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季稻全程机械化及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2017-01-11

作物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衡阳县双季稻晚稻

(衡阳县农业局粮油站,湖南衡阳421200)

双季稻全程机械化及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邱启生

(衡阳县农业局粮油站,湖南衡阳421200)

为提高规模种粮经济效益,进一步探讨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模式,2015年在衡阳县西渡镇梅花、青木村建立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种植高产示范片150 hm2,采用早稻早中熟品种+拱棚旱育机插秧+小苗(3~3.5叶)机插+配方施肥+间歇灌溉+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机收+机烘,晚稻中熟品种+硬(软)盘泥浆集中育机插秧(4~4.5叶)+机插+配方施肥+间歇灌溉+病虫害专业防治+机收+机烘模式技术。经测产验收,平均产量早稻8278.5 kg/hm2,晚稻9415.5 kg/hm2,比常规栽培(水育秧手插秧)分别增产15.36%、22.89%,双季稻增收7600.9元/hm2,节支6150元/hm2,达到了粮食增产、增效的目的。

水稻;栽培;机械化

衡阳县地处湘江中游,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18℃,3、4月常出现剧烈降温,对春播、育秧造成很大的困难和威胁。7月份日平均气温30~31℃;秋分至寒露期间,强冷空气南下,常出现寒露风,给晚稻抽穗扬花结实带来不利影响。全年无霜期300 d左右,常年降水量1300 mm左右,全年日照时数1650 h左右,能满足水稻一年两熟或稻稻油三熟栽培,但季节矛盾突出,油菜成熟期太迟影响早稻适时栽插,晚稻常遇寒露风影响结实。近年衡阳县涌现出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专业大户,发展规模粮食生产。如果单靠手工种植,由于人工成本过高,规模种粮效益低。因此,为提高工效,提高规模种粮经济效益,集约化粮食生产必须实行机械化。近年我们探索出双季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集成技术,将优质稻品种、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机械化耕、种、治、收、烘等技术集成,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了发展粮食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瓶颈,达到粮食增产、增效的目的。

1 双季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示范基本情况

1.1 示范地点

示范点选择在衡阳县西渡镇梅花、青木两村种粮大户刘某流转的耕地进行,田块土壤肥力中上,河潮泥土种,水源条件较好,交通方便,距县城3 km。

1.2 示范品种与面积

早稻149.6 hm2(机插142.93 hm2,手插6.67 hm2),晚稻152.27 hm2(机插145.6 hm2,手插6.67 hm2)。早稻品种株两优819,晚稻品种T优H505。对照为水育秧手插秧。

1.3 双季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模式

早稻早中熟品种+拱棚旱育机插秧+小苗(3.5~4叶)机插+配方施肥+间歇灌溉+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机收+机烘,晚稻中熟品种+硬(软)盘泥浆集中育机插秧(4~4.5叶)+机插+配方施肥+间歇灌溉+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机收+机烘。早稻播种时间3月28日,机插大田用稻种45 kg/ hm2,机插秧时间4月18~20日,秧龄20~22 d。对照区常规栽培大田用稻种22.5 kg/hm2,栽插时间4月22~25日,秧龄25~28 d。晚稻机插秧播种期6月22日,秧龄25~28 d,机插大田用稻种37.5 kg/ hm2,机插时间7月18~20日。对照常规栽培播种期6月20日,秧龄30~32 d,大田用稻种15 kg/ hm2,栽插时间7月23~25日。

2 双季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2.1 健壮育秧

早稻机插秧壮苗个体指标:叶龄3.5~4叶,苗高12~17 cm,白根数10条以上;群体标准:秧苗生长整齐健壮,青秀无病,秧块整体放入秧箱内,不卡滞或脱空造成漏插,杂交稻每平方厘米成苗2~4株,均匀整齐,根系发达,秧苗块盘根好,提起不散。

(1)晒种。晒种能提高种子的活性,增加发芽势,要求播前2 d晒种。

(2)消毒。用强氯精消毒。方法是先将水选后的种子放入清水中浸12 h,然后将种子换入300倍液的强氯精中浸10 h。浸后反复冲洗种子,然后用浸种灵浸种12 h(浸种液保留),再行催芽。

(3)合理用种量。早稻杂交稻每盘用干种子100 g,晚稻杂交稻每盘用干种子70~80 g。如果播种量过大,密度偏高,秧苗素质就会差,返青分蘖时间延长,生育期推迟,产量下降。如果播种量太小,机插时空蔸率太高,基本蔸基本苗不足。

(4)化学调控。按每公顷大田用壮秧剂15包拌干细土150 kg,充分拌匀,均匀撒在已平整的150~160 m2的床面上。早稻机插育秧在1叶1心时施用浸种灵药液;晚稻在1叶1心和2叶1心(间隔1个星期)施用浸种灵药液。

(5)温湿调控。一是高温高湿促全苗。早春气温较低,播种后要拱棚严盖膜,保持膜内温度28~35℃、相对湿度90%以上,确保立针一轰而齐。二是及时通风换气。早稻播种后3~4 d一般能正常竖针齐苗,应及时通风换气,改善膜内环境,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发生。三是湿润管理。秧田床土湿润管理为主,保持盘土不发白,晴天中午秧苗不卷叶,缺水补水。四是晚稻采用单网遮阳可持续18~20 d,20 d后可揭网炼苗。

(6)病虫防控。秧苗移栽前2~3 d,喷施送嫁药。选用吡蚜酮或醚菊酯或噻嗪酮等喷雾防治稻飞虱,达到控虫防病,减轻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的目的。晚稻硬盘泥浆育机插秧提倡防虫网覆盖育秧。

2.2 精准机插

精确定时定量机械栽插,建立大田高质量的群体起点。机插前整地,土壤沉实1~2 d后机插。早稻机插秧龄为22 d,4月19日插秧,按行、窝距13.2 cm×23.1 cm的规格每窝栽2~4苗,硬盘540张/ hm2,32万蔸/hm2,基本苗112.95万/hm2。晚稻机插秧龄为30 d,7月22日插秧,按行、窝距11 cm× 30 cm的规格每窝栽2~4苗,硬盘495张/hm2,30万蔸/hm2,基本苗110.25万/hm2。

2.3 “三早”管理

机插栽培利于工厂化育秧、机械化高效栽插、规模化生产。然而,它必须依靠在秧盘中以极高的密度、以千万条根系缠绕连结成完整的秧毯。高密度必然导致秧苗素质趋弱,适宜秧龄必然变小。所以在管理上必须精心护理。

(1)早促。在培育标秧和精确化高质量栽插适宜基本苗的基础上,根据机插稻生育前期需肥需水特点,通过适时定量肥水管理,促进根系生长,使分蘖早生快发,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前1个叶龄期群体达到预期适宜穗数相当的总茎蘖数。与传统人工手插稻相比,机插小苗素质弱。因此,移栽后的3~5个叶龄期既要确保正常的生理需水,也要强调控水增氧,促发根扎根,特别是前茬秸秆全量还田情况下,更需要露田增氧,以减轻秸秆腐烂过程中形成的毒害。所以,这3~5个叶龄期内应采取2~3 cm浅水与露田交替的灌溉方式。定时定量施好基蘖肥,底肥每公顷施45%复合肥300 kg,栽插后5 d,每公顷施用尿素112.5 kg,钾肥52.5 kg,并进行化学除草,保持水层。

(2)早控。根据机插稻分蘖发生特性,始蘖后发苗势强,群体茎蘖增加迅速,来势猛,群体高峰苗数控制不当易发过头,因而应适时早搁田,以早控无效分蘖和低效蘖的生长量,稳定群体规模,提高群体质量。与常规中大苗手栽稻栽培相比,够苗期、高峰苗期一般均可提前1个叶龄期左右。够苗期多在N -n-1叶龄期,群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左右时,及早自然断水落干搁田。遵循“早搁、轻搁、多次搁”原则,即机插稻根系分布浅,前期个体生长基础较差,搁田不宜过重。搁田搁到田块中间土壤沉实不陷脚,叶色褪淡落黄即可,既抑制了无效分蘖大量发生,高峰苗数控制在适宜穗数1.4~1.5倍,又控制了过渡叶片过度拉长与基部节间伸长,可提高群体质量,增强群体抗倒伏能力。

(3)早攻。通过及时有效控制高峰苗后,在群体叶色褪淡落黄基础上,关键在倒4、倒3高效追肥叶龄期精确定量施好促花肥,并配合浅湿干交替灌溉等措施,及早主攻足量壮秆大穗的形成,优化中期生长,形成高光效群体结构,提高抽穗后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孕穗期(抽穗前15 d)补施穗肥,一般施尿素30~40 kg/hm2,钾肥40~50 kg/hm2。后期施用壮籽肥。

2.4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和细菌性条纹病。采用生物防控病虫草害,灯光与性诱剂诱捕诱杀害虫,农业防治等绿色防控为主,适当放宽防治指标。一是综合评价单项病虫害危害损失在不超过2%的情况下,尽量不采用化学防控措施;二是在必须采用化学防控措施时优先选用碧叶稻满、三环唑、拿敌稳、春雷霉素防控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选用少剂量的阿维菌素或氯虫苯甲酰胺控制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选用少剂量的噻嗪酮防控稻飞虱。尽量避免(限制)使用非生物源农药,禁止使用非低毒制剂的化学农药。示范区全部实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2.5 适时收获

八成熟时(收获前7~10 d)落水晒田。九成熟时,在晴天露水干后收获。

3 示范效果

2015年衡阳县早稻期间降水量小,晚稻生产期间降水量较多,阴雨天多,营养生产良好,9月初抽穗扬花的品种受到一定影响,9月中下旬和10月天气晴朗,后期结实好,空壳率低。

3.1 增产效果

早稻‘株两优819’全生育期机插112 d,手插111 d,每公顷有效穗数机插386.25万,手插317.4万,机插比手插多21.7%。机插株高93.3 cm,穗长22.7 cm,每穗总粒数127.01粒,实粒数108.5粒,手插每穗总粒数129.7粒,实粒数109.7粒,结实率84%~86%,千粒重24.7 g(表1)。在示范片,该品种表现株型适中,整齐度好,分蘖能力强,生长势中等,后期落色好;田间未出现倒伏;未发生叶瘟、穗颈瘟,纹枯病发病轻,抗病能力较强。

晚稻‘T优H505’全生育期机插120 d,手插118 d,每公顷有效穗数机插423万穗,手插346.95万穗,机插比手插多21.92%。机插株高95.5 cm左右,穗长23.7 cm,每穗总粒数117.45粒,实粒数102.3粒,手插每穗总粒数120.14粒,实粒数104.7粒,结实率87%左右,千粒重26 g(表1)。在示范片,该品种表现株型适中,整齐度好,分蘖能力强,生长势中等,后期落色好;田间未出现倒伏;未发生叶瘟、穗颈瘟,纹枯病发病轻,抗病能力较强。

经专家组验收,早稻‘株两优819’机插平均产量8278.5 kg/hm2,比对照手插增产15.36%。日产量机插73.92 kg/hm2,比对照平均增长14.34%。晚稻‘T优H505’机插平均产量9415.5 kg/hm2,比对照手插增产22.89%。日产量机插78.46 kg/ hm2,比对照平均增长21.84%。

表1 2015年衡阳县双季稻全程机械化栽培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3.2 经济效益

机插育秧与普通水育秧的成本差距不大,但是插秧成本差距很大。手插秧一个劳动力日平均0.04 hm2,每个工日130元,两餐餐费20元,每公顷插秧成本3750元,机插秧高插机每台每日插2.33 hm2,6个劳动力,加上燃油,每公顷成本525元,加上机械折旧费150元,合计每公顷机插秧成本为675元。每公顷可节省3075元。加上增产效益早稻2866.5元/hm2,晚稻4734.5元/hm2。合计增收节支早稻5941.5元/hm2,晚稻7809.4元/hm2,合计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栽培增收节支可达13 750.9元/hm2。

4 小结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栽培技术主要是通过减轻秧田密生生态压力,培育健壮标准适龄壮秧,大幅增加基本苗。通过精确机插,促进早发,及早控制无效分蘖,着重增加中期生长量,至抽穗期建成高光效群体,形成足够数量的有效穗,既增加群体颖花量,又有效地增强群体后期光合生产能力,确保籽粒充分灌浆成熟,以足量群体穗数与较大的穗型协调产出足够的群体总颖花量,并保持正常的结实率与粒重,形成高产结构。其次是宽行窄株群体结构有利于通风透气,增加光能利用率,减轻病害。所以与手工栽插相比较,机插秧既增产效果显著,又能节省劳动力。

[1] 肖丽萍,何秀文,刘木华,等.我国南方双季稻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35(4):682-686.

[2] 谢祖琪,熊昌国,姚金霞,等.水稻机械化栽插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2):128-135.

[3] 李泽华,马 旭,齐 龙,等.华南双季稻区水稻不同机械化栽植方式对比试验与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3):40-47.

S511.048

B

1001-5280(2017)01-0018-03

10.16848/j.cnki.issn.1001-5280.2017.01.05

2016 08 29

邱启生(1962-),男,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衡阳县双季稻晚稻
晚稻帖(外一首)
海南杂交水稻双季稻单产突破1500千克
双季稻秸秆还田下减施钾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同治)衡阳县图志》作者考
冬季作物-双季稻轮作模式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浅谈施用镁肥对晚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再生稻与晚稻常规米质及RVA 谱特征的对比研究
衡阳县:禁毒宣传进校园
冬作物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广西乐土成功召开“乐土肥地龙2015晚稻销售启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