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是仅仅为“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吗
2017-01-11张丽霞
张丽霞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设计师”显而易见是老师,设计的初衷是“好学”。一直思忖:生本教育,仅仅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吗?
学习是通过教授或体验而收获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或价值的过程,是建立新的精神结构或审视过去精神结构的过程。“精神结构”,就是灵魂吧。通过学习,让自己原有的灵魂得以不断地在顿悟中推陈,不断地在洗涤中出新。生本,应该还是为学生“灵魂”即心灵成长而设计的教育吧。
一、没有灵魂的教育,“好学”会不会最终干涸?
纵观我们的教学设计,停留在“知识”与“技术”层面的痕迹占很大篇幅,教师们在生本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眼里关注的其实还是那些“组织能力强”“表达能力强”“思维反应快”的孩子们,很少通过静态的知识呈现及动态的“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动手操作”等去关注所有学生最为本质的“灵魂”,那就是孩子的心灵是否真正走进这一学科的灵魂,从而真正地爱上它,达到与该学科“相看两不厌”“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境界。
有一个理想的教育境界:教师变一厢情愿的教学设计为“两相情愿”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生的灵魂因需要而“桃之夭夭”,因真爱而“灼灼其华”。
反观我们的教学课堂,我们的教学设计框架符合学生心理需要吗?我们的教学设计之“装潢样本”符合学生智力需求吗?
当我们为学生设计一份“前置作业单”的时候,有没有思考过以下三个问题:
其一,这个“前置研究”的内涵与根本是什么?能否回答出“我是谁”的问题。它的根在哪儿?它的生命发展点在哪儿?它是不是真的让学生主动地去思维跳跃摘“桃子”,满足了学生发现欲与探究欲?
其二,这个“前置研究”准备让学生到哪里去?没有它,课前的起点是什么?有了它,课前的起点又是什么?
其三,“前置作业”在课堂中的作用是什么?是否能回答“前置研究”与“课时目标达成”的关系?
前置作业应该是充满新奇的,充满挑战的,里面应该藏着满满的发现与期待,里面应该含着浓浓的兴趣与疑惑,这份作业的魅力值是否该由学生说了算。
在二胎政策放开之际,当孩子们发现“孕”“育”“胎”等充满趣味与文化味的汉字故事时;当孩子们在阅读中发现了情节铺设的“悬念点”“矛盾点”“波折点”,发现了作者的情感、人物的心理和时代背景有着关联时;当孩子们因细腻与敏锐地观察,发现了旁人没有发现的现象与细节时;当孩子们因课本剧的排练着急地编写“台词”、熟悉台词时;当孩子们因“辩论会”上的唇枪舌战积极地收集论据时;怎会不琢磨语文丰厚的文化魅力,怎会不投入语文学科丰富的实践力?
当孩子们用直观的导图分析出几种解题思路时;当孩子们遇到障碍,百思不得其解时;当孩子们发现了数学里面的化归思想、优化思想、函数思想、极限思想时;当孩子们集思广益,整理出“条条道路”,课堂上准备“齐通罗马”时;想想看,他们又是带着怎样的欣喜与期待走进数学课堂?
所以,设计方案如果学生不买账,我们花尽多少心思也不会赢得“芳心”。当这套方案给足了学生“玩”“演”“斗”的空间时,我们发现,孩子们会在玩闹中爱上这门学科,会在“读书”“辩论”“观察”“访问”“听评书”“说相声”“演剧本”中慢慢体验语文学科的本质与魅力,会在“斗智”“斗勇”中推陈出新,常学常新,挑战自我,提升自己的价值与魅力度。
没有灵魂的教育,没有爱的教学,“好学”是不是只是“形”的策略库?会不会勾勒出“魂”与“神”的智慧图。“好学”的设计会不会干涸呢?
二、没有情感的教育,“好学”会不会走样?
教师应提升学科魅力与自身魅力的双指数,应亲近学科之根本、亲近学生之生命,这是最真最美的情语。学生的灵魂因亲近学科根本而生智,因亲近生命脉搏而跃动。
教师找到教材知识中学生的重难点、兴趣点、发现点、探究点、链接点、拓宽点、障碍点,找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倾听点、表达点、思辨点,找到其魅力点、亲近点与学生的渴求点等,让学生因亲近学科根本而生智,因亲近学科的生命脉搏而跃动。
学生不爱本学科的根便是不知道这门学科的真正魅力!故上课走神,课下懒得写作业……提升学科魅力的指数就提高了教师的魅力指数!
体育学科因技能动作的规范娴熟、赛场上的健美身姿而魅力无穷,生命因健康而魅力四射;数学学科则因数感、空间、时间、直观、模型、推理、分析、运用、创新等意识走进数学思维的灵魂而博大精深;美术学科因设计美、想象美、创造美的养眼与灵动而让课堂流淌着别样的光彩……
学生因为喜欢才会真实地靠近,主动与积极地“放光”,因为仰望,才会自觉自愿地走进学科深处,探索其深邃、博大与神奇。
没有爱的教育,没有情感的教学,课堂的空白处会不会有真情流动,文字的空白处会不会有思想碰撞,智慧的空白处会不会有灵动生成?“好学”会不会走样?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除了为学生“好学”而设计,更要为学生的“灵魂所需”而孕育,情感滋润,灵魂浸透,静心倾听每一朵心灵花开的声音,包括我们每一个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