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北的书店和香港的书展

2017-01-10商子雍

杂文月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诚品书展会展中心

商子雍

说是由于一个书店和一次书展,便让我深深爱上了台北和香港这两个城市,可能会被人指为矫情。但一个书店和一次书展,却使得台北和香港,立马在我心中变得厚重而深沉,则是百分之百的实话实说。

先来说台北的书店。

2003年农历正月初六,我第一次造访台湾。抵达台北的第二天,便有了一次和龙应台相聚的机会,其时,她台北市文化局局长的任期,还有3天。在了解到我们在台湾的行程安排以后,这位龙局长郑重建议:“你们应该去一下林语堂故居和钱穆故居,还应该去一下诚品书店。”后来,我们挤时间去了位于阳明山的林语堂故居,果然所获颇丰。而诚品书店,则是晚上去的,我在那里待了三四个小时,子夜以后才返回下榻的酒店。

诚品书店,似乎比林语堂故居更让我感动。因为在这以前,我从不知晓世界上还有这种样态的书店,也从没想到书店竟然还可以这样来办。那么大的营业面积,那么多的各类图书,那么周全的服务,并且还是一年365天,天天24小时营业。店堂出奇的洁净,大概由于是晚上吧,读者不是太多,环境显得十分安宁,不少年轻人,干脆就坐在一尘不染的木地板上悦读。这里是书店吗?我怎么觉得,似乎更像是那种窗明几净、散发着淡淡书香的书房。从书店印制的文宣资料中得知,一年四季从不间断,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次第登场。读书的人和写书的人,可以在这里互吐心曲;而读书的人之间,则能够在这里切磋琢磨。办书店是一种商业行为,要将本求利,甚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无可非议,想来诚品书店的老板也是如此。但流连于诚品书店,我们在了解到种种出色营销手段的同时,还能强烈感受到经营者的文化良知。一个商人,能够不以赚钱为唯一目的,这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当然,人世间所有的商店,倘若没有消费者的配合,那经营者的心血乃至投资,也将会付之东流。作为一家书店,诚品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都来自源源不断到这里掏钱买书的读者。是爱读书的台北人,通过自己对文化不懈追求的努力,帮助这家有文化良知的诚品书店大放异彩,成为台北一处醒目的文化地标。

再来说香港的书展。

7月下旬,2016香港书展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由于22日下午应邀在书展上做一场演讲,我21日来到香港。当晚,在欢迎晚宴上,香港贸发局的负责人介绍说,香港人对读书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热情,每年书展,前来共襄盛会的市民都超过百万。这就是说,每7个香港人中,就有1个会来参观书展,而每天来到书展现场的人数,要多达十好几万。香港会展中心曾经去过,知道那是个体量很大的建筑,但每天有十好几万市民来到这里,恐怕也会人满为患吧!第二天,演讲开始前两小时,我来到会展中心,但见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几乎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人,场面果然壮观。特别是有很多小朋友也随着父母前来参观、购书,更是让人感动。从印刷精美的展览索引上得知,包括讲座在内的各种现场活动,每天都有一二十场,演讲时间一律1个半小时,从上午9点半开始延续到下午7点半,在不同的演讲厅或会议室进行。主讲者以香港人居多,大陆人、台湾人也不少,其中名头大的有龙应台、李银河、叶永烈、温瑞安、止庵等人,亦有来自日本、韩国及欧美的文化人。看来,对香港人而言,一年一度的书展,显然是一次众心向往的文化盛会。忽然想起很多年以前,内地一些人称香港为“文化沙漠”的旧事,不仅哑然失笑。

当年在台北书店和如今在香港书展的所见所闻,令我感慨万千。于是,在演讲开始以后,我情不自禁地首先做了如下表述:13年前的一个夜晚,在台北诚品书店安静的店堂里,我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无限活力;13年后的今天下午,在香港书展热闹的现场,我也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勃勃生机。有着这么多爱读书的市民,台北,还有香港,一定会有美好的前程。我祝福台北、祝福香港!

猜你喜欢

诚品书展会展中心
“空场”书展
诚品传奇
佐敦为全球最大会展中心穿上防护衣
等待亮相
我没有食言
看车展
台湾诚品大陆首家旗舰店在苏州开业
诚品书店:闯入苏州豪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