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2017-01-10梁树辉郭长存王飙落郭学刚吴开春丁杰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医学

梁树辉 郭长存 王飙落 郭学刚 吴开春 丁杰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学教研室,陕西 西安 710032)

·医学教育·

浅谈如何培养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梁树辉 郭长存 王飙落 郭学刚 吴开春 丁杰*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学教研室,陕西 西安 710032)

目的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重点,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培养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方法结合内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实践的自身教学体会,对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与实施策略进行分析探讨,并归纳总结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结果培养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提高研究生导师自身的综合专业素质,改进研究生培养机制,建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同时,注重研究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敢于质疑权威;第三,重视原始数据的客观分析与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重视一手资料,善于发现问题。结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影响高校的知识创新水平,更关系着未来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在医学实践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须以创新能力为核心,从导师能力、培养机制、人文素质、客观分析总结等四个方面着手,全面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内科学; 研究生教学; 创新能力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而研究生的教育同基本大学教育有着很大区别,尤其体现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研究生创新能力不仅体现高校的知识创新水平,更关系着未来我国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努力提高的重点方面[1-6]。对于医学研究生教育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对自身健康也越来越关注,对于医学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在多种基因生物技术的广泛深入发展和健康观念转变的背景下,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需要熟练掌握现有技术,还需要具有发展的眼光,将医学前沿的进展及时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这些都需要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本文将依据作者对内科学消化病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经验,浅谈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以期为医学研究生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结合内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实际,作者认为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提高研究生导师自身的综合专业素质,改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探索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同时,注重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具备科学精神,敢于质疑权威;第三,要重视原始数据的客观分析与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重视第一手实验资料,善于发现问题,全面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也只有在认真实践基础上,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才能为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一、提高研究生导师自身的综合专业素质

在研究生的教育中,导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在于其专业技能的培训,也在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目前我国研究生的教育实践中,研究生的课题往往来源于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在研课题,导师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往往提供了研究生科研的基础,即“名师出高徒”。而要有“名师”,一方面要求高校加强导师遴选机制,选拔高素质的导师;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导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能固步自封。因此,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不断提高导师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研究生的教育搭建更好的平台。

当前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学科间交叉融合发展趋于普遍化、常态化,一个合格的导师不仅要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更要熟练掌握各种信息化手段,并关注相近学科的最新动态。随着基因组、蛋白质组技术的发展,各学科都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这对于医学研究生导师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没有综合分析多学科信息的思维以及高效的统计分析能力,要在这样海量的数据中寻找医学科学的规律与创新点,是很难实现的。如果一个导师没有这样的视野,就很难把学生引导到学术前沿,而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往往难以得到肯定和鼓励,其培养指导的研究生很难有创新性的发展。因此,要培养创新能力强的医学研究生,首先要提高导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拓展前沿视野,具备较强的综合专业素质与敏锐的思维洞察力。

二、改进研究生教育模式与培养机制

优秀的导师不仅要自身做好科研工作,同时也须做好引路人而“授人以渔”,先进的教育模式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生命科学极其复杂且奥妙无穷,每一个研究都会因为具体问题的不同而出现新的现象。那么,对于研究生的教育,我们便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其利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创新的基础。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改革现有教育模式和理念,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强化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

第一,可以改进授课模式,从单纯的主讲逐步探索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的融合。如通过设置临床实际情境,培养研究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或者推行问题引导式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4],树立启发、引导、创新的教学观念,活跃研究生的思维。第二,要引导研究生重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学会从多种渠道汲取有用成分,包括临床实践、文献报道等方面。例如,定期收集临床个案进行病理生理机制的探讨,定期汇报一流杂志的最新报道等,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启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第三,加强研究生同其他同学的交流与合作。合作已成为当前医学研究领域的主要潮流,创新性的成果多数来源于高水平团队的合作。因此,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也要加强合作精神的培养,包括开展日常化学术小组研讨会,尽量做到人人发言,让讨论深入进行,既能解决平日实验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又能促进对科学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理解。第四,整合教学资源,理、工、医等多学科、多专业交叉,成立多专业导师组,多维度教学,让学生在多学科的交叉学习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科学问题的火花,激发创新思路。第五,在进行主要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增加开放式课题研究,发挥主观能动性,只要有新的科学问题,导师组都应鼓励研究生努力尝试,进行创新实践。

三、注重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合格的人才不仅要有博学的知识,更要能对现有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发现问题,这才是创新的根本。而这种创新意识和能力更多的是来源于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是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容易被忽视的方面。培养一名优秀的研究生,除了给他传授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更应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5,7]和创新思路启发。尤其对于一名医学研究生来说,人文素质可能更为重要,因为他们工作的重点是如何维护和提高人的身心健康,很多时候人文的关怀、合理的沟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医学研究的效果不仅要考量其生物学方面的效用,更要关注其社会接受度及其对于人类生活质量的影响。但是,由于我国多数医学研究生是理科学生,所以这方面的培养显得相对薄弱。而且,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几乎每一项突破性的科学发展都来自于摆脱现有知识的束缚之后。而要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就必须具有“永远向前走,否定到最后”的胆略和决心,离不开深厚人文素质的积淀。所以,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往往也是伟大的思想家。

根据近年来我们对内科学消化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我们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人文素质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至关重要。首先是自信心。虽然改革开放已经多年,但是我国主要的教育理念仍然是尊重和服从。如果学生有不同于老师的观点,多数情况下会努力说服自己是自己错了,这样一方面会限制其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对其自信心造成打击。而没有自信的人,就算掌握着真理也最终会将其丢弃。其次是多角度的思维模式。创新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其可以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不为人知的规律。要想有新的见解,就必须能够灵活地转化思考的模式和习惯,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盲人摸象的尴尬。第三是全局把握的能力。医学不同于机械科学,人体拥有着世界上最精细的结构。在医学领域很多时候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也有更多时候会“万变不离其宗”,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很多体外实验良好的效果在活体内却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因此,医学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不仅要关注到局部的变化,更要有全局的把握。

要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开展了一系列的措施促进研究生相关能力的提高。第一,我们在日常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非常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不仅学习其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也“致力于”寻找其不足之处。针对我们发现的一些薄弱环节,一方面我们会在理论上进行探讨,另一方面也会通过临床数据的分析或者设计相关的实验验证我们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对于“权威”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培养了其自信、认真的科研精神。第二,在一些文献汇报或者研究进展讨论的过程中,为了培养研究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模式,我们会在不同的情境下让研究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研究者”、“患者”、“投资方”等,让其以不同的身份对同一个研究或者现象提出看法。通过这样的互动,使研究生对于研究过程有了新的理解,也逐步形成了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习惯。而且,通过对不同情境,不同个体对同一事件的分析进行综合后,也可以培养其全局思考的能力。同时,我们也会通过细化生理机制的级联效应,让研究生判断要产生相应的反应需要控制哪些变量,并要求其分析其他系统是否会因为相关变量的控制而受到影响等。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医学研究生全面分析所学内容,进行创新性思考的能力。

四、重视原始数据的客观分析与归纳总结能力

医学研究的目的往往在于解决临床或者科研实际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进行实施的。而在验证假设之后,对于研究者来说一个现实的问题便是如何同其他研究者交流自己的结果,为扩充医学知识宝库做出贡献,也就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在当前的医学研究领域,论文的发表,尤其是高水平论文的发表已具有了更多实际的含义,很多高校已经将这个指标同研究生毕业、职称评审等相挂钩了。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知识的作用在于指导实践,就必须得到同行的认可和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论文的水平体现着研究者的科研能力,也体现着高校的创新水平。但是,由于目前论文所得到的关注过于巨大,也有一些研究者为了论文而科研,甚至为了论文而不要科研。这样的学术不端行为将会对科研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为谬误比无知更可怕。因此,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在保证研究真实性的基础上去培养。

其实,科学研究并无正确与错误之说,我们所能得到的只是一系列的“事实”,而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规律,需要研究者对其进行解释和建构。由于知识背景、认识水平的不同,同样的数据在不同人手中可能会有很大差别。而如果你用别人已分析过的结果再去推论的话,这种级联放大效应可能会使你离真实越来越远。所以,一个优秀的研究者必须在具有前沿视野的同时,重视第一手实验结果资料,综合所有已发现的事实,才能尽可能接近真理。而在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更要如此,创新的基础必须是扎实的第一手实验结果和正确的科学分析方法。如果面对一项不符合预期的结果,研究生或导师选择将其丢弃,只关注符合自己预期的结果,那么最后得到的无非是研究者的梦想,而不是科学的事实。而且这样的选择有时会导致你直接与创新成果失之交臂。曾经有一位研究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只“不正常”的小鼠,反复检查之后始终无法用现有理论解释其实验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和他的导师没有放弃,而是不断探索,最终发现了其变异的基因,并建立了良好的动物模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动物。这就是第一手实验结果的重要性。

作为研究的阶段性总结,我们在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其成果展示能力的培养。既要使研究生能发现科学问题、解决科学问题,还要让其具备讲好科学问题的能力。只有这些都具备了,创新性的成果才会成为真正的创新。针对这项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平时学术活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研究生对所探讨的文献或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理清研究的主次、分析研究的脉络,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归纳研究的意义等。通过这些实践的培养,可以有效启发研究生的思维,提高其归纳总结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内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归纳总结了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和策略。从导师能力、培养机制、人文素质、客观分析总结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观点和方法,对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与实施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思路。

1李明云, 王春琳. 放手让研究生在实践中学会研究和创新 [J]. 中国研究生, 2010, 9(9): 53-54.

2董军, 黄强. 培养创新型神经外科研究生 [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0, 26(9): 769-770.

3卢军霞, 刘翔.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关键要素分析 [J]. 吉林教育: 中小学教育, 2010, 2(29): 34.

4童卫东, 刘宝华, 何渝军, 等.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在普通外科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 [J]. 医学教育探索, 2008, 7(11): 1146-1147.

5刘国有.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合格医学人才 [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1(2): 54-57.

6章翔. 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体验 [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5, 14(1): 68-69.

7林洁, 周晓洁.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余探索 [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20(9): 9-10.

Discussiononthecultivatingofinnovationabilityofmedicalgraduatestudents

LIANGShuhui,GUOChangcun,WANGBiaoluo,GUOXuegang,WUKaichun,DINGJie

DepartmentofMedicine,XijingHospital,Fourth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Xi'an710032, China

ObjectiveInnovation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graduate education. The paper aims to discuss how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s.Methods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ir own experience in teaching graduate students,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 of innovative ability training for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ethods and strategy were summarized.Results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s, the following measures should be performed. Firstly,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tutor and the mechanism of graduate student training should be performed to establish the training model of innovation ability. Secondly,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and scientific spirit would help them to challenge the authority. Thirdly, the ability training of objective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the original data would promote them to find the scientific problems. Some new ideas were put forward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n medical research.Conclusion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not only affects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also is related to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our country in the fu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practice,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should be the core of postgraduate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which depends on the improvements of teacher ability, training system, humanistic quality, analysis and synthesis ability.

Medicine; Graduate education; Innovation ability

1671-2897(2017)16-051-04

R 12

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71717, 81472778)

梁树辉,博士,讲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E-mail:liangsh@fmmu.edu.cn

*通讯作者: 丁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E-mail:dingjie@fmmu.edu.cn

2016-05-05;

2016-06-14)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医学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V eraW an g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爱情导师
医学、生命科学类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