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物流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2017-01-10乔焱宁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消费结构

乔焱宁

◆ 中图分类号:F724.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我国2004-2014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物流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物流业发展促进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主要通过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优化农村消费市场环境两种途径得以实现。对农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则表明,物流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产品有不同的影响,对食品支出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家庭设备及用品支出和衣着支出,对居住和文教娱乐支出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物流业发展 农村居民消费 消费结构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的拉动,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得到了稳定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消费尤其是农村消费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支撑我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资源环境红利逐渐消逝,全球经济不景气加大了国际贸易摩擦,使得过去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

在此背景下,如何促进消费尤其是农村消费,扩大国内需求,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传统研究消费的文献多集中在需求方面,对消费供给侧的研究尤其是中间环节如物流业发展的研究还不够重视。事实上,多年来我国政府为了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国内需求,采取多种方式建设农村流通体系、完善流通结构,从“农超对接”、“万村千乡工程”到“家电下乡”政策,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得到了较快发展与完善。尤其是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农村地区对物流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研究我国物流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居民消费的现有研究,大多从收入角度研究农村居民需求问题,如研究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增长、人口年龄结构、社会保障水平、金融发展等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这些文献都认为收入水平低导致的需求不足是抑制农村居民消费的主因。但是,正如上文所提对于中间环节物流业发展的研究还存在明显不足。事实上,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乡人均收入都得到了快速增长,然而受制于产品运输环节的不足,我国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虽有消费能力和意愿,由于出行不便或产品不通达,使得这部分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

国内外学者对物流业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关系研究已达成基本共识,普遍认为发达的流通体系和完善的流通网络能够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促进农村消费增长,而反过来,农村消费的高速健康发展也会对流通业规模的扩大、组织的完善以及新兴业态的崛起有促进作用(吴学品,2012)。

在理论研究方面,文启湘(2007)指出建设农村新型现代化的流通体系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商品流通领域存在的“小、弱、旧、乱、高”现象和开拓农村市场的重要条件。尹世杰(2010)在分析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疏导流通体系、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提出相关建议。戴蕾等(2010)基于马克思消费和流通理论对我国农村消费不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不足和农村流通网络发展滞后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文晓巍(2011)研究发现完善的农村流通体系对农民增收、消费环境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证研究方面,郝爱民(2010)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研究表明,农民消费受农村流通方式、流通服务和流通信息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吴学品等(2012)利用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分别从三个角度实证研究了我国农村流通规模、流通环境和农村集贸市场发展对农村消费的时变影响。李志刚(2013)以江西省为对象研究发现,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影响最大的是流通业发展规模。王世进等(2013)利用面板数据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对流通产业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产业规模显著影响居民消费。吴学品(2014)利用AIDS模型研究发现,流通业基础设施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当前还较少从物流业发展角度研究农村消费不足问题,且大部分研究停留在理论分析、定性分析方面,少量的定量分析多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忽视收入水平、金融发展等控制变量对农村消费需求的影响。同时,应注意到,农村居民消费产品具有不同的种类和特性,这些产品受物流业发展的影响并不相同,因此研究物流业发展对农村消费及消费结构的影响,有助于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对于深化物流业发展与农村消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流业发展影响农村消费的理论机制分析

(一)物流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

1.物流业发展能够降低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物流业发展能够通过发达的运输网络将产品送达消费者,压缩中转和交易的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和交易费用;物流业发展能够方便快捷地为农业生产者提供质量较高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降低了采购时间和成本,进而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物流业发展带动了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的传播,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减少农产品滞销现象的发生,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成本(文晓巍,2011)。

2.物流业发展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商品率,有助于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现有的文献研究中指出,物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商品率:物流业发展实现了农产品的快速送达,降低了农产品中间损耗,并通过保鲜设备的普及扩大产品的覆盖率,扩大了消费市场;物流业发展缩短了生产地和消费地的时间距离,有利于吸引加工企业在农村设厂加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物流业发展使得一些易腐蚀变质的农产品能够快速、保质的送达消费目的地,提高了产品的商品率,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促进农村消费。

3.物流业发展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进而促进消费增长。物流业发展能够带动超市、农贸市场、深加工企业、流通配送中心等业态组织的建设和发展,而这些部门在农村的扩展延伸需要招纳大量工作人员,能够为当地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吸引剩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就业,能够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为更多的消费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物流业发展能够为农村居民消费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满足农村消费需求

1.物流业的发展能够降低产品的运输成本和中间交易成本,降低终端销售价格,相当于农民实际购买力的增加,有助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2.物流业发展使得消费者不出门就能够买到全国各地的产品,网络购物、快递服务深入农村千家万户,并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城市消费潮流,有利于培植新型农村消费文化,对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实现消费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

3.物流业发展使得农村消费产品种类得以增加,外地知名产品、国家知名品牌产品等品质产品能够进入农村消费市场,货源得以保障,有助于强化农村居民消费信心,构建安全、品质、绿色的消费市场,从而扩大农村消费。

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物流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除此之外,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也会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决策,因此有必要作为控制变量加入模型。根据现有研究文献和上述理论机制分析,同时为了避免数据非平稳性导致的伪回归和消除异方差的影响,本文设置以下对数模型:

lnConit=β0+β1lnLogit+β2lnIncit+β3lnFinit+β4Ncmsit+μit (1)

其中,Con为被解释变量农村消费,用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来衡量。同时,为了研究物流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按照我国统计习惯,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划分为食品(Food)、衣着(Clo)、居住(Res)、家庭设备及用品(HFA)、交通通信(TC)、文教娱乐(ECR)、医疗保健(HCMS)和其他(Others)消费支出八类,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纳入模型。关键变量为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Log),本文选取交通密度(DT)和货运量(FT)来衡量地区物流业发展水平,同时为了保证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同时选取公路客运汽车拥有量(PVHB)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TRSCG)作为替代变量。交通密度计算公式为:(地区公路里程+铁路里程)/地区土地面积。为了使分析结果更加符合现实,本文分别选取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Inc)、地区金融发展水平(Fin)和地区社会保障水平(Ncms)作为控制变量加入模型,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用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来衡量,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来代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本文选取2004-2014年我国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见表1)。

(二)实证结果分析

1.物流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为避免虚假回归的出现,在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之前,需要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分别选取LLC检验、IPS检验和ADF-Fisher检验三种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单位根检验表明,各变量的原始数据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表明不存在单位根。为了验证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需要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分别采用Pedroni检验和Kao检验对面板数据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豪斯曼检验表明,固定效应模型要优于随机效应模型,因此本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回归结果表明,不管是用交通密度还是货运量来衡量物流业发展水平,其对我国农村消费支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替代变量公路运输汽车拥有量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且符号为正,表明回归结果是稳健的。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物流业发展能够从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需求侧和优化消费环境、满足消费需求的供给侧两个方面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尤其是近年来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与我国互联网在农村的迅速普及和快递业的迅猛发展密不可分,缺少物流业这个载体,我国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将受到严重制约,也不利于新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的形成与发展。

在控制变量方面,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对农村消费支出的影响显著为正,这与大多数的学者研究相符。收入水平决定消费的水平和规模,尤其是在我国养老储蓄、勤俭节约的风俗习惯影响下,较少存在超前消费现象,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完全受制于当期收入水平。

金融发展水平能够显著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金融发展能够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资金支持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金融发展促进了金融理财产品的多样化,通过为农村居民提供理财服务可以实现农村居民财富的保值增值,有利于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金融发展扩大了消费信贷、抵押信贷的推广度,为农村居民获得可支配收入提供支持,有利于促进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同时,金融发展加剧了地区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有利于降低金融中介成本,方便了农村居民消费。

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对农村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是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金融发展有利于缓解流动性约束,而通过参加新农合等形式的社会保障工程则有利于降低不确定性,减小农村居民对未来医疗支出、养老支出等的担忧,有助于促进农村居民增加现期消费。

2.物流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消费品具有不同的形状和特性,因此不同品类消费品对物流的需求程度也不一样,从而受物流业发展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实证分析了物流发展对农村居民整体消费的影响之后,有必要对农村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行检验分析。表3显示的是分别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八大类产品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

表3的结果表明,物流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产品有不同的影响,对食品支出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家庭设备及用品支出和衣着支出,对居住和文教娱乐支出的影响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食品、家庭设备及用品和衣着这类产品可以远距离运输,对物流的需求较大,而居住和文教娱乐则具有地理稳定性和当地性,受物流业发展的影响较小。

控制变量方面,收入水平对各类支出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食品支出的影响最大,对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的影响也较大。说明随着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对信息、交通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文化、教育以及娱乐的需求也在逐步增长,显示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在不断提升,对品质消费越来越重视。金融发展对居住和文教娱乐的影响最大,这两类是我国居民消费的重点,金融发展为购房者提供形式多样的房屋贷款,为教育发展提供教育资金支持,而信用卡的普及则有助于促进娱乐支出。参加新农合对农村居民医疗支出、其他支出、家庭设备及用品支出和食品支出有显著的影响,但作用方向不同。新农合促进了农村居民的医疗支出、其他支出和家庭设备及用品支出,对食品支出则有阻碍作用。

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利用我国2004-2014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物流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物流业发展促进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主要通过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优化农村消费市场环境两种途径得以实现。对农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则表明,物流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产品有不同的影响,对食品支出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家庭设备及用品支出和衣着支出,对居住和文教娱乐支出的影响不显著。控制变量人均收入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都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二)对策建议

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和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本文从物流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运输网络。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业的发展依托于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建设,而我国农村的路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运输体系起点低,还不健全,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更不利于发挥物流业对农村消费的带动作用。因此,必须借助“村村通”工程,实现农村农网、路网、互联网的建设和完善,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城市流通企业进驻农村,带动农村物流业发展壮大。

第二,降低农村物流成本,拓宽流通渠道。物流成本过高不利于农业劳动者实现收入增加,也不利于农村居民扩大消费。一方面,要降低农业生产资料运输成本,发展冷链运输企业,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市场,降低流通过程中的价值损耗。另一方面,降低农村消费品的运输成本,鼓励规模大、专业化高的企业深入农村地区开展物流服务,充分发挥其发达的流通网络和规模效应,尽最大可能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农村消费。

第三,鼓励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产品能够迅速为外界所知,而发达的运输网络则使产品能够快速、准时送达消费目的地和消费者手中。尤其是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企业的成长,为农产品销售打开了销路,有利于农业生产者准确、科学的掌握市场信息,避免滞销现象的出现,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和扩大消费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学品,李骏阳.流通业发展对农村消费影响的动态演化[J].财贸经济,2012(12)

2.文启湘.加快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推进农村消费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3.尹世杰.疏通流通渠道、扩大农村消费[J].中国流通经济,2010(1)

4.戴蕾,王非.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探讨:基于马克思消费和流通理论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1)

5.文晓巍.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与农村流通体系的完善[J].学术研究,2011(8)

6.郝爱民.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基于有序Probit模型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3)

7.李志刚.农村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及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农村经济,2013(2)

8.王世进,周敏,司增绰.流通产业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SUR模型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10)

9.吴学品.市场化、流通设施环境和农村消费结构——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2014(10)

猜你喜欢

消费结构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贵州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关系研究*——基于ARIMA模型
“十三五”能源消费结构怎么变?
新常态下江苏居民消费升级与经济增长潜力研究
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方面对发展低碳会计的建议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
西藏自治区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发展研究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渐进式转变
在外就餐与食品消费结构关系研究——基于南京城镇居民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