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薛定谔的猫与茶

2017-01-11曾园

南都周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薛定谔余秋雨普洱茶

曾园

余秋雨有本书叫《极端之美:书法、昆曲、普洱茶》,其中写普洱茶的文章第一句是这样的:“一个人总有多重身份,往往,隐秘的身份比外显的身份更有趣。”接下来饶有兴味地提到自己作家之外的“普洱老茶品鉴专家”身份,还特意说,“不好意思,这是我的一个秘密身份的无奈‘漏风。”

更有趣的在后面,余秋雨提起“云南籍的普洱茶专家沈培平先生”,读者如果心浮气躁,可就错过了沈培平的另一身份:云南省副省长。不过,余秋雨文中也暗示过:“他是一位宏观的管理者,既有科学思维,又有敏锐口感,因此对各种品牌都有一种鸟瞰的高度。”“宏观的管理者”,应该指的就是副省长。

此书出版五个月后,沈培平“接受组织调查”,书则再版多次。一年后的2015年12月,沈培平因受贿罪被判12年。

媒体称沈培平收受的是“雅赂”,公诉机关指控其收受的贿赂折合1615万元,大部分是普洱茶,此外有一小部分玉器。在法庭上,辩护人为他作罪轻辩护,称“收受的贿赂主要为了进行普洱茶的推广和研究”。沈培平出过几本书,博士论文题目是《云南省普洱茶产业发展研究》。

媒体称沈培平收受的普洱茶中有标价数百万元一筒的顶级普洱茶。但,这个信息未免太简单了。

看官忍不住会问:数百万元一筒是怎么回事?尤其担心的是,会不会是假的?毕竟2007年普洱茶界发生过让一些人永生难忘的暴涨暴跌行情。我听过最隐秘也最劲爆的说法是,连某高冷的著名国际金融服务机构都参与炒作他们应该没喝过的普洱,可想而知,场面混乱到何种程度。当市场上已无茶可炒,有麻利的商家干脆将绿茶压成饼,冒充普洱茶投入市场。最后,有人将树叶压成饼去试,居然也有人接手……在那个瞬间,买家已不在乎笋壳包装物里是什么了,真假无所谓,重要的是击鼓传花的最后那一位是谁。泡沫破灭,他手里捧的是什么已不重要,因为什么都不值钱了。

文青爱传播一个假想的物理实验——“薛定谔的猫”,在有放射物与猫的密闭空间里,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将会衰变并杀死这只猫。在密闭空间外,薛定谔假定箱子里的猫生死叠加,非生非死,既生又死。我们不妨可以假设在疯狂念力所扭曲的市场里,笋壳包装中既是茶也不是茶,既升值又贬值。

前不久流传的投资段子半真半假,欢笑中伴着泪水:“土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非标,屌丝死于P2P”。叶檀的评论是,信托极少违约,尤其是面对富豪的信托。“没有一家信托公司会有意去富豪那儿违约——那它是不想活了。”

茶叶行家也告诉我们,那些远离大众的古董级

普洱茶,从来是一分钱都不会少的。2013年嘉德秋拍,产于20世纪初的福元昌圆茶(一筒七饼)拍出了1035万的惊人高价。2016年5月,北京“东正春拍”,百年红标宋聘号圆茶一饼以260万高价落槌。

神秘莫测的“福元昌”“宋聘”,沈培平是接触过的。余秋雨请沈培平就“号级茶”进行排名,沈培平给出了他的名单:“宋聘”“福元昌”“向质卿”“双狮同庆”“陈云号”“大票敬昌”“同昌号(黄文兴)”“江城号”“元昌号”“兴顺祥”。

正常情况下,贵有贵的道理。这些藏品首先是工艺好,用余秋雨的话来说,“每次喝宋聘,总是多一次坚信,它绝非浪得虚名。与其他茶庄相比,宋、袁两家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这当然很重要,但据我判断,必有一个真正的顶级大师一直在默默地执掌着一部至高的品质法律,不容有半点疏漏。”

让人扼腕叹息的是,这些“顶级大师”在1949年后因成分不好,大多逃往东南亚。他们的产品存世稀少,“车顺号”据说世界上只有四片了。

“号级茶”好是好,但当时并不太贵。在最大消费地香港,富人在茶楼是掰开就喝的。1997年回归前,虎视眈眈、蓄谋已久的台湾茶商从忐忑不安的香港商人手里将茶席卷一空。从此“号级茶”就消失了,我们只能从拍卖行与骗子的口中听到一些逸闻而已。

贵的原因无非是第一,“号级茶”工艺成谜,极难复刻。其次,偌大的中国,稍有文化底蕴的家庭能否在一百年里在安静的角落存放一饼茶?难。

猜你喜欢

薛定谔余秋雨普洱茶
余秋雨投其所好
余秋雨投其所好
薛定谔方程
好的普洱茶自己会说话
读《生命是什么》:从薛定谔的猫到薛定谔的一切生命
普洱茶怎么泡
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吧
普洱茶最美的现实传说
问:薛定谔之猫是死了还是仍然活着?
疯狂普洱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