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熬不牢再做一次文抄

2017-01-10公梦后

杂文月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剪彩龙应台市长

公梦后

2015年以《可怕的白糖及其他——一个“文抄公”的笔记》为题,抄录了《耳语者》等书发在《杂文月刊》上。此刻忍不住又要做一次文抄公,抄录龙应台的文章。人说,为什么不自己写要抄人家的?哧!自己写的狗屁文章哪有人家的佳作劲道!而且方便省力,可以轻松骗点稿费。

玩笑开过,您且耐着性子看我抄来的货色好不好。龙应台这篇文章叫《孟子和小科员》,登在2007年第9期《财经》上。我抄的是其中一段“独立”,说的是1999年她当“文化局长”的亲身经历——

有一天,市长室下来一个公文:某月某日经济园区落成,市长要去剪彩。为了剪彩的风光,市长室的官员请文化局责成下属美术馆配合剪彩时段,在该园区办一个美术展,同时,请文化局安排开幕时的现场表演。这个公文一路下来,盖了那么多章,表示下面那么多官员全同意了。可龙应台直皱眉头。她不多想,就在已经盖了好多“拟办”章的公文上,写下推翻一切的局长批示:

1.美术馆展览属艺术专业范围,有严格规定之专业流程,不宜配合市长剪彩“演出”;2.安排表演活动目的在培养市民美学则可,在“配合”市长剪彩则不可。以上事宜由新闻处幕僚单位出面作业较妥。

公文批好之后,再把科员、股长、专员、科长一路到主秘、副局长都请来局长室,拿着白纸黑字的批示跟同仁们沟通观念,“以后市长室再来这种指令,比照办理”。读完后,同仁一一离去,主秘却不走,面有难色地悄悄对龙应台说:“局长,您的理念我完全了解,而且赞成,但是,能不能不要形诸文字,因为公文复阅,回流的一路上每一个官员都会读到,给市长室的人难堪,就是给市长难堪,不太好。官场还是有官场文化的。您还是让我去用电话表达比较好。原批示可以擦掉。”

龙应台沉思了两分钟,心中深深感动。但仍然说:“我明白你的细心,但是,如果不落文字,这一路上旧观念的公务员不会认识到文化行政独立的重要。有白纸黑字,才能让公务员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吧,包括市长室的公务员。”

后果又会怎样呢?

当晚,龙应台跟市长通话,把这个批示原原本本道来。市长静静听完,轻松地说:“对啊,本来就应该这样啊。这种观念是要建立的,很好。”

抄完了。您有何感想?

这是一位作家当文化官员的观念和行为。我们大陆也曾有位著名作家当过文化部长(“十七年”间的那位除外),这是一位聪明、机灵、才华横溢、深具个人观点的高级文化官员。他有没有跟“上级”唱过反调,上级有没有虚心地赞同他的异见,一概不得而知。但我因职业关系对本人所在省、市的文化厅(局)长的办事方式是相当清楚的:“上面”一个指令,他们都是十分积极地“照办不误”的。他们一律没有个人的观点。

所以,我读了龙应台这篇文章分外新奇,不惜再做一次文抄公,希望能让更多读者(包括您)见识见识——确实不是为了“骗稿费”。当有一天,我们对这类文章所述事实觉得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因而不再发生兴趣时,说明我们的社会真正进步了……【郭德鑫/图】

猜你喜欢

剪彩龙应台市长
剪彩
镂金剪彩 百年传承
有价值的善良
《银色仙人掌》
好市长(外一则)
崔永元的金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