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7-01-11王晓瑜

居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管理模式问题对策

王晓瑜

[摘要]伴随道路及新结构桥梁的大量出现,传统养护工艺及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为对现有道路通行能力、承载能力及抗灾能力进行有效提升,施工企业及有关单位必须对现有道路加大养护力度、进行路面补强、革新技术,并对沿线设施加以完善,以提升道路养护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对道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问题;对策;管理模式;养护机械化;重视程度

文章编号:2095-4085(2016)05-0143-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道路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伴随不断延伸的道路通车里程,及不断扩大的路网规模,我国道路工程使用年限也得到了有效延长,为此,在工程通车使用中其养护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基于此,如何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实现道路养护管理体制转型、实现管理模式科学化、合理化对道路工程建设、养护单位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道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统一规范管理模式

道路养护管理机构必须对“快速反应”基本要求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现阶段我国道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着2种管理模式:建、管、养一体化及建、管、养分开。在建管养分开管理模式内又包含管理与养护维修一体化等模式。这种多轨制管理将导致分散管理机构及浪费管理资源的情况,进而对规范管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2养护机械化水平低

道路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高标准的养护,作为更新养护工艺及提升养护技术的重要标志,必须实现道路养护机械化,这也是道路交通环境改善的重要保障。现阶段,我国道路养护工作对传统养护作业方式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养护机械化水平较低,在快速养护作业要求下,根本无法确保养护质量,对其质量造成极大影响的原因为配套机械类型不合理、设备规划落后及管理方式不当等,进而导致养护机械具有极低的利用率,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影响工作效率。

1.3养护工作重视不足

道路管理相关部门对道路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没有加以重视,对道路养护管理重视程度不足。特别是对于投入养护资金、工程修筑及养护机械化发展中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导致已建道路与道路整体行车环境需求存在极大差距。与此同时,大量道路通车后,因无法实行市场化发展,逐渐呈现出道路运行难度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导致道路养护水平较低,无法将道路工程的使用性能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严重危害到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1.4养护队伍素质偏低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也出台的多项道路养护管理政策,自精简人员后,虽建立了相应的养护人员编制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常面临员工专业素质低下等问题,特别是在道路养护管理方面,专业人才极为缺乏。如大量员工正式上岗后,业务培训不足,无法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其严重影响了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更无法将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因养护单位施工养护人员有限,无法建立与完善人员组织体系,新管理人员甚至没有发展机会,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能力培养新生力量,导致道路养护管理工作无法及时补充新鲜血液,最终严重影响到道路养护工作的开展,影响到养护施工的效果。

2.解决道路养护管理问题的对策

现阶段,伴随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在新经济条件下,道路养护管理工作如何适应新发展趋势,如何顺利开展养护工作,对单位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严格遵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求,提升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对道路养护工作在新形势政策下的新任务、新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在完善法律体系、规范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探究,为推动道路养护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2.1完善法律体系。规范管理模式

道路交通领域依法行政的重要构成成分为“依法治路”,这也是我国道路健康、高速发展的决定因素。在道路养护管理中,应确保养护管理体制的统一性,并明确各级养护管理部门的责任。制定道路养护标准、法规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同时,及时对道路立法建设落后实际需求局势进行改变,利用立法方式及时将显著的行政管理成果固定下来,对现行法规进行积极调整与修订,将其纳入道路管理。同时按照道路养护管理现状及发展需求,对现有政策进行完善与补充,才能进行建议的合理化提出,为道路养护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通过完善法律体系,规范管理模式,可对道路养护管理工作进行规范与指导,并能为道路养护管理提供正确发展方向。为此,必须对管理标准及规范建议进行制订与补充,才能为检验、评定道路养护运营组织及执行提供统一标准。

2.2养护作业手段转向机械化

行车速度快、交通量大等为道路工程的主要特点,为降低道路养护对交通通行率的影响,应进行养护机械化的实施。机械化实现的重要因素包括:维修质量、作业安全、劳动效率等,为确保道路工程运行的质量,养护机械化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作用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作为养护机械化的前提,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应严格遵循实用、先进及配套的原则,以此对维修需求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道路使用过程中,管理部门应对相应数量机械进行合理配置,当养护资金较少时,可遵循工程施工要求,优先投放资金进行部分路面养护机械的购置,如清扫车、洒水车等。在对养护机械化重要性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应利用区域协作强化,对养护体制改革力度进行有效提升,推动道路养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3养护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技术性强、人员素质高、机械化水平高及维修反应快为道路养护工作的特点,基于此,必须重视养护队伍整体素质,才能应对道路突发事故抢修工作。近年来,我国道路养护管理人员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尤其是各部门越来越重视工作人员的知识积累、经验等,如招聘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等,有效改善道路养护技术素质与年龄梯度,实现合理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的作用。路基、路面、桥梁等为道路养护维修工作的重要内容,为达到养护目的,要求养护管理岗位工作人员不仅具有专业知识,更具有专业技能。如养护技术实施中,必须遵循工作内容进行合理分工,并对管理项目维修方案进行承担与确定,同时进行施工图的简单绘制,确保其配合比符合设计规定,在对养护施工机械性能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实现机械操作规范化。在管理方式运用中,应对各类养护施工作业进行指导,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管理作业现场能力,能够对各类养护工程成本构成全面掌握,并进行工程预算等文件的编制。

2.4提升养护管理意识

养护管理理念的全面树立,是强化员工养护意识的前提条件。道路养护管理中,必须突破传统养护管理观念,将养护管理理念贯穿于整个道路工程养护施工过程,有效提升管理意识。养护管理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涉及道路养护各个部门,因此必须遵循科学养护等原则进行有效管理,从全方面多层次对养护管理中存在地问题进行有效处理,避免材料浪费,形成完善的养护管理网。同时,要求养护单位全体人员必须提升养护意识,积极参与养护管理工作,为贯彻落实养护管理措施,达到预期目标提供依据。

3.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养护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对工程使用年限的延长程度至关重要。但现行道路养护管理中还存有诸多问题,为满足工程建设质量的需求,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养护单位必须重视市场经济的合理性、重视养护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提高养护队伍人员素质,建立完善道路法律体系,规范养护管理模式,加大管理力度,实现质量的有效控制,为道路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管理模式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