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古代医家针灸临床学术思想初探

2017-01-11戴晴陈峰朱勇金航张爱军沈鸿飞石留皓钱夏琪盛燮荪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术思想灸法火针

戴晴 陈峰 朱勇 金航 张爱军 沈鸿飞 石留皓 钱夏琪 盛燮荪

嘉兴市第一医院 浙江,嘉兴 314000

浙江古代医家针灸临床学术思想初探

戴晴 陈峰 朱勇 金航 张爱军 沈鸿飞 石留皓 钱夏琪 盛燮荪

嘉兴市第一医院 浙江,嘉兴 314000

[目的]探讨浙江古代针灸医家临床学术思想及其特点。[方法]分析清代以前浙江针灸医家的著作及学术观点,从灸法、刺法、针灸药三者兼用、刺血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浙江古代针灸医家的临床学术思想及其特点。[结果]浙江古代针灸医家学术思想源远流长,在前人的基础上得以发展成熟,以宋明时期为发展的高峰。在临床治疗上,针刺注重手法的运用、灸治急重病症范围广泛、针药合用各具特色、刺穴放血影响深远。[结论]浙江古代针灸医家学术思想在整个针灸学术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深入研究浙江针灸医家的学术思想,分析总结其发展轨迹,将为针灸学术的传承与发展,产生适合当前临床诊疗特点的针灸治疗体系提供一个新思路。

针灸;浙江;学术思想;灸法;手法;针药合用;放血疗法;古代医家

自《内经》奠定了针灸学术的理论基础,在以后各个不同时代,针灸学术在临床运用和当时医家的不断总结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及完善。由于各个时代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及医家的诊疗特色,针灸学术的发展出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晋代医家在腧穴学方面作了系统全面的归纳和整理,出现了《针灸甲乙经》这一巨作。隋唐宋时期特别注重灸法的运用。金元以后,特别是明代,针刺手法的研究得到了新的发展,并开始重视临床辨证取穴方面的经验总结。

金元时期是中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自此医学开始分立门户,百家争鸣,医学理论与临床各科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古代医家均针、灸、药三者兼通,临床治疗“一针、二灸、三服药”多管齐下,针灸学术也在当时创新思想的影响下得以到进一步的提高[1]。

宋金战乱频繁,宋室南渡,建都临安(杭州),浙江成为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浙江的医学得到了发展,针灸名医辈出。宋代以后出现了王执中、闻人耆年、滑寿、王国瑞、朱丹溪、楼英、凌云、高武、杨继洲、张景岳等著名针灸医家[2],产生各种学术思想,呈现了许多的流派,使得浙江针灸学术水平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处于巅峰状态,对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针灸学术发展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从经络腧穴到穴法、刺灸法各个方面,针灸医家的理论与临床总结日益完善,针灸学术基本成熟。这个时期的针灸著作影响较大,如《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著作,均在综合与推广针灸疗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而浙江针灸医家对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笔者试以清代以前浙江针灸医家为研究对象,以灸法、刺法、针灸药三者兼用、刺血为研究类别,对浙江古代针灸医家的学术思想及临床运用特点分别进行讨论分析。

1 灸法

灸法在临床上的运用历史悠久[4],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即为《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灸法在唐宋时期是一个发展的高峰,浙江古代医家最早的灸法代表著作为宋代闻人耆年的《备急救法》,金元的朱丹溪、宋代的王执中、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和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均有灸法的论述。浙江古代医家对灸法的贡献有急证灸法、虚证灸治、热证可灸、隔物灸法、保健灸法等方面。有研究认为,宋代闻人耆年的《备急灸法》是我国首部灸治急性病证的专著[5],王执中《针灸资生经》进一步扩大了灸疗的方法和范围。

1.1 急证灸法 宋代的闻人耆年以急证灸法而闻名于世,其著作《备急救法》全面记载了灸法在急证中的运用,全书收载了22种急证灸治方法。认为灸法简单易学,操作方便,相对药物及针刺治疗更能对急证有效。提出“施药惠人,力不能逮。其间惠而不费者,莫如针艾之术。然而针不易传,凡仓卒救人者,惟灼艾为第一”。为便于临床使用,书中附有11幅图示,将穴位一一标明,“稍有涉疑难之穴,见诸图画,使抱疾遇患者,按策可愈”。

灸治方法以直接灸为主,同时有间接灸的使用,针对不同的疾病而采用不同的灸法。

穴位的选用以经穴为主,如曲池治疗皮肤瘙痒,间使治疗心痛、卒忤死,大敦治疗疝气,至阴治疗难产等。也选用有效的经外奇穴,疗效确切,如灸肘尖治肠痈、霍乱吐泻,灸内踝尖治霍乱转筋,灸大骨空治鼻衄,灸掌后四寸两筋间治疗疔疮、附骨症,灸小指甲后治急喉痹,灸手足大指趾横纹中治自缢,灸外踝尖治风牙痛。其中有些疾病的选穴治疗一直延用至今,

1.2 脾胃为本,灸治虚证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王执中对脾胃的作用非常重视,十分注重调养脾胃,认为“人之赢瘦,必其饮食不进者也,饮食不进,则无以生荣卫,荣卫无以生,则气血因之衰”“人仰胃气为主,是人资胃气以生矣”。王氏以《易经》“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土德能生万物立论,把自己的著作取名为《针灸资生经》。王氏认为人体的强弱寿夭,与脾胃功能的状态有密切的关系。临床治疗以调理脾胃为本,认为“五脏皆以胃气为本,胃为水谷之腑,人须仰胃气为生也。然则欲全生者,宜灸胃脘”“腹中气胀,引脊痛,食多赢瘦者,先取脾俞”“脏气虚惫,真气不足,一切疾久不瘥者,宜灸气海”,常用的穴位有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等。

1.3 热证可灸 热证自仲景提出禁灸以来,在临床的使用上一直争议不断。《伤寒论》曰:“脉夫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凭借丰富临床经验,闻人耆年认为热证亦可灸治,并对外科热病如发背、疔疮、肠痈等证均施以灸法,认为早期灸治可更有效地治疗疾病。朱丹溪也认为灸法除补益之外,又能治疗热证。根据《丹溪心法》《丹溪手镜》《名医类案》等书中记载,丹溪在运用针灸治病时以灸法为主,治病范围广,对热病、重危病均使用灸法。其治乳痈,灸其肿处;治瘰疬,灸核上七壮,以口中觉烟起为度,脓尽即安,初起时可灸曲池。

1.4 隔物灸法 唐宋时期灸法的大量使用,使灸法在当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除了直接灸以外,隔物灸也在当时出现。宋代闻人耆年开始使用间接灸法,如隔盐灸、隔姜灸。朱丹溪使用的隔物灸法方法更多,如治漏疮用附子末津唾和作饼子如钱厚,以艾灸之,漏大炷大,漏小炷小,但灸令微热,不可使痛,干则易之,直至肉平为效。治疗小便淋涩不通,用食盐炒热,放温,填脐中,艾灸七壮,小便即通。又以甘遂和蒜,捣饼,或加葵子,安脐孔,合实,着艾灸十壮,治小便不通。有鹅管法,治“风入肺管”之咳嗽,具体方法为:将南星、雄黄、款冬花、鹅管石研末,入艾中,放姜置舌上灸,使烟入咽内,以多为妙。治九里蜂螫伤,用皂角钻孔,贴在蜂叮处,然后在皂荚孔上用艾灸三五壮,即安。

这些种类繁多的隔物灸法,对于扩大灸法适应证,提高艾灸疗效,具有很大意义,也为后世灸法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思路。

1.5 保健灸法 灸法除了治疗疾病,在预防保健方面古人也有非常深刻的体会和经验。王执中认为灸气海、神阙有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作用,《针灸资生经》“气海者,元气之海也。人以元气为本,元气不伤,虽疾不害,一伤元气,无疾而死矣。宜频灸此穴,以壮元阳,若必待疾作而后灸,恐失之晚也”。神阙防老灸,“旧传有人老而颜面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一壮故也”。还引柳公度“吾养生无他术,但不使元气佐喜怒,使气海常温尔,今人既不能不以元气不佐喜怒矣。若强时,灸气海便得,亦其次也”之说,提出“若要安,丹田、三里常不干”。首次提出儿童的保健灸法,在《针灸资生经·第一》百会穴条下,记述了“北人始生子,灸此穴,善防他日惊风”一说,以灸百会来防发病。

2 刺法

针刺手法源自《内经》,当时已制有九针及五刺、十二刺的针刺法,但在临床上运用的高峰则是在明代。经过唐宋时期灸法的盛行,随着明代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金属冶炼术的进步,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对健康治疗需求的不断提高,在医疗体系完善的基础上,掌握针刺技术的医生也大量出现,伴随疼痛和创伤的灸法逐渐失去了原有光环,人们更加接受以针刺为主的疗法,于是对技术要求更高的针刺术得以大力发展而成为临床针灸治疗的主要手段。由于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经过南宋的蕴育,到了明代,浙江针灸医家创立出了许多针刺操作手法和技术。

2.1 基本手法 明代高武认为窦汉卿十四法进、退、动、摇、弹、扪、摄、循、切、按、爪、搓、捻的前十法为《内经》针法,故称为临床上的基本针法。杨继洲在这十四法的基础上,把基本手法归纳为“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即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退针、指搓、指捻、指留、针摇、指拔。“针法玄机口诀多,手法虽多亦不过,切穴持针温口内,进针循摄退针搓,指捻泻气针留豆,摇令穴大拔如梭,医师穴法叮咛说,记此便为十二歌。”

杨继洲的十二法一直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清代《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中的“行针次第手法歌”,就是杨继洲“十二法”的延续。在十二法的基础上,杨氏又提出了“下手八法”,即揣、爪、搓、弹、摇、扪、循、捻。由于《针灸大成》的深远影响,其所创设的这些手法一直被针灸医生所习用而沿用至今。

凌汉章针法则强调要注意针刺的深浅和得气情况,进针时宜“渐次从容而进”,气得气以后,要掌握“惊针则止”的适度剌激。“横斜可深,直刺宜浅”这个针刺深浅的总则,是凌氏的首创。凡不宜直刺的部位,都可用斜刺或横刺的方法以增加针刺深度。“斜不过一寸,直不过五分”,说明当时的针刺都不太深,主要在于施行捻转手法,故有“针转千遭疾自消”“重搓数十把针扶,战提摇起向上使,气自流行病自无”的说法。

2.2 补泻手法 高武首先提出用针之道“医者之心,病者之心,与针相随上下”的观点,进一步阐发了《内经》“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的论述。此外,高氏创立了“用右手大指、食指捻针头,如饿马无力之状,缓缓前进”定名为“饿马摇铃”的补法和“用右手大指、食指捻针头,如飞腾之象,一捻一放”定名为“凤凰展翅”的泻法等精简实用的针刺补泻手法,至今仍广为采用。同时高氏反对用繁复的综合补泻手法,对《金针赋》中所载的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等综合补泻手法提出异议。虽然高氏对部分针刺补泻进行了批判,认为《金针赋》的烧山火、透天凉等手法是“巧立名色,非《素》、《难》意也”,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等“飞经走气”四法是“求针之明,为针之晦”,但并不影响针法补泻各种手法在临床上的运用以及其他医家的发展提高。

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阐述了24种复式手法,其中出自《针灸大全·金针赋》的有9种,出自《针灸聚英》《针灸问对》的有2种,阐述一般补泻原则与方法的有4种,杨氏独创的有9种。对于金针赋中的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留气法、苍龙摆尾、赤凤摇头、龙虎交战、子午捣臼等9法和《针灸聚英》中的提气法、龙虎升降法,杨氏详细阐述了具体操作,以便于术者正确使用。杨继洲在“补针之要法”“泻针之要法”对补泻手法进行了归纳:(1)进退针法,无论补泻,均随咳进针;补法按天、人、地三部徐进,泻法按地、人、天三部徐退;(2)呼吸法,补法呼进吸出、泻法吸进呼出;(3)捻撅法,左捻为补、右捻为泻,撅为提插,补法紧按慢提,泻法紧提慢按,补法捻九撅九,泻法捻六撅六;(4)担截法,截乃推进一豆之按法为补,担乃退针一豆之提法为泻;(5)开阖法,补法出针后急扪其穴,泻法不闭其穴;(6)针向法,无论补泻,均在人部转针头向病所;(7)九六数和生成数,补用九阳数或生数,泻用六阴数或成数;(8)冷热感,补者针下热,泻者针下冷。

在各种补泻手法的基础上,杨继洲提出针刺治疗时气至病所这一概念。其在《针灸大成·补泻得宜》中指出:“有病远道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其“补针之要法”“泻针之要法”“指捻法”“运气法”“关节交经”“赤凤摇头手法”“针头补泻”等多种刺法,都有促使经气直至病所的手法操作。这些针法,对后人的针刺补泻法的发展起至关键的作用。

2.3 透穴刺法 王国端首创了“透穴针刺”法。其在《玉龙歌》中记载:“头风偏正最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更要沿皮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治头风痰饮,刺风池“横针一寸半,入风府,先补后泻”。治小儿惊风,刺印堂“沿皮先透左攒竹,补泻后转归原穴,透右攒竹,依上补泻”。治目赤,刺鱼尾“沿皮向内透鱼腰”。治臂腕疼,刺液门“沿皮向后透入阳池”。治腹中气块,刺内关“直透外关,先补后泻”。治腹痛,刺外关“直针透内关,先补后泻”。治膝风,刺阳陵泉“横针透阴陵泉”、刺阴陵泉“横针透阳陵泉”。治脚背痛,刺商丘“后透昆仑”。治疟疾,曰“疟疾脾寒最可怜,有寒有热两相煎,须将间使金针泻,泻热补寒方可痊”,刺间使“直透支沟,灸二七壮,热多则泻,寒多则补”。这种一针多穴、多向透刺针刺的方法,至今还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杨继洲对透穴针法也有深刻的认识,在王国端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提出了新的透穴病症运用,如有印堂沿皮透左右攒竹治小儿惊风,风池横刺1.5寸透风府治痰饮偏正头风,合谷透劳宫治无痰偏正头风,地仓透颊车、颊车透地仓治口眼歪斜,头维沿皮透两额角治头痛眩晕,瞳子髎透鱼腰治两眼红肿,膝关透膝眼治两腿疼、膝头红肿,昆仑透太溪治腿足红肿,阳陵泉透阴陵泉治鹤膝风,间使透支沟治寒热胁痛,腋门沿皮向后透阳池治手臂红肿,列缺透太渊治寒痰咳嗽。此外,还有横斜刺法,如少泽沿皮向后刺三分治乳痈、至阳沿皮向下刺三分治黄疸、风门沿皮向外刺治伤风感冒、复溜沿皮向骨下透1寸治伤寒无汗等。由于透穴刺法具有取穴少、刺激穴位多、刺激量较大、针刺感应易于扩散等特点,在明代以后得到大力推广,也是目前临床常用的针刺方法。

2.4 火针法 高武在《针灸聚英》中对火针的起源、火针针具的制作、具体操作方法、适应病症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是一个火针疗法的倡导和运用推广者。高武认为,火针的使用方法应“频以麻油蘸其针,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者,反损于人,不能去病”“以墨记之,使针时无差穴道,差则无功”“切忌太深,深则反伤经络;不可太浅,浅则治病无功”“凡行火针,一针之后,疾速便去,不可久留,寻即以左手速按针孔上,则疼止,不按则疼甚”“溃脓在内,外皮无头者,但按肿软不坚者以溃脓。阔大者按头、尾及中,以点记,宜下三针,决破出脓。一针肿上,不可按之,即以指从两旁捺之,令脓随手而出”,火针的适应症有“火针者,宜破痈毒发背”“凡瘤块结积之病,甚宜火针”“凡治瘫痪,尤宜火针易获功效”“若风湿寒三者,在于经络不出者,宜用火针”,火针还可“治风邪入舍于筋骨间不出者”。同时高武指出:“人身诸处皆可行针,面上忌之。凡季夏,大经血盛,皆下流两脚,切忌妄行火针。”对火针治疗后的反应,高武认为:“凡下火针,经一宿,身上发热恶寒,此为中病,无害事也。”由此可见,高武对火针的倡导对后世火针刺法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3 针灸药并用

外以针灸、内服中药,一直是中医医家治疗的常用方法。唐代医家孙思邈就有针、灸、药三者并重的学术观点,“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内外相扶,病必当愈”“知针知药,固是良医”。浙江针灸医家也非常重视针灸药并用。研究《针灸大成》医案发现[6],杨继洲治病注重针灸药并用,主要表现在慢性疾病以针灸结合或配以药物。

王执中特别指出临床治疗应针药并重,认为药饵、针灸两者在临证时不得偏废,更反对重药饵而轻针灸,主张“针而不灸、灸而不针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亦非良医”。本着这一学术思想,王氏在临床上多有针灸药兼施者。如治“食气”,有“身重不得食,食无味,心下虚满,时时欲下喜卧,皆针胃俞、太仓,服建中汤及平胃丸”等记述,充分发挥针灸药饵的特长,通过综合应用来提高疗效。

清代浙江医家俞震在《古今医案按》中收录了30余则针灸医案,提出了针、灸、药三者不可缺一的观点,特别是急重病应针灸服药合用[7]。

由于清朝废除针灸一科后,中医临床医生减少了针灸的运用,使针灸逐渐脱离了医学的主体,而成一个单独的专科淹没在民间之中。但随着针灸学的复兴,针灸医生开始运用中药与针灸合用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从而针灸药三者兼用又开始新的发展。

4 刺血疗法

刺血法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在《内经》中,针刺法可分为调气针法和取血针法,而且刺血治病的方法有大量的记载,故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金元时期得到较快发展,一直影响到明清。浙江针灸虽以毫针刺法及灸法为主,但刺血取血方法也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运用。

朱丹溪善于用刺络放血法。“夫邪气内搐肿热,宜砭射之也,气胜血聚者,宜石而泄之”(《丹溪手镜》),凡热毒内蕴、气滞血瘀者,丹溪均采用刺血疗法。如喉痹,刺少商出血;治疗脚气“壅既成,当泛恶血”;治疗金丝疮,于疮头刺之出血等等(《丹溪手镜》)。《丹溪心法》治腰痛血滞于下者,委中刺出血。《格致余论·痛风论》记述:“邻鲍六,年二余,因患血痢,用涩药取效后,痛风叫号撼邻,予视之曰,此恶血入于经络证,遂与四物汤加桃仁、红花,又于刺委中出黑血近三合而愈。”据此可见丹溪在刺血疗法方面的特色。

至清代,郭志邃提出痧症用放痧、刮痧等刺血取血法进行治疗。痧有青筋紫筋,其治法在能放痧的百会、印堂、太阳、喉中两旁、舌下两旁、双乳、两手十指、两臂弯、两足十趾头、两脚弯等10处,先用针去其毒血,再刮痧用药。郭氏在《痧胀玉衡》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以前有关痧症辨治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经验,为针灸放血疗法总结了许多可贵的临床经验,同时发展了刺血疗法在急症方面的应用。郭氏治疗90多种病症,列举治验200余条。其中有属疫疠之气所致温病范畴的痧胀,也有兼痧的内外妇儿五官杂症,如有“筋骨疼痛痧”“痫症兼痧”“倒经痧”“小儿夜啼痧”“眼目痧”等,体现了治痧而不囿于痧的原则,扩大了刮痧放血疗法在临床的运用。郭氏在扩大治疗病种和推广普及刮痧、放血疗法方面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8]。

5 结语

针灸学术的发展以宋明时期最为突出,出现了大批针灸医家与针灸专著。当时宋室南渡,浙江针灸学术借此得以兴盛。浙江古代针灸医家崇尚经典,学术思想源远流长,自宋明以来浙江针灸学术涉及了经络、腧穴、刺灸法等各个方面,针灸医家的学术思想日益完善。特别在临床治疗方面有许多新的突破,针刺注重手法的运用,灸治急重病症范围广泛,针药合用各具特色,刺穴放血影响深远。浙江针灸世医有自明代至今传承不断的凌氏,而严氏灸法直至今日仍以化脓灸法闻名于江南。浙江针灸医家的学术思想,对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影响至今,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临床治疗特色[9]。进一步深入研究浙江针灸医家的学术思想,分析总结浙江针灸的发展轨迹,将为今天进行针灸学术的传承与发展,产生适合当前临床诊疗特点的针灸治疗体系提供一个新思路。

[1]盛燮荪,江一平.试论金元四大家与针灸学术[J].浙江中医杂志,1981,18(9):410-412.

[2]李栋森,盛燮荪.宋明浙江针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1.

[3]马继兴.针灸学通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487.

[4]常小荣,严洁,王超,等.灸法的历史沿革及前景展望[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7):1433-1435.

[5]吴焕淦,刘立公,陈跃来,等.灸法的继承与创新[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12):39-41.

[6]卓春萍,邓伟,李瑞圈.《针灸大成》中针灸医案特点分析[J].中国针灸,2008,28(10):773-776.

[7]陈峰.俞震《古今医案按》针灸疗法特色初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1):79-81.

[8]周震,李岩.论《痧胀玉衡》的学术思想及其贡献[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3):5-7.

[9]方剑乔.当代浙江针灸名家针法流派梳理[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12):1342-1344.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Clinical Academic Thought on Acupuncture of Ancient Doctors in Zhejiang

DAI Qing CHEN Feng,ZHU Yong,et al Jiaxing City First Hospital,Zhejiang(314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cademic thought of ancient acupuncturists in Zhejiang and its characteristics.[Metho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ritings and academic opinions of Zhejiang acupuncturists before the Qing Dynasty on the four aspects of moxibustion,acupuncture manipulation,combined use of acupuncture and medication as well as blood prickling.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linical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acupuncturists in Zhejiang in this way.[Result]The academic thought of Zhejiang acupuncturists grew mature on the basis of their predecessors,and reached a peak during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During the clinical treatment,acupuncture focuses on the practice technique,while moxibustion has a wide application range in the treatment of urgent and heavy cases.The combined use of acupuncture and medication shows its particular features,and the blood pricking therapy reveals a profound significance.[Conclusion]The academic thought of ancient acupuncturists in Zhejiang has a long history,and in the time since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the Zhejiang acupuncture academy has been involved in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acupoints,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etc.The academic ideas of acupuncturists have been gradually perfected and innovative,playing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nd having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entir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acupuncture academy.

acupuncture;Zhejiang;academic idea;moxibustion;manipulation;combined use of acupuncture and medication;blood prickling therapy; ancient doctors

R245.9

A

1005-5509(2017)08-0702-05

10.16466/j.issn1005-5509.2017.08.017

2017-03-17)

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5ZA202)嘉兴市医学重点学科(针灸学)(04-F-08)Fund projects: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 projectofZhejiang Province(2015ZA202);Great Medicine Discipline(Acupuncture)of Jianxing City(04-F-08)

陈峰,E-mail:cfly149@sohu.com

猜你喜欢

学术思想灸法火针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避短扬长”思路开展科研攻关创新实践——许其凤院士学术思想侧记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从历代火针治疗病种的变化探讨火针功效的发展
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暨樊祖荫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
古代文献中岭南灸法及其发展源流*
以周口店石英制品和丁村尖状器为例 裴文中学术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