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病假的艺术
2017-01-11小菲
小菲
人体就像是台机器,用久了零件难免有磨损的时候,一早起来头疼脑热脚步虚浮,你今天还去上班吗?
在我们的文化里,带病工作是种美德,从上学时起,班主任老师表扬“优秀学生”时都会附带一句“本学期全勤”,到了单位评先评优也常说某某在医院拔掉针头转身又返回工作岗位之类的。这种兢兢业业的精神特别让人佩服,给大家树立榜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群体压力,仿佛工作表现跟出勤率是成正比的,所以请病假也要掂量一下。甚至当你决定要请病假的时候,还是会想光打电话说一声是不够的,要拖着病体回办公室让大家看到你病恹恹的样子,抑或是在朋友圈发在医院打点滴的照片,让大家知道你不是装病,才觉得有足够的理由请病假。
其实在欧美国家也有类似的文化,BBC做了一个调查,问被访者是否会请病假,以及病到什么程度才请假,结果显示很多人生病也硬撑着去上班。根据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的调查,让人们带病上班的原因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工作要求高,工作压力大,以及对饭碗不保的担忧。尽管常识告诉人们说身体不舒服就应该在家休息,可是向老板请假又是另一回事了。因为并没有明确的指标说什么情况是应该病假在家休息的,所以人们请假的时候多少会有点不确定。如果你的老板是个对流感特别敏感的人,比如我曾在的某个外国机构,有人感冒同事们都会自觉把空气过滤机开到最大,跟你说话隔着三米远,那请假不仅理所当然而且被视为是种道德,是为了公共卫生着想的。但万一你的上司是工作狂,他自己得了肺炎都还呆在办公室里,你感冒发烧又怎么好意思请假呢?此外,在办公室里越是被歧视和基层的员工,对于请病假这件事越焦虑。
办公室的人事管理制度也同样会给员工压力。比如我呆过的两个外国机构和企业,都会在员工请病假的时候群发邮件给所有人,告知大家某某今天请病假了。虽然出发点可能只是方便同事安排工作,但无形中也给了请假者压力。有些人会为了避免给人造成经常请病假的印象,明明生病了却用休年假来代替请病假。
不同的职业也影响了休病假的标准。比如最常见的感冒,除非发高烧否则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不会请病假的,但如果一个人从事的是餐饮行业,那出现感冒症状他就应该休病假了,顾客看着不停打喷嚏流鼻涕的服务生是会有忧虑的。如果你做的是美妆销售,那出现皮肤过敏症状也最好不要上班了,否则护肤品估计也很难卖出去。还有一些类似月嫂、护工的工作,因为被照顾者免疫力比较弱,也对从业者健康要求更高,因此休病假的门槛也会相对低一点。但如果你是当老师,请一次病假意味着百十个学生集体缺了一次课,或者是明明已经花了好几个小时备好课且找人代课颇为周折,多半你是宁愿硬撑着去讲完课也不愿意休病假的。医生也是不敢轻易休病假的群体,门诊已经预约满了,又或是手术已经排好同事们都准备上台了,除非真的无法胜任,不然也不会轻易改期。
在很多国家,一定范围内的病假是不扣工资的,但也有些国家是例外,比如美国和一些亚洲国家。在新加坡,如果你新到一个单位,工作未满三个月,是享受不到带薪病假的。某些工种,因为薪水是按时薪、日薪甚至计件算的,像建筑工人或流水线工人,不上班就意味着领不到薪水,也制约了人们请病假。类似的还有一些纸媒记者,休病假不写稿的时候就没有稿酬,拿到的只有最低的基本工资。因此,作为折衷办法,有些人会选择病假期间在家远程办公,可以在沙发上以葛优躺的姿势打开手提电脑,既不落下工作进度,也不必经历上下班通勤的痛苦。
总言之,对于是否请病假这件事还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我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正好在朋友圈又看到转发的英年早逝的新闻,突然想起一句话“一个人的健康是1,而财富、事业、家庭都是1后面的0。”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呢?如果身体真的需要休息,干嘛不给自己放空一下?
如何有效请病假
及时跟上司沟通说明情况。
肯定地告知单位你需要休病假。
做好工作规划和必要的工作移交。
了解上司的期待,同时也让上司知道你预计何时能返回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