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患者手术疗效评价
2017-01-11谭家帅
谭家帅
(重庆市东南医院骨科401336)
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患者手术疗效评价
谭家帅
(重庆市东南医院骨科401336)
目的探析不同术式在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95例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损伤及其脊髓受压情况,分成甲组(33例)、乙组(30例)和丙组(32例),分别予以前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后路复位加压侧块钢板固定术及前后路联合复位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D~E级所占比例明显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有较高的总有效率,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手术在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治疗中,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临床医生可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从而确保疾病治疗的效果。
骨折; 脊髓损伤; 颈椎/损伤; 骨折固定术,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95例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颈椎骨折脱位,同时并发脊髓损伤。根据损伤及其脊髓受压情况,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椎间盘前纵韧带、椎体受损和脊髓前方受压)33例,其中男20例,女
13例;年龄 18~66岁,平均(52.1±2.6)岁;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12例,C级 9例,D级6例,E级0例。乙组(后纵韧带损伤、椎板骨折和脊髓后方受压)30例,其中男 17例,女 13例;年龄 20~63岁,平均(51.5±1.8)岁;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10例,C级8例,D级5例,E级0例。丙组(脊髓前后皆受压)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0~60岁,平均(51.1±2.3)岁;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A级10例,B级14例,C级8例,D级0例,E级0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脊髓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1)甲组:对患者予以前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具体操作:在C型臂X光线机的协助下,对伤椎予以准确定位,且将椎体撑开器置于伤椎邻近的上下椎体之间,适度撑开。将伤椎上下椎间盘、脊髓前方的骨性组织及间盘组织予以彻底刮除,同时将两边颈长肌作为界线,对碎裂椎体实施次全切,并适度提高减压力度,以便形成1个矩形的骨槽。截取长度适合的皮质髂骨(三面),在对其进行适当的整修之后,将其嵌入前所做的矩形骨槽内,撤掉撑开器,且将钢板置于其中。最后又在C型臂X光线机的协助下,对钢板螺钉所在部位加以明确,以确保其位置的准确性;放置半管引流,术后对患者使用颈托,以起到外固定的作用。(2)乙组:对患者予以后路复位加压侧块钢板固定术,具体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将其哈罗氏架予以去除,并在颈后正中处做1个切口,将脱位节段的椎板、上下关节突等充分暴露出来,以巾钳对脱位关节进行提拉,以使其到上位棘突,且朝下远端进行推压,直至下位棘突,逐渐撬拨,继而脱位骨折复位。骨折复位之后,为需确保其颈椎超过伸位,可在脱位节段放置钢板,以起到固定的作用。若复位难度系数较大,则可切除脱位交锁下位椎体上关节突中的一部分,并对牵引方向加以调节,即可顺利复位[3]。(3)丙组:对患者予以前后路联合复位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具体操作:在颈后正中处做一切口,以便将其颈部充分暴露出来,直到脱位结节段,之后实施撬拔复位,以便将小关节突交锁予以切除。如果复位难度系数较大,那么对复位难度大的小关节突进行切除,并在减压椎板之后实施侧块螺钉钛板内部固定处理,对小关节突加以打磨,且确保植骨的有效融合。完成后路手术后,患者取仰卧位,依照前路手术的方式做入路,通过C型臂X光线机透视对椎间隙予以准确定位,借助髓核钳,将软骨板与髓核予以切除,或将伤椎予以切除,且实施上下潜行减压处理。将三面钛网(装有自体骨)或带皮质的髂骨块植入体内,同时用锁钛钢板对前路实施固定处理。术后患者无需佩戴颈围,待休息2~3 d后,则可下床活动[4]。
1.2.2 观察指标[5]采取Frankel分级表对三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的脊髓功能情况进行评估,该表含有5级,其中,损伤平面之下的深浅感觉已经全部消退,肌肉运动功能全部消退,为A级;损伤平面之下的运动功能已经全部消退,只有部分骸区还存在感觉,为B级;损伤平面之下,只有部分肌肉的运动功能依然存在,为C级;损伤平面之下的肌肉功能并不完全,但是能够借助拐杖行走,为D级;深浅感觉、肌肉运动功能并未消退,且病理反射依然存在,为E级。
1.2.3 疗效判定标准[6]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退,脊髓功能恢复至正常状态,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颈椎恢复生理性复位,椎体脱位已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感知功能有所恢复,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颈椎复位已趋于恢复;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未改善,感知功能未恢复,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椎体脱位恢复情况并不理想。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分析 经过手术治疗,三组患者的脊髓功能得到了一定好转,其中,三组患者治疗后的D~E级所占比例明显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三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三组患者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变化情况比较
表2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事业与建筑事业的进步,各类骨折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而颈椎骨折脱位就是其中较为多见的一种,且大部分的颈椎骨折患者会出现脊髓损伤。如果患有颈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必须及时进行治疗,否则轻者四肢功能障碍、截肢、瘫痪,重者甚至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7]。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对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患者予以治疗,具有极为重大且现实的意义。
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的受伤机制:椎管受损后,骨折所在部位的骨折块与受到损害的椎间盘朝椎管内突出,继而压迫到脊髓,最终引起脊髓损伤[8]。临床上针对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的治疗,其主要原则:脱位骨折复位—减压—内固定—确保椎体的平稳性—解除脊髓压力,最终实现脊髓功能的恢复[9-10]。一般情况下,临床上是采取手术的方式治疗此类疾病,而其术式主要有前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但是选取何种术式,主要取决于患者实际的骨折情况。经前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适用于椎体爆裂性骨折不伴脱位,骨折块突入椎管,椎间盘损伤突出,椎间不稳定,后凸畸形[11];该法体位改变少,减少了脊髓的进一步损伤,对于来自脊髓前方的压力,可进行直接、彻底地减压,且融合节段少,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对于较重的小关节交锁,小关节复位较难。经后路复位减压侧块钢板固定融合术适用于椎板骨折内陷压迫脊髓并发颈椎脱位或不稳,关节突骨折并发神经根损伤,颈椎后方结构牵张性损伤并发颈椎后凸畸形或不稳[12];该法创伤较小,可在直视下使小关节顺利复位,颈椎序列恢复较好。在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脊髓前后均有致压物,出现钳夹样改变,此时采用前后路联合复位减压固定融合术。因颈椎前后柱均给予固定,术后在颈椎强度、抗扭转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方面都比其他术式的颈椎稳定性要强得多,但该法有手术岀血多、创伤大等不足。本研究中,作者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取了相应的术式,如针对脊髓前后均受压者,对其采取了前后路联合的术式。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三组患者Frankel分级中的D~E级所占比例均比治疗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有较高的总有效率,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上述3种手术方式在颈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治疗中,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临床医生可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从而确保疾病治疗的效果。
[1]李成祥.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4):59-60.
[2]黄江,段满生,曹凯,等.颈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在颈脊髓损伤手术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2(11):22-27.
[3]杨立成,黄儒收.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65例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16):1679-1680.
[4]王雷,柳超,田纪伟.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术式选择[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7):610-616.
[5]姚书眈,罗春山,邱冰.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792-5793.
[6]周亮.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0):105-106.
[7]饶耀剑,刘慧娟,贾春霞,等.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增2):292-293.
[8]王治国.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9):78-79.
[9]王中杰.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3,8(4):101-102.
[10]郭伟杰.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0):6-7.
[11]谷慧敏,杨豪,余正红,等.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前后路手术术式选择及疗效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4):124-126.
[12]杨子斌,赵伟,吕乔,等.椎弓根钉棒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小关节绞锁的疗效[J].临床骨科杂志,2015,18(5):518-520.
10.3969/j.issn.1009-5519.2016.24.035
:B
:1009-5519(2016)24-3836-03颈椎骨折脱位指颈椎椎体骨折和脱位在同一时间点发生,这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完全性损伤,并且时常并发脊髓损伤[1-2]。一旦发生颈椎骨折脱位,若不及时予以较好的处理,将引起十分严重的后果。对于该病的治疗,一般采用手术方式。为了了解不同术式在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中的运用价值,作者对本院收治的95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采取3种不同术式治疗,现具体报道如下。
2016-06-13
2016-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