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股沟皮瓣移植术在上肢深度烧伤创面整形中的应用效果

2017-01-10耿英豪

中国医疗美容 2017年1期
关键词:肌张力移植术腹股沟

单 琦,耿英豪

(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 洛阳471003)

腹股沟皮瓣移植术在上肢深度烧伤创面整形中的应用效果

单 琦,耿英豪

(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 洛阳471003)

目的研究腹股沟皮瓣移植术在上肢深度烧伤创面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4例上肢深度烧伤患者作为样本,以42例为一组,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行腹股沟皮瓣移植术。观察两组患者皮瓣断蒂时间、神经功能烧伤缺损评分与临床疗效。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皮瓣断蒂时间(21.96±3.20)d、上肢肌张力评分(1.15±0.03),手部肌张力评分(1.44±0.06),治疗有效率97.62%,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腹股沟皮瓣移植术可有效缩短患者皮瓣断蒂时间,改善上肢肌张力与手部肌张力,提高治疗有效率,应将其用于上肢深度烧伤创面整形中,使患者上肢功能尽快恢复,减轻烧伤对患者形象的影响。

腹股沟皮瓣移植术;上肢深度烧伤;创面整形

上肢深度烧伤对患者工作与生活影响严重,如不及时治疗,严重甚至需要截肢才[1]。常规上肢深度烧伤治疗后,易遗留疤痕,影响患者形象及心理与生活状态[2]。有资料显示,腹股沟皮瓣移植术在上肢深度烧伤创面整形中应用效果较好[3]。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4例上肢深度烧伤患者作为样本,对腹股沟皮瓣移植术的创面整形效果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4例上肢深度烧伤患者作为样本,以42例为一组,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下:性别:试验组患者男性11例,女性31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3例,女性29例。年龄:试验组患者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65.01±15.4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64.97±12.21)岁。烧伤原因:试验组患者热压伤16例,烧伤22例,爆炸伤4例;对照组患者热压伤15例,烧伤24例,爆炸伤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烧伤原因方面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热液、火焰、蒸汽、热力等上肢深度烧伤;(2)烧伤程度Ⅱ度及以上;(3)患者除烧伤外,无其他系统重大疾病;(4)患者自愿参与研究。

1.2.2 排除标准:(1)除烧伤外,合并其他系统重大疾病者排除;(2)精神类疾病患者排除;(3)依从性差,无法配合研究者排除。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行腹股沟皮瓣移植术:(1)早期清创。(2)局部麻醉,彻底清创,修复损伤,如合并骨折,则联合骨折固定治疗。(3)视患者烧伤程度,设计皮瓣面积。(4)切开腹股沟皮肤,分离,完成皮瓣切取。(5)缝合。(6)抗生素防感染(1周)。(7)口服弥可保,修复神经系统损伤。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皮瓣断蒂时间。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烧伤缺损评分情况,包括上肢肌张力与手部肌张力两项指标,评分越小,恢复情况越好。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1.5 疗效判定依据

根据患者移植皮瓣成活情况、外形情况、肢体功能屈伸幅度情况,判定治疗效果,分显效、有效、无效三项指标。显效:患者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外形良好、肢体功能屈伸幅度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移植皮瓣大部分成活、外形较良好、肢体功能屈伸幅度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者移植皮瓣未成活、外形不满意、肢体功能屈伸幅度与正常情况对比差距较大。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 18.0处理数据,以P<0.05为准,认为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皮瓣断蒂时间

观察两组患者皮瓣断蒂时间发现:试验组患者皮瓣断蒂时间(21.96±3.20)d,对照组患者皮瓣断蒂时间(29.74±3.41)d。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皮瓣断蒂时间更短,恢复更快。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烧伤缺损评分

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烧伤缺损评分情况发现:试验组患者上肢肌张力评分(1.15±0.03),手部肌张力评分(1.44±0.06);对照组患者上肢肌张力评分(2.82±0.01),手部肌张力评分(3.39±1.2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更好。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可以发现:试验组患者显效29例,占试验组患者总数的69.05%,有效12例,占试验组患者总数的24.48%,1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97.62%;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占试验组患者总数的35.72%,有效22例,占试验组患者总数的52.38%,5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88.1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得出结果如表1:

3 讨 论

根据上肢烧伤严重程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一般性烧伤与深度烧伤[4]。一般性烧伤通常可采用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可自行恢复[5]。深度烧伤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需行植皮治疗。常规植皮方法,术后容易遗留疤痕,对患者形象影响较大,多数患者会因此出现心理障碍,对其恢复与日后的工作与生活较为不利。腹股沟皮瓣移植术用于上肢深度烧伤创面整形,可提高整形有效率,改善上肢外观,可有效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6]。

本文研究发现,腹股沟皮瓣移植术用于上肢深度烧伤创面整形,患者皮瓣断蒂时间(21.96±3.20)d、上肢肌张力评分(1.15±0.03),手部肌张力评分(1.44±0.06),治疗有效率97.62%,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优势显著(P<0.05)。

王晶[7]在《腹股沟皮瓣移植术修复上肢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观察》一文中,选取30例上肢深度烧伤患者作为样本,以15例一组,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行腹股沟皮瓣移植术。治疗后,得出结果:腹股沟皮瓣移植术用于上肢深度烧伤创面整形,患者皮瓣断蒂时间(22.00±2.70)d、上肢肌张力评分(1.14±0.37),手部肌张力评分(1.56±0.61),治疗有效率100%,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优势显著(P<0.05)。研究结论与本文一致。

根据烧伤原因的不同,手术难度不一,高压电烧伤以及热压伤,会导致患者肌肉坏死,手术较困难,临床治疗需考虑患者烧伤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治疗有效率。腹股沟皮瓣移植术有效率与护理、敷料的选择以及手术操作存在联系,选择烧伤部位邻近皮瓣,可提高治疗有效率,与此同时,术中应确保无菌操作,避免感染。术后应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同时应加强护理,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从心理、饮食、给药等多角度出发,对患者加以护理,从术前、术中与术后三阶段入手,提高护理水平,确保患者可以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提高依从性,使患者能够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腹股沟皮瓣移植术可有效缩短患者皮瓣断蒂时间,改善上肢肌张力与手部肌张力,提高治疗有效率,应将其用于上肢深度烧伤创面整形中,使患者上肢功能尽快恢复,减轻烧伤对患者形象的影响。

[1]李寒梅. 带蒂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3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8):70-71

[2]袁兆能. 腹股沟皮瓣移植术在上肢深度烧伤创面整形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2016,17(10):31-32,43.

[3]王晶,宋银玲,张晓杰. 带蒂髂腹股沟皮瓣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 吉林医学,2011,32(1):170-171.

[4]朱丽萍,傅育红,朱雪君. 改良游离腹股沟皮瓣修复手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J].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04):706-708.

[5]麦慧英,蓝柳红,方永琴,等. 带淋巴结游离皮瓣移植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围术期护理[J]. 护理学杂志,2012,27(08):23-24.

[6]赵国红,谢振军,郑竞舟,等. 皮瓣移植在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J]. 江西医药,2012,47(10):877-880.

[7]王晶. 腹股沟皮瓣移植术修复上肢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09):166-168.

猜你喜欢

肌张力移植术腹股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围手术期难治性冠状动脉痉挛临床分析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效果分析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翼状胬肉切除伴自体结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别让肌张力障碍成为健康的“拦路虎”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