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白质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7-01-11陈舒颖闵玲廖明杨丽娜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16年4期
关键词:癌性磷酸酶癌变

陈舒颖,闵玲,廖明,杨丽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州,510095)



蛋白质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在非小
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陈舒颖,闵玲,廖明,杨丽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州,510095)

目的 分析蛋白质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变组织以及癌旁组织均实施免疫化学法检验, 分析比较癌变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蛋白质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CIP2A)的表达情况。结果 癌变组织的CIP2A阳性表达率(76.3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00%),P<0.05。结论 蛋白质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可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度表达, 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意义。

CIP2A;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 表达

肺癌属于临床常见的癌症之一, 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均较高, 其中主要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 有数据显示, 在肺癌中, 非小细胞肺癌所占比例约为80%。临床发现, 较多肺癌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 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 因此, 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对该类患者实施早期诊断尤为重要[1]。我院为了分析CIP2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对该类患者实施免疫化学法检验, 详细内容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治疗的2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 男性为143例, 女性为77例; 最大患者的年龄为76岁, 最小患者的年龄为36岁, 均值为(62.34±1.34)岁。结合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肺和胸膜肿瘤分类标准》对患者的癌症类型分类: 98例患者为鳞癌, 87例患者为腺癌, 35例患者为腺鳞癌; 分化程度分类:67例患者为低分化癌, 105例患者为中分化癌, 48例患者为高分化癌; 结合国际抗癌联盟制定的TNM分期标准(2010年)对患者实施临床分期: 68例患者为Ⅰ期, 102例患者为Ⅱ期, 50例患者为Ⅲ期。220例患者经过手术病理检查均被确诊, 所有患者术前均未实施化疗或放疗, 排除患有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的患者。患者及其直系家属均已知情该研究的相关信息并自愿签署同意协议。

1.2 方法

对2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变组织以及癌旁组织均实施免疫化学法检验。具体检测方法: 对癌变组织以及癌旁组织均实施甲醛溶液(浓度为10%)进行固定, 并使用石蜡进行包埋后实施连续切片, 切片厚度约为4 μm。再对切片组织实施高温抗原修复程序, 并使用磷酸盐缓冲盐水对其进行反复冲洗, 冲洗次数为3次, 每次5 min。在每张切片上滴加50 μL一抗, 将其置于4 ℃温箱中孵育过夜, 取出后再使用磷酸盐缓冲盐水(PBS)对其进行反复冲洗, 冲洗次数为3次, 每次5 min。 在每张切片上滴加50 μL二抗, 再将其置于37 ℃孵育半小时, 再使用磷酸盐缓冲盐水对其进行反复冲洗, 冲洗次数为3次, 每次5 min。 加DAB显色液, 并使用中性树胶进行封片处理, 使用磷酸盐缓冲盐水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在低倍(×100)光学显微镜下寻找癌变区域, 再随机抽取10个高倍镜(×400)视野, 每个视野计数100个细胞, 认真观察并记录肿瘤细胞的染色强度以及阳性细胞数。

1.3 评估指标

分析比较癌变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蛋白质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的表达情况。蛋白质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表达具体表现为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存在棕褐色或棕黄色颗粒沉淀; 染色强度分级标准为: 0分表示无染色, 1分表示染淡黄色, 2分表示染黄色, 3分表示染棕褐色或棕黄色。按照阳性细胞数所占比例进行评分: 0分表示小于5%; 1分表示介于5%至24%之间; 2分表示介于25%至49%之间; 3分表示介于50%至75%之间; 4分表示大于75%; 结合以上2项得分乘积为最后得分, 0分表示阴性, 1至4分表示低表达, 5至8分表示中表达, 大于9分表示高表达, 阳性表达包括低表达、 中表达、 高表达[2]。

1.4 统计学分析

对评估指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 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 研究结果使用率表示, 当P<0.05时, 表示比较结果存在差异, 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比较可得, 组间癌变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IP2A的阳性表达率存在差异, 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见表1。

表1 比较癌变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IP2A的表达情况Tab.1 Comparison of the expression of CIP2A in cancer tissues and adjacent tissues

3 讨论

有研究证实, 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很低, 且肺癌是目前全球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 肺癌的临床症状不够显著, 较多患者在就诊时常处于中晚期, 因此, 为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对该类患者实施早诊断、 早治疗尤为重要。

蛋白质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是近几年发现的致癌蛋白之一, 一般情况下, 正常组织中蛋白质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多呈现不表达或者存在低水平表达现象, 但当正常组织发生恶性转化或癌变时, 其可以为高度表达。因此, 临床常将其作为判断和评估肿瘤的标志物之一。有研究显示, 该种蛋白能在多种肿瘤细胞(肝癌、 肺癌、 头颈部鳞癌、 胃癌、 结肠癌、 乳腺癌以及前列腺癌等)中高度表达, 与肿瘤的发生、 发展以及预后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本研究为分析CIP2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对该类患者实施免疫化学法检验, 对此次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知, 2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 癌变组织的CIP2A阳性表达率为76.36%, 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00%), 这提示蛋白质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可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度表达, 可作为诊断非小细胞癌的有效指标之一。许晓兰[3]在《CIP2A和Surviv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对97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实施CIP2A蛋白表达的免疫化学法检验, 其研究发现CIP2A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6.3%, 与本研究的结果(76.36%)基本一致, 均认为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IP2A蛋白可高度表达。

总结以上研究结果得出, 蛋白质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高, 可为临床医师诊断、 评估病情提供依据, 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意义。

[1] 许晓兰,金问森,胡碧丹,等.蛋白质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肿瘤,2011,31(10):942-945.

[2] 宫红彦.整合素ανβ6及CIP2A对结肠癌细胞恶性行为的调控作用[D].山东大学: 济南,2013.

[3] 许晓兰.CIP2A和Surviv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合肥,2012.

Expression of Protein Phosphatase 2A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CHEN Shuying,MIN Ling,LIAO Ming,YANG Lina

Cancer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95)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xpression of the protein phosphatase 2A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Immunochemical tests were taken on the cancerous tissue of 220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adjacent tissues. The expressions of protein phosphatase 2A cancer inhibitory factor (CIP2A) in cancer tissue and paracancerous tissue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CIP2A in cancerous tissues (76.36%)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adjacent tissues (5%) (P<0.05). Conclusion Protein phosphatase 2A is highly expressed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CIP2A,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expression

陈舒颖,E-mail:zhongjinguang6969@163.com

10.3969/j.issn.1674-1242.2016.04.002

R734.2

A

1674-1242(2016)04-0190-03

2016-08-08)

猜你喜欢

癌性磷酸酶癌变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碱性磷酸酶钙-钴法染色的不同包埋方法比较
下咽癌的区域癌变现象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马尾松果糖-1,6-二磷酸酶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磷酸酶基因PTEN对骨肉瘤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麝蟾镇痛膏治疗150例癌性疼痛的系统评价
Eag1 在大鼠口腔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
中医护理干预控制癌性疼痛的应用
《癌变·畸变·突变》第六届编委会第2次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