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处置遗骸中的情感与智慧

2017-01-10理钊

杂文月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青史遗骨永存

理钊

如果以《世说新语》的眼光看,成都医生张文良怀妻一事可入《伤逝》之目。张先生与其妻相濡以沫四十载,伉俪情深。老妻亡故之后,张不忍其离开身边,置其骨灰于客厅之中。为解妻子逝去之后的孤单,年过七旬的他于网上购得一硅胶娃娃,穿上其妻子在世时的衣服,权当其妻在侧,与其聊天话旧,以慰孤寂。未曾料这一万六千元购得的“娃娃”,不足一年便关节不灵,另有破损,张先生无奈之中将售者告上法庭,以求公道(《澎湃》2016年8月19日报道)。讼案结局如何,未见后续报道,不便猜测。但张先生如此处置其亡妻的遗骸,倒也看出其夫妻二人的一往情深,正可谓情到深处,生死无隔。

通常之下,一个人一旦亡故,人生也就断然终结,以无神论而言,从此烟销灰灭,后人记得的,不过是其生前的行止而已。中国向来重厚葬,后来以儒学立国,儒学虽不讲怪力乱神,但却极尊重故去的先人,视死如生,此生日子的终结,正是“那边”生活的开始,所以对待亡者,不但有极严格的送别礼仪,还要置办整齐在“那边”生活的用具,以免在阴间为难,且一年四时还要祭祀,送些盘缠,以助其阴间的日子过得富足。

是故,中国的皇帝虽贵为天子,活着时群臣万民天天口呼万岁,可也难免常人的自然规律,只是身后之事,倘不是当朝最末的一个皇帝,办得比别家愈加隆重一些罢了,放置其遗骸的地宫,堪比自己在位时的居室。对一些所谓的坏皇帝,史籍常讥其“昏愦无能”,似乎真的是一个糊涂蛋坐在那个大位上,其实不然,他们清醒得很,登上大位之后,虽然所有人均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但他极明白自己绝无可能如臣子所愿,于是一上台便着手经营其身后的寄身之所,有的甚至还不待完工,便呜呼哀哉,只好住进一个“半拉子工程”中去。

处置遗骸,世界上比较有名的,还有古代埃及法老王的木乃伊。古埃及人笃信人死之后其灵魂不亡,仍依附于其尸骸或雕像之上,故法老王死后,均制成木乃伊,使其永生。但这也只限于法老王,古埃及的平民即便灵魂不亡也是难以办到的,因为要保其遗骸,得香油或药料涂尸,这也如同中国帝王的地下宫殿,其中的花费非常人能办得了。

这种花大钱处置遗骸的做法,在历史演进到现代时,已基本绝迹于世界了,相反倒是兴起了不留遗骨的做法。在这件事上,足以看出世界确是在向文明演进。人死如灯灭,即使有灵魂存在,又何必非要自己的尸骸才能寄存?对此,倒越是一些居功至伟、有大智慧者,越是想得开,如周恩来总理,逝前留下遗言,以大海为家。陆地之上虽未有半点遗存,可生活于陆地之上的人,倒多半常常念起他的丰功伟业。

对于遗骸的处置也有一些例外的。前些天看《猎杀本拉登》,美国人击毙那个搅得世界不得安宁的恐怖组织头子本·拉登之后,虽然也依教规善待其尸骨,可下葬的地方却是特级机密,因为担心一旦公开,那地方会成为其追随者的圣地。无独有偶,据说二战结束时,美、苏两国对希特勒的埋葬处也达成协议,要极端保密,不使后人知晓,理由也是以免引出纳粹的阴魂来,所以,那个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屠杀了六百万犹太人的恶魔到底埋在何处,至今仍引人猜测。

话又说回来,即便有最好的技术,也难保遗骸永存不变,所以,现在对待身后之事的理智的做法,是重青史而轻遗骸。想想也是,青史上留得光彩的一笔,远比花了大钱,费了大力保存遗骨要好过千倍万倍,因为史册是能够永存的,即便遗骸早已没了踪影,而其为人类文明的演进所做出的功业,无论去时多远,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还会在史册上读到,而这也才是真正的虽死犹生。当然,如成都张先生一样,因为情深难舍,将妻子的骨灰留置自己身边,陪自己走完余生,则又另当别论,因为那毕竟是二人之间一个未了的“情”字,他人不好置评。

【童 玲/图】

猜你喜欢

青史遗骨永存
碧血丹心铸青史 汉水浩荡祭英魂
风雨百年 青史可鉴
牙疼非小事,疼起来入青史
琉球王族后代要京都大学返还先人遗骨
经典永存
牛津科学家找到“圣诞老人”遗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