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乔峰吃的花生从哪里来?

2017-01-11吴钩

南都周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原产蚕豆美洲

吴钩

有个简便的方法可以大体上区分从陆上丝绸之路传入的域外农作物与从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域外农作物。前者的名字通常都带有一个“胡”字,后者则通常都带有一个“番”字。

明朝人才能吃到花生

金庸先生至少有两次将花生列入宋朝人的日常食谱,一次是在《天龙八部》:“他扶着山壁,慢慢走进洞中,只见地下放着不少熟肉、炒米、枣子、花生、鱼干之类干粮,更妙的是居然另有一大坛酒。”文中的“他”,是乔峰。

另一次是在《射雕英雄传》:“小酒店的主人是个跛子,撑着两根拐杖,慢慢烫了两壶黄酒,摆出一碟蚕豆,一碟咸花生,一碟豆腐干,另有三个切开的咸蛋。”这个跛子,就是东邪黄药师的弟子曲灵风。

许多读者都指出这是金庸小说的一个Bug,比如网上有人纠正说,蚕豆、花生两种作物“都是中国本土所无,而后才逐渐由国外传进来的。蚕豆又名胡豆,大概在元代才由波斯传入中国,到明朝时才普遍种植。花生则是出自美洲的农作物,大约1530年左右才传入中国,由沿海传入内陆地区又经过很长时间,直到乾隆末年花生仍然是筵席珍贵之物,寻常人很难吃到。”

其实这个“纠正”也未必正确。蚕豆确实又叫做胡豆,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豌豆、蚕豆皆有胡豆之名”,“《太平御览》曰张骞使外国,得胡豆种归,指此也(蚕豆),今蜀人呼此为胡豆,而豌豆不复名胡豆矣。”一般认为,蚕豆早在汉代便从西域传入了中国。生活在南宋的曲灵风当然可以吃到蚕豆。

花生也确实被普遍认为是来自美洲的作物,但传入中国的时间应该远早于1530年,因为弘治十六年(1503)的《常熟县志》已有关于花生的记录:“落花生,三月栽,引蔓不甚长,俗云花落在地,而生子土中,故名。霜后煮熟可食,味甚香美。”分别成书于1504年与1506年的《上海县志》与《姑苏县志》也都有花生的记载。如此说来,生活在北宋的乔峰与生活在南宋的曲灵风,都不大可能用花生下酒。

“胡”字系与“番”字系

蚕豆与花生传入中国的时间,正好代表了中国历史上两次大规模引入域外农作物的高峰期:汉代(余波延续至唐宋)与明代(余波延续至清代)。

一般来说,汉代传入的域外农作物,多沿陆上丝绸之路进来,原产地一般在中亚、西亚一带,许多记载都将这些域外农作物的传入归功于张骞,其实由张骞带入的域外农作物只有两种可以确证:苜蓿和葡萄。其他的农作物(包括前面我们提过的蚕豆)应该是张骞之后陆续传入中国的,只是托了张骞之名而已。明代传入的农作物,则通常沿海上丝绸之路而来,多数为美洲作物。

有个简便的方法可以大体上区分从陆上丝绸之路传入的域外农作物与从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域外农作物。前者的名字通常都带有一个“胡”字,后者则通常都带有一个“番”字。但请记住,凡事都有例外,不可绝对而论。

宋摹本《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胡”字系的农作物是很多的,比如蚕豆原称胡豆;原产伊朗的核桃,称胡桃;原产欧洲南部及中亚的大蒜,称胡蒜;原产地中海及中亚的香菜,称胡荽;原产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黄瓜,称胡瓜;原产非洲的芝麻,称胡麻;胡椒原产于天竺;胡萝葡(胡萝卜)从伊朗传入。这些“胡”字系作物,传入时间大致都是在汉代。还有洋葱,不要被它的“洋”名迷惑了,以为是洋人带来的,其实它的原名叫胡葱,原产于中亚,也是从陆上丝绸之路而来的。

诚如你今天看到的,不少“胡”字系作物后来的名字都不带“胡”字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史料的记载认为,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后赵政权的胡人石勒,特别讳忌“胡”字,诸多带有“胡”字的名称只好都避讳改名,如胡荽,“石勒改曰香荽”;胡瓜也因“石勒讳胡改名”。

“番”字系的农作物也不少,如番茄、番薯、番荔枝、番木瓜、番石榴,都是美洲作物,大约明朝时传入中国。马铃薯也是原产于美洲,名字虽然不带“番”字,但有些地方称其为“洋芋”,到底还是泄露了它的“舶来品”身份,传入中国的时间大致是明末清初。

玉米与辣椒的传入

此外,还有两种大名鼎鼎的美洲作物,也属于“番”字系,那就是玉米、辣椒。

玉米,中国人原来称之为“番麦”“西天麦”,这一名字透露了它是海外传入的信息。一般认为,玉米是16世纪率先引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因为杭州人田艺蘅在《留青日札》中记述说:“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名御麦,干叶类稷,花类稻穗,其苞如拳而长,其须如红绒,其实如芡实,大而莹白,花开于顶,实结于节,真异谷也。吾乡传得此种,多有种之者。”《留青日札》成书于1573年,可知最迟在明代万历年间,田艺蘅的家乡已多有农业者种植玉米。

但又有学者发现,成书于1560年的《平凉府志》也有玉米的记载:“番麦,一名西天麦,苗如蜀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花垂红绒在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据此,玉米应该是1560年之前就从陆路传入了中国西部。总而言之,玉米这一原产美洲的域外农作物,到底是什么时候、沿什么路线传播到中国,学界还未有定论,但时间线的上限,不会早于明代。

辣椒的原名也带有一个“番”字,叫做“番椒”,说明这一作物也是从海外传进来的。目前见到的关于辣椒的最早文献记载,是成书于1591年的明人笔记《遵生八笺》:“番椒,丛生,白花,实俨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子种。”从“味辣”与“甚可观”的措词来看,辣椒在明代万历年间,似乎既被当成辛辣调味料食用,又被作为观赏性植物。

不过,又有一些微弱的证据显示中国古代可能也有原产的辣椒物种。植物学家曾在云南发现原生态的野辣椒,1986年考古学者在四川成都的唐代垃圾坑中,也发现有完好的辣椒出土。但从文献记载的角度来看,云南、贵州、四川、两湖等地流行吃辣椒的饮食习惯,应该形成于清代,据清末《清稗类钞》《蜀游闻见录》等笔记记载,“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湘鄂之人,日二餐,喜辛辣品”;贵州“居民嗜酸辣”;“惟川人食椒,须择其极辣者,且每饭每菜,非辣不可”。清代之前,却未见类似的记载。

有意思的是,辣椒与玉米这两种明代才广泛种植的域外农作物,都被金庸写入宋朝背景的小说中。《天龙八部》写道:“自此一路向东,又行了二十余日,段誉听着途人的口音,渐觉清雅绵软,菜肴中也没了辣椒。”《神雕侠侣》写道:杨过“走了一阵,腹中饿得咕咕直响。他自幼闯荡江湖,找东西吃的本事着实了得,四下张望,见西边山坡上长着一大片玉米,于是过去摘了五根棒子。玉米尚未成熟,但已可食得”。

这也是金庸小说的Bug,因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说明,生活在南宋的杨过是吃不到玉米的;而北宋时的大理人家,也未有在菜肴中放辣椒的饮食习惯,那时候云南有没有辣椒这一作物也很不好说呢。

猜你喜欢

原产蚕豆美洲
江津原产优良柑橘品种
蚕豆花
找蚕豆“耳朵”
水稻与瓜蒌上应用新美洲星的实践效果分析
中国将对原产美国干玉米酒糟征收5年反倾销及反补贴税
住在蚕豆里的故乡
我对原产欧日血液透析机展开反倾销调查
猕猴桃和牛奶是“死对头”
谁发现了美洲
谁发现了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