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渔光曲》外景地考证

2017-01-11秦良杰

关键词:联华外景聂耳

秦良杰

(浙江海洋大学 人文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2)

《渔光曲》是著名导演蔡楚生的代表作之一,1934年在上海酷暑天气中曾创下连映84天的记录,轰动一时。并于次年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是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剧情电影长片,一直备受瞩目。近年在普遍重视文脉传承、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大背景下,该片所涉及的外景地的宣传和相关旅游策划正在广泛展开。比如在舟山嵊泗县的菜园镇,曾将一条无名弄堂命名为“渔光弄”,以纪念这一事件。1992年版的《舟山市志》和1994年版《舟山文史资料第3辑》之《舟山海洋鱼文化·嵊泗篇》记载此片“在嵊泗拍摄部分外景”①,或指出“其中渔村的许多外景,就是在嵊泗拍摄的”②。

同时,象山石浦也一直把“《渔光曲》在本地拍摄”作为宣传重点:东门岛上立有“渔光曲拍景纪念”碑;石浦渔港的游船也被命名为“渔光曲号”;海峡广场上建有聂耳塑像,以纪念他在1933年为创作《渔光曲》音乐而在石浦度过的一段时光。电影《渔光曲》到底在哪里取景和拍摄?“嵊泗说”“象山说”孰是孰非?笔者查阅了大量民国期刊和主创人员日记、回忆录,并赴象山实地调查,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一、“嵊泗说”溯源与质疑

舟山地方文史专家周苗、王建富撰写的《曾经拍过同名电影的菜园渔光弄》,是对《渔光曲》拍摄活动做出较多文字描述的文章,其中写道:“1933年,上海联华电影公司的蔡楚生导演带领他的创作团队来到了包括泗礁山岛在内的嵊泗列岛拍摄《渔光曲》。其间,摄制组深入菜园各街巷和各离岛渔村体验生活,深切地体会到了闯海生活的艰辛和危险,用艺术的手法展现了当时渔民的悲惨生活。”③按照文中说法,摄制组不但到过泗礁山,还到过不少离岛渔村,也就是说在嵊泗一带停留了一段时间。

这段描述有何凭据?笔者曾致电该文主撰者周苗先生,得知他撰写此文的主要根据来自1989年版《嵊泗县志》。经查,该书第2页有这样的记载:“民国23年(1934)9月,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电影荣誉奖的影片《渔光曲》,在本县拍摄部分外景。”且不说这条记录把影片摄制时间完全搞错,仅凭“在本县拍摄部分外景”9个字推测出“其间,摄制组深入菜园各街巷和各离岛渔村体验生活”,证据过于单薄。本着“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的原则,对“嵊泗说”再做稽考。

根据笔者在中国知网利用“渔光曲+嵊泗”“渔光曲+菜园”“渔光曲+嵊山”“渔光曲+泗礁”等多重组合进行全文检索的结果,最早将《渔光曲》和嵊泗联系在一起的是1964年倪云鹤的《菜园岛今昔》,文中写道:

“在建国十五周年的前夕,我重游了阔别多年的嵊泗列岛的菜园岛,虽然日子不多,但感受不浅。……面对着这到处洋溢着幸福欢笑的渔村,使我难以相信,这就是当年反映‘捕鱼人儿世世穷’的电影——《渔光曲》的拍摄地!面对着这充满生活气息的海岛渔村,使我难以相信,这就是一九五〇年七月我第一次踏上的满目凄凉的渔岛。”④

此文系散文创作,在史料运用上有待考证,在笔者看来,“嵊泗说”材料过于单薄,不能仅凭几篇非当事人的文章就能定论。

二、“石浦说”的文献考证与见证人描述

《渔光曲》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跟主创班底的实力密切相关。导演蔡楚生是中国第二代导演中的佼佼者,此前已执导《南国之春》(1932)、《都会的早晨》(1933)等优秀影片。摄影师周克更是早已成名,1926年就被称作“吾国摄影师中之三老前辈”之一⑤。女主演王人美当时只有19岁,却是黎锦晖创办的“明月歌舞团”的台柱子,并因在电影《野玫瑰》中的表演深受青年观众欢迎;男主演韩兰根则是影坛笑匠,有“中国的劳莱”之誉⑥。作曲则由小有名气的聂耳担任,他为影片作曲的同名主题歌大获成功。1935年底,聂耳以王达平的笔名撰写了评论文章《一年来的中国音乐》,不无得意地说:“《渔光曲》一出,情形乃立变,其轰动的影响甚至形成了后来的影片要配上音乐才能够卖座的一个潮流。”⑦不论是票房上的成功,还是从评论界收获的赞誉,都令他们视此片为各自创作生涯中的代表作。媒体持久、深入地关注,加上他们自己反复地描述和回忆,形成了围绕影片的丰富的文献信息。

由于主创人员都是联华影片公司二厂的员工,所以他们的行踪被公司刊物《联华画报》报道最多。在“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输入“《渔光曲》”可检索到258篇文献,其中73篇刊载于《联华画报》。蔡楚生的创作记《〈渔光曲〉的画面之后》即发表于该刊,文中描述了当时的情况:“层叠的浓云塞满了黄浦江面,在飓风剧烈地扫过大上海以后的第二日——去年的九月十九日,我们为着赶摄渔光曲的外景,全队三十几个人来舟山轮出发到石浦去⑧。在船程上已经是受不了风浪的颠簸;到石浦后,更因为水土气候的不适,全队竟病倒十分之九”⑨。

文章明确提到他们离开上海后直奔象山的石浦,是在那里展开了外景拍摄工作。蔡楚生的另一篇文章《落壳——聂耳和我们一群》,则回忆了石浦工作期间的诸多细节,比如去石浦的江窑寻找传说中的“虎皮纹”海滩;为了安慰士气低落的同伴,聂耳如何在金山旅馆房间里为大家表演“草裙舞”;石浦地方各界还在一个破庙里为这些“联华明星”举行了欢迎大会,等等。⑩

在女主演王人美的回忆录中,关于出发时间、人数、目的地与蔡楚生的描述基本一致:“夏末,《渔光曲》正式开拍。9月19日,蔡楚生带领我们到浙东象山县的石浦渔镇去拍外景。我记得外景队一共三十多人,在台风刚刚刮过的第二天,坐舟山轮到石浦。”⑪此外,她更是提到了诸多细节,包括一行人住过的旅馆名称——浦江旅馆和金山旅馆;还有具体的取景地点——“石埔葫芦头一带有成片破烂不堪的茅草棚,那是渔民们在岸上的栖身之地。蔡楚生决定在这里拍摄剧中渔民徐福家的外景。为了真实地摄下这一场景,他和摄影师周克等人,爬到大金山山腰上拍鸟瞰图,还东渡石埔港到对面东门岛,从侧面拍过来。”⑫

聂耳的一封家书也说明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在石浦展开。1933年11月5日,在致母亲彭寂宽的家信中,聂耳详细描述了在石浦外景地工作、生病的情况,“十九日接到第二厂的通知单,要我同到浙江石浦去做《渔光曲》的音乐工作,……当天收拾行装,随大队三十余人搭轮开发,开心喽!……本来计划在石耽搁两礼拜便返沪,但为了工作未完毕,中秋还在海里工作着。就在这天晚上,我的喉咙突然疼起来,……双十节到了上海,此刻已经六天,没有进饮食了。”⑬

1955年,蔡楚生在《回忆聂耳》中再次提到了跟聂耳一起去石浦的情景:“第二桩令我难忘的事情是拍《渔光曲》外景时的石浦之行。在《都会的早晨》之后,我曾邀请聂耳担任《渔光曲》的配乐工作。在1933年9月19日下午四点多钟——在飓风过沪后的一天,他挟着小提琴和吉他,和我们的外景队三十几个人一起趁舟山轮到石浦去”。⑭

除上述文献外,大量的口述材料也说明象山实为《渔光曲》外景地。象山电视台曾在2005年采访过几位当年的见证人,制作了一部长度为6分钟的专题片《〈渔光曲〉在石浦》。画面中,金山旅馆主人柯四弟(现已过世)仍能清楚地指出聂耳、王人美的房间位置,并能哼唱主题曲《渔光曲》。另一位见证人——家住东门岛的丁耀邦老人说:“我当时13岁,大街上轰动了,我跟在后面看,他们一直在灯塔处拍摄,我始终跟在后面。”老人所指灯塔,是指1915年由邑人任筱和(1876-1944)、任筱甫(1879-1953)兄弟捐资兴建的东门灯塔,为当地著名景观。这段录像在石浦渔港旅游游客中心大厅内滚动播放至今。

《今日象山》记者张伟海也曾采访过一些见证人,有关内容写进了《反季节出游 到东门岛去猫冬》,其中“重温电影《渔光曲》”一节中有:“笔者曾采访过很多东门老辈人,据东门岛郑兰花老人回忆说,当年她9岁,拍电影的人来到东门岛时,整个岛都沸腾了,大家都赶去看热闹。人们都很好奇,看着那些人穿着渔民的衣服在表演,时而很安静,时而一片嬉笑声。据张盛老人说,他家有个亲戚叫邵银才,是东门渔村人,当年20来岁,被人叫去当了回替身演员,为摄制组表演了海上渔民遇难翻船的镜头。导演非常满意,当场重金酬谢。”⑮东门岛的“渔光曲拍景纪念”碑上,有段文字可以与此印证:“东门渔民邵银才应是我国电影史上第一代群众替身演员。据他回忆,当时才20岁,身强力壮,水性好,赤膊上船表演翻船惊险场面,许多渔船前来抢救,蔡导演拍到这难得镜头时,赏他五块银元。”这段文字根据落款的说明来自1994年出版的《宁波市海岛志》。

笔者根据文献提供的线索,对剧组当年走过的地方,如爵溪、江窑、大金山、石浦、东门岛等地一一进行探访。不论在街头问路,还是咨询旅游服务人员,不分男女,从四十左右到七八十岁的居民都知道《渔光曲》这部电影以及在石浦一带拍摄取景的史实,足见这一事件在当地民众中的传播与影响。

综上所述,笔者所引文献都一致指出:摄制组从上海出发的时间是1933年9月19日,到达地点是石浦。不难看出:《渔光曲》是一部给他们带来无尽荣耀与回忆的重要作品,让人念念不忘、品咂再三,然而在回忆中从未提及嵊泗,这应该不是忽略,而是事实本来如此。

一般的史述(含电影史)、影人传记提到《渔光曲》时,都会提到该片在象山取景的史实,如《浙江通史·民国卷》、《浙江电影纪事1908-1990》和蔡洪生著《中国电影先驱蔡楚生》,这已不存在争议。⑯

三、外景地还有沈家门、普陀山

导演蔡楚生本来就有前往沈家门、普陀山取景的计划,公司刊物《联华画报》对此有过追踪报道。1933年7月23日,《联华画报》的“每周情报”里登出一则消息:“阅时半载,且经苦心孤诣编成之‘渔光曲’其演员及一切特别道具近已指派及筹备完竣。蔡导演楚生与摄影师周克,拟于日内前往舟山石浦普陀一带寻觅外景云。”⑰8月6日,又登出消息说:“蔡楚生及摄影师周克,前往普陀一带物色‘渔光曲’外景,现已归来,闻已寻得风景幽绝之渔村外景数处云。”⑱

9月20日摄制组抵石浦后,交通不便再加上饮食、住宿、天气、水土、海盗、土匪等诸多干扰因素,让蔡楚生一度熄灭了转场的念头,欲以象山的爵溪取代普陀,集中在象山一地完成外景工作。但在爵溪、黄沙湾、檀头山等地探访下来,发现均不理想,除了蔡楚生本人的记录,刊登于1933年上海《现代电影》第6期署名“五一”的《“渔光曲”石浦摄影记》也详细记载了导演、摄影师等人在象山一带考察外景的经过。这促使蔡楚生做出决定,仍按原议赴沈家门、普陀(山)取景。

当时的沈家门渔业产量占到浙江全省的四分之一,已是全国著名渔港。山海相映,帆樯林立,渔村风貌较为典型,再加上普陀山海天佛国的魅力,不仅能为《渔光曲》这部反映渔民生活的电影提供适合的外景地,也在导演心中激起了“与佛有缘”的内心感应。“终于我们在黯然送了病不能兴的聂耳君返上海以后,又整着残队十三人到沈家门去。”⑲

根据《“渔光曲”石浦摄影记》提供的线索,摄制组离开石浦是1933年10月8日,“夜半我们上了海北门开来的穿山轮,于是在汽笛声中我们便离开了石浦。此行计自九月廿日抵达,十月八日离开,一共逗留了整整十八天”。⑳同年11月19日出版的《联华画报》登出消息称“联华二厂,蔡楚生先生归来之后又赶紧地排起‘渔光曲’来。日前拍一场弄堂的外景,演员是王人美和韩兰根”。㉑也就是说,蔡楚生在沈家门—普陀(山)一带拍摄的日期应在1933年10月8日至11月19日间,但具体日期因缺乏文献无法推定。

在《“渔光曲”画面之后》中,蔡楚生以外景地转场为线索,回顾了在舟山的拍摄过程。跟石浦的情况相仿,在沈家门开始拍摄时同样不太顺利,风高浪大,冷雨如箭。但总算人、机无恙,在普陀山拍摄时则遇到了好天气。蔡楚生写道:“我们刚从海峡中翻天的浪里逃回来,又在曙色初明中,冒着冷雨向普陀进发。意外地,一到普陀赤日就从海中推出;然而风还是那样狂大。”㉒因为错过了返回沈家门的班船,当晚不得不投宿寺院。“在凉月满街,梵钟频响中,我们像流浪人似的投宿到一所寺院里去。”㉓这些描述都具体而生动。

因为大部分演员已经先期返沪,所以在沈家门、普陀山拍摄的表演性段落较少,笔者推测应该主要是一些表现海上作业的全景镜头。蔡楚生交代得非常清楚:“到沈家门以后,想到我们是为了一幕在大风浪里覆舟的戏未摄,而要在沈家门来解决时,各人的心上又不禁遮上了一层阴影”,“在一个下午,我们大小二十几条船便开到那恶浪翻腾的海上去”。㉔

如上所述,在沈家门一带拍摄的这段戏,表现的是影片中徐小猴、徐小猫兄妹二人出生后,为生计所迫,他们的父亲徐福不得不抛别妻小继续回到海上捕鱼而翻船遇难的一段,特别能够表现海上作业的风险和“捕鱼人儿世世穷”的主题。但目前不论是网上的视频资源还是市售《渔光曲》光盘中这段戏都未出现,徐福说完“我只好到海上拼命去”告别了家人,画面直接接到了20年后徐福之妻在何大户家当佣人的场面,并没有导演所说的海难翻船、家人等候消息等场景,情节颇显突兀,这是何故?

原因是存世胶片破损严重,这段画面已经消失。根据笔者手头掌握的文献,该片原长度是80分钟,但现在所能看到的版本只有56分钟左右。㉕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渔光曲》名列2005年启动的第一批“老电影数字化修护工程”之列。参与《渔光曲》修护工作的刘佳楠(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撰文说:“《渔光曲》胶片破损状况极为严重,很多镜头连续数帧画面全部缺失,有些部分甚至有连续上百帧画面大面积破损导致无法观看。”㉖笔者设法与她取得联系,并经其他同事确认,该所参与修复的《渔光曲》确实只有五十几分钟的时长。那么,在沈家门、普陀拍摄的画面基本可断定在严重破损之列,这意味着无缘得见这段反映上世纪30年代舟山渔民生活的珍贵影像资料了,诚为憾事。

倘或海内外藏家尚有妥善保管的拷贝而不为人知,这些画面或许还有重现人间的可能性,因此,《渔光曲》外景地考察还寄望于将来的进一步寻访。

注释:

①舟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舟山市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

②舟山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嵊泗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舟山文史资料第3辑》之《舟山海洋鱼文化·嵊泗篇》,海洋出版社1994年版,第123页。

③王建富主编:《群岛老街巷记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417页。

④倪云鹤:《菜园岛今昔》,《中国水产》1964年第7期,第19-21页。

⑤这一说法来自《银星》(上海)1926年第2期第13页中图片报道的标题,该杂志由上海良友印刷公司出版。

⑥指的是斯坦·劳莱(1860-1965),原名阿瑟·斯坦利·杰斐逊,著名喜剧演员。生于英国,1917年后赴美国好莱坞发展。1960年,他因“在电影喜剧领域内的创造性开拓”被授予奥斯卡特别荣誉奖。

⑦聂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聂耳全集(中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88,157-160页。

⑧舟山轮属旅沪舟山籍商人丁梅生、朱葆三与许廷佐合办的舟山轮船公司,810吨级,1922年8月23日首航,行驶上海至定海、穿山、石浦、海门航线,有时还去温州。

⑨蔡楚生:《〈渔光曲〉的画面之后》,《联华画报》1934年第3卷23期,第1-2页。

⑩蔡楚生:《落壳——聂耳和我们一群》,《联华画报》1935年第6卷第4期、第5期分两期载完。亦收入《蔡楚生文集第2卷·文论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⑪⑫王人美:《我的成名与不幸——王人美回忆录》,团结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105页。

⑬《聂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聂耳全集·中卷·文字编》(增订版),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157-159页。

⑭蔡楚生:《回忆聂耳》,原载《大众电影》1955年第13期。本文引自《聂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聂耳全集·下卷·资料编》(增订版),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238页。

⑮张伟海:《反季节出游 到东门岛去猫冬》,《今日象山》2013-12-19(B3版)。

⑯如金普森等著:《浙江通史第12卷·民国卷(下)》的第三章《20-30年代的教育与文化》中有“1933年9月,由联华影业公司编导蔡楚生率作曲家聂耳,演员王人美、韩兰根等来浙江石浦体验生活,拍摄了反映渔民生活的《渔光曲》”,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⑰《每周情报》,《联华画报》1933年第2卷第4期封面。

⑱《每周情报》,《联华画报》1933年第2卷第6期封面。

⑲蔡楚生:《“渔光曲”画面之后(未完)》,《联华画报》1934年第3卷第23期,第1-2页。

⑳五一:《“渔光曲”石浦摄影记》,《现代电影》1933年第6期,第26-30页。

㉑载“小记事”栏,《联华画报》1933年第2卷第21期,第2页。

㉒㉓㉔蔡楚生:《“渔光曲”画面之后(二)》,《联华画报》1934年第3卷第24期,第1-2页。

㉕电影史学家陈山在《关于电影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指出,《渔光曲》1934年首映时共有八本,见《影博·影响》2009年第1期,第10页。35毫米的电影每本(即一盒电影胶片)时长约为9-10分钟,可以推算该片原长度应在70-80分钟。但目前市售光碟与网上搜索到的《渔光曲》视频资源都不到60分钟。

㉖刘佳楠:《影片〈渔光曲〉的数字化修复实践》,《现代电影技术》2010年第5期,第37-40页。

猜你喜欢

联华外景聂耳
临港双限房,上海,中国
化险为夷靠淡定
一种校园外景设备远程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聂耳,你是中华民族的英灵
化险为夷靠淡定
浅谈《甲方乙方》中的电影美术技巧
永远的进行曲——田汉和聂耳
吃西瓜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