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艺职教与文化产业的互补与融合
2017-01-12高向东
刘 畅,高向东
(华东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0062)
论文艺职教与文化产业的互补与融合
刘 畅,高向东
(华东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0062)
河南省文化产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探索,已取得长足进展,但也存在着文化产业政策支持力不足、资源开发效力欠缺、高科技业态转化率不高、领域精英人才匮乏等问题,成为制约其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河南省的文艺职教还处在起步期,亟需政策支持和产业支撑。尽快组建中原文化产业职教集团,促进产教融合,全面构建产学研之间互联的快速通道,是全面推动河南文化产业与文艺职教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文化产业;文艺职教;产教融合
一、发展中的河南文化产业呼唤高素质人才
(一)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成就
自“十一五”规划以来,河南省政府始终坚持把繁荣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支柱。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在传媒出版、文化旅游、影视动漫、戏曲演艺、网络创意等文化产业领域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是旅游演艺业异军突起。《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实景演出成为河南文化旅游的知名品牌。二是传媒出版业成绩喜人。如《销售与市场》杂志在美国成功上市,成为“中国营销第一刊”。三是影视产业不断壮大。河南文化影视集团有限公司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公司以奥斯卡电影院线为依托,在上海、西安、海口等城市建设10余座奥斯卡五星级影城,初步形成植根郑州、辐射全国的电影放映网络;河南电视台名牌栏目《梨园春》,受到海内外民族戏曲爱好者的广为关注和赞誉。四是农村文化产业遍地开花。如全省陆续兴建了文化产业示范村、“农家书屋”,在“魔术之乡”宝丰县成立了县级演艺集团公司,民权县王公庄村被誉为 “画虎村”等。[1]
(二)河南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文化产业政策支持不足。主要是缺乏大型集群产业园区规划。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各地凡是有很强文化竞争力的城市,均有文化产业集群,如美国好莱坞文化产业集群、摩纳哥公国文化产业集群等。这些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不但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为所属国家文化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南作为文化大省,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过于分散,阻碍了文化集群、文化产业链的开发,增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本。
二是文化产业资源开发效力欠缺。中原地区作为历史文化大省,自身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在开发实践当中,存在着文化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效力不高等问题。如河南朱仙镇是木版年画的鼻祖,与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并称为中国五大民间木版年画。但与四川绵竹相比,河南朱仙镇的年画开发项目就明显滞后。四川绵竹把年画作为文化产业发展链的核心,做成首批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建立年画广场,通过招商引资成立年画博物馆,带动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绵竹的文化产业竞争力。
三是文化产业高科技业态转化率不高。从文化业态的角度来看科技创新与文化的融合发展,高新科技融入文化的产业化模式主要是催生出新的文化业态。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河南有线电视用户数量达到 640.2 万户,而依托高新科技进行的有线电视附加文化产业才刚刚起步,文化产业领域内的“互联网+”效应还未能充分实现。[2]
四是文化产业领域精英人才匮乏。文化产业领域人才匮乏是制约河南文化产业长足发展的重要瓶颈。由于河南文化产业起步晚,基础差,导致娴熟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端管理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匮乏,这些成为河南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一大隐忧。
制约河南省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诸种问题在文化产业内部是无法解决的,必须引入外部资源。这既离不开政府在产业发展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亦离不开高等院校中文化艺术类专业和文化艺术类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产业化对接。由于普通高等院校文化艺术类学生在毕业时或就业、或读研,有相对多样化的选择,而文艺职教类学生则在入学时就已把职业规划聚焦到文化产业领域,这些学生的素质和发展潜能,将直接影响到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前景。要破解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人才瓶颈,就必须关注河南省文艺职教的发展。
二、起步中的河南文艺职教亟需文化产业的支撑
文化艺术类职业教育主要分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
河南省中职类文化艺术学校大多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或70年代末期。河南省艺术学校、开封市文化艺术学校均创建于1956年,南阳文化艺术学校创建于1959年,洛阳文化艺术学校创建于1978年,河南省电影电视学校创建于1979年。这些学校都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专业积淀较为深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文艺人才。李娜、丁岚、王惠、汪荃珍、李金枝等著名演员都是省艺校的校友,陈淑敏、李树建、王红丽等表演艺术家都曾就读于洛阳艺术学校。他们大多是“梅花奖”“文华奖”的获得者,既为社会创造了优质的文艺产品,又实现了自我的梦想,亦为母校增光添彩,堪称是中职类文艺职教的成功范例。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高校招生的连年扩招,大学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中职教育的生源开始锐减,素质开始下降;加之文化事业单位转型改制的加速,文艺院团大规模裁员,学校、出版社等事业单位就职学历门槛较高,文化产业企业尚处于艰难的创业期,致使文化艺术类中职毕业生就业前景渺茫,出口不畅。生源下降与就业不畅对中职类文化艺术学校造成了双向的压力。固守老路,辉煌已无法延续,只能是死路一条。新路呈现出两条:一是升格模式。河南省艺术学校堪称代表。2003年,河南省艺术学校携手河南省电影电视学校、河南省文化干部学校联合申请升格为高职层次的河南艺术职业学院。经过三校师生7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010年转型升格成功,成为培养从事文化艺术管理、艺术创作与实践等高等实用人才的高等艺术院校。二是升学模式。南阳文化艺术学校鼓励学生参加高招和对口升学,进入高一级院校深造。先后有近千名毕业生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高等院校深造。
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第一种模式在全省范围内借鉴推广价值不高。因为,不是所有中职艺校都有转型升格的条件和机会,况且全都转型升格后我们的文化艺术职业教育也不一定成功。第二种模式局限性也很大。每一届中职艺校生升入名校的究竟有多少?中职文化艺术教育去挤精英教育的老路,大多数升不上名校的学生怎么办?由此可见,必须要和大型文化产业企业联合,通过深度产教融合,在互利共赢中为毕业生寻找就业的渠道才是行稳致远的坦途。
就全国范围来看,和传统高等院校相比,我国的高等文化艺术职业院校的建校历史并不长。从2000年第一所高等文化艺术职业院校挂牌成立以来,只有短短不到20年的历史。而河南省的高等文化艺术职业院校的历史则更短,2010年河南艺术职业学院获教育部备案、省政府批准,才走过不到10年的发展历程。2011年,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成立;2015年,平顶山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成立。在全国只有近20所高等文化艺术职业院校的情况下,河南省的3所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具体发展情况如何呢?
第一,合并升格之路。河南艺术职业学院选择的是这条路径。在河南省政府及华商的资金支持下,学院升本的规划堪称完美,新学院命名为中原文化艺术学院;筹建目标是成为一所具有培养本科生、研究生能力的综合性文化艺术类大学……计划5年内达到国家设置标准,将校园建成既具中国传统文化历史韵味,又具中原传统特色的精品校园。[3]然而,五年过去,不仅升本接连受阻,甚至学院在高职评估中都遭遇黄牌警告。迫于无奈,又走向通过并入高等院校的升本之路,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整体并入河南大学的规划正在实施。如此一来,升本目标似乎实现,但艺术高职院校的特色却荡然无存。
第二,特色发展之路。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从2011年筹建之始,便将目标定位于特色发展。力争创建基础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美、师资队伍过硬、专业设置合理、办学特色鲜明的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围绕这一发展规划,学院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大力开展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比赛中屡获大奖。学院还着力加强项目建设,成功申报了音乐系实训基地——“清明上河园”,为2014年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成功申报了教育部现代学徒制项目,并获批开始建设;成功入选河南省第三批非遗研究基地等。因为学院在内涵提升和特色建设方面的显著成效,学院步入了出口畅、入口旺的良性发展轨道,2016年,学院学生就业率达到92.85%,在校生人数已逾万人。[4]
第三,产教融合之路。平顶山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从筹建之初就体现出产教融合的鲜明特征。该学院是由宝丰县民营企业家陶红星于2010年7月投资2.5亿元筹建的民办性质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依托宝丰县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较为繁荣的文化产业(宝丰是闻名全国的“中国魔术之乡”“中国曲艺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马街书会、汝瓷烧制技艺、宝丰酒酿造技艺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以更好地传承发展宝丰传统文化,培养相应的技艺人才,遵循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思路,为我国目前唯一一所设置有魔术表演艺术专业的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按照规划,学院于2015年秋季面向全省招收大专艺术类学生600人,首批设置表演艺术(魔术表演方向)、民族音乐(曲艺表演方向)、艺术设计等3个专业。由于该学院刚开始招生,具体发展情况如何还有待于实践检验。
就河南省三所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来看,单纯依靠外部推力走合并升格之路,或单纯依靠内涵提升走封闭式发展之路,都无法实现学院更好更快的发展。来自地方政府的外部推力,可以加大学院硬件的建设力度,但无法快速提升学院的内涵。学院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学院内部,依靠内涵提升,但也应加大外联力度,争取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推进学院的硬件建设,同时加大与相关产业企业的联系,寻找校企之间合作共赢的利益交汇点,通过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对口就业等途径,最终实现职业院校、产业企业和社会三方之间的循环互动和良性发展。
河南省三所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所探索的三条发展路径实际上各有利弊。合并升格之路,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支持,所以教育部直属院校优于省属院校,省属院校优于市属院校;甚至地域也有差别,首都院校优于省会院校,省会院校优于地市院校。但优势有时也会转化为劣势,如果一味地凭借外部资源,急功近利搞面子工程、规模扩张,而忽视内涵提升、特色培育,最后会因缺乏特色优势,出口受阻,入口萎缩,导致学院发展步履维艰,最终被其他高校合并而消失。特色发展之路,注重内部挖潜、内涵提升,但当特色彰显之时,会因外部协调、联络不够,生源爆满,教室、宿舍等硬件不足,从而影响学院的声誉。产教融合之路是职业院校的理想路径,但产教融合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个前提便是产业企业要有规模、有市场,职业院校应有特色,且要专业对口。新办院校若直接和企业高度融合,在硬件、规模上可能会建设更快,但企业文化可能会完全侵蚀、吞并校园文化,不利于两种文化间的互通互补,不利于当代青年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最终也不利于院校、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健康发展。
理想的职业院校发展路径应是三条路径的结合,以特色培育为立足点,踏踏实实地发展自己;以产教融合为着眼点,借助产业壮大自己;以合并升格为助推器,抓住机遇改变自我。河南省的三所文化艺术类职业院校,目前来看,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的底子最好,特色鲜明,品牌初现。但若没有来自政府的政策倾斜,和与大型骨干文化产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前景也很难转化为现实。
破解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文艺职教的发展瓶颈,积极组建中原文化产业职教集团,大力促进产教融合,全面构建产学研之间互联的快速通道,是推动河南文化产业与文艺职教协调发展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三、组建中原文化产业职教集团,助推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文艺职教快速发展
教育部等六部门于2014年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是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重要实现形式,对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有重要作用。到2020年基本覆盖所有职业院校,初步建成300个富有活力和引领作用的骨干职业教育集团。就河南省职业教育集团的建设情况来看,化工、机电、医药等理工科领域职教集团的组建比较踊跃,而文化产业领域职教集团的组建则显得动力不足。调动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文化艺术类职业院校的积极性,着手组建中原文化产业职业教育集团就显得极为必要和迫切。
(一)政府宏观布局,遴选集团单位
中原文化产业职业教育集团的构成单位包括以下几类:文化产业企业、设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开设有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专业的综合类高职院校、中职艺校等。类别上涵盖产、学、研三个领域,规模上不宜求全、求大,吸纳大型骨干产业企业、有影响的高等院校和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加盟。遴选、推荐组建中原文化产业职教集团的院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名单,三所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宜全部纳入,特色鲜明的中职艺校宜部分加入。依据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娱乐、旅游观光、软件游戏等具体行业情况,推荐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入。
(二)骨干企业引领,筹建产教协会
在职教集团内部应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这种引领应该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行业发展的引领,把握行业最新动态,采用行业最新工艺,参与修订、确立行业最新的行规和标准。第二个层面是对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方向的引领。最新的行规、标准和工艺流程,应及时进入职业院校的理论课堂和实习、实训场所,应成为引领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主导方向。骨干企业和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结对子,筹建产教协会,共同应对行业发展和专业建设中涌现出的新问题。以发展前景较好的“朝阳产业”动漫产业为例,即可以华豫兄弟动画集团、小樱桃动漫集团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牵手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等院校的动漫专业,筹建专业性更强的河南省动漫产业产教协会,这样更有利于学院的专业建设与企业产业的对口协调发展。
(三)扶持特色院校,夯实集团枢纽
在职教集团中,高等专科职业院校的地位最为独特,就学历层次而言,它衔接着中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就人才的成长历程来看,它担负着实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重任。职教集团能否协调运转,关键在于职业院校是否具有活力;职业院校的活力源泉在于毕业生出口,能否充分对口就业或升入对口高校。这些使职业院校具有强大的与产业企业和高等院校建立密切联系的内在动力。所以,职业院校尤其是特色鲜明的文化艺术职业院校是中原文化产业职教集团的枢纽,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为文化产业企业和文艺职教事业的腾飞注入强大动力。
(四)发挥高校优势,聚焦产业研究
设有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的高校,所关注的是文化产业领域基础理论性研究,或地域性文化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整理与考证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影响往往是间接的、隐性的,难以发挥明显的助推作用,这与河南的文化产业发展要求不相吻合。政府应对那些与文化产业企业紧密结合、聚焦文化产业发展现实问题的研究项目与研究基地予以倾斜,引导他们依据各自的研究特长,与省内大型骨干文化产业企业结对子,深入企业一线,共同围绕企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开展联合攻关。
[1]马华阳.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1(18).
[2]河南省统计局.2015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6.2.
[3]360百科.河南艺术职业学院[EB/OL].[2017-1-16]. http://baike.so.com/doc/1488258-1573722.html.
[4]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R].
(责任编辑 刘海燕)
The Exploration on the Combina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Cultural Industry
LIU Chang, GAO Xiang-dong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After 20 years developing,the cultural industry of Henan province have made substantial progress, however, lacking of policy support and high-tech support,low resources using efficiency and talented people supplying are the keys to get huge achievement on cultural industry. Literature and art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enan province is still in its primary level. The formation of new culture industry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industry are eagerly required. That will provide spectacular development of Henan cultural industry and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That is the most reliable ways fo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Henan province.
cultural industry; literature and art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industry
2017-01-30
高向东(1963—),男,内蒙古赤峰人,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人口、老年社会、民族人口。
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7.02.008
G124
A
1008-3715(2017)02-00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