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良好教学环境的创设

2017-01-10周季

南北桥 2016年1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环境教学

周季

【摘 要】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心理活动中占优势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主要指群体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觉醒状态、注意状态、情绪状态、灵感状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的合力,对学生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因此,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障。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环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11

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心理活动中占优势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主要指群体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觉醒状态、注意状态、情绪状态、灵感状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的合力,对学生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因此,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障。本文就此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一、努力创设和谐向上的课堂心理环境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或需要,巧妙地利用课堂上随机出现的情境变化,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心理合作,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适时调整活动内容与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尊重和采纳学生的合理建议与想法,努力创设和谐向上的心理环境。

我们常常发现,教师让每个学生在一堂课上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展开小组讨论式学习,这样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和主动参与欲望可以得到最大满足。譬如,讲授小学语文第三册内容,可以把识字、画出生字词、标自然段及重点段中有几句话等任务下放到小组内完成。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高,他们互相帮助,认真纠错,既有个体的发现,又有集体的探索,更有不同观点的争论。通过讨论学生发现用“我们一起……”这样补充句子,可以在句尾用叹号、句号、问号三种不同的标点符号,补充出三种不同语气和内容的句子。可见,课堂讨论是创设良好心理气氛的理想方式,值得深入研究。

从众心理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表现在阅读活动上就是人云亦云,不能或不敢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显然不利于个性化阅读。思考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语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进行思考、分析、比较、归纳。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二、以精彩的导入创设情境

每个学期都有教学计划,每个课时都有教学任务,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通过叙述、实物演示、多媒体或绘画再现、音乐渲染和课本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导入新课,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蕴含哲理的特定情景,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时,教师先给学生播放本课的教学录像带,把学生带入到小女孩当时所处的社会中,感受到小女孩的美好向往和残酷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绘声绘色的讲解,使孩子们善良的童心得以震撼,为课文中的主人公的命运所悲哀,为她的美好向往而感动。又例如,在教《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一边用挂图展示桂林山水如画般的风景,一边充满激情地说:“同学们,今天我要带大家到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圣地——桂林。我想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迷蒙云雾、那里的绿树红花,一定会使你以为进入了迷人的画卷,你们想不想去领略那神奇秀丽的桂林风光呢?”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到课文学习中,并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

三、以朗读和说话训练创设情境

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我的方式,无非就是积极参与读、说和演等课堂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学生的朗读和说话训练,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平台和空间。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注重朗读,能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使语文学习变得更加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等来创设较为真实的课文情景,融入或喜、或怒、或哀、或乐和或思等情感,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其思维的升华。如在教学《游园不值》这首古诗时,教师先引导学生看该诗的教学挂图,了解诗人去友人园中观赏春色,主人不在,园门紧闭。这本是一件十分扫兴的事,可是当他抬头看见一枝红杏伸出墙来,想象满园春色,感到很快慰。接着组织学生朗读,学生朗读的心情由严肃变得轻松愉快,把诗人由扫兴转为高兴、欣慰的心情朗读了出来,既很好地理解了古诗,又充分地展现了自我。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借助实物、图片、声像、表演、语言描绘等手段,创设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乐而动情,继而情动,较好地展示自我。

四、“鼓励性”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他认为教师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不断的扶植和巩固学生成为发现者的愿望,让学生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儿童在学习中取得了成功,这对他的精神来说,有一种难以表达的欢乐!

学生在学习中的乐趣是非常具体和现实的。在具体的学习问题和学习成绩上,我比其他同学做得好和考得好,我就有学习上的成就感。于是,我就满足、高兴。这种学习上的兴趣和学习上的成功常常交替出现,滚动发展。这种情况至少贯穿在小学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认为,这是一种学习上的良性循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展示自我才能和体验学习成功的机会,满足他们渴望表现自我的内在需要。

作家布朗在写作小说家威廉·卡瑟的传记中叙述了这样一件事:当威廉还是一位小姑娘的时候,一次她的老师看中了她的一篇作文,并推荐给当地的一家报纸发表,当然,她的作文居然真的发表了,30年后,威廉说,那是我一生中起决定作用的事件,它促使我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这件事说明老师在一个人小的时侯所给予的学习上的小小的成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影响甚至是终生的。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环境教学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