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帝内经》中的“气”和“气化”
2017-01-11孙洁李秋芬王坤根
孙洁李秋芬王坤根
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杭州 310000 2.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 3.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浅谈《黄帝内经》中的“气”和“气化”
孙洁1李秋芬2王坤根3
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杭州 310000 2.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 3.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目的]分析《黄帝内经》对“气”和“气化”的论述,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中医“气论”特点。[方法]对《内经》中与“气”和“气化”相关的条文进行分析,结合历代注家看法,总结《内经》对“气”和“气化”的认识。[结果]《内经》全书有19篇直接以“气”冠名,1700(2997)处提及“气”字,7处条文论述“气化”。《内经》中的“气”既可以是物质之气,也可以是功能之气,还可以是转化之气。其“气化”的概念包括阴阳五行的转化、各种精微物质的化生和转变、各种物质的运动和敷布、从化、气的运动、五运六气之气化等六个方面。[结论]《内经》中除少数章节外,几乎处处可见气化,从万物化生至精微所存,皆是气化。在《内经》视角下,“气化”既是化生天地万物的根本,也是维持人身健康之根本,因而也就必然是养生、诊断、治疗的根本所在。
黄帝内经;气;气化;气一元论;气机;从化;中医基础
“气”和“气化”是中医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但现今对“气”和“气化”的理解还有很多存疑之处。例如《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和多数中医辞书都将“气”定义为一种“精微物质”,但有些学者则认为“气”也包括功能的概念。“气”到底是指物质、功能、还是兼而有之,目前尚无统一认识。
“气化”是中医“气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气化”到底是指“气”的运动、变化、或是运动及变化、或者仅仅是指膀胱排尿的功能,不同学者的认识也有相异,甚至完全相反。《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之一,是中医理论的基石。研究《内经》对“气”和“气化”的论述将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这对概念,厘清各种误解。故而,本文尝试从《内经》条文出发,初步探讨《内经》中对于“气”和”气化”的基本观点。
1 《内经》对“气”的认识
在《内经》中,对“气”的论述随处可见。有人统计,《内经》中共提到了1700多个“气”字[1](另一项研究统计为2997处[2]),有19篇直接以“气”冠名。有学者认为,从《内经》中“气”的存在形式来看,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有具体形质的有形之气;一种是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或动力,甚至功能、属性、状态和信息的无形之气[3]。亦即《内经》中的“气”,不仅是物质的,也是功能的。但从《内经》原文来看,“气”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还应该存在第三种“气”——转化之气。
1.1 物质之气 做为构成宇宙万物之根本的“气”,首先当然是物质的,此所谓物质之气。《灵枢·本藏》,“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这里的“血气”“卫气”之“气”皆是物质之气。《灵枢·营卫生会》之“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中所说的“谷气”“营气”“卫气”亦是物质之气。其它如《素问·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之荣、卫二气等皆属此类。
1.2 功能之气 在《内经》中,“气”单指物质的时候并不多,更多的时候还是专指或兼指功能。例如五脏之气,显然不单是指组成五脏的物质,而是也包括了五脏的功能表现。比较典型的例子还有《灵枢·百病始生》所云之“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其“三部之气”指的是伤藏之“喜怒不节”、伤上之“风雨”和伤下之“清湿”。“喜怒不节”是功能,而“风雨”“清湿”既可以指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也包括实际可见的水、湿等物质概念。又如《灵枢·决气》:“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这个“气”当然可以理解为“若雾露”灌溉周身、营养腠理的卫气,如杨上善所注,“若雾露之溉万物,故谓之气,即卫气也”,也可以理解为“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的功能。
1.3 转化之气 除了物质和功能之“气”以外,《内经》中的“气”还可以相互转化,是所谓“转化之气”。如《灵枢·决气》所云,“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明确指出精、气、津、液、血、脉六种物质均由“气”转化而来。张介宾注曰“六者之分总由气化,故曰一气;而下文云六气者,亦形不同而名则异者,故当辨之。”其意有二:一者,一气而化此六者,由乎气化之功;二者,此六者乃形不同者,亦即是有形之物,属于物质之气。也就是说这段文字讲的是物质之气的相互转化。
功能之气也可以相互转化。如《灵枢·痈疽》:“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寒气当指一切寒性因素,如六淫之寒邪、寒性药食等,因此是一个功能概念。而当寒气侵袭人体后,因人身之阳气而从化为热,此热是人身的病理反应特点,也是一个功能概念。这段经文讲的正是功能之气的相互转化。
物质之气是人身各种生理功能的基础,所以物质之气可以转化为功能之气是很容易理解的。如《灵枢·动腧》“胃为五藏六府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这段条文。“胃之清气”通常是指水谷精气中的精专部分,即营气[4]。《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正是对此处“胃之清气”的最佳注释。“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张介宾注曰:“此手太阴之脉动者,以胃受水谷而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手太阴经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息行则脉动,故呼吸不已,而寸口脉亦动而不止也。”意为此处肺气是指随息往来的肺经之气,主要强调的是反映肺经功能状态,而非肺中所藏精微物质。
总之,在《内经》中,“气”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功能的,还可以包括此二者的相互转化,内涵丰富却不显杂乱。所以如是者,其要在于“气化”二字。
2 《内经》对“气化”的认识
在气一元论出现的同时,“气化”的概念就随之出现了。既然“气”是构成世间万物的本原,那么在“气”演变成世间万物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气化”的概念。《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指一气而生万物的意思。《庄子·至乐》说“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讲得更为具体,但仍然没有提出“气化”二字。《吕氏春秋·大乐》说:“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若将“太一”做“一气”解,则“气化”之意已经是脱纸欲出。最早明确提出“气化”二字的还是《内经》。它不仅是中医“气化”理论的源头,也是中国哲学“气化”思想的肇始之一,比二程的“万物之始皆气化”(《程氏遗书》)观点要早一千余年[5]。
2.1《内经》的“气化”概念 《内经》多处出现“气化”二字,《内经》中提及“气化”的条文共同7处[3]。其中“气化”出现最为频繁的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仅此一篇即出现“气化”24次。主要内容集中在“凡此太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凡此阳明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凡此少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凡此太阴司天之政,气化运化运行后天……凡此少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凡此厥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诺同正岁,气化运行同天……帝曰:胜复之气,其常在也,灾眚时至,候也奈何?岐伯曰:非气化者,是谓灾也”。张介宾注此段曰:“当其位则为正化,非其位则为邪化,邪则为灾矣。”是知此处“气化”当指时气化生。
其他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谓邪气化日也”中“气化”,是指邪气之化;《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少阴司天为热化,在泉为苦化,不司气化,居气为灼化”中“气化”,是指六气之化;《灵枢·痈疽》中“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中“气化”,是指寒气之化;《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寒气从之……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中的“气化”也是指寒气之化;《素问·气交变大论》中“各从其气化也”中的“气化”,是指从天气之化。这些“气化”概念,实际上都是与五运六气相关的天地之气变化。
后世医家提及最多的,当属《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所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在《素问·刺法论(遗篇)》中亦见其自引之。对“膀胱者……气化则能出矣”中“气化”的理解,历代医家有所不同。一者,认为津液经气化而为溺,存于膀胱而能出。如张介宾《类经·三卷·藏象类》注此段曰:“膀胱有下口而无上口,津液之入者为水,水之化者由气,有化而入,而后有出,是谓气化则能出矣。”二者,认为溺之出入皆由气化。如王冰注此节时,就认为“若得气海之气施化,则溲便注泄,气海之气不及,则闭隐不通,故曰气化则能出矣”。《古今医统大全》也说:“此见膀胱津液出入皆以气为本,气行而水自化也。”三者,认为气化则能出矣,所出非止为溺,亦是津液之出。如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说“得阳热之气,而津液始达于皮肤,故气化则能出矣。”这三种理解,反映了对“气化”的三种不同认识:一解认为“气化”是气化为溺;二解认为“气化”是溺之生成、出入之变化;三解认为“气化”是指津液转化和敷布的过程。综合起来,这里的“气化”际上包含了尿液生成、储藏和排泄的全过程,其中津、气、溺的相互转化是形气之变,津液和尿液的输送、排泄则是气的运动,只把“气化”理解为“膀胱的排尿功能”[6]是不够的。
实际上,《内经》讨论“气化”的条文远不止此七处。因为在更多的时候,《内经》虽言“气化”,却并没有直接出现“气化”二字。成都林氏即认为,纵览《内经》全书,有关“气化”的思想随处可见,主要体现在说明人体某些生理功能,说明生命精微物质与生命形体的代谢转化和说明自然万物的发生、发展与演化三个方面[7]。
2.2《内经》的“气化”思想 分析《内经》中的“气化”,大略有以下数种。第一种“气化”是阴阳、五行的转化。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是讲元(气)化而为阴阳,阴阳化而为五运(五行);《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是讲阴阳化生人体和生命;《灵枢·论疾诊尺》“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是讲阴阳之间的转化。
第二种“气化”是各种精微物质的化生和转变。如《灵枢·决气》所云,“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即是指精、气、津、液、血、脉这六种物质皆由“一气”化生而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则是讲食(味)、气、形的相互转化。
第三种“气化”是各种物质的运动和敷布。《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指对水谷精微的敷布;《素问·经脉别论篇》“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是指水谷精微与津液、气的转化和敷布。以上这两种“气化”也是现在通常意义上讲的“气化”,即“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地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8]。
第四种“气化”是所谓的“从化”,即病情随患者体质而发生相应变化。“从化”一词大约是从《素问·六微旨大论》“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而来,这段条文认为六气之变化决定了万物之化生,正是气化而生物之意。而《内经》将六气随其所不胜而化之者,称为“从化”。如《素问·五常政大论》“委和之纪……从金化也”,即是此例。五行皆可从化,非止木从金化。后世将此“从化”概念发展为邪气、药物、病情随体质、脏腑、四时而变化的现象的统称[9]。《内经》对这些情况也都有所论述。例如前文所引《灵枢·痈疽》“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寒气从之……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两条,不但论及此例,更直接以“气化”言之。《灵枢·五变》“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也是对“从化”现象的描述。
第五种“气化”是气的运动。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论气机运动的重要性时说:“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而《素问·举痛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则将气机运行失常与情绪反应联系起来。《内经》中其余论及气之运动的条文更是数不胜数。
第六种“气化”是指五运六气之气化。这部分内容集中在七篇大论中,因其内容深奥,学力所限,未能深入研究。
总之,《内经》中除少数章节外,几乎处处可见气化,从万物化生至精微所存,皆是“气化”。在《内经》视角下,“气化”既是万物成败之根本,也是人身立命之根本,因而也就必然是养生、诊断、治疗的根本所在。深入研究“气化”理论,对于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孙广仁.《内经》中气的涵义辨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5):15-16.
[2] 王雷,赵桂芝,李春巧,等.“气一元论”解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9):962,978.
[3] 陈曦.《黄帝内经》气化理论研究[M].//潘桂娟,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6.
[4] 李今庸,张六通.新编黄帝内经纲目[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44.
[5] 任秀玲.《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气(精气)[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1):53-55.
[6] 李茵.肾的气化与膀胱气化[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 1(2):60.
[7] 林齐鸣.《黄帝内经》中的气化思想[J].四川中医,2003,21 (7):23-25.
[8] 印会河,张伯讷.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56.
[9] 赵惠萍.中医“从化”学说钩玄[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5):1060-1061.
"Qi"and"QiHua"in"Huangdi Neijing"
SUN Jie1,LI Qiufen2,WANG Kungen31.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Hangzhou(310053);2.Hangzhou Hospital of TCM;3.Zhejiang Hospital of TCM
[Objective]Analyze the discussion of Qi and Qi transformation in Huangdi Neijing,therefore to give insight into the Qi Theory of TCM.[Methods] Analyze articles about Qi and Qi transformation in Huangdi Neijing,as well as comments from doctors of all dynasties,to summerize the understanding on Qi and Qi transformation of Huangdi Neijin.[Result]In the whole book of Huangdi Neijing,there are 19 chapters named after Qi,1700(2997)characters of Qi are mentioned,and there are 7 discussions upon Qi transformation.The Qi mentioned in Huangdi Neijing can be material,or functional,or be able to transform.The conception of Qi transformation includes six parts:the transformation among Yin and Yang,among the five elements,and the growth and transformation among all kinds of essences,the transportation,nutr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mong all kinds of matters,as well as the transportation of Qi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five elements'motion and six kinds of natural factors.[Conclusion]Qi transformation is mentioned in all but a few chapters in Huangdi Neijing.Everything,from matters growing to turning into essences is actually Qi transformation.In Huangdi Neijing's view,Qi transform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of all matters coming into being,and the fundamental to stay healthy,therefore the fundamental of preserving health,diagnosis and treatment.
Huangdi Neijing;Qi;Qi transformation;Qi monism;Qi activity;assimilation;TCM basis
R221
:A
1005-5509(2017)04-0274-04
10.16466/j.issn1005-5509.2017.04.003
2016-10-19)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浙中医药[2012]53号);王坤根名中医工作室(国中医药人教函[2012]149号)
Fund projects:Academic experience inheritance of 5th batch of national old TCM experts(Z.TCM[2012]53);Wang Kungen's Famous TCM Doctors’Studio(G.TCM.R.J.H[2012]149)
王坤根,E-mail:28186361@qq.com
猜你喜欢
——读《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