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腹腔镜下治疗肾上腺髓质脂肪瘤合并囊肿1例*

2017-01-11解放军252医院泌尿外科河北保定071000

罕少疾病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髓质脂肪瘤包膜

解放军252医院泌尿外科(河北 保定 071000)

韩 刚 陈宇东 李春吾 刘伟英 王领军 王强 王志鹏 史建国 苑海波殷晓松 李春吾 刘同伟 张 倩

后腹腔镜下治疗肾上腺髓质脂肪瘤合并囊肿1例*

解放军252医院泌尿外科(河北 保定 071000)

韩 刚 陈宇东 李春吾 刘伟英 王领军 王强 王志鹏 史建国 苑海波殷晓松 李春吾 刘同伟 张 倩

肾上腺肿瘤;髓质脂肪瘤;腹腔镜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28岁。因体检发现右肾上腺占位2周就诊。超声示:右肾上腺区异常所见:1、高回声结节,考虑腺瘤可能;2、囊性结节,考虑囊肿。腹部CT示右侧肾上腺可见50mm×33mm肿块,其内可见软组织密度及脂肪密度,病灶边缘清楚,增强扫描软组织密度可见强化,考虑良性肿瘤性病变如髓质脂肪瘤可能性大;肝尾状叶可见直径约43mm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清楚,病灶可见向肝外突出,增强扫描未见强化,考虑囊肿(图1)。实验室检查:立卧位醛固酮及肾素、血管紧张素II、皮质醇、尿游离皮质醇92.4μg/24h、尿儿茶酚胺均正常。术中所见:腹腔镜下见肿瘤及囊肿位于右肾上腺内,瘤体呈淡黄色,球形,直径约4cm,囊肿壁菲薄透明,周围正常腺体受压变薄;游离过程中囊壁破裂,涌出少许清亮液体,吸净囊液,将肿瘤及囊肿切除。术后病理诊断:肾上腺髓质脂肪瘤合并囊肿(图2)。

2 讨 论

髓质脂肪瘤是一种发生于肾上腺髓质的无功能良性肿瘤。发病率较低,约为0.08%~0.20%,通常是体检、超声及CT检查时偶然发现,一般多见于成年人,女性多见,右侧明显多于左侧。肿瘤多位于肾上腺髓质内,且位置较深,包埋于肾周筋膜内,紧邻肝右后叶,易与肝脏占位相混淆。

本病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胚胎时期残留的分化成熟的造血细胞在感染、外伤等因素刺激下由静止期进入增殖期所形成,也可能由肾上腺皮质细胞或皮质内间质细胞化生形成。肾上腺髓质脂肪瘤肿块边界清楚,但无真正的包膜,所谓的包膜实质上是受压变薄的肾上腺组织及肾上腺包膜共同组成。镜检:肿瘤组织由成熟的脂肪组织和造血细胞两部分组成。本例中肿瘤由脂肪细胞和造血细胞组成,周围可见萎缩的肾上腺组织。在病理诊断中应与髓外造血增生性病变、错构瘤等进行鉴别。

本病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超声为首选的筛查方法,多数为边界清楚、包膜完整的强回声包块,部分以强回声为主夹杂不规则回声区[1]。CT对肿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的准确率达87%~92%,特征性CT征象表现为肾上腺区类圆形肿块影,有包膜,内有散在分布数量不等的条索状或分隔较较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后见包膜及瘤体内高密度的条索状影略有强化。MRI在证实肿瘤的起源上比CT更敏感。病理检查是术后确诊的惟一可靠诊断。

图1术前增强CT:右肾上腺髓质脂肪瘤(黑箭)合并囊肿(白箭);

图2术后病理右肾上腺髓质脂肪瘤(HE×10)

该病的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2]。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与开放手术比较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有较大优势。本例肿瘤体积相对较大,且合并一较大囊肿,经后腹腔镜手术均成功切除,术后恢复顺利,如期出院,随访3月疗效满意。

[1] 李红英.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超声诊断[J].罕少疾病杂志,2003,10(6):19-20.

[2] 白焱,王建军,张继伟. 功能性肾上腺髓样脂肪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罕少疾病杂志,2003,10(4):21-23.

R736.6

D

解放军252医院院管课题基金资助项目(YY2012-12, 2014252YY01)

10.3969/j.issn.1009-3257.2016.01.017

2016-01-14

韩 刚,男,泌尿外科,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微创泌尿外科。

陈宇东

猜你喜欢

髓质脂肪瘤包膜
髓质骨在蛋鸡产蛋期的作用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增强CT评估肾积水患者肾功能受损
多带宽DTI-IVIM技术评估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受损的价值
后纵隔Ⅱ型髓样脂肪瘤1例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功能磁共振成像对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诊断价值的初探
树脂包膜缓释肥在机插杂交稻上的肥效初探
跟骨脂肪瘤1例报道
喉脂肪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