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用尤瑞克林、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评价

2017-01-11杜海斌

关键词:瑞克达拉神经功能

张 明,杜海斌

(1.山东医专附属医院神经内一科,山东 临沂 276004;2.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0044)

联用尤瑞克林、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评价

张 明,杜海斌

(1.山东医专附属医院神经内一科,山东 临沂 276004;2.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0044)

目的 分析联用尤瑞克林、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前者施以联用尤瑞克林、依达拉奉治疗,后者予以依达拉奉治疗,将两组治疗后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治疗有效率达96.6%,比对照组高,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急性脑梗死时应用尤瑞克林、依达拉奉联用方式,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可推广。

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尤瑞克林;疗效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是指患者机体脑供血骤然中断而引发的脑组织缺氧、坏死,该疾病发病突然、进展快[1],极大程度上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治疗该疾病时通常坚持溶栓的基本原则,因此,本文重点探究联用尤瑞克林、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研究结果归整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遵照随机分组规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1.69±2.58)岁;观察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42.36±2.74)岁。把患者基本情况予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式

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口服阿托伐他汀,剂量为20 mg/d;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剂量为200 mg/d,500 mg血栓通,采取静脉滴注方式,1次/d。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治疗[2]: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融入生理盐水100 ml,采取静脉滴注方式,一天两次。

观察组施以联用尤瑞克林、依达拉奉治疗:依达拉奉的使用方式、剂量与对照组相同;0.15PNA尤瑞克林+100 ml生理盐水,采取静脉输注方式,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两组。

1.3 评定标准

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根据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患者疗效:分为①基本治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超过91%;②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③进步: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总治疗有效率=基本治愈率+改善率+进步率。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效果对比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基本治愈、改善、进步、无效例数分别为12例(40.0%)、13例(43.3%)、4例(13.3%)、1例(3.4%)总治疗有效率达96.6%;对照组分别为7例(23.3%) 、1 0例(33.3%)、4例(13.3%)、9例(30.1%),总治疗有效率达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2.34±3.24)分,对照组为(23.19±2.45)分;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28±1.14)分,对照组为(16.45±1.53)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属于临床急重症,诱发该疾病的因素通常有机体冠状动脉官腔狭窄,易造成脑血流异常,引发脑内缺血、缺氧问题,该疾病的致残率、病亡率均较高。本文研究结果证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总治疗有效率达96.6%,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方式优于对照组。依达拉奉是常用的羟自由基清除剂、抗氧化剂[3],可直接提升血脑屏障的穿透率,延缓或减少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情况,进而有效抑制脑梗死的面积,控制好患者病情。尤瑞克林属于正向调节药物,能够对激肽产生持续的催化作用,促成胰激肽的形成,具备舒张患者心脑血管的效果,并促使组织吸收、利用体内葡萄糖,将其与依达拉奉进行联合,可有效改善患者脑组织供氧、能量代谢问题,进而恢复患者脑细胞功能,两者协同发挥药效,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治疗急性脑梗死时应用尤瑞克林、依达拉奉联用的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还可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1] 翟明明,黄丽娜,闫俊强,等.脑血管反应性与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32):3910-3913.

[2] 尹春丽,王耀伍,吕佩源,等.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6,23(6):565-567.

[3] 王 娜,李 鼎,陈丽霞,等.尤瑞克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6,13(11):584-587.

R743.33

B

ISSN.2095-6681.2017.25.60.02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瑞克达拉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敌人派(上)
敌人派(下)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瑞克林有了一个家
沉潜迷醉达拉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