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涌动鹭江潮
2017-01-10李宏辉
李宏辉
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开展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的重大决策指引下、在“闽宁协作”模式推动下,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泾源县,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与福建省厦门市紧密联系在一起。厦门市通过加大帮扶资金投入力度、合理规划援建项目、协助开展招商引资、组织实施社会扶贫等举措,不断提升东西部协作帮扶水平,书写了一个个情深意切的脱贫致富故事。
民生帮扶
自1996年承担东西扶贫协作工作以来,厦门市向宁夏海原县和泾源县两县提供援助资金和物资共计1.6亿元,援建项目236个,派出援宁干部10批35名,派遣支教教师近200名,培训各类人才近千名。自2010年承担起对甘肃省临夏州的帮扶任务以来,厦门对口帮扶临夏资金达1.55亿元,援建项目66个。在开展援建工作中,厦门市首先注重保障民生,把主要的项目资金投入到了当地农村的道路、饮水、教育、卫生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厦门桥、厦门路、厦门学校、厦门医院,这些带着浓浓鹭岛情谊的基础设施,极大地提升了援建帮扶地区的民生保障水平,改善了当地百姓生活。
华灯初上,汽车在宽敞的马路上穿梭,充满现代气息的楼宇上霓虹灯闪烁……眼前的一幕,让人很难与“贫瘠甲天下”的西海固联系起来。细细看来,这里还有能根据光照条件自动开闭的路灯。这是厦门第九批援宁干部林绍栋、林志城带来的扶贫项目之一——宁夏海原县智能路灯控制系统。海原县住建局党委书记单进虎说:“这套目前国内领先的城市智能管理系统,既智能,又节电。” 20年来,厦门市注重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受援地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的人用上电、喝上自来水、走上大马路,踏上致富路。在临夏州广河县,横跨广通河的一座新桥,一边连接康家村等四个村庄一千多户人家,一边连接三甲集镇,给当地人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为了感谢这些来自厦门的援建者,当地老乡给大桥取名为“鹭岛大桥”。康家村村民马大爷说,这座桥建成之前,他们到镇上绕路要走一个多小时,现在只需要五分钟,感谢厦门人民的帮助。
结对扶贫
为了加快贫困地区“摘帽”,20年来,厦门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帮助西部地区开发新产业、拓展市场、解决就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人均收入增加。“河州妹子走出去,家政服务帮致富;河州巧手干起来,居家就业促和谐。”甘肃临夏妇女创业园墙上的这条标语,反映出当地妇女拥抱新产业、走上致富路的喜悦。“这个创业园是厦门市妇联、厦门市地税局携手临夏州妇联共同建设的,主要是帮助临夏培训转移妇女劳动力。”临夏州妇联主席高桦说,厦门市交通局、妇联、教育局等10个单位与临夏州当地相关部门结成对子,为当地妇女就业提供了各种帮助。
厦门市妇联与临夏州妇联对口产业帮扶,实际效果已惠及当地妇女群体。临夏州东乡县河滩镇汪胡村的陈尕燕就是第一批受益人之一。通过参加培训班,学习刺绣、布鞋加工等手工艺,她回到村里建立起农村妇女合作社,带动村里的妇女加工刺绣、手工艺品,成品通过厦门帮扶力量销售。一个月下来,在家工作的当地妇女,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
在临夏州广河县电子商务中心,“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电商扶贫”的大幅标语映入眼帘。县文明办主任裴晓花介绍道,近年来广河县以“电子商务+扶贫”的精准扶贫新模式,与皮革、毛纺、清真食品等传统企业和广大农户相结合,带动农户开展家庭式加工生产,目前已辐射带动700多户,其中贫困户100多户。县内已有50余家企业及个体户通过网络销售产品,2015年全县网上销售额达4760万元。广河县电商的蓬勃发展与厦门市赴临夏州挂职小组的帮助分不开。挂职临夏州扶贫办副主任的李长福介绍说,我们投入40万元,邀请厦门大学与西安交大联合课题组来临夏开展电商课题研究,选定广河县为试点县,进行调研规划,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向国家申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并获批,使广河县每年可获得2000多万元补助。挂职副州长连坤明认为,此举在壮大该县特色优势产业、助推精准扶贫、促进大众创业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甘肃西裕工贸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皮革、毛纺产品,总经理马仲林说,公司以电商销售为龙头,带动二百多户分散加工护膝、马夹等,其中有贫困户七十余户,一个加工户每月可获工资二千多元,扣除淡季因素,年收入可达一万多元。
产业带动
厦门的援建工作注重加大产业带动扶贫工作力度,着力增强贫困地区的产业“造血”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5年前,厦门皇达集团投资2500万元,在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重点培育油松、云杉等当地特色苗木。5年后,企业实现年生产销售绿化苗木30万株,销售收入达1400万元。现在,企业已经成功在新三板上市,成为固原市第一家上市公司。企业不仅给当地带来大量就业机会,也成为产业扶贫的样板,促进了当地特色苗木产业发展。周边乡村的八十多位农民常年在此打工,日工资70~100元。农民们不仅通过打工赚钱,接受培训,学习嫁接、施肥、滴灌、地膜、使用农药等各种技术,提高自己的农业、林业生产技能。包括皇达在内,援宁干部帮助泾源引进6家企业,总投资额达到7.6亿元。一个个“金凤凰”正在拓宽泾源的发展道路。
宁夏泾源县拥有六盘山、老龙潭等优质旅游资源,目前县里正在重点打造从县城到老龙潭景区的20公里旅游服务带,贫困村泾光村就是这一服务带沿线的村庄之一。为了帮助村民搭上发展旅游产业的快车,早日脱贫,厦门市投入150万元,帮助村里修路、绿化、改造危房。如今,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贫困户蓝明生开在省道边上的小卖部生意也好起来了,平均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厦门援宁干部还为村里引来了矿泉水厂和手工艺品厂,成为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希望。泾光村2015年人均收入达到5560元,2016年达到6000多元。
教育扶智
红黑相间的五层大楼上挂着“阳光、勤奋、成才、感恩”八个金色的大字,前面是一片开阔的操场,这就是临夏州特殊教育学校。厦门援助了500万元建设这座大楼,并命名为“厦馨综合楼”。校长马效勇说:“厦门援建的综合楼盖好后,教室、学生宿舍、学生浴室,包括安全防护等条件都大大改善了,厦门的资金真是雪中送炭。”这所特教学校建于2011年,目前有35名老师,包括4名残障人老师,已招收了157名残障孩子就读。学校开设了一系列适合残障孩子的实用技术和技能性课程,包括绘画、刺绣、剪纸、砖雕、缝纫、工艺品制作等。马效勇说:“一个残疾孩子入学,就能解放一个家庭,一个残疾孩子熟练掌握一门实用技术,不但能自食其力,而且能帮助家庭精准脱贫致富。”步入学生作品展示大厅,这里摆着精美的插花、富有想象力的剪纸、心灵手巧的刺绣作品、雄浑厚实的砖雕、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制品,有的剪纸作品还获得了全国剪纸大赛二等奖,它们无一不在诉说着孩子们学习的成效及其丰富的内心世界。马效勇自信地说:“孩子们掌握了就业技能后再走向社会,找份月收入几千元的工作不成问题。前段时间有位马来西亚客商来校参观,当时就想高价购买孩子们的作品。”16岁的保安族聋哑女学生马克力索入校学习已经5年了,她正在老师指导下雕刻葫芦,她表示:“十分喜欢这里的学习生活,今后还想考大学,毕业后当一名教师,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宁夏海原县第一中学,记者见到了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4位女同学,她们身着统一的红色上衣,精神饱满。23岁的张潇是山东人,她告诉记者,厦门大学研究生对口支教海原,她们已是第18届,每届支教时间为一年,第18届共有10位支教学生,8女2男,分别在海原一中、二中、官桥中学支教,支教的科目主要有英语、生物、体育、书法、艺术等。张潇表示:“海原是贫困地区,一些高中寄宿学生的生活条件都很艰苦,学生们想走出大山,唯有靠刻苦学习。而对于厦门大学年轻的支教研究生来说,一年的支教生活也是人生的宝贵经历和财富。”
西部地区贫困的根源之一是教育落后,加强学校建设、提升教育水平是厦门干部扶贫的一个重点。在临夏州,厦门共援建了22个教育项目,既有硬件上的帮扶,也有软件上的帮扶。厦门六中与临夏中学、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与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厦门特教学校与临夏特教学校均结成对子,建立了畅通的业务培训、人才交流渠道。建校于1923年的临夏中学,是临夏州办学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一所高级中学,现有学生6850名。一栋名为“厦门楼”的综合教学楼看着格外显眼,这里是临夏中学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上课的地方。2015年,临夏中学新校区建设面临资金困难,厦门市帮助学校解决了1000万元的资金缺口。新校区建成后,厦门六中和临夏中学达成对口帮扶协议,2016年临夏中学先后派出三批共109名教学管理人员到厦门六中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厦门六中等学校的骨干教师也来到临夏开展帮扶支教活动,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碰撞,让临夏中学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近年来,一批又一批厦门援建干部在西部的努力付出、一个又一个援建项目的拔地而起,一项又一项产业项目的落地发展,切实反映了厦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的丰硕成果。相信在“十三五”期间,厦门将继续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实效,让来自鹭江之滨的鹭岛情谊,传得更远、扎得更深,最终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