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2017-01-11尹凤鲜贺州市八步区信都中心卫生院542813广西贺州市信都镇县前街264号

广西中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汤加减消化性黄芪

尹凤鲜 贺州市八步区信都中心卫生院 542813 广西贺州市信都镇县前街264号

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尹凤鲜 贺州市八步区信都中心卫生院 542813 广西贺州市信都镇县前街264号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脾胃虚寒型消化性胃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穴位选取脾俞、胃俞、膈俞、中脘、内关、气海、足三里、公孙等)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26例,好转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良好。

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针灸;黄芪建中汤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特点是上腹部有规律的、周期性的疼痛。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在中老年患者中多发,西医在治疗方面主要以抑酸剂、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和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1]。单纯西药治疗本病疗程长、副作用多,易复发,临床疗效并不满意[2]。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并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脾胃虚寒型消化性胃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6~70(40.5±19.5)岁;病程15 d~6(2.5±0.2)个月;胃溃疡14例,十二指肠溃疡26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5~70(41.0± 19.5)岁,病程14 d~6(2.3±0.2)个月,其中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溃疡2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①患者有长期反复发生的周期性、节律性的慢性上腹部疼痛;②上腹部有局限性深在压痛;③X线钡餐造影见溃疡龛影;④内窥镜检查可见活动性溃疡。

1.3 排除标准 ①患者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穿孔、幽门梗阻等疾病患者。②患有肿瘤和其他系统疾病者。③复发性和多发性溃疡者。④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⑤不配合研究者。

1.4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入选病例中医辨证均符合脾胃虚寒型:①胃脘胀痛,喜温喜按。②面色萎黄,乏力倦怠,舌淡苔白,脉象细弱。③常感反酸、烧心,饭后上腹部疼痛加重或遇冷加重,大便溏薄。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生黄芪、党参、丹参各20 g,海螵蛸、木香、白及、炒白术各15 g,土茯苓、陈皮、白芍、半夏、延胡索、生甘草各10 g,黄连、三七各5 g(三七研末冲服)。胃脘胀满者加神曲、山楂各5 g,砂仁10g;痞满者加枳实、青皮各12g;胃阳虚者加附片10 g、肉桂5 g。中药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服用5剂后生黄芪改为炙黄芪,生甘草改为炙甘草,药量不变,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以针灸治疗,取穴:中脘、气海及双侧脾俞、胃俞、膈俞、内关、足三里、公孙。针刺选择1.5寸无菌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后垂直刺入,并予以提插捻转以患者感酸胀为宜。针刺过后加艾灸,在所选穴位涂抹适量万花油后,在穴位上放棉垫,将长约为2 cm的艾条置于穴位棉垫上,并将其点燃,燃至患者感疼痛时为其轻拍穴位周围皮肤缓解疼痛,待艾条燃尽后,在穴位表面再涂以万花油,每穴灸1壮。针灸治疗每日1次,疗程同治疗组。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临床治愈:主诉症状完全消失,胃镜检查示溃疡底部白苔完全消失;好转:主诉症状明显好转,胃镜检查示溃疡面积缩小50%以上;无效:主诉症状无明显好转或病情有加重趋势,胃镜检查示溃疡面积无减小或减小面积小于50%。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并进行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4 讨论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也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消化性溃疡属中医“胃脘痛”“嘈杂”“吞酸”等范畴,脾胃虚寒型是消化性溃疡临床常见证型,其发病机制是胃脾运化不利、胃失和降、气机不利,另外风邪侵袭或者贪食生冷导致寒邪凝滞,也是本病的发病原因。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溃疡的根本在于调理脾胃、温阳补气、活血化瘀。西医治疗消化性溃疡复发率高、药物副作用多,中医在采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标本兼治,能有效促进溃疡愈合[4]。

笔者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胃溃疡,取得良效。方中生黄芪、生甘草清热解毒、托毒生肌,后期生黄芪、生甘草换为炙黄芪、炙甘草能够益气健脾,巩固疗效;党参、白术等温阳除湿,补脾气助其运化;三七、丹参、白及等止血、生肌;木香、陈皮、半夏等能够理气健脾,燥湿止呕;海螵蛸、白芍收敛止痛;延胡索可活血、止痛;黄连可泻火解毒。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党参、黄芪、白术等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胃黏膜的防御能力,同时能够抵消灭幽门螺杆菌;丹参、三七等能够抑制炎症、改善局部黏膜微循环、促进组织的愈合;白及能促进胃黏膜细胞的更新和愈合,海螵蛸具有机制胃酸的作用[5]。汤药内服再配以针灸治疗,可协同增效。中脘为胃之募穴,具有理气止痛之功,与胃俞相配合,共达俞募相合之功;脾俞可调和脾胃;足三里为胃之合穴,可理气止痛;内关缓急止痛;气海为丹田所在,可治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公孙调和脾胃;膈俞理气止痛。在以上穴位的基础上通过针刺配合艾叶调血理气的作用,并借助灸火的热力,具有温阳补脾、益气和胃、温中散寒之功效,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6]。

本临床观察表明,黄芪建中汤加减内服联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1]周晓红.叶榛苇.消化性溃疡证型分布规律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1,30(10):689-691.

[2]王芬,张冰,陈妃.安胃二号方加味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9(2):17-19.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1-154.

[4]张家鉴.用小建中汤合良附丸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304-305.

[5]曾文林.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7):44-45.

[6]王静,岳岩,周正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3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杂志,2012,34(7):393-394.

(2016-09-30收稿/编辑 刘 强)

R573.1

A

1003-0719(2016)06-0046-02

猜你喜欢

汤加减消化性黄芪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黄芪是个宝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