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联合办学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策略浅析
2017-01-11宋鸽桑田梓范晓旭
宋鸽桑 田梓 范晓旭
摘 要: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中俄两国高校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文章从中俄联合办学背景下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目标与现状出发,提出了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策略,以期为“生物—俄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俄联合办学;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2-0014-02
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中俄联合办学迎来鼎盛时期。中俄两国高校都积极开展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合作办学,为两国的科技、文化交流培养急需的专业—俄语复合型人才。生物技术是21世纪的新兴支柱产业之一,中俄两国都希望加强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开展能源、医药卫生、环保和航天育种等领域的合作研究,为中俄两国的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中俄两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合作办学缺乏成功范例可供参考,因此培养模式需要在联合办学过程中逐渐摸索形成,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在中俄联合办学背景下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培养目标和教学现状,同时结合俄方高校的办学资源和办学理念,提出了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的几点改革策略,以期为“生物—俄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范例。
一、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目标
(一)树立实验安全意识,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生物技术是一门实验性和综合性很强的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抽象的生物学基本理论。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树立实验安全意识是每一门实验教学课程开篇讲授的重要内容,授课教师要强调课堂纪律、实验操作规范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等重要事项[1],让学生意识到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对于实验课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俄方教师主导实验课程的情况下,学生不具备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教师和学生存在语言障碍,树立安全意识、规范实验操作流程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还要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如常规实验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实验室卫生规范,以及实验废弃物的处理等[2]。实验教学是“生物—俄语”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双方致力于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素养,熟知生物技术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生物技术领域试验操作技能,能够独立从事生物技术领域对俄科技交流和合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掌握生物技术实践领域相关术语的俄语表述
中俄联合办学背景下生物技术专业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大部分由俄方教师授课,由于缺少可供课堂教学使用的教材,因此对于专业术语的俄语表述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俄方教师通过直观教学展示相应实验仪器、设备,讲解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相关的俄语术语,同时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现象等方式达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亲自动手验证生物学基本理论,深入理解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这还能够激发学生科研工作的兴趣,为他们未来继续赴俄深造和对俄科技交流奠定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现状
(一)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设置不匹配
中俄联合办学背景下,生物技术专业理论和实验教学没有教参可供参考,俄方教师主讲理论知识,而实验课程的设置要依据理论课程而定,但由于受到中俄双方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和药品差异的限制等,与理论课程相匹配的实验课程无法开设,因此目前实验课程教参均是由中方提供教材的译本。由于中俄双方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知识体系设置的差异性,因此中方提供的实验内容与俄方教师主讲理论课程不相匹配,理论课和实验课脱节,事实上,在实验课上无法实现深入理解课堂理论知识的目的。
(二)实验内容简单、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俄方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语言障碍,同时考虑到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在实验课内容的设置上多采用验证性实验,且实验内容简单、易行、无危险,因此实验内容的设置就达不到启发学生动手和思考能力的目的,也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障碍,俄方教师多是演示实验,学生按部就班地照做,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达不到启发学生创新能力、激发科研兴趣的目的。
(三)缺乏科学的实验考评体系
实验教学内容附属理论教学,目前对于实验教学,通常没有专门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或者实验考核成绩占理论考试成绩的比重较小[3]。目前,中俄双方对于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商榷,也是参照中方的一贯做法,没有把实验课程作为单独的一门获得学分的课程,也就是实验课程不存在考评体系,因此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达不到培养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的目的。
(四)学生学习任务重,课外科研训练机会少
考虑到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未来对俄科技交流的明确指向,所开设的课程主要围绕俄语和生物技术专业主干课程展开,课程冗杂、学习任务繁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各门课程学习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通常主要精力都用在俄语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忽略了实验课的重要性。而且学生参与课外创新课题研究和科研培训的机会较少,因此缺乏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科学问题的能力。
三、中俄联合办学背景下的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策略
(一)编写实验系列教材,实行中方教师实验助课制度
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生物—俄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首先要组织中俄双方师资力量编写实验系列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教材可供学习参考。同时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上,参考俄方教师的授课体系,匹配相关的实验内容。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上,融合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比重,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程的安排上,理论课和实验课平行进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考虑到综合性实验的安全性,在俄方教师讲授实验课程的同时,配以中方教师助课,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难点问题重复讲解、演示,着重保证实验课程的安全性。通过中俄双方教师的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性、创造性。
(二)整合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有课程设置冗杂,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在课程资源的设置上要抛开“面面俱到”的原则,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和接受能力,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少而精”的原则,课程的设置既要满足学生未来求学和工作的实际需要,又能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参与开放实验课题研究、科研立项等,夯实专业基础和实践技能。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多种教学手段并用,除了传统教学手段外,还可以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实验教学,如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Motic 数码互动系统、显微互动平台等[4],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多媒体教学形式,直观地展示实验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而且,俄方教师能够借助于Motic 数码互动系统和显微互动平台实时掌握学生的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零距离互动。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俄方教师和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因为语言障碍而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引进俄方实验教学经验,设置科学考核体系
实验教学考核能够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是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俄方高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考查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会采用口试或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原因分析、实验结果的总结讨论,多种考核方式和考核事项并举,最终汇总形成学生的实验考核成绩。基于此,在中俄联合培养过程中,为保证培养质量,要充分引进俄方实验教学先进经验,设置实验考核体系,优化考核内容,将实验素养、动手能力、实验报告撰写水平等纳入实验考核体系。这种全方位的实验考核形式,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俄语实际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和总结科学问题的能力。实验考核体系纳入学分制管理,考核结果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充分保证“生物—俄语”复合型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学生助研俄方教师科研项目,实现语言水平
与专业技能的“双培养”
俄方教师来华授课,通常会寻求同中方学者一起开展科研合作研究,或是借助于中方的实验教学平台开展创新课题研究,学生可以在科研合作项目或是创新课题研究中,充当翻译和科研人员的角色,从资料的收集、实验的设计到实验的开展实施作为中俄双方不可或缺的信息桥梁,发挥重要作用。充分鼓励学生申报创新课题,申请专利或发表相关科研成果,而且科研成果可作为评定奖学金、助学金和保研的重要参考,调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通过参与这种类型的科研项目,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和专业综合能力,实现语言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双培养”。在助研科研项目过程中,学生的科研素养、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都将得到全面提升,而且这种培养模式完全符合“生物—俄语”复合型、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的需要。
“生物—俄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缺乏成功的范例可供参考,因此在实验教学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改善。现有的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无法满足“生物—俄语”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需要中俄双方共同努力,对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进行逐步改革和完善,结合生物技术研究前沿,不断融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得“生物—俄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能够符合国家对俄科技合作的需求,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输送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金昊,杨绍斌.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实验规范养成与
基本实验能力培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13).
[2]韩俊艳,杨雪莲,齐淑艳等.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的改革与实践[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2).
[3]钱洁,房健民,陈志宏.生物技术专业综合性和设计性实
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1).
[4]刘丽萍,孙晓丹,杨峰山.Motic数码互动系统与中俄联
合办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