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问题和对策研究

2017-01-10张丽萍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华侨大学闽台福建省

张丽萍

(华侨大学,福建泉州362021)

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问题和对策研究

张丽萍

(华侨大学,福建泉州362021)

追溯闽台教育交流经历的明郑政权时期、清朝统治时期、日据至光复初期以及新中国成立至今等四个发展阶段,分析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要努力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和模式、提供有力的支持政策和合理制度安排、加大力度引进优秀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多措并举吸引更多台湾学生来闽就读、就业、创业等四个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提升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水平提供参考。

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海峡两岸关系逐渐朝向平稳融洽的方向发展,两岸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逐步增强。福建省因为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的五缘关系,更是成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随着闽台高校互动的日趋频繁,高校间的交流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交流合作形式愈加多样,层次与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些都表明,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已发展到了一个全新阶段。在这一新阶段,闽台高校应该在已有的良好互动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努力创新思路,全面提升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水平,共创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新局面。

一、闽台教育交流发展历程

(一)明郑政权时期的闽台教育交流

从明郑政权时期(1661-1682)开始,台湾才有直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1661年,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驱逐荷兰侵略者,撤除殖民学校,将大陆的政治制度和文教制度移植到台湾,同时也将福建的文化教育制度引入台湾,并在台湾正式开科取士。明郑政权期间,郑经、陈永华等在台湾大力兴办儒学教育,除府州儒学之外,还在各乡里设学塾,教授儒学,在台湾传播儒学思想。

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后,清政府正式设立台湾府,并隶于福建省。当时,清政府指派大批闽籍学者到台湾任职,台湾府的文化教育更是全盘照搬福建体制:设立府学、县学,并皆由福建选派充任教授、教谕、训导;书院制度也由福建移植到台湾;台湾府、县儒学成为清政府对台湾实行教化政策的重要基地。此外,大量以教职为生或入台讲学的普通福建文人赴台办私塾,这使得福建对台湾教育的影响巨大。

(三)日据时期至光复初期的闽台教育交流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据时期,殖民当局强制推行日本文化和日式教育,在台湾禁止学习国语,禁止讲闽南话,妄图割断闽台文化联系。当时,清政府统治时期的府、县儒学、书院、学堂等教育机构均被废止或停办,唯一暂时幸免的私塾成为当时学习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场所。但在殖民当局的刻意打压下,台湾私塾教育也日益减少,至1941年,全台仅余7所私塾。这一时期的闽台教育交流极其困难,只能以隐蔽方式开展。

(四)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的闽台教育交流

自1949年国民党政权撤居台湾后,两岸的教育交流完全处于隔绝状态,并持续了30余年。直至20世纪80年代,两岸关系才渐渐回暖,两岸的教育交流也逐步开展起来。1985年秋季,地处福建省的厦门大学与华侨大学率先开展对台招生,至1999年,福建高校招收的台湾学生累计近1500人,约占全国台湾学生总数的1/2。近年来,闽台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愈来愈紧密:2009年,福建省有200多名高校学生赴台就读,两岸高校互认学分;2015年12月1日,福建省发布施行《福建省促进闽台职业教育合作条例》,鼓励福建省采用多种形式全面推动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

二、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进一步深入,两岸高校的学生交流、教师互访、学术研讨等形式的交流合作活动日趋增多,而且交流的内容越来越有实质性、深层次的进展,发展势头良好。但不可否认的是,闽台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工作仍然存在合作水平层次不高、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闽台高校互动中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等性、优质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引入不足等问题。

(一)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但交流合作水平和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

自1985年,厦门大学与华侨大学率先开展对台招生,福建省对台招生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已有11所高校面向台湾地区招生,招生人数目前居大陆前列。截至2016年4月,与台湾高校签署交流合作协议的福建省高校已达69所,两岸在师生互换、学术交流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入;福建省高校学生赴台学习交流累计已达1515个批次,总计24232人次。仅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的华侨大学,2011-2015年派出赴台交流学习的学生就多达837名(详见图1)。

2)重视施工材料的质量,保证各项材料的质量检验证明材料的齐全性。对于施工中所涉及的材料,在使用之前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保证,就可以通过对材料的相关证明进行准备。

图1 华侨大学2011-2015年赴台交流学生数情况(单位:人次)

虽然目前的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已相当频繁,规模也逐步扩大,但仍存在交流合作的水平与层次不够高的问题。一方面,闽台高校开展短期交流主要以本科生为主。在校生中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所占比重太低,另一方面,两地高等教育尚缺乏如合作建设学科、合办专业、合建实验室、联合科技攻关等更加实质性、深层次的合作。

(二)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愈来愈受重视,但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大

为进一步推动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福建省多年来在招生、合作办学等方面积极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比如,福建省于1999年6月1日颁布了《福建省招收台湾学生若干规定》,成为大陆最早以地方立法形式开展对台招生的省份;2009年5月7日,福建省出台《关于做好取得内地(祖国大陆)全日制普通高校学历的台湾学生来闽就业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允许在内地取得学历的台湾大学生在福建省内就业,并对台湾学生在闽就业时享有的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做了规定。台湾方面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支持两岸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2010年8月19日,台湾当局通过“陆生三法”等相关修正条例,宣布承认大陆部分高校学历,并允许台湾高校向大陆招生。但由于某些原因,台湾当局只认可大陆“985高校”及其他部分高校的学历,对赴台陆生总量等进行了限制,这对那些未被认可学历的普通高校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台湾在招收大陆学生方面还存在诸多政策限制,这在操作层面上限制了两岸学生的交流互动。这些政策方面的问题若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将会影响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三)已逐步形成稳定的校际交流合作机制,但双方存在明显的不对等性

随着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两岸高校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逐步形成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截至2016年初,闽台两岸高校共签署500余份合作协议,仅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的华侨大学就已和台湾义守大学、辅仁大学、中原大学、暨南国际大学、淡江大学等30多所高校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在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师生互换等多个领域全面展开了深层次合作。

然而,闽台高等教育互动中却也存在着较明显的不对等性。主要体现为:第一,闽台两岸互动的不对等性。福建省高校在闽台教育交流合作过程中,始终秉承主动、开放、包容的态度来推进两岸高等教育的互动进程,而台湾当局则采取相对保守的态度,这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双方交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第二,福建省高校在闽台交流合作中存在“台生来大陆的少而大陆赴台的多”的不对等现象,其中原因之一是福建省高等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不及台湾高等教育总体的发展水平。

(四)闽台高校教师交流和学术互动增多,但优质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引入不足

近年来,闽台教师交流和学术互动也逐步增多。来闽访问的台湾教育界人士累计人数位居全国前列;福建省教育系统赴台讲学、合作科研及进行学术交流等活动的人数也大大增多。一些由闽台两岸高校举办的学术活动,如“两岸华文教育协同创新研讨会”“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等都已成为颇具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论坛。福建省高校还非常重视吸引台湾知名专家学者前来交流或任教。据福建教育厅统计,截至2015年,福建省高校在职台湾全职教师达到154人,同时,各高校还积极以“柔性”方式引进台湾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合作。日前,仅华侨大学就已聘请100多名台湾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合作,其中数十人还受聘学校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然而,若想更进一步提升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水平,上述这些远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就目前状况来看,福建省高校对台湾的教师资源、教学资源、学术资源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较为有限,尤其是台湾全职教师的引进方面,更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积极探索,努力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和模式

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虽然已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尚未真正建立良性的、常态化的互动机制。当前,双方交流合作仍存在“福建请进台湾方面的多,而走出去的却较少”的特点。然而,没有真正建立在对等基础上的交流合作无法最终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因此,我们应全力推进双方交流合作的双向互动,使其逐步向纵深层次发展,为闽台高校交流合作寻找更多的合作空间和平台,进一步完善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机制与模式。

(二)统筹兼顾,提供有力的支持政策和合理制度安排

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发展还需要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立足国家政策、在已出台的各类政策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再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为推进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提供稳定、有力的政策保障,推进闽台高等教育互动向纵深领域发展,进一步发挥两岸高等教育的互补性。同时,闽台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还应积极牵头,加强闽台双方的沟通、协商,努力促成双方合作意向,并在全省范围内定期开展闽台各高校的交流互访和专题研讨,总结并推广成功的交流合作经验。

(三)加大力度,全面引进优秀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

优质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的交流共享是教育交流合作发展的一个重要核心。目前,福建省高校对台湾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的引进较为有限,尤其是台湾全职教师的引进方面,更有待进一步加强。福建省高校应加大力度,出台各种有利政策,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福利待遇,吸引台湾的优秀专家学者及知名人士前来任教或开展学术研究,促进两岸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互通有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省从2015年开始积极引进台湾优秀教师来福建高校全职任教,并取得良好成效,仅2015年一年间就引进132名台湾优秀教师在高校任教,且计划2016年继续引进200余名台湾优秀教师。除福建省教育厅积极引进台湾全职教师之外,各高校还可以用聘请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等“柔性”方式引进台湾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以此将台湾优质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全面引进。

(四)多措并举,吸引更多台湾学生来闽就读、就业、创业

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应共同努力,积极加强两岸对话空间,拓宽有效沟通路径,建立互信互利机制,推动解决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中存在的如高校学历学位互认、职业资格认证的对接、学分或课程的转换等一些基础性问题,吸引更多的台湾学生来闽就读深造。当前,不少台生在大陆求学的目的就是希望毕业后能顺利留在大陆就业。因此,福建省应积极出台针对台湾学生在福建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拓宽台湾学生在福建的就业、创业渠道,并在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等方面给予他们优惠政策。同时,要加强对台湾学生就业、创业情况的跟踪研究,并及时提供有力帮助。

[1]福建省教育厅.我省将推进闽台合办二级学院试点.[EB/ OL].http://www.fjedu.gov.cn/html/jyyw/jyt/2016/04/04/fa92161f-07 28-4ebe-b71a-5eaa09ca80e3.html.

[2]福建省教育厅.我省今年将引进200余名台湾全职教师.[EB/OL].http://www.fjedu.gov.cn/html/jyyw/jyt/2016/01/07/155427 c4-ff7f-4c2c-a539-fbaf5ed29e65.html.

[3]连横.台湾通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

[4]陈名实.闽台儒学源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5]王丽卿.大陆高等教育对台招生政策之研究[D].台湾逢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5.

[6]陈笃彬,苏黎明.论闽南与台湾教育的历史交融[J].教育科学,2007(3):64-68.

[7]张宝蓉,郭小平.加强两岸高教交流合作:福建省高等教育转型中的理性选择[Z].台湾淡江大学第五届两岸高等教育论坛“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转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Ⅷ-1-8.

[8]曾繁相.闽学对清代合湾教育的影响略论[J].教育评论,2005(5):95-98.

[9]黄新宪.海峡两岸教育交融史论——以闽台为中心[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10]赵叶珠,郑蔚.试论闽台高等教育资源互补的现实性和可能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9(4).

(责编:许淑贤)

G526.9

A

1008-8431(2016)06-0059-04

2016-10-12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FJJKCG13-157);华侨大学教育管理研究课题(课题编号:12HJY04)。

张丽萍(1985-),女,华侨大学发展规划处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华侨大学闽台福建省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闽台巾帼馆武夷“茶博会”惊艳亮相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陈秀容 牵手姐妹 馨润闽台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郑成功与闽台民俗
华侨大学香港校友会庆建国六十周年暨《祖国与我》联欢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