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大学不用找关系
2017-01-10雨茂
雨茂
2016年暑假到北京大学培训,一位教授讲的一则故事颇让人深思。他说,大学时“睡在上铺的兄弟”的孩子考大学了,高考成绩名列某省第三,志愿填的是北京大学,按理是板上钉钉的事,但同学仍然不放心,托他打听北大能否录取。这个故事的实质是家长对中国大学招录新生的公平性产生了怀疑,而怀疑是建立在过往的经验上的,所以我们不能嘲笑,只能说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招录过程中发生过多起冒名顶替事件,也发生过多起高分没有被录取、低分反而榜上有名的咄咄怪事。
2014年下半年,我在台湾大学访学的时候,听台大中文系主任讲过一则故事。李登辉做台湾地区领导人时,他的儿媳要考台大的博士研究生,于是托人“关说”(就是大陆所谓的托关系走后门)。但教授们根本不买账,他们的做法是:你不托人还好,托人我们就更严格,李登辉的儿媳终究没能入愿。2016年上半年,朋友的孩子想到台湾去读研究生,向台湾几所著名的高校都提出了申请。因为我在台湾待过,认识一些知名的教授、系主任什么的,于是托我写推荐信。我看了孩子的材料,认为她很优秀,同意推荐。给官方的材料准备好并签字后,孩子又央求我单独给个别系主任打电话、发邮件,认为这样保险些。我给孩子讲了上面的故事,她仍然不放心,再次恳求我,我被缠得没有办法,只好答应试一试。过后就后悔了,要是我写了这封信,反而耽误了她的前途怎么办?不如搁置不管。不到两个月,孩子发信息说她被岛内一所排名靠前的大学录取了,我高兴地祝贺她得偿所愿,却没有告诉她我根本就没有给任何一位系主任写过信。在中国大陆,无论家长还是孩子,大都不太相信规则,认为在公开的规则之下,一定有一个潜规则在起作用,潜规则的核心就是要有人关照,即使不能法外施恩,起码也能给“我”以公平的待遇。所以有熟人总比没有熟人好,打招呼总比不打招呼好,请客了总比不请客好,送礼了总比不送礼要好!
国外有学者批评中国的教授们把精力都放在应酬上了,说他们花在酒桌上的时间远比花在书桌上的时间长,在交际中付出的努力远比做项目本身多。可能有些夸张了,但情况却是真实存在的。中国大学不是象牙塔,社会上的乱象大学同样有。无论晋升职称、提拔职位、申报课题、审核项目还是申请各种所谓的人才项目,不托关系、找熟人是不可能的。每到评职称的关口,校园里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举报信不断,申报职称的老师们人心惶惶,心思早就不在教学科研上了,能动用的关系都被动用起来,人脉有时起决定作用,低头做学问的人总是吃亏。每次职称评定,总会严重挫伤一部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影响同事及上下级关系,损害校园安定团结。一些人愤而出走另寻出路,一些人从此消极怠工混到退休,给学校的发展带来隐患。申报课题同样如此,课题审批专家各个专业就那些人,只要是想找,就一定想得到办法。同事、同学、同门、校友、老乡,甚至在哪个聚会上有一面之交,都可以攀上关系。每年评定国家项目时,都能听到某人送了多少礼的传闻。甚至还有某人的课题没有“上会”(学科组委员评审会)却被“捞上来”的传闻,而这些被捞上来的课题每每获得通过,让人浮想联翩,不得不怀疑项目评审的公正性。
假如大学不用找关系,家长就不用担心孩子成绩达线了却不能被录取,学生就可以静下心来读书,而不用担心在评优、评奖学金、考研上受到不公平对待;假如大学不用找关系,大学就成不了名利场,教师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用教学与科研成果证明自己,不用担心晋升不了职称、申请不了课题;假如大学不用找关系,管理者就可以严格按照规则办事,不用担心上访与匿名信,不用担心车窗玻璃被人砸,也不用担心被人拍板砖,打闷棍。总之,假如大学不用找关系,大学就会恢复应有的平静,成为青年才俊心智成长的港湾,成为学者研究高深学问的殿堂,成为国人的精神避难所,成为人们传承薪火追求真理的象牙塔,成为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
放眼世界知名大学,拼的不是关系,而是制度和章程,制度章程盛行则关系毫无作用。关系无处不在,大学即成为培育官僚主义的温床,流弊极大,应深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