阴经,气和乃止。气和可以理解为气的和谐、调节,是气至的一种表现。判断“气和”,《灵枢·终始》:“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可以从脉象上判断是否达到气和、气调。《灵枢经》记载气至是针刺后脉象变化的意思,可以判断“得气”与否,提示“正气”“谷气”是否已至,得气后便可出针。笔者认为这个判断方法是实践《内经》针刺的最重要方法,但是现在教材上很少提到着这种最经典的判断气至的方法,甚至完全没有提到,而过度强调酸麻胀痛感和气至病所。笔者查阅,气至病所的说法始于元朝窦汉卿,其所著《针经指南》提到:“捻针,使气下行至病所。”[10]而酸麻胀痛之说,直到清末凌氏传人所作《针灸内篇》才有记载:“凡针入穴,宜渐次从容而进,攻病者,知酸知麻知痛,或似酸似麻似痛之不可忍者即止。”[11]之后便成为判断气至的主流。《内经》全文多有提到刺者的指下感觉判断气至,而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便是判断的关键,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内经》全文并没有关于气至病所和酸麻胀痛的描述,笔者认为这两种针刺后的反应可以成为判断气至的标准,但《内经》所记载的的应该是判断气至的最佳标准,需引起重视。
2.3 针刺调脉 笔者认为针灸医师可以使用手中针具调节指下脉象,并且根据脉象反过来客观地验证针灸后效果,这是其他中医师所不能体会的优势所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人迎气口脉法最初是为针灸服务的,自然是擅长针灸的中医师才能验证其作用。根据笔者临床实践,无论患者是颈椎病还是腹痛、腰痛等疾病,若是脉口大于人迎三倍,脉又不躁,提示足太阴病,则泄足太阴,补足阳明,调节当下病人的状态,脉象较前变化,病人症状都会随针而减,即所谓“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具体选择穴位,是根据病人当下状态,即整个六部脉的不同而选择的。例如太阴病,整脉沉弱,根据四时针法,取“冬刺井”,选择该太阴经的井穴。又如阳明病,左关太过,根据五行生克关系,可泻阳明经的木、火穴,并无一定之法,达到气至便可。
3 病案举例
3.1 案1 张某,男,25岁,2017年2月3日就诊。半月来因工作压力,自觉劳累,全身乏力,诊其脉,人迎大于气口一倍,而左关弱。诊断为少阳病,补太冲,行针1min,左关较前变强,患者自觉身体乏力改善,留针10min,待脉象趋于平和乃出针。针刺3次已无乏力不适。
按:此患者病发时间较短,故而针刺效果较好。因人迎气口脉法只能判断疾病性质,得出针刺的经络,而具体的选穴是根据病人的六部脉的异常之处而得出。笔者认为足少阳病,而左关弱,取穴原穴太冲效果较好,因原穴是治疗脏腑疾病的主要穴位。
3.2 案2 周某,女,30岁,2016年3月就诊。因平时工作习惯,导致项背强硬不适1月余,偶有头晕。诊其脉,气口大于人迎三倍,而整脉浮缓,诊为足太阴病,针补足三里,泻阴陵泉,项背不适感顿失。
按:整脉浮缓,笔者辨为秋天之脉,根据“秋刺合”,故针刺合穴以显效。这是人迎气口脉法与四时针法的结合。
4 结语
人迎气口脉法是《内经》最重要脉法,可以很准确地判断病性病位,减少临床针灸的盲目性,其高效的临床指导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此脉法人迎位于颈旁带来的对比疑问、安全因素及操作复杂性,使得该脉法不能很好地使用。人迎与气口位于关前一分的定位可以简化此脉法的操作。与此同时,对针刺后得气的判断也是需要临床针灸医师的重视。下针前应该仔细诊脉以感知患者气机的状态,结合输穴特性及四时等知识,得出针刺的具体穴位,才能更加高效诊治疾病,更好的理解《内经》的思想。中医应该是“微妙”而精准的医学,脉象是医生体会患者气机的桥梁,虽“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相信只要不断地仔细体会病人脉象的变化及思考其内在机理,总有一天会做到“在心易了,指下也明”。
[1] 王叔和.脉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
[2] 佚名.灵枢经[M].田代华,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59.
[3] 李国祥,刘洋.《灵枢·禁服》“人迎”“寸口”位置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3):301-302.
[4] 郑志杰.人迎寸口脉诊治的文献与临床研究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5):990-993.
[5] 何梦瑶.医碥[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5.
[6] 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金元四大医家医学全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99-411.
[7] 周德生.三指禅释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4.
[8] 王伟.拨开迷雾学中医:重归中医经典思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44-48.
[9] 佚名.黄帝内经·素问[M].田代华,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3.
[10]李鼎.子午流注针经、针经指南合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09.
[11]贺普仁.凌门传授铜仁指穴·针灸内篇[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