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中的戏车研究
2017-01-11李晓倩
李晓倩
(河南大学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475001)
汉画像中的戏车研究
李晓倩
(河南大学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475001)
戏车是指在马车上表演倒挂、走索、翻越等动作的一项杂技表演类型,是汉代百戏中的一种。这项由多人参加的高难度、高水平的杂技表演,在汉代十分盛行。汉画像石中就有表现戏车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戏车表演的精彩。但是汉代之后,由于戏车表演的危险性和马车形制的改变等可能性原因,导致了戏车这一杂技表演类型的消失。
汉画像;戏车;杂技
汉代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时期。汉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社会生产得到恢复,生产力逐步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好转,国力日渐强盛。比较稳定的社会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乐舞百戏迎来了大繁荣时期,其杂技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汉代杂技有诸多形式,其中宋末元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中便有关于汉代百戏项目的概括:“杂戏盖起于秦汉,有鱼龙蔓延、安息五桉、都卢寻橦、丸剑、戏车、嗽雾、扛鼎、象人、怪兽、舍利之戏”[1]2627戏车便是百戏中的一大类型。
戏车是指在车上表演杂技[2]1-3,它是由多位表演者参与的、在马车上表演倒挂、走索、翻越等动作的一种杂技表演,戏车表演具有难度大、刺激性高、危险性大等特点。戏车在汉代发展迅速,并受到人们的喜爱。《史记》中记载:“绾以戏车为郎,集解应劭曰:能左右超乘也”[3]477。这是史料中首次出现关于戏车的记载,卫绾因为戏车表演而得官位,但是这个戏车与本文所要介绍的戏车并非同一种。结合《史记·卫绾传》的相关记载,可以判断卫绾时期的“戏车”是一种高超的驾车技术,并不是在马车上表演杂技的戏车。另外按后世的史料记载推测这两种戏车的含义并不相同。《思益堂集》中有这样的记载:“刘随州诗贾生王佐才,卫绾工车戏同遇汉文时,何人居重位予案,绾以戏车推为郎,戏车是郎官属戏,即麾北游戏之戏也,刘即误用,而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绾以车戏事文帝为郎,尤失考,若东方朔传内之设戏车,则戏弄之车,与绾传异又戏车之设,在武帝时绾事文帝时尚未有也”[4]170。从这则材料中可以判断出戏车出现的最早时间应该是汉武帝之后。而最早提到关于戏车表演的史料应该是张衡的《西京赋》:“尔乃建戏车,树脩旃,侲童程材,上下翩翻。突倒投而跟絓,譬陨绝而复联”[5]412。李尤在《平乐观赋》中也有关于戏车表演的记载:“戏车高橦,驰骋百马:连翩九仞,离合上下”[5]384,这些相关史料记载的戏车表演,都具有很大的难度,表演者不仅需要高超的表演技能,更需要强健的体魄来完成“上下翩翻”等动作。其不仅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而且具有很高的风险性。戏车表演往往是在车上而且是高空中进行,相较于其他的在地面上进行的杂技表演,其难度系数显然增加了很多。如上述史料中记载的高难度戏车表演在汉画像石中也有发现,虽然数量不多,但河南新野便发现了三块,笔者将以这三块戏车汉画像图为线索,探寻汉代戏车表演的精彩之处。
根据新野画像石展示的图像内容可以将戏车分为三类:
图1 斜索戏车
第一类,斜索戏车。这幅汉画像石画像中有两匹马拉着车,车上各立了一根木橦,绳索呈倾斜方式将两辆马车相连。自左向右看,第一辆马车上的木橦顶端蹲着一人,双臂微张,左手紧握绳索。绳索的另一端由前辆马车上的表演者握着,倾斜的绳索上一位表演者正在由下向上走,其张开双臂保持平衡。第二辆马车木橦上方放置了一根横木,横木上倒挂着一个人,此人双臂伸开,掌心向上,手里握着两个圆球,左手圆球上半蹲着一个表演者,右手圆球上表演者似金鸡独立般单脚站立着,另外一只脚微微抬起,双臂自然弯曲。在画像的最右端也有两匹马,右上方的骑马者手持弓箭回首,可能正在表演某项杂技。画像的右下方的骑马者,肩上扛着一面类似旗帜的东西,似乎是一位导骑者,在其前面有一座拱桥,由于画像石残缺,拱桥上面的景象未可得知[6]12-14。此幅画像石展示的戏车表演,表现了汉代戏车表演的水平之高超,如今的杂技表演者走在呈直线的绳索上便已经让观众叹服,而汉代的杂技表演者却能在倾斜的绳索上行走,实属不易。
第二类,平索戏车。这幅汉画像的左半部分有两辆马车。最左边的马车由两匹马拉着向前行驶,其前面的马车由一匹马拉着欲向拱桥上行驶,前后两辆马车均有一位御车人。马车之上各立一根木橦,靠前方的马车木橦顶端蹲着一位体格强健的表演者,其左手拉着一位技人的脚,使技人的身体与绳索尽量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其右手牢牢抓住绳索的一端,而绳索的另一端则拴在靠后的马车木橦上。在两辆马车之间的绳索上倒挂着一位技人,其双臂向下微张,在两根木橦上都有一位技人,其中一位技人呈现出翻滚状态,使其身体与上方的绳索近乎平行来维持整个表演的平衡性。此汉画像的中间有一座拱桥,桥上共有两辆马车,均由两位御车人,靠左的马车前方有两位导行人,拱桥的下方有鱼和乌龟[7]93。此画像石的最右端两位侍者在桥头恭候到来之人,侍者的上方有两人手持武器似乎是在格斗。此幅汉画像很全面地展示了平索戏车的表演,表演者依靠良好的平衡力和惊人的臂力在马车上完成这些惊险的动作,让人叹为观止。
图2 平索戏车
第三类,双索戏车。此汉画像左边有两辆马车、四匹马,马车上各有一位御车人,四匹马的前蹄向前抬起,展现着奔跑的状态。两辆马车上各立一木橦,靠右的马车木橦顶端蹲着一位技人,其双手各紧握一根绳索,技人右手绳索的另一端与其后方的马车木橦上方相连,左手的绳索被前方一位拉着马飞奔的人紧紧握住。两根绳索上都倒挂有技人,其中左侧的倒挂技人双手各抓一人,在空中腾飞,下面有一人在奔跑,有可能是保护技人的,也可能是为了与腾飞的两位技人交替。这种双索戏车用两根绳子将所有的表演者联系起来,每一位表演者必须默契配合才能保持平衡,表演的难度非常大,十分危险。
图3 双索戏车
这三幅关于戏车的汉画像石是目前已经出土的所有汉画像石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它们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汉代戏车这一杂技项目的真实情景,让后人有机会通过实物资料一窥当时的高超技艺。这些戏车画像石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汉代杂技演员的精湛的技艺水平,还为我们研究当时的杂技表演情况、社会生活娱乐情形等提供了相当珍贵的一手材料。汉代形成这样高水平的戏车表演,有着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多方面的因素一起促成了以戏车为代表的高水平杂技表演的形成。但是这样精彩独特的杂技表演却没有流转至今。在笔者能够查阅到的汉代以后的史料中,目前只发现了晋代陆翙《邺中记》中的一则记载:“虎正会殿前作乐,高絙龙鱼凤凰安息五案之属莫不毕备,有额上缘橦,至上鸟飞左回右,转又以橦着口齿上,亦如之设马车立木橦,其车上长二丈,橦头安横木,两伎儿各坐木一头或鸟飞或倒挂,又衣伎儿作猕猴之形走马上或在胁或在马头或在马尾马走如故名为猿骑”[8]4。晋代以后关于戏车的记载目前为止尚未找到。直至今日,戏车这种表演形式也未被发现,对于这样一种珍贵而又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杂技表演的消失不得不进行一番思考。结合汉代的历史背景以及戏车独特的表演方式,笔者对其消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猜测。
首先,戏车的表演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其大部分是在奔驰的马车上完成倒立、走索、弄丸等高难度的杂技动作。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在平地上完成走索、弄丸等动作已属不易,这些杂技对表演者的平衡性要求非常高,而戏车是在奔驰的马车上表演,这无形中增加了表演的难度系数。这种表演的平衡性很难掌握,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事故,对表演者的生命构成很大的威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放弃这种危险的表演方式,只保留了戏车中的部分杂技表演项目,例如倒立、走索、立橦等。后世关于走索等杂技表演的记载十分详尽,《唐书合钞》曰:“髙絙,盖今之戏绳者是也,梁有猕猴幢戏今有缘竿。又猕猴縁竽未审何者为是”[9]264。在后世的杂技表演中保留了戏车的部分表演内容,降低了整个杂技表演的风险性。
其次,后世马戏的表演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戏车的表演形式,马戏一般是由一人在马上表演翻越、舞球等各种动作,马戏在汉代开始有所发展,直到宋代的时候发展完善并一直延续。《酉阳杂俎》载:“建中(唐德宗年号)初,有河北军将姓夏者,弯弓数百斤,尝于球场中累钱十余,走马以击鞠杖击之,一击一钱飞起六七丈,其妙如此。又于新泥墙安棘刺数十,取烂豆相去一丈,一一掷豆贯于刺上,百不差一。又能走马书一纸”[10]28。这种马戏表演一般由一人完成,动作难度较小,也相对安全,表演时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有所减少,这些优点使马术的发展更长久。
再次,汉代以后马车的使用频率逐渐减少,戏车失去了表演的基本要素之一,从而逐渐走上了没落之路。用于戏车表演的马车是敞篷,没有帷幔的,而汉代以后马车逐渐向轿子或者轿车的方向发展,《晋书》曾记载晋元帝在三月三日乘肩舆去看民间过“上巳节”的情况。东晋有名的书法家王献之曾乘坐肩舆到吴郡(苏州)的著名园林参观。中唐以后的轿子开始有顶盖和帷幔,装饰也变得较为华丽,已逐渐趋于完备,到宋代轿子的形制基本定型,轿子成为人们很好的代步工具,既方便也相对安全,乘坐轿子的习俗也随之形成,甚至出现了租赁轿子赚钱的行为。马车的使用率逐渐减少很有可能是造成戏车失去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表演要素之一,所以这种表演逐渐淡化出杂技的表演舞台。
戏车这种精彩的表演方式未能传承下来对后世是一种莫大的损失,无法亲眼证实与感受戏车表演带给观众的巨大冲击感实属遗憾。但是戏车是汉画像石中百戏类题材的典型代表,通过汉画像石的材料对汉代车戏进行研究,除了让我们有机会鉴赏汉画像石特有的艺术性之外,更能直观地领略汉代车戏本身的精湛技艺,还可以透过车戏窥见汉代百戏之一斑。这对我们了解汉代的社会文化娱乐生活、汉代人的精神面貌以及汉代石刻艺术水平有着一定的助益作用。
[1] 马端临.文献通考[M].爱如生数据库,据原本扫描.
[2] 王桂伟.说说汉代的“戏车”[N].中华读书报,2012-09-26(10).
[3]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4] 周寿昌.李军政标点. 思益堂日札[M].长沙:岳麓书社,1985.
[5] 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 全汉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 魏忠策.罕见的汉代戏车画像砖[J].中原文物,1981(3).
[7] 王如雷.新野发现一块汉代戏车画像砖[J].中原文物,1989(1).
[8] 陆 翙.邺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 沈炳震.唐书合钞上[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2.
[10] 段成式.酉阳杂俎[M].爱如生数据库,据原本扫描.
[责任编辑 袁培尧]
2016-09-11
李晓倩(1993- ),女,河南信阳人,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汉画像、民俗学研究。
K879.4;J205
A
1671-8127(2016)06-01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